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热闹吧 关注:54贴子:3,795
  • 8回复贴,共1

这次是很可怕的土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嘤嘤嘤求好座位!


IP属地:广东1楼2013-10-23 23:31回复
    土地:是“地表及所有它对人类生存和成就有关的重要特征”,是“地表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直到地下的地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相联系的人类活动”。
    土地复垦:广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土地整理:在一定区域,按照土地利用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也可简单理解为土地利用状态的重新组织和调整,其目标是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和更好地保护土地生态系统。
    土地潜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利用方式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又称为土地潜力分类,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某种持久能力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所做的等级划分。
    土地经济评价:是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和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和效益,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类型和适宜程度。
    农用地的分等定级:简称农用地分等,是指主要根据农用地的投入和产出资料的分析和计算,划分和确定经济意义上的农用地等级。实际上, 这是农用地经济生产潜力的评定。


    IP属地:广东2楼2013-10-23 23:34
    回复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土地利用效益高低的划分。
      极差地租一:在等量土地上,投入等量的资本和技术,由于土地自然肥力和土地区位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和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称级差地租1。
      级差地租二: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
      建筑密度:即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在一般情况下,平均建筑层数越高,建筑密度越低。
      容积率:是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它是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及其经济性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影响地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内部规划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国家和政府在整个行政辖区内制定的宏观的和长远的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需求的预测、土地开发战略方针等等。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是一种微观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系统要进行具体的设计,有时直接称为土地利用内部设计或土地景观生态设计。


      IP属地:广东3楼2013-10-23 23:35
      回复
        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8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480 kg,蔬菜占有量140 kg,预测到202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
        解答如下:
        求耕地需求量:
        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自给率)/(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80万人×480kg/人×80%)/(15000 kg/hm2×2)
        =1.024万hm2
        经济作物用地=(1.024×2)/8
        =0.256万hm2
        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80万人×140kg/人)/(30000 kg/hm2×2)
        =0.1867万hm2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
        =1.024万hm2+0.256万hm2+0.1867万hm2
        =1.4667万hm2


        IP属地:广东4楼2013-10-23 23:35
        回复
          2.某地预测到2020年本地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m2,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m2,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7∶3,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解答如下:
          (1) 求耕地需求量:
          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100万人×500kg/人)/(15000 kg/hm2×2.5)
          =4/3万hm2
          经济作物用地=(4/3×3)/7
          =4/7万hm2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
          =4/3万hm2+4/7万hm2
          =1.9048 万hm2
          (2) 求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城市居民点用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用地指标)
          =100万人×55%×100 m2/人
          =0.55万hm2
          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用地指标)
          =100万人×45%×120 m2/人
          =0.54万hm2
          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
          =1.09万hm2


          IP属地:广东5楼2013-10-23 23:35
          回复
            3.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解答如下:
            求耕地需求量:
            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90万人×500kg/人)/(15000 kg/hm2×2)=1.5万hm2
            经济作物用地=(1.5×2)/8=0.375万hm2
            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90万人×160kg/人)/(30000 kg/hm2×2)=0.24万hm2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
            =1.5万hm2+0.375万hm2+0.24万hm2
            =2.115万hm2
            求居民点用地
            城市居民点用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用地指标)
            =90万人×65%×80 m2/人
            =0.468万hm2
            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用地指标)
            =90万人×35%×100 m2/人
            =0.315万hm2
            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0.783万 hm2


            IP属地:广东6楼2013-10-23 23:35
            回复
              4、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
              P总人口=P2001×(1+年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规划期年限
              =116×(1+4.5‰+16‰)(2010-2001)
              =139.2435万人
              P城市人口=139.2435×62%
              =86.3310万人
              P村镇人口=139.2435×38%
              =52.9125万人
              (2)耕地需求量;
              粮食用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调入粮食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139.2435万人×420kg/人-15000 kg)/(15000 kg/hm2×2)
              =19493.59hm2
              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调出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139.2435万人×160kg/人+10000 kg)/(30000 kg/hm2×3.5)
              =2121.90hm2
              由于经济作物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3%,因此,蔬菜用地和粮食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87%.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 +蔬菜用地)/88.87%
              =(19493.59hm2 +2121.90hm2 )/ 88.87%
              =24322.5948hm2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城市居民点用地=(城市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
              =86.3310万人×96 m2/人=9287.776hm2
              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
              =52.9125万人×124 m2/人
              =6561.15hm2
              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15848.926 hm2
              (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
              规划年人均土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垦殖率)/规划目标年总人口
              =(24322.5948hm2/36.56%)/139.2435万人
              =0.7167亩/人
              规划年人均耕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规划目标年总人口
              =(24322.5948hm2)/139.2435万人
              =0.2620亩/人


              IP属地:广东7楼2013-10-23 23:36
              回复
                8.计算指标题
                (1) (1)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1200/3140×100%
                =38.22%
                (2)土地农业利用率=(耕地+园地+牧草地+林地+养殖水面)/土地总面积×100%
                =(1200+300+550+180)/3140×100%
                =72.61%
                (3)耕地复种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机×100%
                =2100/1200×100%
                =175%
                (4)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550/3140×100%
                =17.52%
                (5)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水域面积×100%
                =450/750×100%
                =60%
                (6)建设用地利用率=(城镇村用地+交用用地+水利工程用地)/土地总面积×100%
                =(150+90+270)/3140×100%
                =16.24%


                IP属地:广东8楼2013-10-23 23:36
                回复
                  基本农田: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10-24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