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是德国表现主义文学最常见的母题之一,它暗示着资产阶级世界的毁灭。
——贺骥《贝恩:承前启后的形式主义诗人》
(对末日饱含情欲的追求与恐惧实际上是对脆弱肉体的毁灭的必然性的类比。很显然,当永恒神性不复存在,天堂和地狱骤然消逝,拉萨和耶路撒冷变为废墟,那么关于世界末日的图景便很自然于人们心中产生。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话题:时间——内涵的嬗变。现代机器使得人类从没有对时间如此地掌握过,而与掌握时间之后的第一次对时间之不可逆、生命之有穷的深刻体会,也使得人类第一次如此恐惧时间。)
膏腴的农田在每张床的四周蔓延。
肉体已被夷为平地。余火在继续燃烧。
脓血要奔泻。大地在尖叫。——
——《男女走过癌病房》
谈及普遍的救赎。上帝
像乳酪盘的玻璃盖一样罩在阴部——
善牧!!——普遍的救赎感!——
公羊在夜晚袭击母羊。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