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音华韶吧 关注:267贴子:11,573
  • 4回复贴,共1

【转载】《碧血剑》的悲剧美学(草稿) 作者:觉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9-20 02:48回复
    二、英雄的悲剧 

      〖作为美学范畴,悲剧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幸、苦难和生命毁灭的现象里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对悲剧人物在遭受不幸或毁灭时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和评价。〗 

      〖悲剧中的伟大人物或英雄人物执著地追求人类所肯定的价值,在失败、毁灭乃至灭亡中获得升华与超越。……被马克思誉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这些与强大命运相比而显得渺小的悲剧英雄高傲地忍受着痛苦,他们在生与死的抗争、人的自由意志与强大命运的抗争中显露出人的尊严和价值。……“命运可以剥夺他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的精神,可以把它打倒,却不能把他征服。”〗 

      1、袁崇焕的悲剧 

      袁崇焕是明末民族英雄,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为了纪念他,金庸先生后来特意写了篇幅甚长的《袁崇焕评传》一文,所以,该节从略。 

      “黄龙未捣,武穆蒙冤;汉祚待复,诸葛星殒”,崇祯自毁长城,千载以下,犹使人遗恨不已! 

      2、夏雪宜的悲剧 

      《碧血剑》第二版后记中,说道“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故而将夏雪宜也列为悲剧英雄这一类。 

      夏雪宜身世悲苦,负着血海深仇,养成了冷傲古怪的性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名震江湖,行事在正邪之间,并非正人端士,但他既被人叫作“怪侠”,当是侠的一面占优吧。 

      夏雪宜因为爱上仇人的女儿,终于报仇未竟,反而中了仇人暗算,成为废人;最后又心高气傲,不屑求人,自杀而亡。 

      夏雪宜虽然纵化枯骨亦风流,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他的英雄事业未能有更多建树,让人感叹。 

      3、李岩的悲剧 

      〖悲剧的意蕴又体现在悲剧人物对自己的人格理想和生命价值的维护上。〗 

      崇祯的万里长城就是袁崇焕,李自成的万里长城就是李岩,可惜,二人都自毁长城。李岩死后,李自成手下人心涣散,很快部众解体,李自成也莫免败亡。 

      李岩为了李自成昔年的知遇之恩,“大王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相报”,尽心竭力,以死相报。他为李自成多设计谋,屡建奇功,还编造民谣为李自成赢得了大量民心;闯军进京后,为李自成的大业考虑,他尽忠谏言,以解民困;李闯败退西安后,李自成还是听信奸人谗言,什么“十八子,主神器;山下石,坐龙椅”,猜疑李岩而派兵围攻,李岩宁肯自杀也不愿背叛闯王而自立山头。 

      三、人生的悲剧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艺术美的深刻根源在于表现了……“有价值的毁灭”。〗 

      1、袁承志的事业失败 

      袁承志的名字寓意,就是要承父之志,抗御满洲鞑子入侵。他小时候遭遇家门惨变,身负血海深仇,在父亲旧部抚养下,立志要“并诛明帝清酋,以雪此千古奇冤,而慰我督师在天之灵。” 

      后来,他上华山学艺,师父穆人清乃世外高人,拳剑无双,与他师父功夫不相上下的木桑道人又传给他轻功和暗器绝艺,他自己又机缘巧合的发现金蛇郎君绝学遗著,于是一身而兼三家之长,自下山后从无敌手,最后还有击杀玉真子的战绩,武功可说是天下第一。加上身为武林盟主,群雄拜服,一路上排难解纷,可说是风光无限,江湖地位赫赫无匹。 

      但他要承父之志,最需要的不是绝世武功,而是兵法韬略。袁承志只是幼时曾学过粗浅兵法,华山之上只是习武,后来参与闯王兵阵,多研兵法,终究所得有限,更由于实力对比悬殊,袁承志率兵抗清搞得个全军覆没。还在锦阳关大战时,袁承志匹夫之勇的作派,就让人大失所望,『孙仲寿长叹一声,泪如雨下,心想:“连盟主也是如此,岂能跟当年的袁督师相比。”』 

      明帝崇祯、清酋皇太极,袁承志都见证了他们的丧命,一个由于与仇人之女的爱情而不忍下手,一个由于仇人变生掣肘而死,终未能亲手报仇。 

      袁承志本质上是儒侠,他师父穆人清“儒装打扮”,他心中偶像义兄李岩也是一个儒将,袁承志见过李岩之后,『对李岩的风仪为人,暗生模仿之心,便去买了书生衣巾,学着也作书生打扮』,从此他一直就作书生装束。穆人清对他十多年的教导,使他对伦理道德一直奉行不违,这就是典型的儒家气质。乱世之际,儒家是无能为力的;同时他是个侠客,所以还能独善其身。


    4楼2007-09-20 02:49
    回复
      实际的说,金庸多加的这些部分,似乎没多大必要,反显得袁承志花言巧语。袁承志和阿九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前后不到三天,这么短的时间,即使二人相爱,也缺少许多共同拥有的东西;最后袁承志狠心离开阿九,这一点不能不考虑进去,相反,他对青青却有太多的丢不下。 

        从此,袁承志在两个女子间取舍不下,『这时在他心中,阿九与青青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委实难分轩轻,既不知如何是好,只得闭眼入睡,将两个美女置之脑后。』『想起阿九孤身一个少女,不知如何自处,又想到她对自己情意诚挚深切,令人心感,虽然自己与青青早订鸳盟,此生对阿九实难报答,但无论如何,总也是舍不得阿九,突然间心头一阵狂喜:“一个是我深爱,一个是我所不能负心相弃之人,那么两个都不相负好了。唉!不成的,不成的!”内心涌起一阵惆怅,一阵酸楚。』其实,他最希望两个都要,享齐人之福,只不过青青是个醋坛子,也抛不了她,没有指望了。救下阿九后,他甚至连照料阿九都不敢,『袁承志向阿九瞧去,见她双目轻闭,只见到长长的睫毛,脸色雪白,全无血色。他怕青青寻来吵闹,不敢多耽,知何惕守能干,必能妥为照料,便即回房。』他对青青的变心是不知不觉、情不自禁的,开始受到道德观的拷问,陷于情感和理智交锋的挣扎,『想起那晚与阿九同衾相拥,也并非全不动心,此后也一直颇起见异思迁之念,不禁自愧,心想:“我的确是变了心。青弟如此责我,倒也非全然无因,未必真是她错怪了我!” 』 

        华山顶上,袁承志和玉真子决战,决生死于俄顷的时刻,他又见到了阿九和青青。生死之际,真情最易自然流露: 

        『承志一瞥眼见到青青,又见到阿九,心念忽动:“这两个姑娘对我都是一片真情,并非假意。到底我心中对谁更好些?我识得青弟在先,曾说过要终生对她爱护,原不该移情别恋,可是一见阿九之后,我这颗心就转到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价总是想着她多,想着青弟少。我内心盼望的,其实是想跟阿九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永不离开。到底如何是好?” 
        日光斜照,从树枝间映向阿九脸颊,承志凝望她的玉容丽色,一时竟然痴了,脚步也渐渐向她靠近,猛然惊觉:“什么叫做‘意假情真’?我爱了这人,全是真情,自然心意也是真的。唉!当年金蛇郎君对待何红药,最初当是真情真意,后来跟着青弟的妈妈相处久了,竟然情与意都变了。袁承志啊袁承志,你也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可是眼光要从阿九脸上转向青青,竟自不能,气血上涌,只想扑到阿九身上,紧紧抱住了她,就让玉真子将两人一剑同时斩死,就此解此死结。』 

        “我爱了这人,全是真情,自然心意也是真的。”袁承志爱了阿九,却又受到道德良心的自谴,情与义的死结,无法解开。大侠当然是信义第一。《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解脱情与义的死结,是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的。 

        青青吃醋,寻死觅活地跳崖,金庸对她的惩罚是:“青青双腿断折,伤势着实不轻,长期养伤之后,当能痊愈,但只怕一足不免微跛。” 

        阿九告别时,袁承志迫不及待地表态:『我一定会来见你,阿九妹子,不到一年,我就来啦!我见不到你,我会死的。』阿九走后,袁承志『远远向群山千峰望去,只见云封雾涌,阿九与木桑道人早已不见踪影,叹息良久,肠痛心酸,支持不住,坐倒在地。』何惕守劝他去找阿九,他却又被道德观念战胜: 

        『袁承志叹道:“我如去找阿九,对不起我的良心。我爹爹当年并没反叛皇帝,明知写信叫祖大寿带兵回京,皇帝不怕清兵了,便非杀我爹爹不可,他还是要写这封信。唉,做人要问心无愧,千刀万剐,那又如何?青青曾说:‘忘恩负义,负心薄幸,便是卑鄙无耻!’”说着泪流不止。 
        何惕守摸出一块手帕,递了给他,柔声劝道:“师父,你再哭下去,可不像师父了。人生在世,小小一点儿卑鄙无耻,在所不免,一生一世伤心难受,人要死的。”承志道:“倘若不伤心难受,人就不死吗?卑鄙无耻,半点儿也不可以!”』


      6楼2007-09-20 02:49
      回复
        觉生这厮的确有两下子


        9楼2007-10-05 14:46
        回复
          .


          IP属地:湖北10楼2007-11-15 1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