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总是那样的温柔,不容你拒绝而抱你入怀。中秋的夜是热闹的,一群孩子提着灯笼四处奔走。在阳台赏月,赏灯,听秋风弹唱,享雨后清凉。不知不觉,清澈的月色把我的思维朦胧。
931年前,丙辰年的中秋,也是那一轮明月,伫立在中天,静若处子,皎洁清丽。月并无声息,默默注视着苍茫大地,用她流水般的目光。凡间是喧闹的,华夏土地上的子民爱着这中秋的月儿,他们用丰收后热情和粮食,奉献给月亮。
他今晚饮了许多酒,乘着醉意,他展开双臂,抬头望着旷远的夜空——他望见了月,仿佛还有月宫,还有嫦娥,一棵树,一只兔——那遥远的天堂,那孤单的嫦娥,等待着他。
“明月啊,明月,你何时出现,是否已经存在千秋万代?你为什么徘徊,你为谁等待?等那良人归来?你回答我,你回答我!你时而傲然皎洁,美满大方;时而却含羞掩面,风情万种。你看上去柔弱,但我知道,你是坚强的,不然你就不会穿过那乌云,散下你的光华。明月啊明月,我敬你一壶酒!你从哪里来,将从哪里去?”
秋风掠过他冰冷的双手,他想御风归去,他觉得自己应该属于月亮上的。他闭起眼睛,举起双手,耳边风声呼呼,身躯仿佛随风飘动,往那明月奔去。多少次梦里,他回到那天上。
深夜的秋风如刀,割开月光的温柔,在他脸上刻下了皱纹。他觉得有点累,有点冷。还是不回去了,不回去了,高处的琼楼,孤寂寒冷,纤弱的身子怎敌它晚来风急。莫看月亮清澈,月宫里却不然。低头,看自己清瘦的身影,在月色下翩翩起舞。凡尘中,他反而觉得温暖、自由。
月色翻过红色的阁楼,穿过雕花的窗户,安慰着无眠的人儿。那人,担忧着远方的亲朋,离乡的游子,辗转反侧。一滴清泪在面上颤抖,把月华收藏。他(她)埋怨着月儿,为何在我们相离时你是那样完美?难道你怨恨我们吗?
不,不应该埋怨月儿,人有悲欢,月有圆缺,我们同是天涯沦落者,何必互相指责。
明月无意引起我们的哀伤,自作多情的是我们。不论悲欢与否,我们都举起这一杯,在明月之下祈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