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小耿的博客
(这样的手机界面打多仿照国外著名厂商设计 外形也多为经典手机类似物 看到屏幕下方一条恶心的触控按键没有 这就是这类手机的特征)
MTK解决方案 陌生的名字 但是要是告诉你
你看到的手机 只要是手写并且屏幕下方有几个巨丑无比的触控按键
必定就是由联发科提供的MTK解决方案组装的手机 还会这么陌生么
这种手机一定都有以下特征
可以手写 屏幕下方有触控的功能表 可以放MP3 MP4 WMA等多媒体文件
多数手机有巨大的屏幕。。。完全是大部分国产手机的特征(这里不涉及联想等大的手机厂商)
联发科提供的手机芯片组解决方案 就是整套的将主板 芯片 gprs模块 以及系统软件 捆绑在一起卖给手机厂商
国产的手机厂商要做的只是做个壳子 加上电池和屏幕
如果要导航功能再加个gps的导航模块
这样 一部能听会说看电视超薄大屏能手写QQ炒股查邮件防盗隐私待机王的功能巨牛逼的手机就诞生了
我们来看看成本 阿里巴巴上有许多提供MTK解决方案的商家
我们看到 一款2.0屏(这个不大)的手机 MTK解决方案 只要32块钱
这就意味着 全部装好一部完整的手机 也不要五百块钱
电视上动不动就卖一千多的所谓电视直销 其实成本也就差不多这个价钱
这样的解决方案 便宜且方便 备受中小厂商乃至黑手机作坊的欢迎
成本低 又能迅速做出一部
能听会说看电视超薄大屏能手写QQ炒股查邮件防盗隐私待机王手机
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 我们国家的手机产业迟迟没有出现设计创新的革命
MTK这样提供完美解决方案的手机产业保姆
负有一定的责任吧
其它报道 :
在一般的消费者的眼光来看,MTK已经成为了黑手机的代名词了,而国内的行货手机商也大量的应用了MTK平台.像上文说的,国产手机已经严重的同一化,甚至功能完全一样.拿到一款国内的手机,一看手写的屏幕和屏幕下面的主页,信息等菜单,一眼就能看到是MTK的芯片,菜单再怎么换,功能加的再多也是一味的单调.作为手机生产商,成本确实很重要,但是不能一味的看重成本,现在已经导致国产手机和水货手机已经混为一谈了,我过去在一个拿到牌照的手机厂家做过.现在自己的品牌基本上已经卖不动了.就只能靠着点华北的电视直销和招商什么的信用卡商城的分期付款来卖那么一两款机器.究其原因我想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厂家想尽量压缩成本,于是采用了一些便宜的配件,在人才方面同时也是能省就省,直至最后只把测试部当作主要的部门,而开发部于去年年底从公司彻底的消失了.其他的全被测试部给兼并了.现在这个公司也还是在以水货手机撑着.因为水货手机可以带着质量问题上柜台.有了问题也不会给你保证质量(其实这些问题是机型的通病).其他的公司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在上市前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算.像这样的处理方式,我想每个消费者都不会买他的帐的.这样只会让生产商赔的更多.像MOTO,NOKIA,三*这类的开发都是在一年以上,而国内的最多就半年的时间.剩下的就看销售上的问题了.我想,这大概也就是国外品牌的手机和国内品牌的手机的区别所在吧!在今年年初的时候,MTK平台在国内的份额占到了69%,现在肯定更多,已经有更多的手机生产商把自己的手机全部的用上了MTK平台.而伴随着的,是国产手机越来越单一.MTK平台的资源,最多也就是换一换公司的LOGO和主菜单的画面,铃声之类,手机生产商其实也想换一换主菜单的样式,比如九宫格之类,但是MTK平台也就只能如此.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当MTK在国内手机(手写)的份额到达95%以上时,也就是国产手机的末日了.这并不是MTK给国内的手机商带来多大的利润,而是MTK把国产手机推到了悬崖边上.
(这样的手机界面打多仿照国外著名厂商设计 外形也多为经典手机类似物 看到屏幕下方一条恶心的触控按键没有 这就是这类手机的特征)
MTK解决方案 陌生的名字 但是要是告诉你
你看到的手机 只要是手写并且屏幕下方有几个巨丑无比的触控按键
必定就是由联发科提供的MTK解决方案组装的手机 还会这么陌生么
这种手机一定都有以下特征
可以手写 屏幕下方有触控的功能表 可以放MP3 MP4 WMA等多媒体文件
多数手机有巨大的屏幕。。。完全是大部分国产手机的特征(这里不涉及联想等大的手机厂商)
联发科提供的手机芯片组解决方案 就是整套的将主板 芯片 gprs模块 以及系统软件 捆绑在一起卖给手机厂商
国产的手机厂商要做的只是做个壳子 加上电池和屏幕
如果要导航功能再加个gps的导航模块
这样 一部能听会说看电视超薄大屏能手写QQ炒股查邮件防盗隐私待机王的功能巨牛逼的手机就诞生了
我们来看看成本 阿里巴巴上有许多提供MTK解决方案的商家
我们看到 一款2.0屏(这个不大)的手机 MTK解决方案 只要32块钱
这就意味着 全部装好一部完整的手机 也不要五百块钱
电视上动不动就卖一千多的所谓电视直销 其实成本也就差不多这个价钱
这样的解决方案 便宜且方便 备受中小厂商乃至黑手机作坊的欢迎
成本低 又能迅速做出一部
能听会说看电视超薄大屏能手写QQ炒股查邮件防盗隐私待机王手机
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 我们国家的手机产业迟迟没有出现设计创新的革命
MTK这样提供完美解决方案的手机产业保姆
负有一定的责任吧
其它报道 :
在一般的消费者的眼光来看,MTK已经成为了黑手机的代名词了,而国内的行货手机商也大量的应用了MTK平台.像上文说的,国产手机已经严重的同一化,甚至功能完全一样.拿到一款国内的手机,一看手写的屏幕和屏幕下面的主页,信息等菜单,一眼就能看到是MTK的芯片,菜单再怎么换,功能加的再多也是一味的单调.作为手机生产商,成本确实很重要,但是不能一味的看重成本,现在已经导致国产手机和水货手机已经混为一谈了,我过去在一个拿到牌照的手机厂家做过.现在自己的品牌基本上已经卖不动了.就只能靠着点华北的电视直销和招商什么的信用卡商城的分期付款来卖那么一两款机器.究其原因我想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厂家想尽量压缩成本,于是采用了一些便宜的配件,在人才方面同时也是能省就省,直至最后只把测试部当作主要的部门,而开发部于去年年底从公司彻底的消失了.其他的全被测试部给兼并了.现在这个公司也还是在以水货手机撑着.因为水货手机可以带着质量问题上柜台.有了问题也不会给你保证质量(其实这些问题是机型的通病).其他的公司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在上市前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算.像这样的处理方式,我想每个消费者都不会买他的帐的.这样只会让生产商赔的更多.像MOTO,NOKIA,三*这类的开发都是在一年以上,而国内的最多就半年的时间.剩下的就看销售上的问题了.我想,这大概也就是国外品牌的手机和国内品牌的手机的区别所在吧!在今年年初的时候,MTK平台在国内的份额占到了69%,现在肯定更多,已经有更多的手机生产商把自己的手机全部的用上了MTK平台.而伴随着的,是国产手机越来越单一.MTK平台的资源,最多也就是换一换公司的LOGO和主菜单的画面,铃声之类,手机生产商其实也想换一换主菜单的样式,比如九宫格之类,但是MTK平台也就只能如此.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当MTK在国内手机(手写)的份额到达95%以上时,也就是国产手机的末日了.这并不是MTK给国内的手机商带来多大的利润,而是MTK把国产手机推到了悬崖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