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张宝胜先生和中国科学家今年7月在国外一流科学杂志《美国现代物理学》上发表的文章,文章题目是《突破空间障碍》。(图见新浪博客)
在这篇文章里,中国科学家介绍了他们跟张宝胜的突破空间障碍实验进行了50次,有25次成功。他们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下张宝胜从玻璃瓶抖出药片的全过程,其中有部分摄像显示药片一部分在瓶内,一部分在瓶外。高速摄像机速度为400分之一秒,在这样的高速度下,任何人的行为都无法造假。如果何院士认为张宝胜能够造假,就意味着张宝胜的造假行为速度超过400分之一秒。换句话说,何院士等于承认张宝胜的特异功能,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能让自己的行动超过400分之一秒。
何院士,您是不是又一次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脸了呢?
既然高速摄像显示没有作假,就需要科学家解释这个客观现象的机理。科学家首先对张宝胜抖药片现象做了四点总结:1)突破空间障碍是物理学的,不是心理学的;2)突破空间障碍是直接在四维时空实现的,不是其他时空;3)药片的掉出速度非常高。一个直径一厘米的药片通过瓶壁的速度约为0.005秒,即每秒200厘米;4)药片受到张宝胜的某种场效应才具有突破空间障碍能力;根据这些总结,科学家认为分析指向物理学的“量子隧道”理论。
但是众所周知,宏观物体不是量子。根据基础物理学理论,宏观物体是无法穿过量子隧道的。为此,科学家们提出宏观量子效应概念,认为宏观物体可以与生物波场产生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宏观物体会变成孤立子,穿透瓶壁。这个过程可以用薛定谔的多体系统方程描述。下面是该文的一部分数学推导: (文字省略)I
在这篇文章里,中国科学家介绍了他们跟张宝胜的突破空间障碍实验进行了50次,有25次成功。他们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下张宝胜从玻璃瓶抖出药片的全过程,其中有部分摄像显示药片一部分在瓶内,一部分在瓶外。高速摄像机速度为400分之一秒,在这样的高速度下,任何人的行为都无法造假。如果何院士认为张宝胜能够造假,就意味着张宝胜的造假行为速度超过400分之一秒。换句话说,何院士等于承认张宝胜的特异功能,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能让自己的行动超过400分之一秒。
何院士,您是不是又一次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脸了呢?
既然高速摄像显示没有作假,就需要科学家解释这个客观现象的机理。科学家首先对张宝胜抖药片现象做了四点总结:1)突破空间障碍是物理学的,不是心理学的;2)突破空间障碍是直接在四维时空实现的,不是其他时空;3)药片的掉出速度非常高。一个直径一厘米的药片通过瓶壁的速度约为0.005秒,即每秒200厘米;4)药片受到张宝胜的某种场效应才具有突破空间障碍能力;根据这些总结,科学家认为分析指向物理学的“量子隧道”理论。
但是众所周知,宏观物体不是量子。根据基础物理学理论,宏观物体是无法穿过量子隧道的。为此,科学家们提出宏观量子效应概念,认为宏观物体可以与生物波场产生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宏观物体会变成孤立子,穿透瓶壁。这个过程可以用薛定谔的多体系统方程描述。下面是该文的一部分数学推导: (文字省略)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