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取名吧 关注:85贴子:941

汪老师 手工四柱八字五行测名取名 相信的请跟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教师,精通姓名学,会用传统四柱八字五行测名取名,你的孩子想要一个合八字,音形义俱佳的名字就找汪老师吧


1楼2013-09-21 11:30回复

    四柱命理
    第一章 基础篇
    一、论阴阳
    大千世界,莫不以阴阳而分之。大而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小而言,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世间万物皆可分阴阳。
    二、论五行
    细心观察地球万物,莫不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而成,五种物质连续不停地运动,构建我们生存的世界。
    五行中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顺
    五行中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为逆
    五行相生与相克,是维持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三、论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合五行在运动变化既是可分的、又是统一的整体。阴阳是五行的基础,五行是阴阳的具体化。I


    2楼2013-09-21 11:33
    收起回复

      五、论合化、三合局、六冲
      天干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四合局:寅午戌——火局、巳酉丑——金局、
      申子辰——水局、亥卯未——木局
      地支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
      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六、论地支藏干
      子藏癸水、卯藏乙木、午藏己土、酉藏辛金
      丑藏己癸辛、辰藏戊乙癸、未藏乙己丁、戌藏戊丁辛、
      寅藏甲丙戊、巳藏丙庚戊、申藏壬庚戊、亥藏壬甲戊I


      3楼2013-09-21 11:34
      收起回复

        姓名与先天八字的微妙关系
        大多数朋友都知道名字与人生的命运时密不可分的,同样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也时决定这个人一生运势的有利依据,那么一个看起来是内在的因素与生命的符号又有怎样的关系?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微妙的感觉呢?
        姓名的数理既然与人生有关系,对人的性格、健康有影响力,有人会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很,但其人生并不因为同名同姓而经历相同。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与人的先天八字有关系。
        姓名于先天条件,就象人的身体与精神一样。八字犹如人的身体而姓名犹如精神。虽然有区别,却存于一体。精神敦厚则身体健旺,精神萎靡则身体虚弱,精神长存则身健,精神衰尽则身亡。因此如果先天条件好,需姓名数理相调和才能有好的人生,如果先天八字缺陷而姓名的数理能够起到补充扶助的作用,也可开创好的人生。I


        4楼2013-09-21 11:35
        收起回复

          中国的传统说法是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不一样,每个人的命运则不一样。另外,曾经认为父母的相貌、体形可遗传,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智力和个性可以遗传。从广义信息论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出生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对人生成长是有影响力的。这种影响力的综合效用就是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人会说:"这不类似于传统的八字和命运吗"?《易经》的象、数方法可以推演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阴阳五行的原理可以推演事物的发展辨证关系。"八字"、"象数"等方法被一层坚实的迷信外壳包裹着,所以一般人视为迷信。现在这层迷信外壳正被科学技术逐渐打破。相信总有一天,人们能充分获取这些传统方法中的合理内核。
          总之,对于人的命运,先天八字是不可更改的,而姓名的数理是后天形成的,故可以说姓名数理的影响力可以改变命运。姓名可以补充八字缺陷的人生则成功,姓名不能补充八字缺陷或姓名数理凶的人生则失败。 以上所述在起名实践中,一定要引起注意。
          I


          5楼2013-09-21 11:35
          收起回复
            名字并不是得分高就好,必须合八字,音形义俱佳,独一无二,不重名才好


            6楼2013-09-22 07:11
            回复
              一个好名字让宝宝一生好运,越叫越响,越叫越亮


              9楼2013-09-28 11:09
              收起回复
                宝宝还未出生,预产期是2014年1月12日,姓叶,请大师帮取个好名字,男女名字各取一个,因为现在还不知道宝宝性别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3-10-05 10:32
                收起回复
                  农历13年12月初8 早起4点半 公历14年1月8号 男孩 叫鲁少什么合适 大儿子叫鲁少扬


                  12楼2014-01-13 14:17
                  收起回复
                    姓崔,女儿,2014年1月31日年初一,10点48分出生,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3-05 11:40
                    收起回复
                      今天,为朋友所起名字欣赏。
                      宝宝八字缺金,我选择了五行属金的字,结合古典文献,得出音、形、义完美的名字。
                      韦春舟 春属金,舟属金
                      名字出自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诗 (南北朝·谢朓)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安知慕归客,讵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名字寓意春天出生的宝宝,在春和景明的日子里,泛舟江上,香风花蕊美景琴声,一派何等欣欣向荣而又饱含诗意的画面,寓意隽永,好名字。


                      14楼2014-03-06 15:33
                      回复
                        来源二:
                        源于姚姓和妫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的后裔。舜最初居住在姚地,就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父姓姚姓为氏,称为姚氏。舜继承王位后帝尧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就以妫为姓,妫姓出现,为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女儿嫁给妫满,并且封他于陈(今河南淮阳)地,为陈姓和胡姓的由来。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人后来有改回姚氏,部分没有改回来,便发展出其他姓——《唐书·宰相世系》言,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舜后代胡公妫满封于陈,至陈敬仲(陈完)仕齐,又改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又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姚氏。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因舜帝生于姚地而姓姚,其子商均生于妫汭而姓妫,《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16楼2014-03-06 15:34
                        收起回复
                          来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国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部),这支芈姓孙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氏的始祖。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芈)季连→附沮→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吕臣→?→蒍贾伯嬴→蒍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


                          17楼2014-03-06 15:34
                          收起回复
                            源流七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夏侯婴(公元前?~前172年),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随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书中说:“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从此夏侯婴的后代中便有一支成为孙氏。源流八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氏,其中有些孙氏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氏。唐朝安禄山的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就是契丹族人。元代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后世子孙改姓孙,定居于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县秀水镇东白水村。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为复姓,象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的复姓也在被禁之例,这类含“孙”字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氏。这些家族于是成为孙氏族的又一庞大来源。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氏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过程中,亦大都改为单字“孙”姓。


                            19楼2014-03-06 15:34
                            收起回复
                              源流九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2]源流十源于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因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多为复姓,因此全部被强迫改为单字汉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象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氏等千古相传的古代复姓,也被稀里糊涂地成为被禁之例,这些包含“孙”字的复姓族人也不得不省改自己的姓氏为单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源流十一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大臣轩辕斌,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山东的《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记载。源流十二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名士朱一元,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史籍《明史》记载,明朝中叶,有一名士叫孙一元,字太初,他原来是安化王的宗族后裔,本为朱氏。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92年),庆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袭了安化的封地(今陕西庆阳与甘肃安化一带)。这个朱寘鐇一直认为自己是皇位当选人。该事件之后,朱一元因为是安化王的宗族,他怕因此受到株连,所以变姓名为孙一元,携家避难躲入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在朱一元的后裔子孙中,皆沿袭祖先所改之姓氏,称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20楼2014-03-06 15: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