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武璃吧 关注:71贴子:3,621

大秦帝国随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0-10 20:48回复
    咥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尽管如今有许多人认为咥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野蛮与粗鲁的表现,我以为这是对文明的误判和对风土人情的漠视。文明应该是多样的,因为文化本身是多元的。秦风秦韵是秦人数千年的积淀,它的高亢、激昂、豪放、厚重是其它无法比拟的。咥尽管是一种吃的方式,其中所体现的正是秦风与秦韵,正像秦腔中的吼一样,去掉它就不是秦腔了。
    热情奔放的秦人の の好棒I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0-10 21:19
    回复
      我还是喜欢儒雅....
      为何我手中突然多了火把和汽油?!
         --来自FFF团团长助理专用客户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0-10 21:52
      回复
        战国之世,风雷激荡,惟有肝胆相照才能杀出一条生存之路。惟其如此,人们对大忠的渴望和崇尚达到了极致。一个人可以才能平平,但只要有耿耿忠诚的德行,就会受到人们的赞许、景仰和追随。才华横溢而不忠不义,则为天下所不齿。忠于家国,忠于君父,忠于功业,忠于友谊,忠于爱情,忠于知音,忠于学派,忠于信念……无尽的忠诚在残酷激烈的大争之世磨砺出眩目的光华,数不清的忠臣烈士,留下了天地为之变色的故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对忠诚的景仰都不会稍减,都会为之感动不已。
        你忠于什么呢?I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0-11 12:07
        收起回复
          君有长剑兮守我家园
            我有痴心兮待君回还
            两心无悔兮悠悠青山
            征人远去兮流水潺潺
            猛士归来兮布衣高冠
          日月无改兮桑麻红颜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0-14 14:20
          回复
            风飒飒兮木萧萧表独立兮山之上
              猿啾啾兮长夜鸣雷填填兮雨冥冥
              青光寒兮碧血凝剑入手兮一羽轻
              借凌厉兮决恩仇锻玄铁兮成吴钩
              安剑履兮身名裂起长歌兮古今愁
              霹雳剑兮君和我西风来兮醉千筹
            今采菊兮奉吴钩霜月白兮梦远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0-23 08:19
            回复
              东出大海兮,大海苍茫——!”
              别我丽人渔舟飘荡
              海国日出远我故乡
                云遮明月星斗暗 水天无尽路长长
              西望故土思我草房
              念我丽人我独悲伤
              忽闻丽人一朝去 魂归大海永流浪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0-23 17:43
              收起回复
                张仪却笑了:“庄子本意,我看却在这几个字:书不如思贵,意不可言传。说到底,是让人多思深思,切莫草草立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0-26 16:23
                回复
                  不知之事不疑,异于己者不非,此谓公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1-19 08:47
                  回复
                    “不韦此礼,当真暖心也!”范雎唏嘘一叹,“齐人恨燕,却记挂几乎灭齐的乐毅,可见天下公道,自在人心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1-21 09:06
                    回复
                      烈烈《孤愤》,变法家命运预言书也!
                        这便是韩非,在那剧烈动荡的大争时世,自囚深居而思通万里烛照天下,将鲜为世人所知的种种权力奥秘与政治黑幕化为煌煌阳谋,陈列于光天化日之下,成为权力场运行的永恒铁则。一部《韩非子》,使古往今来之一切权力学说与政治学说相形见绌,直是人类文明之绝无仅有也!即或后世西方极为推崇的马基雅弗利之《君王论》,也远远不可与其比肩而立。其深刻明彻,其冷峻峭拔,其雄奇森严,其激越犀利,其狰狞诡谲,其神秘灵异,其华彩雄辩,其生动谐趣,无不成为那座文明高峰的天才丰碑,无不成为那个时代的学养旗帜。《韩非子》之命运,如同其《孤愤》所揭示的变法家的命运一样:在一个变法为主流的时代,他是焚毁黑暗的熊熊火把;在迂阔守成的时代,他却被传统学派一代又一代地诅咒着谩骂着,不能以公法灭其学,则必以口诛笔伐追诬其人,追诛其心。然则,不管如何咒骂,《韩非子》都始终是权力场中无以替代的法则,一切当道者都得悄悄地按照其法则运行。后世有学人冯振,曾云:“《韩非子》乃药石中烈者,沉疴痼疾,非此不救;用之不当,立可杀人!虽知医者,凛凛乎其慎之!”这是后话。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1-27 10:21
                      回复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2-06 20:25
                        回复
                          江河不舍昼夜,岁月不留白头,逝者如斯,虽圣贤不能常驻世间!当以功业之寿,垂于万世千秋!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3-03 14:46
                          回复
                            再说容与不容。容者,兼存也,共处也。然则,天下有善恶正邪,人众有利害纠葛,政道有变法复辟,学派有法先王法后王。此等纷纭纠葛之下,任是国家,任是学派,果能一切皆容乎?不能也。孔子讲中庸,何以不容少正卯?墨子讲兼爱,何以不容暴君暴政?法家讲爱民,何以不容疲民游侠儒生?凡此等等,根源皆在一处:大道同则容,大道不同则不容。兼容一切,无异于污泥浊水,无异于毁灭文明。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3-04 19:38
                            回复
                              嬴政皇帝没有料到的是:遣回蒙毅,成为他一生最关键时刻最关键的错失。蒙毅身为执掌中枢的郎中令,堪称最危急时刻最关键的中枢大臣。赵高后来要做的第一个要职,便是郎中令。更为重要的是,蒙毅秉性公直刚毅而缜密,几乎是历来宫廷内侍的天敌,自然也是赵高的天敌。若蒙毅不去,嬴政皇帝在最后时刻,至少可以确保自己的各种遗诏得以忠实宣达各方,断不致足不出户而天地翻覆。若蒙毅不去,赵高纵然有野心,丞相李斯也万万不会呼应,不敢呼应。当后人清楚后来的事实,再看蒙毅的离去,便会明白看出:这是嬴政皇帝至为关键的一个败笔。当然,这也表明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嬴政皇帝至死也没有怀疑过身边任何一个近侍,也永远不会想到人会发生如此激烈的大扭曲。从这一基本事实说,嬴政皇帝是一个没有防人机心的君王,六国贵族以及后世儒家攻讦嬴政皇帝奸诈暴虐等等,实在不堪事实验证。在中国历史上,防止身边乱象最成功者,大约莫过难眩以伪的曹操了。嬴政皇帝若有曹操之三分权谋机诈,大约历史便得重写了。蒙毅离去,令人常有扼腕之叹——始皇帝一念之差,诚天意哉!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3-04 1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