大汉雄风吧 关注:11,060贴子:218,576
  • 4回复贴,共1

【转载】苏联大清洗中的“哈尔滨人”悲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叶若夫(右一)陪同斯大林


1楼2013-08-28 21:51回复
    哈尔滨人”,包括“所有中东铁路的前雇员和从满洲回国的人”,该词条的注释人是1937年时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的叶若夫。叶若夫的这个创造性解释,决定了“哈尔滨人”的命运。
      这个出现在前苏联内务部(即克格勃前身)1937年9月20日《00593号命令》中的新定义对于今日读者来说,缺乏实际意义或者可想象的空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定义有助于辨别特殊人群。1937年的这份文件,所谓的苏联“哈尔滨人”的人群,是指包括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在内的原满铁雇员以及其他在满铁沿线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归国“苏联人”。而正是这个泛化的定义,导致三万多人被枪毙,近两万人流放。


    2楼2013-08-28 21:52
    回复
      “中东铁路”及移民潮
      这份《00593号命令》中出现的“中东铁路”即 “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 1896年甲午战争之后,俄罗斯与清政府达成秘密对抗日本协议,清政府将中东铁路的建筑权与80年经营权转让给俄罗斯,包括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铁路沿线的治外法权。铁路的延伸,也意味帝俄政治—经济势力向东方的延伸。与日本向东亚大陆西进政策一样,俄罗斯自十七世纪之后就有东进计划,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个计划演变为清晰的“黄俄罗斯”行动,在东北历史上,“中东铁路”铁路的出现是俄罗斯帝国东进计划的一个跳板。在获得铁路的开发与治外法权之后,俄罗斯帝国扩张的下一步,必定是移民实边。
      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大批铁路雇员、沙皇帝国之下弱势的众多小民族纷纷迁徙到中国东北铁路沿线,从事贩牛羊、毛皮、食品等贸易。这次20世纪初叶的这次大规模移民得到了沙皇政府的支持与鼓励,驱使小民族与及犹太人向边疆以及域外迁徙,非仅处于殖民的考虑,更有帝俄本身民族矛盾尖锐的考量。俄罗斯经十九世纪之前两个世纪的扩张,早已成为亚欧大陆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国家,也成了民族矛盾最尖锐的区域。
      在这波前往中国东北的移民潮中,就有犹太人《哈尔滨档案》一书作者玛拉·穆斯塔芬的曾外祖父母奥尼库尔夫妇。1909年,奥尼库尔夫妇穿越西伯利亚大铁路,从白俄罗斯的乡下来到中国的满洲里,成为当时著名的美国“胜家”牌缝纫机的代理商以及牧场主。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奥尼库尔夫妇把他们在满洲里的新家经营得有条不紊,他们在满洲里置地、购买房子,生育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直到9.18事变之后。
      1920年代,奥尼库尔夫妇所居住的小城镇满洲里苏联人口大约已有4000余人,而仅20万人口的哈尔滨一地,俄罗斯犹太人大约就有1.5万之多,而其他俄罗斯人人口约为俄罗斯人的三倍之多。十月革命前后,在中国东北沿中东铁路沿线的俄罗斯总人口达到了20万(不包括驻扎军队)。像奥尼库尔夫妇一样,俄罗斯人在东北生根发芽,他们经营商业、杂货铺、牲口买卖、文化传播以及建筑等等,今日的哈尔滨仍旧保留着许多旧俄时代的建筑,最为知名的是始建于1907年的索菲亚大教堂。
      二十世纪早期俄罗斯向东北的移民潮,同样是清廷不断衰弱的一个表征。但与上海等较为单纯的商业殖民化不同,帝俄的扩张政策显得比较赤裸裸,以军事威胁和侵略为开路先锋、殖民渗透紧接而来。在中国的东北,俄罗斯人马上碰了壁,另一个对中国东北处心积虑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也在虎视眈眈。夹在三国政治势力犬牙交错的东北,注定了《哈尔滨档案》中奥尼库尔家族日后的悲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8-28 21:54
      回复
        不仅是“苏联哈尔滨”人的悲剧,对整个苏联人来说都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悲剧。


        6楼2013-08-29 0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