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安旅行保险吧 关注:2,842贴子:2,348
  • 4回复贴,共1

出国后意外险是否继续持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少已经或将赴国外定居、留学和工作的人往往会遇到一件头痛事,自己手头的不少保险不知该怎么处理———打电话给代理人,有的说到国外无效,不如退保;有的说可以继续生效,但理赔很麻烦。对这些市民来说,应该如何处理手中的这些保险呢?
  意外伤害险:不妨继续持有
  如果市民在出国前投保了意外伤害险,当然可以继续持有。
  意外险一般为1年期的短险,当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时,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所以即便出国,也可以继续享有这类保险的保障,然后等到保险期满,保单效力自然结束。而且,像中意、平安等保险公司由于与全球救援组织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的意外险客户通常会得到一张全球紧急救援卡,这样的增值服务在出国后更会显出价值来。
  不过,若是准备到外国长期工作或生活,最好能提前告知保险公司。因为你所去的国家不同,风险系数也不一样,比如经常发生骚乱、战争的中东地区,保险公司可能会增加保费甚至拒保,一般也不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紧急救援服务。若去了这样的国家而没有事先告知,极有可能对将来的顺利理赔产生不利的影响。
  医疗健康险:一般宜退保
  如果市民在出国前购买了医疗健康险(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医疗津贴型保险和重大疾病险),则可视情况退保或者进行一些转换。这又是为什么呢?
  医疗健康类保险,均要涉及医药治疗等情况,一般与当地的治疗条件直接挂钩。但由于国内外医疗方法可能不兼容,医疗险理赔起来困难很大。
  比如医疗津贴险,本地市民一般都选择40~200元一天的津贴额,高端客户一般最高也只能选到500元/天的补贴额。但相对于国外昂贵的住院费用,每天几十元几百元人民币的补贴根本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建议出国时不妨将手头这样的医疗险退保,转而在当地投保相关保险,以增强保障功能。
  又比如重疾险条款中,对于诊治医院的资格(一般规定二级或以上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但国外医院的资格体系与国内完全不同)、判断标准(每种重大疾病的标准定义都很细致)、给付条件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如果不幸在国外得了重大疾病,诊断医院的资格是否符合规定、诊断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内重大疾病险的判断标准等,都会有很大差别,被保险人很可能得不到给付。即便可以理赔,相关诊断书、医疗费用的翻译、公证等费用也不菲,说不定还会高于保险金。
  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也存在对治疗医院的等级限制问题,在国外出险,到国内理赔还是比较困难和繁琐的。对于准备较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人们而言,还是在当地投保较合适。
  当然,有些大型外资保险公司如友邦、中宏等由于在国外有关联的兄弟公司,有时能够较为方便地提供延展服务,如可以把国内医疗险转换成国外的保险,以减少退保的损失;或可以通过其国外的兄弟公司审查理赔材料,省却翻译、递交材料等麻烦。如果手中持有这样的保单,可以事先询问一下。
  储蓄型人身险:为防损失可维持
  若市民出国前已经投保了养老险、两全保险、终身寿险等储蓄型的人身险种,一般建议继续持有。
  由于以上三类保险均为长期储蓄型险种,前期所缴纳的五年甚至十年保费中,大部分都用于保险公司保障成本的支出,到了缴费的中后期,才大部分转化为储蓄积累部分。所以这类险种,若在前期退保,损失会很大。通常情况下,投保不满两年退保,只能拿回20%~30%的已缴保费,甚至不允许退保;而投保五年内所能退还的现金价值,均会低于所缴的总保费。所以不要轻易退保。
  而且,这类保险金的领取很简单,养老险和两全保险一般等到约定年龄,如55岁、60岁就可以按年或按月领取保险金,保险公司会把生存金或称养老金按时转账到投保人指定的银行账户中;终身寿险则以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为给付条件,只要提交相关的伤亡证明,家属即可领到保险金,而这类证明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比较容易确认的。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这些储蓄型保险的缴费期没有结束,投保人需要注意定期、按时地缴纳保费,否则可能面临保单效力中止的尴尬。若错过复效的时机,还可能令保单失效。这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的缴费提醒等服务无法延伸到国外,投保人不妨委托国内的亲属帮忙定期缴费,然后还钱给亲属;或者自己每年到缴费日期就准时把保费汇到保险公司账户上。
  此外,养老险和两全保险由于有多种领取方式,如年领、每三五年领一次、一次性领取等,出国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领取方式的变更。
   投资型险种:退保为上
  若市民在出国前购买了各类投资型险种,则最好选择退保。
  这几年,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的购买热潮一波接一波,大部分人购买这些保险看中的就是这类产品的收益,而非保障功能。分红险由于内含2.0%的稳定收益,不稳定的分红部分又无法为投保者主动控制,所以投保分红险后不需要精力关注之。但万能险、投连险等灵活变额的保险,却需要投保人及时关注证券市场的波动、自身投资的动态,然后进行追加保费投入,或根据行情调整不同风格账户的资金等,若真正想要通过投连险和万能险赚钱,需要主动关注之,而不可能买入后就漠不关心,因此是比较麻烦的。一旦到了国外工作或生活,就会无暇顾及这些事情。即使心有所系,也会非常耗费精力。追加投资额等手续也较为麻烦。
  而且,即便从考虑投资收益的角度出发,也完全可以将手中的这些投资型保单退保后,到国外去选择购买相关的投资品种,一般来说成熟市场的收益会比国内这个新兴市场来得高。
  再从退保成本来看,相较养老险等储蓄型人身险种退保时需要扣除高额手续费而言,投资型保险退保损失并不能算大。如分红险提前退保,第一两年损失在25%左右,之后“本金”损失程度均在10%以内,五年后一般不会有本金损失了。万能险、投连险个人账户资金领取自由度较高,提前赎回时有些公司会扣除少量手续费,有些公司则可以完全自由提取,但要注意投保这两类保险初期已被扣除了一定的初始费用,所以计算退保成本时要把退保时能够拿回的总额与初期投入总额进行比较。
  财产险:退保或转给接手者
  还有部分人投保了家财险、车险等财产险,这些保险如何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房屋、家用汽车等保险的保障标的物已经卖掉,则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拿回一些剩余的保费。这类保险的退保计费可以精确到月份数。当然,如果接手这些动产和不动产的下家愿意同时接手原有的、未到期的保险,那么对你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就不用再到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了。可是由于投保人名称不符,所以操作上虽然可以直接转给接手的下家,但最好能到保险公司营业部门办理一个投保人的名字变更手续,以保证保险继续有效,而不致于在今后产生麻烦。
I


1楼2013-09-15 09:38回复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颗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因为别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没有坚持了自己的追求而想要的东西,你的尊严和自尊是得不到保证的,因为你总是在飘摇中间。对于我们来说,保持自己尊严和自尊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说你有一个梦想,通过从最基本的一个步骤,你就可以开始追求。比如说最后你想取代我,成为新东方的董事长和总裁,你能不能做到?只要你有足够的心态和足够做事情的方法,以及胸怀,肯定是能做到的。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在沙滩上造的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的,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每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或者变成一座高山。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以后,你生命就不会摇晃,不会因为有某种机会,你就到处乱窜,这样你才能够做出事情。
      我们未来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叫做忍辱负重的能力。很多社会名流会遇到很多很多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你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你不忍辱负重,你就没有时间,你就没有空间,没有走向未来的空间。如果你想走向未来,最后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你就必须要做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轮到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你排除也得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因此你就必须忍辱负重。
      不管我们是什么年龄,我们哪能做一时气不过的事情。这个世界上让你气不过的事情太多了,只有你气得过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在你面前才能展开最光辉的一面。
      我有这么一个比喻,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长江和黄河的曲线,是绝对不一样的。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所以不管黄河是多么的曲折,绕过了多少的障碍;长江拐的弯不如黄河多,但是她冲破了悬崖峭壁,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最后都走到了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开阔,使自己的事业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你想流就能流过去,其实这里面就具备了一种精神,毫无疑问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起往前流,但是由于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退步或者说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一旦你沉淀下去,也许你不用为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得阳光了。你沉淀了下去,上面的泥沙就会不断地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渡过难关是一种心态,你想要跨过去的话,就必然能跨过去。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带着怨气和怨恨在工作,你的工作就远做不好。
      如何能够把事情做得更成功的几个要点。第一要点,如何尽可能把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我们要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我们想一辈子干的事情,哪些事情是一下子干完,我们就可以不用干的事情。中国有句话叫急事慢做,你越着急的事情,你做的越仔细、越认真,越能把事情做好。而你越着急的事情,做的越快反而越做的七零八落,我把这个急事也叫做大事。第二个要素就是要决定自己一辈子干什么。那么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对时间的计划性。还有一点,就是成功要自我约束。任何时候,当你前面面临一个巨大的诱惑,和其它任何可能产生诱惑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自己停不下来,你千万别去追那个东西。因为你追了那个东西停不下来,最后栽跟头的一定就是你。
      千万记住一点,做任何事情的时间都是能挤出来的。
      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善为生,用善良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
      有两句话我是比较欣赏的。生命是一种过程;事业一种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是活在每一天的,假如说你每一天不高兴,你把所有的每一天都组合起来,就是你一辈子不高兴。但是假如你每一天都高兴了,其实你一辈子就是幸福快乐的。有一次我在往黄河边上走的时候,我就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水。大家知道黄河水特别的浑,后来我就放在路边,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让我非常吃惊的发现,四分之三已经变成了非常清澈的一瓶水,而只有四分之一呢,是沉淀下来的泥沙。假如说我们把这瓶水,清水部分比喻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而把那个浑浊的那个沉淀的泥沙,比喻我们痛苦的话,你就明白了;当你摇晃一下以后,你的生命中整个充满的是浑浊,也就是充满的都是痛苦和烦恼。但是当你把心静下来的以后,尽管泥沙总的份量一点都没有减少,但是它沉淀在你的心中,因为你的心比较沉静,所以就再也不会被搅和起来,因此你的生命的四分之三,就一定是幸福和快乐的。
      人的生命道路其实很不平坦,靠你一个人是绝对走不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跟别人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当五个手指头伸出来的时候,它是五个手指头,但是当你把五个手指头握起来的时候,它是一个拳头。未来除了是你自己成功,一定要跟别人一起成功,跟别人团结在一起,形成我们,你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11楼2013-09-22 18:03
    回复
      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几年后,终于盼来全国解放,但是凌解放却让父亲和老师们伤透了脑筋。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糟糕,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l岁才勉强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在山西大同当了一名工程兵。那时,他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听到脚下的黑水哗哗作响,抬头不见天日,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谷底。
        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每天从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什么书都读,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只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以当时的条件,除了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己。
        书越看越多,渐渐地,他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然后带回来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书本上找不到,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全靠自己用心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不知不觉中,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再回过头去读《古文观止》等古籍时,就非常容易。当他从部队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自学,为自己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又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又谈到他的祖父曹寅,再联想起康熙皇帝,随即有人感叹,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言谈中,众人无不遗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决心写一部历史小说。
        这时候,他在部队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研究第一手史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盛夏酷暑,他把毛巾缠在手臂上,双脚泡在水桶里,既防蚊子又能取凉,左手拿蒲扇,右手执笔,拼了命地写作。几乎是水到渠成,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满腔的创作热情,就像迎春的二月河,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他的人生开始解冻。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在部队的自学经历,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二月河。他在21岁时跌入了人生最低谷,又在不惑之年步入巅峰,从超龄留级生到著名作家,其间的机缘转折,似乎有些误打误撞。但二月河不这么理解,他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13楼2013-09-24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