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郁吧 关注:104贴子:3,755
  • 18回复贴,共1

【美文】纪录片的mini之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亲爱的们,好久不见,有木有想我啊?潜水的乡亲们也来冒个泡,深吸一口秋天的空气吧~
喧扰的八月已经结束了,九月如期而至。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不知亲们是否打算趁着中秋来一次微旅行,寻秋之沉静,赏月之澄明,于旅行中回归生命的本真。
还没有想好九月的行程?那就和我一起回顾《城市微旅行》吧!一篇《新周刊》的美文,带你走进这部纪录片的灵魂深处~
http://www.neweekly.com.cn/newsview.php?id=4929


1楼2013-09-01 12:11回复
    纪录片的春天?
    《MINI PACEMAN城市微旅行》有一段拍摄杭州路妍在一个茶庄,被主人带着去田间采茶,短短几分钟,素材录了几小时。一枚茶叶背后,甚至有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有人就说:好像《舌尖上的中国》。
    去年的戛纳电视节上,中国电视人第一次成了主角。《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几乎尝遍所有美誉,也染红了中国低迷的纪录片市场。更多的视线,开始投射到纪录片形式的探索中来。
    也许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纪录片的边界也在丰富和拓宽。不管怎样,《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吃了一只大螃蟹。它甚至在去年的上海电视节上卖出每分钟1万元的天价。从《鸟的迁徙》、《海豚湾》到《海洋》,纪录片一次次震撼世界、震撼世人。如今这个名单上,也添加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它确实抛砖引玉,让一些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大胆地伸向各个领域。
    有纪录片爱好者,分析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经验:1.解说词信息量巨大,包含很多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知识(非常简洁易懂);2.同时有很多横向比较(这个食材全球除了中国人还有哪个民族在使用,他们的特色等);3.镜头量巨大;4.所有食品制作和劳作部分都拍出了独特的美、镜头和场景多、用光考究;5.每一集人物6-8个,遍布东西南北;6.所有人物都有一些非食物的故事一笔带过、有情感、乡土情怀,7.从食材抒情到乡愁、土地与人的关系等“大”的心理、哲理层面点到为止,但凝练精准。
    拿这七条为标尺,去量一下《MINI PACEMAN城市微旅行》,竟能量出如意的尺寸。瓢泼大雨中的胡同、雪后的屋顶、雾中的街道、午夜的城市、人的笑容或呜咽……都是一种独特记录——角度独特、时间独特、天气独特的只属于每个城市自己的一瞬。
    这一瞬,是你的生活本身。被不被记录,被不被命题,被不被唯美,也许并不重要。纪录片的商业模式运作,早已不是新话题,好的合作是一次艺术的合谋。


    4楼2013-09-01 12:16
    回复
      好多文字~
      赞~
      今天刚好在重温《影事》


      7楼2013-09-02 12:18
      收起回复

        看~戒指哟~~~


        8楼2013-09-02 12:48
        回复





          to:小醉


          9楼2013-09-02 13:13
          收起回复
            吧主好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9-02 19:50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9-03 07:07
              回复
                吧主对土豆绝对是真爱啊,各种搜刮土豆信息。每次都象看大独家一样。顶上去


                12楼2013-09-04 22: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