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吧 关注:164贴子:4,994
  • 10回复贴,共1

转几篇文章,没事自己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13-10-11 03:22回复
    《文昌帝君孝经》(柳真君订正本)
    《文昌帝君孝经》(乾隆壬戌岁柳真君奉文帝命订正改本)
    亲恩章第一
    帝君曰。天地絪縕。万物化醇。惟人之生。最秀而灵。父生母育。成形受气。两大功能。一小地。世人不孝。罔念亲恩。吾今明阐。以醒众心。乾坤鼓物。不忧不劳。父母生子。极忧极劳。自姙及诞。自弱迄强。心力所注。靡有或忘。怀胎十月。呼吸相通。屈伸转动。受累无穷。临盆痛楚。人鬼攸分。母濒於死。子始获生。筋骨损伤。淋漓恶露。一月暗居。不遑假寤。乱哺怀抱。惟恐不调。睡令安寝。戒勿动摇。自处於湿。移子於乾。曲身护持。不敢图安。痘疹关煞。忧危惊悸。日夜抚摩。寝食俱废。忧其不寿。防维恐后。药饵扶持。祈神保佑。吚唔解语。匍匐学步。手不释提。心不释护。见其嬉戏。多方博趣。一出一入。惧其顚踬。知识方开。谆谆教诲。爱之必劳。冀其出类。成童弱冠。谋及终身。授以职业。结以婚姻。难至壮年。恤若孩提。食畱子食。衣畱子衣。子若有疾。甚於己疾。愿以身代。只求子吉。子若远游。梦寐怀之。逾期不至。断肠裂眥。子有寸长。称许欢爱。子有过失。回护遮葢。子果贤智。庆其有济。恐其自弃。子果庸愚。忧其难扶。冀其勉诸。子若妄为。惧其蹈危。祝其心回。恩斯勤斯。语言莫声。事可畧述。心实无尽。贵贱虽殊。亲心无殊。贫富虽异。亲心无异。圣凡不同。亲心则同。普天匝地。亲心遍之。亘古及今。亲心绵之。如乾覆物。如坤载物。人子念此。泪洒盈斛。
    体亲章第二
    为子之心。亲曲体之。为亲之心。人孰体之。以亲体我。还体亲心。我昔思食。亲知我饥。以饲我者。体亲之腹。我昔思衣。亲知我寒。以衣我者。体亲之身。我昔趡步。亲惧我蹶。以顾我者。体亲之行。我昔呻吟。亲虞我疾。以保我者。体亲之寝。体亲衰老。比吾穉弱。体亲忧乐。比吾笑啼。体亲不言。比吾未语。每作一事。思以慰亲。每发一言。恐以拂亲。出必告亲。亲知我出。入必面亲。亲知我入。责我不楚。哀亲力薄。嗔我声微。哀亲气弱。亲若有善。我将顺之。亲或有过。我几谏之。亲在一日。得养一日。富贵贫贱。各竭其力。必敬必诚。先意承志。加餐则喜。减膳则惧。一当有恙。中心皇皇。衣不解带。药必先尝。幸而获愈。加意调治。温饱以节。起居以时。倘或不痊。至心祷祝。如可代兮。愿以身赎。不幸长逝。抱憾终天。音容杳矣。笑语茫然。锦绣谁衣。甘旨谁食。生未尽欢。追悔何及。衣衾棺椁。厚穴佳莹。极力自尽。不畱余情。设主建祠。朝夕焚献。享祀春秋。物随时荐。亲去虽远。心觉犹存。寻声觅迹。若见若闻。嗟尔人子。纵能如是。拟之亲心。未及万一。何乃世人。先身后亲。又其甚者。爱身忘亲。自能谋食。不顾亲食。自能谋衣。不顾亲衣。爱女娇儿。视若珍奇。不念昔者。亲亦如斯。推兄诿弟。互分彼此。若无兄弟。亲将谁倚。亲於子事。纤悉萦情。子於亲务。祗以口承。亲於子身。萦扰梦魂。子於亲体。但以耳闻。亲稍怒骂。言不相下。亲稍鞕朴。憾深入骨。贫苦怨亲。富贵骄亲。亲思悦子。反为顺承。亲病延绵。倦於服事。谓久病者。原无孝子。亲一奄逝。谓老宜死。不生悲痛。反致欣喜。抔土未乾。视若野坟。寸木未旧。蒙垢蒙尘。一或贫困。发冢移骸。以亲朽骨。为名利阶。甚而惨恶。焚化亲尸。夫人虽死。心犹未死。过七七日。心形始死。心形虽死。心灵犹存。烧筋炙节。煎熬心灵。跳跃不已。痛苦难名。子孙为虐。神天莫遏。形为灰烬。魂亦飘泊。哀哉痛哉。於人且惨。况我亲哉。种种大逆。天不覆之。地不载之。万劫受罪。谁能脱之。
    I


    IP属地:重庆2楼2013-10-11 03:23
    回复
      辨孝章第三
      人欲尽孝。当先辨孝。养亲口体。未足为孝。养亲心志。始足为孝。外貎承顺。未足为孝。寤寐绸缪。始足为孝。奉行故事。未足为孝。艰险不辞。始足为孝。孝之道大。孝之途宽。孝之量广。孝之事全。生我之母。我固当孝。嫡继庶母。我亦当孝。母或过黜。母或下堂。虽与父绝。我岂可忘。恩育父母。虽非生我。命所由立。何非生我。兄弟姊妹。一体所遗。若有参商。於孝有亏。伯叔宗族。一本所出。若有乖戾。於孝有拂。高曾祖考。亲所敬承。倘失享祀。悖亲孝心。后裔子孙。亲之嗣脉。倘失教养。败亲慈德。我有家室。亲为我娶。和敬不敦。亲心不豫。我有子侄。亲视之一。区别念生。亲心隐戚。我有姻娅。我有乡邻。不能婣睦。致亲孤茕。我有师长。我有友朋。不能敬信。贻亲怨恫。上而君公。下而民物。不能致泽。损亲福禄。吾亲戴天。孝必敬天。吾亲履地。孝必敬地。日月星斗。照临吾亲。风雨露雷。养育吾亲。山川神只。护佑吾亲。无敢亵越。斯为孝亲。黍稷稻梁。所以养亲。桑麻布帛。所以衣亲。皮革羽毛。所以资亲。无敢暴殄。总以孝亲。圣贤仙佛。亲所爱敬。我亦爱敬。奸邪匪僻。亲所嫉恶。我亦嫉恶。我孝父母。知过不改。岂孝父母。我孝父母。见善不为。岂孝父母。孝本天命。率性以行。无事勉强。不学而能。读书明理。因心率爱。因心率敬。孝道自在。愚夫愚妇。不雕不琢。无乖无戾。孝理自若。推类尽余。因爱及爱。因敬及敬。孝义无遗。
      守身章第四
      欲体亲心。当先守身。未有吾身。谁为生身。既有吾身。谁为育身。一肤一发。或有毁伤。亲心隐痛。子心何当。古昔圣贤。战战兢兢。保厥四体。惕若渊冰。行不蹈险。立不临危。生则全受。死则全归。既保其形。复全其理。形存理亡。虽生犹死。一身之内。心为天君。戒尔意业。斯可对亲。耳听必聪。目视必明。手不妄动。足不轻行。身律声度。周规折矩。无忝所生。不负所予。刻薄不形。守身之仁。奸回不事。守身之义。傲慢不起。守身之礼。破其锢蔽。智所自具。黜其虚浮。信非外求。和顺积中。光辉发外。静有主持。动有倚赖。声不亢厉。气不粗暴。举止雍容。颜色光耀。孝男端方。孝女贞静。孝子温恭。孝妇柔顺。习久自然。还复性天。疾病不染。气象万千。三尸诸厌。亦化为善。凡有作为。悉称其愿。其或事君。克致其身。忠本於孝。所以显亲。患难相遇。捐躯赴义。损亲形体。聚亲浩气。凡为人子。当守其真。既守其真。当守其心。既守其心。当守其形。愚夫愚妇。无所作为。耕食织衣。体不敢亏。何尔聪明。昧性忘身。沉溺欲海。丧厥天真。负厥鞠育。辜彼生成。身不能守。何以孝亲。
      I


      IP属地:重庆3楼2013-10-11 03:23
      回复
        孝子文印诗
        至文本无文。韫之孝道中。发见自成章。精彩烛苍穹。天聋与地哑。非哑亦非聋。特将天地袐。使人自会通。朱衣与魁神。变换文人心。遇彼不孝子。明者使不明。遇彼纯孝子。不明使之明。文章有神授。去取岂由人。今生即现报。前生今世报。今生未报者。后世无不报。文章作证明。惟孝有光耀。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诗
        蟾宫桂一株。挺出乾坤秀。运会初开时。精华月府受。古干苍龙老。嫩叶仙株幼。
        层层妙蕊开。叠叠宝光覆。花散人寰中。香通帝座右。名之为金粟。载之在奎斗。
        珍贮庆宫中。高站璧楼头。不是擎元叟。莫得主其有。若非植善手。莫得攀兹秀。
        不与轻薄子。必以孝为首。孝子之所为。我当賷锡厚。千祥凝聚处。早把天香授。
        果是诚孝子。不求而自受。不孝不弟人。求攀终莫有。变孝焂行逆。有必夺其有。
        悔逆猛从孝。无仍赐其有。须知天上珍。原为孝子酬。祈游桂苑者。宜认此来由。
        中间莫入岐。自有非常遘。阊阖宫殿开。曲折任遨游。廊槛列云章。几筵铺锦绣。
        旌羽舞缤纷。笙簧呜节奏。华彩难罄述。美丽不胜收。灼灼第一枝。高折不居后。
        仙真笑相迎。凡夫曷能觏。云生步履间。香袭衣裳透。畧嗅云霄桂。洗尽尘俗垢。
        千孔与百窍。感香俱灵牖。心腑皆充满。福缘无不凑。宝哉勿轻锡。慎重待孝友。
        又说赞曰
        纯孝本性生。无不备於人。体之皆具足。践履无难循。以此瞻依志。无忝鞠育心。
        在地自为纪。在天即为经。生民安饮食。君子表言行。人人若共遵。家国贺太平。
        放之充海宇。广之塞乾坤。孝行满天下。尘寰即玉京。说赞未毕。声周三界。
        慧日蔼风。一时拥护。尔时有朱衣真君。恭敬稽首。深会妙旨。演为慈孝钧天。
        大罗妙乐。以广圣化。爰命金童玉女。著五色霞衣。按歌奏曰。教孝有传经。
        奏恺成声。母慈昱昱。父爱甄甄。子色循循。妻婉婉。夫誾誾。兄秩秩。弟恂恂。
        姑仁媳敬承。父携子。子携孙。恩勤。室蔼蔼。家溱溱。俱是父母一般心。
        乐衎衎。何地不生。至性中。笃实天情。懽腾。普天下亿兆馨蒸。气洽门屏。
        俱如家人父子一般心。有身有亲。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师弟良朋。咸归於贞。
        邦家总孝成。愿人生。过去父母。蚤生紫庭。现在父母。祺禄享遐龄。化遍乾坤。
        中和瑞凝。九光雯。百和音。漠漠天钧。瀜瀜六宇听雝呜。并坐长春。并听鸾笙。
        直上瑶京。达帝闻。尔时乐舞三寻。天龙凤族。声和翔集。众籁腾空。香花围绕。
        帝君喜悦。手举如意。更示大众。我方演教。宣扬妙道。慈孝感洽。化应勋徵。
        遂如是观。众等宝之。是经在处。经藏可镇。压诸魔恶。可概万行。诵是经时。
        祥光绕室。神仙胥听。身体力行。有感必应。成大罗仙。超凡入圣。善哉善哉。
        谛听吾言。於是朱衣魁星。天聋地哑。及诸仙真。欢喜踊跃。命诸掌籍。
        载之玉册。信受奉行。
        赞曰
        至孝真铨。元皇妙传。得自身体力行问。尊科修奉。福禄绵延。簪冕裔星联。
        南斗文昌元皇道君 (三称九拜)
        出自:吕祖全书之广化真经
        I


        IP属地:重庆5楼2013-10-11 03:24
        回复
          《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
          灵宝消劫正心开化章上品
            尔时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宫黄金阙内,会诸天帝君与无极圣众,升玉华宝座,放大光明,照诸世界,观诸众生遭值劫运,受无量苦恼,宛转尘寰,轮回生死,慨尔叹曰:民哉,民哉,谁使而然哉!是时有一真人,名曰慈济,从法座起,越班而出,长跪道前,白天尊言:贱臣不德,仰叨道荫,得离斯苦,昨睹玉皇尊帝检校图籙,推定劫运,勑北阴黑煞、多目原厉,及诸天魔王等众下巡人间,兴动兵戈,流布瘟疫,杀戮生民万万亿数,俾诸世人,靡有遗类。今观众生,父子兄弟,夫妇男女,肝脑涂地,号泣悲哀,莫能相保,继以天灾大行,鬼现白昼,间获免彼,终莫此逃,未审此诸众生旷劫以来,造作修种,何所违戾,而获是报?可不悲欤!可不痛欤!伏愿慈悲,示以未悟。
            天尊告曰:此诸众生,自往劫来,不敬三宝,不孝父母,邪淫贪爱,奸诈嫉狠,造种种罪恶,日炽月滋,是故玉帝论定劫运更变世人,虽可悲痛,亦其自取。
            尔时慈济真人暨诸圣众,各各稽首,而白天尊言:臣等即是思惟,心大不忍,戚首蹙頞,力不能救,惟愿天恩发慈悲心,开方便路,垂一金臂,援其焚溺,庶使人道不至类绝,臣等敢冒死谨言。
            於是天尊抚几高抗,澄神默坐良久,答曰:迩者蜀有大神,号曰梓潼,居昊天之佐,齐太乙之尊,位高南极,德被十方,掌混元之轮回,司仕流之桂禄,考六籍事,收五岳形,历亿千万劫,现九十余化,念念生民,极用其情,是以玉帝授之如意,委行飞鸾,开化人间,显迹天下,盖此末劫实未可除,若欲消之,此神其可,吾当为汝等召之,俾救度末世,勿使类绝。
            于时慈济真人及诸天圣众,再拜礼谢复位。於是天尊命持幢玉女,向不骄乐天下之者三,忽梓潼帝君拥五色云霞之炁,自西北至,雍容雅步,再拜而前,白天尊:今日吉庆,兴此法筵,臣贪於行化,以至后会,恭望天慈特赐原宥。
            天尊告曰:夫民受天地中生,自阴阳内化,五行范体,二气结形,而不知人身难得,乐土难生,乃贪婪奸诈,莫知纪极,以至劫运,适逢兵戈竞起,疫疠流行,火焚漂,悉皆由也。今诸帝君、天上地下无极圣众,咸请於我,愿消此劫,故特以畀汝,汝其勉之。
            尔时梓潼帝君拜谢,奉旨欲退。天尊重告曰:帝子,此诸末劫,运数浩大,汝今消之,何道而可?梓潼帝君复再拜而前,白天尊言:臣自劫劫中万火本身,谪在蜀地,兢兢惶惶,惧不称职,方切思过,乃误天恩,臣谨惟消除此劫,先正人心。为人子者,训之使孝,为人臣者,训之使忠,训兄弟以友恭,训夫
          妇以和顺,训居上者,使待下以情,训治事者,使处心以公。率而行之,或者可以少弭。
            於是天尊乃垂盻眥之容而称叹曰:奇哉,帝子悯念众生,说是因缘,心得开悟,若诸世人推行不已,则可以消除劫难,兴国太予,人享高寿,物遂本性,五谷丰熟,歌谣满路。一或反之,则兵戈疫疠,频仍相藉,横尸遍野,枯骨成山,而人类绝矣,子其勉之!於是梓潼帝君拜谢,复拥五色云霞之炁,自西北而退。尔时慈济真人闻是说已,欢喜踊跃,即於座中以颂赞曰:
            堪嗟尔众生,奸诈复贪嗔。营营日滋炽,扰扰不知惩。致遭末世劫,人类将沉沦。於是元始尊,悯念诸有情。欲救末劫苦,爰命梓潼君。笔中显三昧,秩秩先正心。尘迷能导引,福禄总来并。
            尔时慈济真人说是颂已,四众欢喜,异口同声,叹未曾有。
          I


          IP属地:重庆6楼2013-10-11 03:24
          回复
            灵宝消劫正心报应章下品
              尔时保和应化真人,即於道前拜首而言曰:未审此经消劫之外有何功德,伏望天慈为四众帝释、诸天神仙、岳渎只灵、天上地下及未来一切众生,广说利益。
              於是天尊告保和应化真人曰:善哉,若诸国王帝主、宰辅大臣奉持此经,推充此道,躬行不替,教化天下,自然风淳俗厚,政善人安,五谷丰登,万物熙遂。若诸世人,平居无事,至心沉虑,精加转诵,自然父母长寿,子孙荣贵,家道昌隆,身体康健,凡有所求,种种如愿。若复有人,或入山林,或入江海,遭遇恶风,逢值毒兽,但能忏悔,存念此经,自然山神卫护,河伯维持,猛兽自退,风浪顿止。若复有人,或在军阵,或遇冤家,但能忏悔,存念此经,自然恶人善解,凶器不逢,终不害己,安稳如常。若有妇人,或临产厄,或求嗣息,但能忏悔,存念此经,自然安稳平康,生福德男女,聪明智慧,为人尊贵。若或有人为诸神庙转诵此经,是诸鬼神当脱鬼趣,转增天福。又有道士至人,善男信女,开辟静室,更著新服,画九天主宰真像,香花灯果,净水供养,涤去凡思,端心正坐,持诵此经,是其左右一切鬼神等,或有闻者,即离鬼趣,登证仙果,一切饿鬼等或有闻者,脱饥渴苦,受度南宫,一切畜生等或有闻者,脱畜生苦,复归人道,一切草木承此经者,已枯使荣,转更茂盛,飞潜动植,胎卵湿化,一切有情,咸臻道化。又此经所在,及持是经人,当有十方飞天大圣、救苦真人、金刚力士、神仙兵马、金精猛兽、无鞅数众,常来拥护,一切功德,说不可尽。
              於是保和应化真人稽首白天尊言:此经功德,众咸闻之,若诸世人,或有疑惑不信,妄生诽谤,不择净案,便将安置,不持斋戒,便将转诵,未审此诸罪辈,当得何报,伏愿天尊再示未唔。
              尔时天尊言曰:噫,子今所叩,岂不异乎!此经功德,不可度量,其报应亦不可具述,若诸世人敬持遵奉,疑惑诽谤,获罪获福,各有轻重,若广说之,凡流邪见反启疑贰,我今说经,止救末劫世人,疑信一听自然,性命祸福,岂可户晓。但愿世人,事亲者当为心孝,毋为面孝;事君者当为心忠,毋为面忠;处兄弟则当心友心敬,毋面为友敬;,处夫妇当心和心顺,毋面为和顺;待下者毋面似至情,而心实不情;临事者毋面示至公,而心实不公。若能遵行此道,则虽疑惑诽谤,犹信也;若不能遵守此道,则虽斋戒敬诵,犹不信也。善者积善,恶者积恶,积之既久,天地神临之质之,祸之福之,皆自然也,吾何言哉。於是保和应化真人及诸天仙众,同声称赞而说偈曰:
            大哉渺渺玉星中,推较河源俱此切。
            杀戮生民亿亿众,顶礼至尊难可说。
            於是天尊发慈悲,九天开化普俱雪。
            但教心地长清净,疑信从教众生竭。
            我今稽首悉辞尊,万万生灵毋诳灭。
              尔时保和应化真人暨诸仙众说是偈已,稽首天颜,作礼而退,信受奉行。
              诵经已毕,洗心长跪,依先忏悔。
            七曲慈尊真教主,慈父慈母同我生。
            子生圣子皆孝慈,孙继神孙尽慈孝。
            一家和气天无尽,万世春台月有光。
            慈光普照诸天人,细入微尘满天地。
            我生同得乾坤体,一似文昌始劫时。
            圣非自圣凡自凡,流浪至今方觉悟。
            愿尊七曲慈尊教,惟忠惟孝惟慈心。
            不以口业傲神人,不以身业累父母。
            不以意业欺天地,不以心业祸子孙。
            愿从孝行与阴功,种种力行诸方便。
            忏悔多生诸罪垢,皈依七曲大慈光。
            求嗣求禄求生方,不求诸人求诸己。
            惟我文昌七曲师,历劫待人存恕法。
            愿放一种如意光,悯念众生真忏悔。
              忏悔已周,次当发愿。
            父母愿同长寿果,龟龄鹤发暎慈光。
            己身愿拜大吉祥,仰事俯育无苦恼。
            子孙愿嗅云岩桂,嘉与子孙同发荣。
            父慈子孝一家春,光明无负慈尊教。
            愿蒙七曲亲提接,指引登真入圣门。
            舍生受生正徧知,尽未来世俱圆满。
              发愿已周,次当赞颂。
            桂香殿上慈悲主,教海周流洗业根。
            业根化作桂花香,善本种成长寿果。
            一家骨肉无烦恼,七曲子孙同护持。
            普愿今世至来生,紫云岩前长得道。
            步步心心帝左右,生生世世天主张。
            骨凡可换形可灰,一点真心自金石。
              礼讫,随意启祝,回向。
            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竟
            I


            IP属地:重庆8楼2013-10-11 03:25
            回复
              《文昌帝君丹桂籍》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於是训於人曰。昔於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勿慢师长,勿毁圣贤。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厚,岂宜责备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节。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持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和谐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恶人则远避之。
                杜灾殃於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於羹墙,慎独知於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I


              IP属地:重庆9楼2013-10-11 03:31
              回复
                《文昌帝君阴骘文》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
                救人之难,济人之急。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於是训於人曰:
                昔於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
                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
                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
                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账济邻朋。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
                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
                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
                勿宰耕牛,勿弃字纸。
                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
                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
                勿坏人之名节,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於眉捷。
                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见先哲於羹墙,慎独知於衿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百福骈臻,千祥云集。
                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I


                IP属地:重庆10楼2013-10-11 03:31
                回复
                  洞真部本文类(CH0101)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经名: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原题甘山摩维洞主校正。据序文称,乃南宋乾道戊子( 1168 年)文昌君降授道士刘安胜,景定甲子(1264年)秋道士罗懿子重校正。岁在摄提格(1266年)绣梓宣行。系模仿《上清大洞经》及《灵宝度人经》编造。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I


                  IP属地:重庆11楼2013-10-11 03:55
                  回复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卷之二
                    甘山摩维洞主太玄无上上德真君校正
                    祝香
                      伏以祥风泽雨,钟灵秀於五香,大德至仁,鉴精诚於一缕,可通无际之际,是名非烟之烟,凭此氤氲,普伸供养,一志惟恭,万神遥鉴。愿开金钥,仰赞瑶章,伏愿宝光分敷,梵音朗彻,死者受生,生者受度,无愿不成,天之所覆,地之所承,有缘悉证,启请有颂,谨为举扬。
                    各发无上至诚心,愿入文昌禄嗣会。
                    皈依三宝诸祖师,惟望慈悲常摄授。
                    仰启三清境,无上三境尊。元始大法王,大慈真教主。玉宸大道君,太玄真道父。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主。仰启三清界,侍宸诸真众。苍胡颉宝珠,所结大洞经。妙道难思议,玉章生万神。大慈元始尊,金像出地户。化现三神人,葛衣赠金宝。梦中袖二书,籙法并相授。变化显文昌,随愿随灵应。臣今 净三业,永断血尸根。奉符入玉京,稽首黄金阙。一心头面礼,元始大法王。惟愿大慈悲,开受臣所请。愿臣默想念,合符帝一前。越度仙黄庭,俱跻大漠外。七祖断玄滞,受事会玉皇。愿臣讽诵时,百灵皆会集。音彻通万天,流响达九地。成就一切愿,如经所称述。从此渐进修,成道事诸圣。经筵诸孝友,金石矢初心。一礼一称名,皈依七曲主。注想始青天,先天长寿母。注想紫云岩,文昌真国土。后天慈父母,化现桂香宫。孝子及慈孙,列仙侍慈容。愿受真信礼,放大如意光。随心随梦应,嗣禄互储祥。愿我侍慈亲,生生荣鹤发。愿我逢圣时,步步荣宠渥。愿我处生方,随念如意光。愿我善缘熟,学道早悟真。愿我业垢空,惟心达净土。普与人天众,量缘证善果。金石一真心,真心皈帝君。诸圣诸天尊,心香同赞祝。愿与诸经生,一心皈命礼。
                      至心皈命礼
                      玉清圣境,清微天宫,郁罗萧台之中,森罗净泓之上,现有为之梵相,具无极之神通,敷演真玄,破无有色空之碍,拯提趣类,绝智愚高下之分,妙用难窥,灵机罔测。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元始天尊。
                      至心皈命礼
                      上清真境,禹余天宫,紫微琼台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虚皇之统系,超西那玉国之根苗,入黍米珠,尽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屡谈秘要之筌蹄,妙德难思,神通莫议。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灵宝天尊。
                      至心皈命礼
                      太清仙境,大赤天宫,巍巍金阙之高,渺渺重霄之上,降生於无量数劫 ,说法於万二千天,五千秘言,融三才之妙道,八十余度,接六趣之众生,圣德崇高,玄功广博。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道德天尊。
                      至心皈命礼
                      紫金金阙,白玉玉京,住妙有之境中,处玄真之天上,功成道备,故妙道卓冠於诸天,心广体胖,故慈光遍烛於三界,位尊而上极无上,道妙而玄之又玄,真圣宗师,天人依仗。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穹苍圣主玉皇天尊。
                      至心皈命礼
                      股肱佐汉,家世相韩,掉三寸舌而为帝者之师,受一编书而作人中之杰,身不劳於汗马,功已著於丹书,向遇黄石公,即根本神仙之地,后从赤松子,乃飞升大有之庭,眷隆上相之尊严,位正天枢之镇重,启三洞真经之详,演膺九光宝节之荣,褒万古敷扬诸天赞重。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校经主宰 ,道高圣迈上上大德尊天帝法主道君天尊。
                      至心皈命礼
                      北上太虚无上常融天、寂虚玄梵境,太乙真庆官、真玄上圣九天游奕使,左领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太极真宗太玄慈父灵通大妙仙、八威九光圣执乾元帝、心印秉阴灵斗极符、总玄武右弼司判、左领圣府院,誓断妖魔,救护羣品,匡扶劫运,统摄万灵,威德无边,神通浩溥,巡游十洞,检察诸天,福佑孝忠,剿除孽害,至圣至神至帅镇天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紫皇天乙真君、玄天仁威清微上帝金阙化身天尊。
                      至心皈命礼
                      甘山福地摩维洞天中,有老人一炁根紫微之应化,上朝金阙九华,通碧落之生芒,说六章经陶凡炼圣之文,赞万寿观复古通今之化,扶持人极,发越地灵,道大难名,功高莫议,大仁大孝大圣大慈储福定命九天丈人、大玄无上上德真君,玄真万福天尊。
                      至心皈命礼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事老君,两度於玉局千轴得修行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籙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辩,夺福庭治而化咸泉,德就大丹,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上相玄都丈人、扶教度人天师、正一辅元体道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至心皈命礼
                      永平柱史,唐代易玄,得异术以全神,脱尘嚣而猒役,主光华之大法,悟万有之真机,遒骨常仙,留马跃入渊之迹,恕心决狱,致鼠飞穿牖之祥,受赤龙丹号碧梧子,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次相九炁丈人、丹琳大帝、随机演化天尊。
                      至心皈命礼
                      诞生汉室,锡号晋朝,惟布炁以降邪,曾吞虎而救世,管玉霄洞清之法,传玄坛内教之经,掌雷府刑判都督府便宜之事,领天师职升紫微天右相之班,判洞阳宫主混元教,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极真元清皇上帝、九天保册司命天尊。
                      至心皈命礼
                      德彰巴峡,迹隐渝江,幼题金榜之姓名,亲授玉阶之冕服,止杀应霜台之梦,现威变日表之容,悟最上乘以劝善,大师而友助,究真常道,假恭天观主,以讲磨膺仁济之襃,嘉表神功之莫测,镇国祚复兴之地,开蜀民再造之天,恩被羣生,德隆百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璧山显应真人清明河童天帝。
                      至心皈命礼 圣祖母十月初五日诞。
                      始青天上元命化,初一炁未漓,含七曲真元之粹,九天肇始,包三光精体之全,鸾机无兆朕之可名,鹤质仰清高而莫议,先天先地之慈母,不古不今之婉容,阳回十月五日之春,教演三纲五常之祖,寿绵长寿,形赋元形,载观本行集之跋经,莫测始青天之证道,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七曲初劫赋形长生寿母太极元君。
                      至心皈命礼 圣父二月十一日诞。
                      桂香宝殿,文昌上宫。道体混成,含九十余生之化,真元未露,储三万六千之精,开后天不老之鸾书,奉青霄莫测之态梦,神父之大慈父,至人之上善人,脉寿三纲五常之根,心包百行万善之体,皈依莫尽,称赞何忘,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七曲圣父、显庆慈佑仁裕令德王玄初大帝、证果长寿王菩萨储真衍庆天尊。
                      至心皈命礼 圣母七月初七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淑质春和,含太真之淑气,清光秋湛,蕴七夕之清辉,包龙像於未漓,隐鸾机於不露,剑泉之大慈母,蓬莱之上善人,产万世之纲常,生九天之名教,皈依莫尽,称赞何忘,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七曲圣母、昭德积庆慈懿恭惠太后、证果宝光菩萨嗣庆储祥元君。
                      至心皈命礼 元皇天帝二月初三日诞。
                      桂香宝殿,文昌上宫。九十六生,种善果於诗书之圃,百千万化,培桂根於阴隲之田,自雷杼炳灵於凤山,至如意储祥於鳌岫,开人心,必本於笃亲之孝,寿国脉,必先於致主之忠,应梦保生,垂慈悯苦,不骄帝境玉真庆宫,现九十八化之行藏,显亿千万劫之神异,飞鸾开化,在在建坛,助国救民,人人被德,功存乎儒道释教,职尽乎天地水官,威灵不可度量,功德果难思议,至仁至孝,不乐不骄,
                    大圣大慈大悲大愿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安乐不动地游戏三昧定慧王、菩萨证果迦释梵镇如来救劫大慈悲更生永命天尊。
                      至心皈命礼 圣后五月初三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懿范冰清,掬九天之霁月,仁心春粹,扇七曲之家风,婉仪入侍於亲闱,慈淑天全於母道,上下一堂之和气,古今万世之春台,应梦储祥,因心演化,大仁大孝大圣大慈七曲圣后、恭顺淑应德惠昭懿皇后、证果定应菩萨冲和洞妙元君。
                      至心皈命礼 圣长子三月初三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圣德慈祥,一念嗣家声之脉,神功显著,九天宽帝父之心,戏彩云岩,详无体无声之礼乐,问安月窟,传有典有则之箕裘,锡五福於生生仁孝之家,榜三元於奕奕诗书之裔,因心立教,应梦储祥,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长子嗣德履孝王、演化清微天帝、文昌衍庆真君。
                      至心皈命礼 圣长妇八月初一日生。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淑质春柔,粹婉容於侍问,真心玉洁,俨懿范之清高,相成震长之家声,默识兑和之阃则,教流恺悌,化洽冲和,应梦储祥,因心锡庆,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长子妇、善助显懿循孝夫人、元真妙洞真妃、文昌静应天君。
                    至心皈命礼 圣次子正月初一日生。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父子一家,全克孝克慈之道,君臣千载,尽止仁止敬之心,模范人天,本纲常而立教,准绳世道,根诗礼之趍庭,干蛊於阴骘之天,福谦於行艺之圃,因心演化,应梦储祥,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次子、昌德立孝王、演化妙成天帝、文昌司禄真君。
                    至心皈命礼 =圣次子妇二月十八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官。孝德谦柔,禀一元之淑质,真心坤顺,婉七曲之闺仪,五妇岭前揭问安之华典,三潮水上流积庆之清源,应梦储祥,因心演化,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次子 妇、助顺惠懿克孝夫人、玉真洞应真妃、文昌嗣庆天君。
                      至心皈命礼 懿孝公主四月十六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官。蟾魄凝祥,根父天之慈爱,鸾心敛福,陶母德之雍和,霜姿雪质之清,不物於物,春风秋月之抱,自天其天,内观万境之空幼,得九天之道,心清莫议,德婉难名,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女、淑真妙靖懿孝公主、洞元真人、文昌万寿天君。
                      至心皈命礼 圣长孙七月初三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凛凛天姿,道矩肃家声之粹,挺挺风烈,仁声流化治之新,雷霆间发於春和,人人开悟,雨露旁周於天表,物物生成,应念储祥,炳灵应梦,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长孙、绍应昭灵至孝侯、宝华圆满天君文昌积庆真人。
                      至心皈命礼 圣长孙妇正月二十八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圣质天姿,粹出春风之抱,仙标道矩,豁开秋月之清,四世一堂,印印闺仪之雍肃,百行万善,天天家庆之精详,应梦炳灵,随机演化,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长孙妇、淑应昭孝夫人、玄真静素文昌积庆天君。
                      至心皈命礼 圣次孙十月十三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宫。谈笑春风,字字仁心之发育,动容和气,言言家法之流传,子承圣子之心,根培阴骘,孙继神孙之体,果证真仙,应梦储祥,因心立教,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次孙、承应宣灵顺孝侯、祖德妙清天君文昌袭庆真人。
                      至心皈命礼 圣次孙妇七月二十三日诞。
                      桂香内殿,文昌辅官。玉质金姿,父母熟栽培之地,恩光化日,子孙绵嗣续之天,生根荣阴骘之根,内资相警,休命续衣冠之命,婉出相成,应梦储祥,随机演化,至仁至孝至圣至慈圣次孙妇、惠应体孝夫人、真元育粹文昌袭庆天君。
                      至心皈命礼
                      文昌佐神、太一真官天顺真君、三茅司命真君、文班左司主禄独孤大王、武班右司主嗣英惠忠烈翼济福安王、双松报喜太尉、桂禄二籍仙官、仙童玉女、飞鸾从驾,天聋地哑侍驾左右,三仙北府赞佐碧玉醮筵、云雷雨部、诸仙列圣、辅道一切真宰。I


                    IP属地:重庆14楼2013-10-11 03: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