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吧 关注:18贴子:116
  • 7回复贴,共1

【分析】弦直勾曲说裴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严禁转载。


1楼2013-09-06 09:19回复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裴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他的经历和职务,反映了水浒社会一种矛盾的价值取向。
    还是先看原文:
    邓飞道:“不瞒兄长说,也有一年之上。只近半载之前,在这直西地面上,遇着一个【直】哥哥,姓裴名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亦会拈枪使棒,舞剑轮刀,智勇足备。为因朝廷除将一员贪滥知府到来,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从我这里经过,被我们杀了防送公人,救了他在此安身。聚集得三二百人。这裴宣极使得好双剑。让他年长,见在山寨中为主。烦请二位义士,同往小寨,相会片时。”(第四十四回)
    “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容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那时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扎家产,结果了残生性命。” (第二十二回)
    对胥吏而言,忠正廉洁自然是美德。然而水浒世界是人情社会。不妨回忆一下:孙孔目是“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叶孔目是“忠直仗义,不肯要害平人,亦不贪爱金宝”“有心周全”;黄孔目为救戴宗,故意拖延时间。这三个人都在职权范围内救了人,也不曾得罪上司,连累自己。相比之下,裴宣的“分毫不肯苟且”,恰恰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我不是说裴宣作法自毙。出淤泥而不染极为可敬。像裴宣这样的遭遇,历史上层出不穷。东汉顺帝末年有句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就是说正直的人在黑暗社会里,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谄佞奸徒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从水浒第一回的高俅发迹,已经明示了不懂得(或者说不屑于)和光同尘的人可能遭遇的悲剧下场。


    2楼2013-09-06 09:20
    回复
      “刺配—落草”是裴宣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邓飞的任侠和心胸令我击节赞叹:“救了他在此安身”“让他年长见在山寨为主”,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可以想想书中对“厚待配军”的态度: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第九回)
      周谨先怒道:“这个贼配军敢来与我交枪!”(第十二回)
      那人大喝道:“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第三十八回)
      …………
      套用一个句式:“一旦脸上打了金印,有再多的好处,都不算了。”以林冲为代表的配军以“逼上梁山”反击了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完成了自我救赎。邓飞夺取饮马川不过一年之上,裴宣便做了半年的寨主,足可见这个山头的开诚布公,以及对高尚其德的敬重。
      行不多时,早到寨前,下了马,裴宣已有人报知,连忙出寨,降阶而接。(第四十四回)
      “降阶而接”四字极为醒目,书中再次出现,分别是罗真人、辽国国舅、智真长老迎接宋江。这个恭敬而隆重的动作,反映了裴宣的重礼及文人气质。近一步分析,饮马川 裴-邓-孟的 格局 与 少华山 朱-陈-杨 的格局近似:为首的都是年长的文人,文武双全,智勇足备。武人对有本事的文人心悦诚服,也可以用北宋社会的大背景来解释。三个首领的落草原因(滥官刺配、花石纲),鲜明地折射出了社会的压迫,在水浒这本书里是比较典型的。有趣的是,这里也有“聚义厅”“断金亭”,可见这种称谓是普遍现象。
      裴宣的代表兵器是【双剑】。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深远。盘水加剑,意味着执法公平;佩剑而行,体现了士人的尊严和风骨。从水浒全书来看,裴宣上阵的机会不多。那么“极使得好双剑”,更大程度上是为这个人物的气质而服务。
      戴宗看了这饮马川一派山景,喝采道:“好山好水,真乃秀丽,你等二位如何来得到此?”邓飞道:“原是几个不成材小厮们在这裏屯扎,后被我两个来夺个去处。”众皆大笑。五筹好汉吃得大醉。【裴宣起身舞剑助酒】,戴宗称赞不已。(第四十四回)
      ——何等潇洒。我忽然联想起了另一位剑术妙绝通神的裴将军(旻),据《独异志》:“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唐诗《裴将军》:“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不知水浒作者写到裴宣时,是否顺手用了这个典故来点染呢? :)


      3楼2013-09-06 09:20
      回复
        在王伦梁山时期,并无明确的军事指挥与赏罚制度。七星入主后很长一段时间,梁山是军政合一的,统归军师调度。如《郓城县月下走刘唐》所述:
        “保正哥哥,今做头领,学究军师号令,非比旧日,小弟怎敢将回去?到山寨中必然受责。”
        这样的权力过于集中,从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来看,人事制度并不优越。梁山吸收饮马川这个团体后,充分利用了裴宣的本职所长:
        “如今新近又立了铁面孔目裴宣做军政司,赏功罚罪,已有定例。”
        查《宋史·职官志》,无“军政司”一词。但有三处涉及“军政”:
        靖康元年,知枢密院事李纲言:“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三十二年,虞允文、王之望相继充川、陕宣谕使,皆预军政,共权任殆亚于宣抚。
        绍兴十一年,收诸帅之兵改为御前军,分屯诸处,乃置三总领,以朝臣为之,仍带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盖又使之预闻军政,不独职饷馈而已。
        而明清小说如《封神演义》等多见“军政司”之说。我注意到,水浒第一回有这样的表述:
        牌头与教头王进说道:“如今高殿帅新来上任,点你不着,【军正司】禀说染患在家,见有病患状在官……”
        众多牙将都是和王进好的,只得与【军正司】同告道:“今日太尉上任……”
        第十二回也有:
        梁中书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恐众人不伏,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
        据程穆衡《水浒传注略》第四十六卷:
        军正司赏功罚罪:军正,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依程氏之意,“政”同“正”。军正是古代军中执法官名称,掌军事刑法。
        我们来看看裴宣的具体工作内容:宋江教唤铁面孔目裴宣,【计较下山人数】,启请诸位头领,同宋江去打祝家庄,定要洗荡了那个村坊。(第四十七回)
        饮筵之间,宋江唤铁面孔目【裴宣定拨下山人数】,分作五军起行。(第五十八回)
        左一带房中,掌文卷,萧让;【掌赏罚,裴宣;】掌印信,金大坚;掌算钱粮,蒋敬。(第六十回)
        当晚宋江和吴用商议,拨定了人数。【裴宣写了告示】,送到各寨,各依拨次施行,不得时刻有误。(第六十三回)
        此时不由卢俊义,当下便唤铁面孔目裴宣,【写下两个阄儿】。(第六十九回)
        宋江、吴用、公孙胜先到水浒寨中,忠义堂上坐下,令裴宣【验看各人功赏】。(第七十七回)
        …………
        可以看到,梁山的军政司,完全比照官方机构行事,从法理上说,一丝不苟。我常常听网上人攻击“裴宣上了梁山一点都不铁面,不敢依法执法”。事实上,军法不同于民法,军法的最终解释权在于最高统帅。这就是为什么屡屡会发生李逵冒犯老大的权威未受惩罚的事。此外还有一句“律设大法,理顺人情”,并非裴宣的责任。


        4楼2013-09-06 09:20
        回复
          大聚义后,裴宣的军事调度权力被分割。参见第七十一回:
          掌管监造诸事头领一十六员:
          行文走檄调兵遣将一员 圣手书生萧让
          定功赏罚军政司一员 铁面孔目裴宣
          这个微妙的变化体现了梁山的权力制衡。九宫八卦阵有这样一段铺排:
          随后两匹锦鞍马上,【两员文士,掌管定赏功罚罪的人】。左手那一个,乌纱帽,白罗襴,胸藏锦绣,笔走龙蛇,乃是梁山泊掌文案的秀士圣手书生萧让。右手那一个,绿纱巾,皂罗衫,【气贯长虹,心如秋水】,乃是梁山泊【掌吏事的豪杰】铁面孔目裴宣。也没追求什么新巧的词藻,就是常用的话。
          再来看排座次:
          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 第四十五位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 第四十六位
          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 第四十七位
          地阔星摩云金翅欧鹏 第四十八位
          品藻人物是中国传统的风气。作者给一百零八个人安排星号,难免顾此失彼,尤其是地煞,有些简直莫名其妙。不过裴宣等几个文职人员,称得上盖棺定论。周书谥法解:“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到北宋,司马光第一次针对“文正”提出了“此谥之至美者”。司马光认为,“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典出《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好是正直”,意思就是忠于职守,任用正直的人。经过他的宣扬,“文正”成为人臣梦寐以求的谥号。水浒中的星号未必有那么深的讲究,但无疑,“正”是对裴宣最好的评价。
          地煞排行中,打头的朱武偏文,接下来第二第三位偏文的就是萧裴
          身为饮马川老大,这个座次对于裴宣来讲不算低,可琢磨的是为什么在萧让之后。
          从落草前的社会地位来看,孔目低于秀才。科举为读书人的地位创造了许多优越性,其中一条就是中秀才者见县官免跪。
          从落草的时间先后看,萧让更早,且参与营救宋江,是而在宋江上山后便被划入势力范围。而裴宣是戴宗拣来的,与晁宋都没有密切的关系,功劳又不在明面上。
          几次招安,裴宣还充当了赞礼的作用。熟悉中国古代礼法的人知道,这个职务不是随便任命的,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堪当此任。【裴宣赞礼】,众将拜罢,萧让展开诏书,高声读道……(第七十五回)
          宋江、卢俊义邀请宿太尉、张太守上堂设坐。左边立着萧让、乐和,右边立着裴宣、燕青。宋江、卢俊义等,都跪在堂前。【裴宣喝拜】。拜罢,萧让开读诏文……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绿锦缎,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第八十二回)


          5楼2013-09-06 09:22
          回复
            细思梁山对几次招安的人员部署,大有文章可做。
            第一次陈太尉降诏:
            先使裴宣、萧让、吕方、郭盛预前下山,离二十里伏道迎接。……萧让、裴宣、吕方、郭盛俯伏在地,请罪道……当时吕方、郭盛道:“是何言语!只如此轻看人!”萧让、裴宣只得恳请他捧去酒果,又不肯吃。众人相随来到水边,梁山泊已摆着三只战船在彼,一只装载马匹,一只装裴宣等一干人,一只请太尉下船,并随从一应人等,先把诏书御酒放在船头上。(第七十五回)
            萧、裴二人扮演的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至于安排吕、郭,个人以为,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是宋江的仪仗队员。
            我们知道这次招安被搅黄了。表面上看没有任何人受到处理。实际不然。
            第二次招安是在战争间隔,城楼上把诏书读了破句。连卢俊义事先都知道“兄长且未可性急,诚恐这是高太尉的见识,兄长不宜便去”,宋江还是去了。吴用调度,出场的全是宋江的心腹:
            “我这裏先差,黑旋风,李逵,引着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将带步军一千,埋伏在济州东路。再差,一丈青,扈三娘。引着顾大嫂,孙二娘,王矮虎,孙新,张青,将带步军一千,埋伏在济州西路:若听得连珠炮响,杀奔北门来取齐。”(第七十九回)
            宋江使戴宗至城下回覆道……(第八十回)
            当时军师吴用正听读到除宋江三字,便目视花荣道:“将军听得麽?”却才读罢诏书,花荣大叫:“既不赦我哥哥,我等投降则甚?”搭上箭,拽满弓,望着那个开诏使臣道:“看花荣神箭!”(第八十回)
            三败高太尉后,宋江一心只要招安,便与吴用计议,教圣手书生萧让,跟随太尉前去。吴用便道:“再教铁叫子乐和作伴,两个同去。”
            ——乐和是军中走报机密的步军头领,藉机参与了军政大事。然而他和萧让都抵不过高太尉的强势,被软禁在府中。若非戴宗、燕青去搭救,还不知误了多少事。我们就要想想了:为什么宋江要派这两个人呢?
            宿太尉降诏时,宋江便差大小军师吴用、朱武并萧让、乐和四个,跟随张太守下山,直往济州来,参见宿太尉。
            ——吴、朱的出场,意味着梁山对此次招安的重视,对接人员规格升级了。萧、乐依旧随行,除却他们去东京的前因,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
            宋江、卢俊义邀请宿太尉、张太守上堂设坐。【左边立着萧让、乐和,右边立着裴宣、燕青。】宋江、卢俊义等,都跪在堂前。裴宣喝拜。拜罢,萧让开读诏文。(第八十二回)
            与第一次招安相比,格局有变化:
            【正面】放着御酒诏匣,陈太尉、张干办、李虞候【立在左边】、萧让、裴宣【立在右边】。(第七十五回)
            个人以为,宋江在招安问题上,屡屡挫败,已经敏感到只信任自己圈子里的人了。


            6楼2013-09-06 09:22
            回复
              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很多人感慨的陈桥驿滴泪斩小卒。整个流血事件中,本应执掌公平的裴宣处于“失语”状态。军校的“立在死尸边不动”“叩首伏死”令人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宋江被读者骂得够呛。可是——光骂宋江有用吗?
              招安无所谓对错,更不是导致军校横死的直接因素。梁山抱着拳拳之心为国征战,壮志雄才尚未抒展,就被一棒子打得万劫不复。用一条人命换取道君的庇护,实际上是公理对强权的屈从。这与当年“分毫不肯苟且”的裴孔目反被陷害,事不同而理相近,又回到了原点。裴宣无话可说。宋吴也没有给他发言的机会。
              “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今日一身入官,【事不由我,当守法律。】虽是你强气未灭,使不的旧时性格。”(第八十三回)
              恰恰是昔年山上一次次的无法无天,才衬出今日不得不守法的沉痛。平心而论,陈桥驿事件使原本就不被朝廷信任的梁山岌岌可危。血性未泯的军校情实可悯,罪不容诛。即便在了解内情的道君看来,这个“正犯”也应枭首示众;宋江则是“禁治不严之罪,权且纪录。待破辽回日,量功理会”。宋、吴的果断处理化解了这场危机,却也让众人的报国心蒙上了阴影。
              宋江谢恩已毕,将军校首级挂于陈桥驿号令,将尸埋了。宋江大哭一场,【垂泪上马】,提兵望北而进。每日兵行六十里,札营下寨。所过州县,【秋毫无犯】。(第八十三回)
              ——严明军纪的背后是“随处可呼吸而领会之”的悲凉。梁山连自己的兄弟都保护不了。这样的“大哭一场”只是个开始。
              我在这个帖子开头说过,水浒世界是人情社会。鲁达在太原府,杨志在开封府,武松在阳谷县-东平府,宋江在郓城县,都免于“杀人偿命”。这种“赦前恩宥”不独是人们善意的想象。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谈到自己做法官的父亲决定判人死刑时,适用的是“求其生而不能”标准。这里的“求其生而不能”,就包含了法官复杂、纠结的内心推演过程。(参见何帆《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
              可惜,梁山一旦招安,自由就离他们远去了,曾经享受过的“法外容情”遥不可及。朝中奸臣挖空心思用“国法”置他们于死地。说到这里,我很喜欢央视水浒最后一集的处理:高俅(?)当朝状告阮小七穿方腊的违制衣服取戏。宿太尉跪奏阮小七两个哥哥都为国捐躯了,请陛下开恩。然后蔡京打了个圆场,说不妨削职为民。
              原著自然没有这么讲人情味。


              8楼2013-09-06 09:24
              回复
                --------待续--------


                9楼2013-09-06 0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