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吧 关注:82,548贴子:2,045,198
  • 48回复贴,共1

每一次尘埃落定只是在等待下一阵风起——《科幻世界》十月刊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没有看错,真的是10月刊的刊评,恐怕这一次没有人比我再晚——————了……
依稀记得豆腐的约战,依稀记得计划转天开战的宏图壮志,可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情即便你知道它要来可是依然无法测准确切时间,于是我被STRIKE,请给我一发幸福的子弹。具体是什么事,即使我今天能把自己的嘴缝上拉链,在意识的各个通路上围追堵截,只怕在某个意志力薄弱的午后(难道还是凌晨?)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喜不自胜的喷薄而出,说某人的嘴像棉裤腰一样松应该就是指我吧……手指已经有不受控制的趋势了,那还是评刊吧,恐怕已经过了杂志筛选刊评的最后时限了,这倒也正合我意,每次刊评都上实在太累,无形的压力有谁能懂?不过我的真意都隐含在了题目的那句话里。


IP属地:北京1楼2013-10-24 10:45回复
    屌丝狗给文艺作家跪了。


    IP属地:江苏2楼2013-10-24 10:47
    收起回复
      射射射,农民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0-24 11:12
      回复
        第二篇《时时刻刻》。
        说真心话我真的不想评这篇文,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正在减肥却有人不停地拿着麦当劳的汉堡在你眼前闲逛一样可恶,我甚至坚信,如果不是这篇文章的话,这篇刊评应该早就问世了。难道这个吴擦跟我有仇,还是说他是我的同素异形体?难道他刚刚喜当爹吗?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疑问越来越多,有大堤决口之势。
        冷静下来看这篇文章,第一个疑问产生了:这是一篇科幻吗?我看科幻世界有十几年了,我极少出现这种疑问,即便是阿缺的机器人系列我最多是把它归为软科幻,可是这篇《时时刻刻》却让我终于对科幻的定义产生了思考。文章的构思和行文都不错,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不失为一篇中等偏上的作品,可是放到《科幻世界》真的合适吗?如果投给《故事会》恐怕会成为年度最佳吧。关于文章内容我不想多说,这种点子我也有过,只是因为实在觉得没有硬核来支撑只能作罢。话说这种情况似乎在我身上多有发生,很多点子终归因为找不到太合适的解释而石沉大海。可是这篇《时时刻刻》似乎在告诉我:没有科学依据又能如何?即便主人公的经历像是精神病幻听甚至精神分裂的范畴又能怎样?我只能说我羡慕嫉妒恨了,然后我会尝试着也这么做,即便我要违背自己的科幻底限,这样好吗?
        仔细想想,比这篇文章软的作品也俯拾即是,可我之所以对它有些看法原因有两点,第一,这篇文章的并不像其他的软科幻一样,它的支撑点就是这个点子,所有的描述都是围绕它展开,而例如阿缺的软文我们都知道是以情动人,以文笔取胜,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不自觉的忽略科幻核心,毕竟人家的文不是以科幻为核心,可是这篇《时时刻刻》以一个并不那么自洽的所谓科幻点子为核心来叙事,这不得不令我蛋疼,即便我想关注其它方面,可是作者的行文时刻在提醒我我的关注点就应该在这个“新奇”的平行时空的孩子(们)身上。《触不到的恋人》这部电影算是科幻吗?我不知道。第二点,出于羡慕嫉妒恨,我痛惜自己舍弃的那些点子,即便不那么硬又如何呢?这篇文不也照样上刊了?当然我的行文水平等方面可能达不到他那么高,但是毕竟可以尝试一下嘛。恐怕这是这篇文给我最大的惊醒。
        这篇文的分数存在不理智的主观因素,原谅我暂时不能给分了……


        IP属地:北京5楼2013-10-24 11:31
        收起回复
          怒插!!!差一点吓尿……我还以为11月刊评就出来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10-24 12:25
          收起回复
            Mark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0-24 14:39
            回复

              求更新!


              IP属地:江苏8楼2013-10-24 15:08
              收起回复
                下一篇我想先说《庄子的梦》
                看到有一位吧友说看这篇文的时候正在学逍遥游,那还真是不错哦~我多么希望当年我学课文的时候能有这样同人文出现啊!
                将细腻徜徉的笔触与古代故事相结合,同时又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典故,不能不说这是一篇上乘之作。同时每一个小节各自独立却又藕断丝连,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其蓬勃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从中国古典或者经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并再创造,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至于其中某些硬伤我想就忽略了吧,你要允许美丽的姑娘脸上有一颗痣。
                话说回来,我想yanyan应该跟这位作者盘盘道~
                7.9分


                IP属地:北京9楼2013-10-24 15:42
                收起回复
                  《群星的背面》,又是谢同学的大作,这次谢同学一改往日不那么硬的作风,用了许多看起来高精尖的词汇和概念,让我目不暇接,甚至有种重回高中(大学?)学习物理的错觉。不得不说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谢同学在作品风格上的新尝试,我们鼓励这种勇气,不过我想说或许这种风格不太适合你,当然,多加练习的话会有突破也是可能的(我在说废话吗?)。
                  这篇文章是本期杂志里唯一一篇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现在我需要重新翻看才能想起来故事究竟讲了个什么事。不得不说硬科幻之所以少是因为难写,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希望谢同学能够再接再厉,从基本功入手,再系统地读一些科学著作,应该会有长足的进步,中国硬科幻创作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7.3分


                  IP属地:北京10楼2013-10-24 15:49
                  收起回复
                    《乾隆7号》,话说这篇文是概率微笑同学的大作是不?那我必须要严格规范我的措辞以及端正我的态度,用前所未有的严谨认真的姿势来评一评此文。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很长,但我读了三遍,一定是我的理解能力不够,我对其设定至今仍有疑问,不过毕竟不影响阅读体验,就此一笔带过罢了。
                    这是一篇历史同人文,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我们的平行宇宙发生的事,也许在那里清朝之前的几个朝代由于某些原因都晚了那么几年灭亡,同时又大力的发展了科学技术,于是乎2078年的时候恰好是我们那个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爷执政,这么一看就顺理成章了。故事里的人物性格我想不用我说,非常贴合那些一个又一个系列的电视剧,宫里呆不住的乾隆爷,对立的和珅纪晓岚,谄媚却又暗藏杀机的和珅(历史上的和珅对乾隆还是蛮忠心的说……),以及乱入的陈阁老,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尽管来到了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我们还是会有亲切感,而文中不时出现的神来之笔(例如茅台和拉菲)又令我感到此文应该是经过多次修改精简的终极版,废话基本没有,这一点做到实在是太难。不过篇幅实在是有些短,故事的发展应该再细水长流一点才是我大天朝清宫电视剧的风范~
                    真心不错的处女作(?),7.8分。


                    IP属地:北京11楼2013-10-24 16:02
                    收起回复
                      最后来说说《苏醒2026》,迟卉大姐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
                      看到副标题我立刻停住了,因为我想起来曾经那篇《伪人算法》一直没读完,于是赶紧翻阅电子书找了出来,然后一边心有戚戚焉,一边感叹迟卉大姐超强的功力,再然后我就累了,睡着了……当我醒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苏醒2026》看完,可是当我发现它跟《伪人算法》基本没关系的时候我才知道我被自己的惯性思维蒙骗了,我甚至恍惚中看到一只黑色的猫在假寐,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言归正传,虽然我一直没给银河奖星云奖什么的投过票,不过如果我今年投票的话一定会给这一篇,不是之一,是唯一。
                      这篇文章我找不出缺点,这对于一个像我这么吹毛求疵的人而言简直难以置信。无论从故事内容、语言、结构还是核心、自洽程度、内涵,各方各面迟卉都做得无可挑剔,甚至连插图都相得益彰,我读的书并不算少,在短文里能给我如此震撼的实属少之又少。
                      这篇文章涉及到的点非常庞杂,我想用文中的一段话来概括似乎很贴切:性、爱、生活、依赖、信任、死亡、失去、痛苦。文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着墨不多却又栩栩如生,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统揽全文的话,似乎是在讲一个如何从杀手手中拯救无辜少女的故事,而同时又是在讲一个新型生命诞生的故事。故事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谜底一个个被揭开,千丝万缕的线索和纷繁复杂的人物交织到一起,看似一团乱麻,却又条条大路通罗马,百川东到海,最后都汇聚到了成为最终结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迟卉大姐的作品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导致我们读完她的文章之后会重新思考人生,思考我们生活的本性以及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故事里面有几个点子明眼人都知道和熊叔的“混沌之城”有共通之处,甚至连持律者这个词都出现了。这让我想起来当初熊叔说跟迟卉姐一起讨论故事设定的一幕,而这里迟卉姐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纳米机械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它甚至可以成为总指挥。而这种新型生命有类似“群”或者“云”的概念,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生命的可能性,或许未来的我们就像互联网一样,说得更露骨一点,我们会变得更有社会性,像蚂蚁蜜蜂一样,只是我不知道蜂王和蚁后是不是也像“它”一样全知全能。
                      科幻写作的宗旨恐怕就是向我们展示未来生活的可能性,无论这种未来是黑暗还是光明,我们只有想到了,意识到了,才能趋利避害,让我们的世界时刻处在正轨上,而那些美好的设想就让我们去实现吧。
                      9.5分。


                      IP属地:北京12楼2013-10-24 16:31
                      收起回复
                        这一期的世界科幻没提起我什么兴趣,于是乎就没看,所以也就不评了。
                        我再来说说这一期的封面,短发干练的女宇航员似乎正在模拟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事,她需要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敌我双方的能力以及作战技术评估,而刚刚加入舰队大家庭的小伙子被这种专注认真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美感所吸引,不由自主的开启了瞳孔照相机,不成想被女队长发现,回眸的瞬间,抓拍成功。
                        每个男子汉都有着太空歌剧的梦,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此外,我注意到本期的一些小变化,那就是我们的陈姥姥已然荣升为副主任,可喜可贺,这说明其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虚心上进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当然,从多篇文章末尾的实习编辑人数来看,我们的陈姥姥几乎是硕果仅存的几位老编辑了(陈姥姥,你并不老,我知道……)还是希望各路有志之士积极去杂志社报名,这样才不会给我这种懒人找到“编辑太少怕没人慧眼识真”的借口。


                        IP属地:北京13楼2013-10-24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