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人吧 关注:700贴子:9,124
  • 9回复贴,共1

刊物里的时代风云:杂志民国(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做一个愉悦的战士(1)
1926年2月15日傍晚,在大上海的奥迪安电影院门口,红男绿女们鱼贯而入,一幕新电影就要开映了。几个印刷厂的学徒在影院外面,正向来来往往的摩登男女吆喝着,这次叫卖的东西有点特别——一份新鲜出炉的画报。
画报封面是一个手持鲜花、笑靥迎人的美人,那美人正是日后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封面用彩色铜版纸印刷后,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人文荟萃的上海素来无奇不有,却从未见过这么一份靓丽的画报,而且此画报只售大洋一角,为优待街头读者还打了八折。路人的目光一下被这份画报吸引住,纷纷为之解囊。很快各个书店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前来订阅。画报初版3000册即靠这种最原始的方式销售一空,后来又追加了4000册。
这份叫《良友》的画报从此不胫而走,一纸风行全国。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论知识阶层还是妇孺之辈,都对它爱不释手;无论在通都大邑还是穷乡僻壤,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布满了它的身影。“以致后来画报上印上一张世界地图,密密麻麻地印上良友的销地,并在地图上写着‘良友遍天下’。”马国亮:《街头叫卖传遍天下》,《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
《良友》画报在民国期间绵延近二十载,直到1945年10月才停刊,正式出刊共172期,另有《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和《良友八周年纪念刊——美术摄影专集》特刊。那么多年基本每月一期,每期销量均数以万计,最高时竟达4万余份,不仅为当时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时事、都市时尚等诸多资讯,也为历史留存了中国尤其是上海社会的斑斓图景。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良友》出版时间之长,地域之广,销量之大,读者之众,在画报史上无出其右,连美国的《生活》亦相形见绌。这份画报几乎见证了20世纪20年代下半叶到40年代中期中国乃至世界的风云变幻,成了民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综合画报。
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开埠后,上海从偏地小邑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都会。这座充满着缤纷色彩的城市,背后隐藏着斑斑疮痍。旗袍和西服、月份牌和文明棍、黑帮和拿摩温、摩登女郎和洋人,这个被称为“远东商埠”、“世界名城”、“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滩,曾经被多少溢美或抹黑之词形容过。大世界和百乐门的歌女,阮玲玉和胡蝶的电影,张爱玲和穆时英的小说,这些彰显出十里洋场的繁花似锦,亦标示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新、奇、洋。
上海的繁荣吸引了全球各地淘金者的目光,他们一齐涌进去造就了这个城市的畸形繁荣。当他们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丰富物质享受之后,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就越来越迫切。因此上海文化产业异常发达,“一部近代上海报刊史,等于是近代中国报刊史的缩影,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报刊,几乎都能在上海找到它们的典型”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据历史研究资料显示,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杂志占全国七成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城市。根据上海通社1937年编著:《一九三三年的上海杂志界》,文海出版社于1985年重印出版《上海研究资料正集》。
时来天地俱合力。商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达,加之西方先进的摄影技术传入,为时尚画报这种大俗和大雅混杂的消费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经济和文化空间。这时一份叫《良友》的画报应时而生,成了这个城市精神追求与时尚的引领者。这份画报的创办全赖一人之力,甚至乃是创始人伍联德理想主义的一次实验。I


1楼2013-10-08 11:59回复
    做一个愉悦的战士(2)
    伍联德乃广东台山人,其父早年远赴美国纽约当洗衣工,血汗所得成为全家主要经济来源。伍联德自幼被伯父带到广州,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后进入岭南大学预科班。在他读预科班期间,凭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和较好的英文基础,与同学合译了一本关于美术的《新绘学》,并成功投稿给商务印书馆,从而获得了不菲的报酬。
    这笔稿费让伍联德有机会亲历向往以久的十里洋场,并参观了事业如日中天的商务印书馆。这次大开眼界的旅行,让懵懂的他开始萌生从事出版的念头,为他与出版事业终身结缘埋下伏笔。
    一直憧憬着从事出版业的伍联德,没有随着清末民初出国潮流而动,按其父意赴美读书,而是读完大学预科班就毅然放弃留学机会,决心到大上海去闯出一片天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支持伍联德的想法,亲笔写信给商务总当家张元济,鼎力推荐以玉成其愿。当张元济了解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就是《新绘学》译者时,马上破格录用了他。
    鉴于伍联德秉持不凡的美术天赋,时任编译所所长的王云五分配他主编《儿童教育画》,这份杂志是他平生出版事业的起步。他还为商务版《儿童世界》题写美术字,连商务沿用多年的商标也出自他手。对出版事业怀有满腔热忱的伍联德,先后起草了许多出版策划,可惜均徒劳无功。
    心怀抱负的伍联德觉得在商务已触到天花板,要施展才华只能去独闯世界。当他看到街头充斥着太多质量低下且内容低俗的花花小报,发现“当时四开大小之单张画报,颇为流行,惟一察其内容,大都缺乏学问之原素。窃以为在文化落后之我国,图画作普及教育之工作,至为适宜”伍联德:《良友一百期之回顾与前瞻》,《良友》100期,1934年12月……于是,他联合原在商务工作的同事莫澄斋,共同创办一份名曰《少年良友》的儿童画报。《少年良友》内容皆手绘图画,杂以少年德育故事,以儿童和教育者为对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商务《儿童世界》和中华书局《小朋友》强势竞争下,这本尚在襁褓之中的画报即因销路不畅及经济原因而夭折。
    出师不利的伍联德并没有气馁,失败告诉他要做出版必须拥有自己的印刷所,唯有这样才能减轻成本,免受制于人。但他在筹办资金上一筹莫展。这时生命中的贵人——上海女子、商业银行董事谭惠然出现了,她喜爱伍联德所办的《少年良友》,赏识这位有才华和抱负的年轻人。她不仅协助伍联德向银行借款,而且在印刷所起步之时不断慷慨相助。令人惋惜的是,《良友》刊行不久,她便与世长辞,为此《良友》第2期特意刊登了谭惠然遗像和悼文以表哀思。
    在筹措好资金后,伍联德邀请当年同学余汉生一起前来经营,在1915年7月15日创办了良友印刷所。厂址设在北四川路鸿庆坊口,店为一楼一底的石库门式,仅有小型印刷机三四台。正是这方小小的印刷所,成就了伍联德日后事业的辉煌。
    在伍联德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良友印刷所事业蒸蒸日上。“伍联德站在印吐出来的刷机旁,看着替顾客承印的图版印件,一张张从印盘上清晰地吐出来的时候,心中高兴,也酝酿着他的出版计划。”马国亮:《失败的〈良友〉成功的〈良友〉》,《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因为他在美术方面有独特悟性,那时就已超前觉得图画会比文字更具传播的冲击力,“宣扬之道,文字之功固大,图画之效尤伟。盖文字艰深,难以索解;图画显明,易于认识之故也”伍联德、梁得所、明耀五、陈炳洪主编:《中国大观:图画年鉴(1930)》“发刊旨趣”,上海北四川路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印行I


    2楼2013-10-08 12:01
    回复
      做一个愉悦的战士(3)
      要知道自1839年欧洲发明照相技术,不过十几年上海就已开始有照相营业。而把照片作为图像媒介用于出版,则能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时期刊力求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有的不仅把照片作为卷首图,甚至把照片以固定栏目形式集中地推出。伍联德敏锐地觉察到读图时代正悄悄来临,创办刊登照片为主的现代画报的想法便水到渠成。
      伍联德希望在原先《少年良友》基础上更上一层,此刻已不满足与《小朋友》、《儿童世界》之类“小儿科”一争长短,心想何必要在别人后面分一杯羹呢!一个新的宏大抱负在他心头跃动,他记述当时的心志道:“开始营业后,以印刷成绩优美,营业状况颇佳,经济既有基础,而自办之印刷又复精良,于是此酝酿于心中之素志又跃跃欲动,最后乃决再作一冒险之尝试。”伍联德:《良友一百期之回顾与前瞻》,《良友》100期,1934年12月。
      这一次冒险是要办一份前所未有的大型画报,他力排众议地对大伙说:“画报出版,事在人为。幸而成功,赚了钱归公;失败了,赔了的本钱都算是他个人的。”马国亮:《失败的〈良友〉成功的〈良友〉》,《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就这样,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包揽了编写印的所有事项,独自忙活了一阵。
      1926年2月15日,在印刷所开办七个月之后,一本大型画报《良友》闪亮登场。起初英文名称为TheYoungCompanion,这是伍联德念念不忘曾经创办失败的《少年良友》而保留的。封面和名字都堂而皇之地表明了:年轻、富有、有魅力的画报是读者“良友”。
      《良友》初为9开本,道林纸铜版印刷,活体字排版。封面是一幅“胡蝶恋百花”的照片,刊内插时事新闻和名媛图片。由于画报初创还没有实力拍摄时事照片,便刊登与时局有关的人物资料,有盘踞上海的军阀孙传芳,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蒋介石,风云人物宋子文、吴铁城、许崇智,还有刚被暗杀的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艺术方面则有各地的风景、美术摄影,还有电影剧照、国外猎奇图片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创刊号虽然有些杂乱,但当年社会风貌多少可以窥见一斑。
      由于当时印刷所平日只承接印务,从没和书店报摊有来往,画报印刷出来无法发行。伍联德急中生智,叫几个学徒拿到电影院门口叫卖,这个日后行销全国的画报便这么与读者见面了。
      “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式画报,所有的,远者如《点石斋画报》,近者如在上海盛极一时的单张画报等,都有陈腐幼稚之弊,到《良友》出现,才在中国出版界开了新纪元。”余汉生:《良友十年来》,《良友》100期,1934年12月。它新颖的形式,较低的价格,迅速被读者认可,创刊号即创下销量7000册的业绩,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I


      3楼2013-10-08 12:02
      回复
        从鸳蝴派到海派
        《良友》前四期均由伍联德亲自操刀,他把画报推广到港粤,同样大受欢迎。但是“因成本过重,售价低廉,销数愈来大,亏损愈重,乃于第四期起,每本改售二角,幸承读者之体谅,销数并无消减,反日见增加”余汉生:《良友十年来》,《良友》100期,1934年12月……《良友》在中国画报界的江湖地位于此奠定。
        伍联德把《良友》含义推而广之,渗透到了那些潜在读者日常生活之中,希望成为读者最亲密的良师益友。在第2期“编者按”中,他这样娓娓道来:“作工作到劳倦之时。拿本《良友》来看一躺。包你气力勃发。作工还要好。常在电影院里。音乐未奏。银幕未开之时。拿本《良友》看一躺。比较四面顾盼还要好。坐在家里没事干。拿本《良友》看一躺。比较拍麻雀还要好。卧在床上眼睛还没有倦。拿本《良友》看了一躺。比眼睁睁卧在床上胡思乱想还要好。”编者按:《良友》2期,1926年3月。
        《良友》画报一炮打响,深受广大读者青睐,使得伍联德对出版事业信心大增。胸怀大志的他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觉得有必要腾手再大干一番,所以从画报第5期开始,便邀请周瘦鹃来担纲主编,以仰仗周氏在上海文化圈里的名气,自己则抽身去开拓一片新天地。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因编《爱之花》被几家剧社争相演出而暴得大名。周瘦鹃办刊路子是遵循游戏消遣原则,而《良友》办刊则是含有开启民智之图。周氏原则与《良友》抱负简直风马牛不相及,所以两者在办刊理念上没什么共鸣。并且这位新主编对画报编辑实是外行,只是负责文字工作,图片编辑仍归伍联德亲自负责。周瘦鹃接手后唯一特点是对文学方面颇为重视,开始连载一些小说。原来“礼拜六派”的程小青、刘恨我、范烟桥等名字开始出现,浓烈的才子佳人气息与《良友》新闻综合显然相悖甚远。
        画报第8期上曾刊出一篇“礼拜六派”小说《颤动的心弦》,立即有读者来信反映是篇肉麻的淫秽小说。大度的《良友》倒也毫不护短,第9期竟如实刊出批评其连载《春梦余痕》、《鬼火烹鸾记》格调低下的读者来信。这时有的读者甚至直斥画报为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所以士之不出也。
        其实,一两篇文稿的选择失当实属寻常,但周瘦鹃确实不是画报称职的好主编。他对图片的组织、选择、编排都是外行,伍联德不得不考虑重新物色合适的人选。不过,周瘦鹃的趣味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良友》文学部分,或许这是当时大众趣味所决定的。
        1927年第12期《良友》上刊出一则启示云,原总编周瘦鹃因忙于其他业务,从第13期起总编将由梁得所继任。送走了文坛名家周瘦鹃后,一位只念过半年大学的22岁青年走上了主编之位。
        新主编梁得所是广东连县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中学毕业于广州的美国教会学校,后进入山东齐鲁大学学医。但学医并非其兴趣所在,最终半途而废地放弃所学。恰好伍联德此时诚心邀他加盟,他幸运地成为《良友》画报的第三任主编,从13期一直主编到79期,他把画报推向了巅峰。
        伍联德之所以决定延聘梁得所,是因周瘦鹃的前车之鉴,使他认识到画报销路重在内容,而不在主编是谁,所以他敢于大胆起用新人。
        伍联德跟梁得所并非深交,两人之前只有几面之缘。梁本人其貌不扬,身材瘦小,举止文弱。伍联德第一次见他后,觉得他貌似只会读书。但几个月后却重用这位年轻的辍学大学生,转变之大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后来从伍联德回忆中获知,梁得所此间因事前来接洽印务,伍氏再次会晤后,颇觉得他年少有为,并且较能领会伍氏办刊思路。尤为关键的是他俩有着一个共同爱好——对美术的热爱,他们不约而同地翻译过西洋美术史,一人为《新绘学》,一人为《西洋美术大纲》。
        重用梁得所反映出伍联德的独具慧眼,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决策是无比正确的。
        梁得所加盟《良友》伊始,一洗鸳鸯蝴蝶派的旧习沉疴,大踏步地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良,使这份画报实现全面现代化。《良友》逐渐从消遣无聊成为增广见识、深入浅出地宣传文化美育,启发心智,丰富常识,开拓生活视野的杂志。
        梁得所上任后开始注入了新办刊思路,在他一次征订广告中,这么鼓吹道:“以美术的方法,集刊美术作品,时事照片,文艺和科学,与及其他有意趣的材料,务期供应各界民众之需求。”封二征订广告,《良友》15期,1927年5月。
        在伍联德之前提出的单纯知识诉求基础上,梁得所对办刊理念进行完善,前置了“美的,艺术的”两个平行定语,把其与知识放在同等位置——《良友》目标是在普遍性园地培植美的、艺术的、知识的花果。换一句话说,这杂志不是供少数人的需求,而是“到民间去做各界的良友”封二征订广告,《良友》15期,1927年5月……在梁得所看来,“美的”和“艺术的”观念传输要比一般知识启蒙要求更高,也更能体现《良友》自身水准。
        原先画报以图片为主的叙述方式缺乏深入剖析,因此新闻背后少了意识的拽撑,苍白的文字经常仅作为图片的讲解和连缀出现。改换门庭的《良友》不仅办刊理念大变,还尽量吸引活跃文坛的新锐作家加盟,文稿涤尽“礼拜六派”奢靡之风,出现了田汉的《荆棘之路》和郁达夫的《祈愿》等。之后画报下面汇聚了一批海派文人,成了海派文学、海派绘画、海派摄影等重要阵地,像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著名海派作家在这儿陆续登场……I


        4楼2013-10-08 12:03
        回复
          花样的封面女郎(1)
          当下大多数杂志封面都是性感美丽的女性,用她们来撩拨大众和刺激眼球,以便从密密麻麻的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而《良友》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深谙此道,不同的是它还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不如现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肆无忌惮。
          《良友》画报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并茂。在此画报之前,出版界照例出版,没有什么技术改良,依然是白纸印着黑字,永远弹着没时间性的老调。新生的《良友》不敢说对出版界有何贡献,却把印刷加了很多颜色,让人眼前充满亮色和生动。内容方面除了那些蝇头文字,还大量刊载明星名媛写真和时尚图片,各类政界要人、名人名家都顶着光环在画报上粉墨登场。用此手法刺激大众幻想,唤醒人性深处的审美追求,制造出上个世纪初上海的一套流行体系。《良友》画报“使人目靓而易明”伍联德:《为良友发言》,《良友》25期,1928年2月。,甚至被目之为眼睛的冰激凌。
          最引人注目的是《良友》花样的封面女郎。这份画报从一开始就摒弃了流行的月份牌似画像,创刊号封面即采用“胡蝶恋百花”,刊登了日后大红大紫的影星胡蝶玉照。那么,为何不采用之前那种描摹绘画呢?因为当时摄影技术逐渐进步,人物照片已具有礼仪性和情感性的社交功能,人们会把自己照片签名题诗送人,作为缔结友谊的方式。所以,《良友》选择摩登女郎照片来诠释“良友”,用标注公众人物真实姓名来展示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为画报带来现实感和吸引力。
          从13期画报开始,封面上还出现了伍联德设计的“双鹅图”,两只鹅像好伙伴一样面对面相拥,成为《良友》最著名的标志。封面上的各种元素,如刊名、刊期、日期等,均以中英文标出,给人一种步入国际化的感觉。
          从25期画报起,封面女郎照片扩展到整个页面,刊名、刊期等文字信息标于照片合适位置上。这种整幅照片极具视觉冲击,能从期刊杂志堆里脱颖而出。紧接着的29期封面还采用颇为先进的人像着色,栩栩如生的女郎形象更加赏心悦目,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可餐秀色之地。
          据统计,在《良友》总计172期刊物中,有161张封面女郎照片,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张男性封面。《良友》封面女郎塑造的是完全的新女性,所以在女性身上倾注了全新含义与伦理价值。
          在多达161张的封面女郎中,总共统计到144个名字,其中有14人出现了二三次。徐志摩的交际花太太陆小曼、好莱坞的中国影星黄柳霜、大上海著名影星阮玲玉等都在封面上露过脸。出现频率最高者当属胡蝶、陈云裳、严月娴和李绮年,她们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每人前后出现了3次之多。
          其中尤以创刊号出现的胡蝶为特殊,她再次出现是在《良友》百期特刊上。这时的胡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她在《姐妹花》电影中一人饰演两角,创造了轰动世界的票房收入,甚至外国观众比之于好莱坞的嘉宝。已被封为电影皇后的胡蝶,身穿修长旗袍,手捧青瓷花瓶,面含微笑,比刚出道时的清纯多了一份妩媚,就如同《良友》一样对读者有着强大的诱惑力。
          纵观《良友》封面女郎的妆容,仿佛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时尚生活演进史。早期封面女郎面庞扁平,细长眼睛配上柳叶眉,朱唇粉腮颔首侧脸,与传统东方审美标准相当吻合。她们或低眉顺眼,或托腮凝思,从不敢抬头正视读者。如1928年的27期封面女郎,衣着古典的她脸部表情依然传统,与身后中国传统画般风景融为一体。但仔细欣赏之时会发现,她却披着摩登的毛皮围巾,穿着头角峥嵘的高跟皮鞋,倚着靠椅的手臂半裸,两脚翘起了颇为诱人的二郎腿。I


          5楼2013-10-08 12:03
          回复
            国事家事天下事(2)
            1932年9月15日,上海各大报都刊登了一则新闻——“中国文化事业之创举:《良友》全国摄影旅行团今日出发”。这则新闻当时备受关注,因为有史以来还没有一家官方或民间新闻机构有此气魄,能做一次全国性新闻采访,此举可谓刷新了新闻摄影和中国现代性关系。良友公司当时比起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这样的巨无霸,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小弟弟”,如此壮举怎能不引起大众关注呢?各方好评自然如潮汹涌,蔡元培高度评价这次新闻摄影,称远征目标任重道远。“交通系”首领叶恭绰亲送《良友》摄影团上火车,并再三叮嘱一些注意事项。
            这支《良友》摄影团由主编梁得所亲率,张沅恒等三位摄影师组成,踌躇满志地走出上海,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诸省进跋,从这一年9月直到次年5月才结束。在首尾8个月的远征里,他们一路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有时竟乘着颠簸的骡车在大西北旷野行走月余。在盗匪横行、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此兴师动众地大规模采访,其中困难可想而之,这是需要极大的理想去支撑的。
            摄影团历经艰难困苦遍游全国,博览壮丽的山河、醇美的风俗,也见证了无数民间疾苦,一共拍摄了照片1万余张。摄得图片均在途中自行冲洗,然后邮寄回上海,再由《良友》摄影部印刷,编辑部整理出一部分刊于画报之上,另一部分先后在上海、南京、北平等城市巡回展览,取得了瞩目一时的轰动。
            这次摄影团在张家口采访了基督将军冯玉祥,梁得所写下脍炙人口的《冯玉祥谈话》。这篇采访既涉及冯氏个人价值取向,又涉及怎么解决民生疾苦的现实问题,为历史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思想草稿。
            1934年5月摄影团凯旋回师后,伍联德选刊其中照片两千幅,主编出版了大型画册《中华景象》。其内容包括全国各省风景,若摄影团无法前去地方则搜集资料补齐,力求各省完整不缺,并附有全国地图和图表。当时东三省已经被日本占领,此举自然蕴含着“大好河山,岂容他族侵吞”的深意。
            当然,这次全国摄影旅行多少有点摩登意味,因为随着相机开始进入富裕阶层,摄影已卸下神秘的面纱,而《良友》组织这次旅游加摄影的全国新闻策划,无疑噱头十足,具有鲜明的现代时尚色彩。
            总观历年《良友》的内容,每期前半均设有固定的国内新闻专栏,国内时事均一一网罗,对重大事件如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都详加报道。但往往后半保存软性趣味,并给予软性趣味材料较多的篇幅。
            抗战之前的《良友》大体政治观念淡漠,始终渗透着一种休闲娱乐精神。即使是淞沪会战隔刊四个月之后出版的第一期,仍力图“做一份愉悦的战士”。抗战之后的《良友》积极鼓吹抗日,封面都是与抗日相关的重大新闻或事件主角,如蒋介石、冯玉祥、朱德、李宗仁、张发奎、白崇禧等,个个皆沙场风云人物,选择他们虽为了宣扬抗战需要,但或多或少有着时尚的潜意识。I


            9楼2013-10-08 12:06
            回复
              良友遍天下(1)
              1928年2月25日,《良友》主编梁得所,邀请画家司徒乔一起拜访居于上海的鲁迅。梁得所把最近一期画报递给鲁迅,并忐忑地提出拍张照片刊上。鲁迅翻着画报,风趣地说:“这里面都是些总司令之流的名人,而我又不是名流哩!”梁得所说:“读您著作的人很多,大概都喜欢见见作者的像,只因此想发表您的照片。”梁得所:《关于鲁迅先生》,《良友》25期,1928年4月。
              最终这位倔强的文化斗士破例同意拍照。于是目光桀骜的鲁迅,坐在书房中的形象出现在25期画报上。同期还有梁得所所写的采访和司徒乔的一张速写,并转载了《语丝》上的鲁迅自叙传略。自此鲁迅也成了《良友》的良友。
              在鲁迅逝世之时,“原定当月出版的《良友画报》第121期,稿件早已编排好了,部分已在印刷中。为了表达我们的哀思,我们临时抽掉其他四个满版的稿子,代以《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之丧》为题,全面报道了我们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实况”马国亮:《鲁迅与〈良友〉画报》,《读书》8期,1981年……画报不吝用这么大的篇幅报道,表达了对这位良师益友的怀念之情。
              随着《良友》的社会声誉渐隆,朋友真是遍布天下,很多社会名流都对它主动示好。作为学术界领袖的胡适赐稿《良友》,写了《请大家照镜子》奉上。著名记者戈公振甚至经常去《良友》办公点走动,提供一些国外拍摄的照片。丰子恺、老舍、郁达夫等名家几乎都与《良友》保持较好友谊,留下一些动人的故事。
              从《良友》的13期开始,几乎每期都有社会名人题写刊名。学术界如蔡元培、胡适、叶恭绰、王云五、马君武等,军政界方面则如蒋介石、宋子文、宋庆龄、孔祥熙、何应钦、张群、孙科、于右任、谭廷闿等。知名人物所题的“良友”两字琳琅满目,各逞才情的书法既装点了画报的文化品味,画报又借用这些书法做了无声的广告。名刊名人,锦上添花。
              由此可见,《良友》比较善于利用名人效用,借势名人来扩大画报的影响力,这点还鲜明表现在画报的几大著名栏目——“近世十大伟人画传”、“现代成功人物自述”、“名人生活回忆录”。
              大凡名人都有自己主观努力和奋斗历程,这往往能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成功人物生平的介绍,既非说教,只以真实人物的事例作楷模,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给人教益,因此一再成为《良友》的编辑计划之一”马国亮:《成功人物自述》,《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画报从27期开始以“近世十大伟人画传”为题,陆续刊登了包括孙中山、罗斯福、马克思、爱迪生、卡内基等,从国内到国外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为读者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名人的桥梁,潜移默化地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
              《良友》从45期开始,还设立含有强烈励志意味的“现代成功人物自述”,呈现出名人们成功背后的奋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最初连续刊载了七篇“成功人物自述”,发表了球王李惠堂(45期)、画家徐悲鸿(46期)、交际家黄警顽(50期)、细菌学家伍连德(56期)等名流自述。这些成功人士自述的推出有着启蒙意义,不同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建构的“成功人士”形象。I


              10楼2013-10-08 12:07
              回复
                良友遍天下(2)
                由于“成功”一词让人感觉帽子太大,一般自谦之士不敢自诩,所以给画报组稿带来困难,于是后期索性改为“名人生活回忆录”。山到成名自然高,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背后肯定有很多不同寻常的故事,回忆录可是一个励志的好题材,自然受到读者的欢迎。
                各界名人的回忆录在《良友》开始出现,有出身穷苦的冯玉祥的《我的入伍前后》(101期),丰子恺的《学画回忆》(103期),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运动场上十二年》(110期)、巴金的《南国的梦》(144期)……除此还有很多各界名人,比如政治方面的陈公博,教育方面的张寿镛、廖世承,艺术方面的马思聪、黄柳霜,体育方面的李森,戏剧方面的洪深等。
                《良友》以名人事迹鞭策启迪那些彷徨迷惘的人们,从而深受读者欢迎,所产生的影响,从一位读者来信可见一斑:“《良友》每期的‘名人生活回忆录’给我非常的感动。我常常对朋友说,《良友》光是这一篇东西,已经值回四角钱以上。我看到现代许多名人的出身,都是如此刻苦,实在使人起舞,同时也使我得到无限的勇气。我现在的境遇也非常难过,但我看见许多有名的人物都同受过这样的命运,并且可以说比我更甚,我不敢自怨。贵志这几篇文字实在给我许多力量。我特地写信给你们致谢,并望你们能继续多登几篇。”马国亮:《名人生活回忆录》,《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这段话不仅是对画报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办刊思想最恰当的诠释。
                《良友》犹如中国出版界园地里一朵可爱的蔷薇,逐渐成为大众心中挥之不去的良友,赢得了大众由衷的认可,如有读者来信称“良友曾给我们温暖,如黄昏暖室中的伴侣,从一九二六年起他代表着中国出版界、读书界、文化界,在国际发射着光辉”杨彦歧:《再生之歌》,《良友》172期,1945年10月……
                《良友》读者众多,在其百期纪念特刊中号称——“《良友》无人不读,《良友》无所不在”。刊出的“本志读者一斑”,有一幅对开两页的读者群像,既有老舍、叶灵凤、张天翼、胡蝶、金焰等社会贤达,也有家庭妇女、职业女性、黄包车夫、小职员、学生、掌柜先生、戏院顾客等一般市民。“人人读《良友》”固不可能做到,或只是其一种宣传策略,但可看出其远大抱负和美好设想。
                事实上,《良友》确已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读者不仅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但凡有华人的地方也都有《良友》。“《良友画报》行销世界各地华侨社会,是国内唯一能赚大量外汇的刊物。”赵家璧:《我编的第一部成套书——〈一角丛书〉》,《编辑忆旧》,三联书店,2008年。
                当时军阀割据宛如独立藩镇,货币和邮政有时都互不通用,以致有的地方读者想订阅画报十分艰难。“例如当时有一个远处云南省的读者,寄来用头发编成表链一条,希望可作为订阅《良友》画报的报费。信里说,如果不行,他将改寄火腿或大头菜。”马国亮:《良友遍天下》,《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读者对《良友》的求慕之心惊天泣地,《良友》真的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I


                11楼2013-10-08 12:08
                回复
                  美丽事业的背后
                  1933年8月,79期《良友》封底上,突然刊出一则梁得所辞职启事,编辑马国亮接棒。
                  梁得所的离去非常突然。他为《良友》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刚刚率领《良友》摄影团马不停蹄地跑遍全国,3月才回到上海稍作休整,78期画报上还发表了他才写就的文章——访问冯玉祥的《拿苹果来》和《失去的情歌》。为什么他不顾同事挽留而执意要走呢?
                  原来他是不甘心为别人做嫁衣裳,他在离去的启事中表露心迹:“阅者不要以为我把这本杂志当作自己的儿子,其实我只是一个雇来的保姆。八年来日夜看顾他,因为爱顾之切,有时别人见了还当作是我的儿子哩。”梁得所:《告别良友》,《良友》79期,1933年8月。梁得所准备与人合伙创办大众出版社,计划出一本能与《良友》一争高下的《大众画报》。
                  从80期《良友》开始,由马国亮出任第四任主编,主编了80期到138期画报。马国亮是广东顺德人,是梁得所在广州培英中学的师弟。他于1927年到上海新华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一年半后因经济拮据而弃学谋生于广告公司。马国亮在中学时代曾在报纸副刊发表文章,兼具美术与文学方面的禀赋,所以梁得所鼓励他给画报撰稿,并约他为一些稿件作插图,这样画报上才出现他的文章与美术作品。
                  后来经梁得所鼎力推荐,马国亮得以入职《良友》,从49期画报开始担任主编助理。最初工作除了帮部分画报设计版面,几乎包揽了很多琐碎的编辑编务工作,比如撰写说明文字、校对、登记来稿、回复投稿者和读者的来信等。十分幸运的是,马国亮的才干很快引起了伍联德的注意,当梁得所要远行日本时,他们放心地把主编重任托付给马国亮。虽然马国亮只是代编了一期,但是他牛刀小试足让人刮目相看。
                  伍联德认为马国亮是不可多得之才,在梁得所离任之后,力主由他正式担任画报主编。当时马国亮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伍联德像当初信任梁得所一样,对马国亮的编辑计划从不干涉,遂使他的才华得到最大的发挥。
                  马国亮从79期接手后,所遇到的最大威胁竟是来自梁得所创办的《大众画报》。这份画报能与《良友》相媲美,成了《良友》市场上的劲敌。虽然《良友》销路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心理上已感觉到潜在威胁。马国亮私下尽管跟梁得所关系甚密,但面对竞争不得不采取积极措施,决定采取快人一步的策略,把《良友》改为半月刊出版。
                  可惜雄心勃勃的梁得所出师未捷身先死,《大众画报》出版几期就败下阵来,大众出版社也因入不敷出宣告关门。梁氏个人先后辗转了几家杂志,郁郁而不得志。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他身体不堪重负,于1938年走完了短短33年的光阴。这位英年早逝的《良友》元勋,“是把画报内容革新,奠定了画报地位的第一个编辑”马国亮:《“大众出版社”》,《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年……
                  后任马国亮对梁得所的编辑思路可谓了然于胸,他基本上只需萧规曹随,沿袭原先的理念追求,在内容上精益求精,而不必大刀阔斧地革新。《良友》此时已成为一家拥有金字招牌的老店,所以尽管换了大厨,只要口味不要相去甚远,老顾客自然还是要照常眷顾的。
                  《良友》这时编辑部内人才济济,美术编辑方面有中国卡通电影之父的万籁鸣等才俊。画报的摄影队伍一直比较固定,美术摄影记者队伍比较强大,如画报自身有张沅恒这样出色的摄影记者,曾参加《良友》策划的全国摄影旅行的历练。其他如林泽苍的中国摄影学会,郎静山等组织的上海摄影学会等,经常给画报积极支持。另外有一些照相馆的特约摄影师,还有些照片来自新闻通讯社供稿。有时也吸引一些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投稿,黄英就是给《良友》最多支持的摄影爱好者。
                  此时《良友》已经形成一支庞大的艺术创作队伍,马国亮作为总帅只要调配好,画报自可维持清名而不坠。他本人对画报亦有独特理解,“一本画报不该是徒然供人消遭的刊物。它应该是用趣味的方式来贡献实际的知识。我们日夕计划的就是如何能充分地负起这使命”《编者与读者》,《良友》85期,1934月2月……
                  《良友》在他主导下又多出一份国际视野,延续设立了诸多扫描国际社会各个方面的图像栏目。从电话、飞机到摩天大楼、万国博览会,从罗斯福到好莱坞影星,从世界经典文艺到世界小姐选美,《良友》无不囊括其中。在抗战爆发后,画报成了国人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良友》很快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成为繁荣的期刊市场上的主流大刊。当时和马国亮一起为《良友》事业耕耘的赵家璧说:现在纵观全部《良友》画报,无论从编辑思想,编排方法,组稿对象——包括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作者和图片的摄影者而言,马国亮主编时期是《良友》的全盛时期。经历了梁得所的改革提高以后,这时已经达到了画报的成熟期,跟上了时代,反映了时代。I


                  13楼2013-10-08 12:10
                  回复
                    他扔给我一大叠飞机肚皮的照片,“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九龙城。
                    “这张最“完美”,”他指出:“有新、旧楼、大招牌、行车天桥、人群,还有客运大楼。——最精彩的是天色,好像含着眼泪。”
                    我见到他脸上的光辉,完全忘掉“燕窝糕”照片。——比起来,它是无地立足的“第三者”。
                    反而公司的同事比较关注。他们一边吃一边取笑。
                    “原来这些百年零食那么好吃,我们像不像古人?”
                    小李叫我过去看电脑显示屏?
                    “白手套放大,做了些效果,不很好,因为色太差。尽人事。”
                    他指着一些影像:“上面有个指环。这儿。指环的饰物——”
                    对了!
                    指环的饰物就是那条小巧玲珑的钥匙。——它不是钥匙,它只是装饰品,难怪世界上没有提供它开启的锁!
                    但是,为什么呢?我仍然没有头绪,我仍猜不透冥冥中谁给我这条钥匙。
                    晚上,当我听着“MAKE NO SOUND ”和“TIJUANA LADY”,进入迷幻境界,开始我的功课时,母亲大人来电。
                    “你吃到燕窝糕没有?”
                    “吃了。”我告诉她:“味道淡得像米,像忘了放糖。好了,我要工作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那个盒子。”她不愿搁下电话:“是“雪姑七友”,雪姑还让小鸟停在她手背上唱歌。”
                    “不,他们早改装了。”
                    我信手拈来一看。
                    或许那块包裹着长条形,米白色,中间夹了些燕窝的糕点不变,——仍似一根 白色的手指饼呢。但它的盒子是橙色的渐变色,还有燕子图案。写上“老少咸宜,味淡有益,开胃补虚,滋水生津”,一点古意也没有。
                    “店员说,政府要登上成分、重量、食用日期。咦,还有个编号——”
                    “这么复杂?”
                    “58726 ——大概是出厂编号。现在的零食注重卫生,过期不能卖。”
                    “从前我们不讲究这个,好像什么也不会过期。”
                    我对母亲一向很心虚。所以她有点伤感,并怀疑我是邻床错换过的洋人婴儿。——她大概期待我买两盒送给她(爸爸已对我弃权),但忘本的我竟然只记得急功近利有利用价值的同事!
                    我不孝!
                    我甚至没有好好给她一个孙子抱。因为弟弟品强完成任务。
                    来世上一趟,为什么要为别人活?有那么多的包袱呢?
                    我们喜欢一个人,“喜欢”的过程已经是享受,我们心动、欢愉、望眼欲穿,
                    他对我们好一点就可以了。——这种“折磨”有快感。
                    那有一生一世呢?
                    而我做这设计,开了个通宵,也忘了钥匙。
                    门铃响。
                    煤气公司的职员上门超表。我正在看色板,着他自便。
                    “啊,你把厨房完全改掉。”
                    “对,上手业主的橱柜竟用橙黄色,太老套,我很少煮食,都扔掉。其实微波
                    炉就够了。”
                    他熟练的打开中间那个橱柜,记录煤气使用度数。
                    他笑:“用了不到十几度。”
                    又道:“这个铁箱子,最好改放别处。”
                    什么铁箱子?
                    我向橱柜内一看:“这个箱子不是我的。”
                    “难道是我故意放进来的?”
                    我搔着头,百思不得其解。我搬来时,所有杂物全盘清理,一针一钩,都是本人设计新添,个人风格。我绝不会搁着一个奇怪的箱子那么碍眼,碍手碍脚。——
                    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
                    我搬起它,不算重,但打不开,上下左右全看遍,没有锁,没有匙孔。
                    我对这突如其来的古旧异物有点发毛。从地面冒出来,躲在煤气表的橱柜内,非常隐秘,又带点嘲弄。我对空气说:“你不要作弄我!”
                    用力砸在地上,发出巨响,它纹风不动。用脚踢它,用锤敲它,用尖硬的锥撬它……我肯定里头没有“生命”吧。
                    因这番蹂躏,人和铁箱子都累了。
                    我竭尽所能摇撼它,突然,我看见在一侧,又一排数字的齿轮,原来是密码锁。
                    于是,胡乱地拨动一些数字,这肯定是无效的。孤军作战的我颓然坐倒。
                    望向桌面上的燕窝糕。——燕窝糕,你有什么玄机?吃燕窝糕的女人,你究竟想怎样?你是谁?
                    58726 !它的出厂标号。
                    我的心念转动,急奔狂跳,58726 ,——铁箱子——打——开——了!
                    它打开了!
                    我身子反而向后一退,它像一个张大的嘴巴,同时,我的嘴巴张得比它大。
                    喘定片刻,我再察看这陌生的,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我身处的时空的铁箱子。
                    一双白手套。手套已残破,瞩目的是染了些褐色的“东西”,已干,凝成硬块,是血吗?是干了的,经过岁月的血吗?那双手——不,那双手套上,竟仍套着指环,但钥匙饰物不见了。
                    在——我——处。
                    这回,真的看见有一张昏黄的照片,签了上款:「吾爱」。下款是:「燕燕一九三三」。
                    只是一张唱碟封套。即我如今设计相类的功课。
                    封套中间挖空了一个圆形,见到黑色唱蝶的中心部分。抽出来一看,它砸得崩裂了一角。即我刚此粗暴的结果。
                    一九三三?
                    灌录的主题曲,是:《断肠碑》
                    封套底印了歌词:
                    (中板)秋风秋雨撩人恨,愁城苦困断肠人。 万种凄凉,重有谁过问。 亏我长年唯有两眼泪痕。(慢板)忆佳人,透骨相思,忘餐废寝。……
                    龙凤烛,正人灯花惨遭狂风一阵,苦不得慈悲甘露,救苦救难返芳魂。俺小生一篇恨史,正系虚徒于问。问苍天,何必又偏偏妒忌钗群。天呀你既生人何必生恨,你又何必生人。莫非是天公有意将人来胡混。 莫非是五百年前,债结今生……
                    燕燕穿二十年代的旗袍,前刘海,浓妆,戴着白手套,手拈一朵玫瑰花,同手套上的珠花羽毛相辉映,要多俗艳有多俗艳。她七分脸,浅笑若无。人应不在,但头套染血……
                    铁箱子中,还有一个小盒子。
                    这个小盒子木质,雕细花、缠枝。有个小小的锁。我拿出来,就灯光一看,赫
                    然是以口红写上的:
                    赵保罗吾爱
                    PAUL CHIU ——没可能!怎可能是我?
                    她怎么可能用这种方法来找我?
                    我有生以来都没见过她,没爱过女人,我根本不爱女人,不认识燕燕,不吃燕窝糕。这是一个陷阱!
                    这是阴谋!
                    拧着那条小小的,但又重得不得了的钥匙,我颤抖着。几番对不上锁孔。
                    我恐惧,冷汗滴下来,越来越寒,呼吸也要停顿,只要有一点异动,我一定弹跳起来,撞向天花板。我挣扎着,有极渴望知道真相,我快要知道“我是谁”了!——
                    喀嚓。


                    IP属地:福建16楼2013-10-24 0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