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使徒吧 关注:10贴子:1,960

回复:『资料』为了我们的侦探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常见毒类(时间少者用): 
╔═══════════╦══════════════════════════╗ 
║  临床表现     ║         常见中毒种类           ║ 
╠═══════════╬══════════════════════════╣ 
║呼气、吐物有特殊气味 ║蒜臭:无机磷,有机磷                ║ 
║           ║硫臭:含硫化合物                  ║ 
║           ║杏仁味:含氰甙及氰酸                ║ 
║           ║异味:煤油,酒精,碳酸,煤酚,烟草,有机氯,丙酮等 ║ 
╠═══════════╬══════════════════════════╣ 
║流涎,大汗      ║有机磷,毒蘑菇,砷,汞,野芹,666,氯丹,水杨酸盐║ 
╠═══════════╬══════════════════════════╣ 
║口干渴,无汗     ║阿托品类                      ║ 
╠═══════════╬══════════════════════════╣ 
║口唇及面颊樱桃红色  ║一氧化碳,氰化物等                 ║ 
╠═══════════╬══════════════════════════╣ 
║面及皮肤潮红     ║阿托品类,醇类,烟草酸,甲状腺素等         ║ 
╠═══════════╬══════════════════════════╣ 
║呼吸困难而无明显青紫 ║一氧化碳,含氰甙及氰酸,砷,汞           ║ 
╠═══════════╬══════════════════════════╣ 
║皮肤紫蓝而无呼吸困难 ║亚硝酸盐,吡唑酮类,苯胺,碘胺,含硫化物      ║ 
╠═══════════╬══════════════════════════╣ 
║幻视幻听,乱语癫狂  ║阿托品类,氯丙嗪,异丙嗪,毒蘑菇,酒精,大麻    ║ 
╠═══════════╬══════════════════════════╣ 
║瞳孔缩小       ║麻醉剂,有机磷,毒蘑菇               ║ 
╠═══════════╬══════════════════════════╣ 
║瞳孔散大       ║阿托品,安非他明,巴比妥类,柯卡因,甲醇      ║ 
╠═══════════╬══════════════════════════╣ 
║失明         ║甲醇,奎宁                     ║ 
╠═══════════╬══════════════════════════╣ 
║色视         ║山道年,洋地黄                   ║ 
╠═══════════╬══════════════════════════╣ 
║肌肉震颤,抽动    ║有机磷,滴滴涕,氯丹,烟碱,钡,汞         ║ 
╠═══════════╬══════════════════════════╣ 
║肌肉麻痹       ║肉毒杆菌,河豚,蛇毒,野芹             ║ 
╠═══════════╬══════════════════════════╣ 
║尿绿蓝色       ║亚甲蓝,酚,萨罗                  ║ 
╚═══════════╩══════════════════════════╝


34楼2007-09-26 10:58
回复
    几种中毒的抢救方法及其作用 
    ╔═════╦══════════════════════════╦═════╗ 
    ║毒物   ║局部拮抗剂                     ║作用性质 ║ 
    ╠═════╬══════════════════════════╬═════╣ 
    ║腐蚀性酸 ║弱碱(石灰水)、牛奶、蛋清、豆浆、肥皂水      ║中和   ║ 
    ╠═════╬══════════════════════════╬═════╣ 
    ║腐蚀性碱 ║弱酸(稀醋),果汁,牛奶,豆浆,桔子水,蛋清,浓茶 ║中和   ║ 
    ╠═════╬══════════════════════════╬═════╣ 
    ║砷    ║硫代硫酸钠5~10克,豆浆,牛奶,蛋清       ║沉淀   ║ 
    ╠═════╬══════════════════════════╬═════╣ 
    ║汞    ║牛奶,豆浆,蛋清,2.5%碳酸氢钠洗胃,硫代硫酸钠 ║沉淀   ║ 
    ╠═════╬══════════════════════════╬═════╣ 
    ║铅    ║硫酸钠或硫酸镁                   ║沉淀   ║ 
    ╠═════╬══════════════════════════╬═════╣ 
    ║无机磷  ║0.1%硫酸铜溶液                 ║沉淀   ║ 
    ╠═════╬══════════════════════════╬═════╣ 
    ║钡盐   ║2~5%硫酸钠或硫酸镁(泻盐)           ║沉淀   ║ 
    ╠═════╬══════════════════════════╬═════╣ 
    ║含氰化物 ║硫代硫酸钠5~10克                ║形成无毒物║ 
    ╠═════╬══════════════════════════╬═════╣ 
    ║铁    ║碳酸氢钠                      ║形成无毒物║ 
    ╠═════╬══════════════════════════╬═════╣ 
    ║氟化物  ║牛奶,石灰水                    ║生成氟化钙║ 
    ╠═════╬══════════════════════════╬═════╣ 
    ║草酸盐  ║牛奶,石灰水                    ║生成草酸钙║ 
    ╠═════╬══════════════════════════╬═════╣ 
    ║福尔马林 ║0.1%氨水                    ║生成无毒物║ 
    ╠═════╬══════════════════════════╬═════╣ 
    ║石炭酸  ║植物油(蓖麻油)                  ║延缓吸收 ║ 
    ╠═════╬══════════════════════════╬═════╣ 
    ║碘    ║面糊,米汤                     ║使碘无活性║ 
    ╠═════╬══════════════════════════╬═════╣ 
    ║高锰酸钾 ║维生素c                      ║还原作用 ║ 
    ╚═════╩══════════════════════════╩═════╝ 

    注意一下:不要把虾和维生素C一起吃,无论河虾还是海虾,由于环境污染的缘故,都含有浓度很高的五价砷化合物。它们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如果与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结合后,虾体内的五价砷会转化成毒性很大的三价砷,造成人体中毒。


    35楼2007-09-26 10:59
    回复
      【毒杀用量】 

      大家看的推理小说中,有不少是被毒杀的,那麽到底要放多少毒药,才能制人于死地呢? 
         总量            成人致死量    60k 

         5级    剧毒      <0.05g/kg    0.1g 
         4级    高毒      0.05~/kg     0.3g 
         3级    中毒      0.5g~/kg     30.0g 
         2级    低毒      5g~/kg      250.0g 
         1级    实际无毒    >15g以上     >1000g 

        那麽毒物又分多少种呢?毒物,根据鉴定目的不同,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如在分析中毒症状及病理变化时,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类;在进行毒物分析时,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为追溯毒物来源、用途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时,则多采用混合分类。对于侦探来讲,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最后一种分类――混合分类法。 

        1.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醇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等。 

        2.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可能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如氰化物、醇、酚类等;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如巴比妥催眠药、生物碱、吗啡等; 
      (3)金属毒。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砷、汞、钡、铬、锌等; 
      (4)阴离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混合分类法。即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综合分类: 

      (1)腐蚀性毒物。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等; 
      (2)毁坏性毒物。能引起生物体组织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盐类; 
      (3)障碍功能的毒物。如障碍脑脊髓功能的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异烟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等;障碍呼吸功能的毒物,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似除虫菊酯类、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5)杀鼠剂。磷化锌、敌鼠强、安妥、敌鼠钠、杀鼠灵等; 
      (6)有毒物植物。如乌头碱植物、钩吻、曼陀罗、夹竹桃、毒蕈、莽草、红茴香、雷公藤等; 
      (7)有毒动物。如蛇毒、河豚、斑蝥、蟾蜍、鱼胆、蜂毒等; 
      (8)细菌及霉菌性毒素。如沙门菌、肉毒、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黄曲霉素、霉变甘蔗、黑斑病甘薯等真菌。


      36楼2007-09-26 11:00
      回复
        【病类中毒及医治】 

          一、生产性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常以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因此,职业中毒大多是由于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毒物所致。有些毒物易被皮肤吸收,故经皮肤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中毒现象也较常见。在生产条件下,经口腔中毒较少见。经口腔中毒往往是由于忽视了个人卫生(用污染的手取食或吸烟)或发生意外事故时,毒物直接入口而引起的。 

          目前,世界上的化学物多达200余万种,常用的有7万余种。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有些化合物本身毒性虽不大,但可能混有毒性较大的杂质。生产性毒物可按其化学结构、用途、毒性等进行分类。按其主要致病作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等毒物。按毒物所损害的主要器官系统则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肝脏毒、肾脏毒等。 

          毒物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进入到人的体内。除刺激性、致敏性、腐蚀性毒物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等接触部位外,一般毒物须经吸收进入血液并到达其所损害的器官和部位后,才能产生毒作用。毒物的吸收和分布都必须透过生物膜。固态毒物一般是在溶解状态下被吸收的,故溶解度愈高,潜在危险性愈大。脂溶性毒物能透过皮肤吸收,易于通过细胞膜。气态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易溶于水的气体多为上呼吸道粘膜所吸收;难溶于水的毒物可进入肺泡。 

          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淋巴系统分布到全身。有些毒物在血液中就直接与血液成份起反应而产生毒作用,例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等。大多数毒物在肝脏内经生物转化后再进入大循环。有些毒物因易溶于脂肪或与组织中某些成份结合而积聚于体内某些部位。毒物积聚的部位可能是毒作用的主要部位。一般说来,易于透过细胞膜的毒物可广泛分布到全身各组织,而不易透过细胞膜的毒物则分布范围较小。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分子较大、脂溶性低的物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组织中贮存的毒物与血液中游离的毒物保持着动态平衡,当血液中毒物浓度下降时,组织中贮存的毒物又可逐渐释放到血液中。这种贮存和积聚对机体是一种潜在性的危害,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毒物又可以重新释放出来而产生毒作用。 

          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有些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主要经肺排出;大多数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肝脏系统也是排出毒物的主要途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肝脏解毒后进入胆汁,然后经胆道排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有些毒物可随汗液、唾液、乳汁、经血等排出少量,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毒物排出是一种解毒方法,但在排出过程中有时可能引起器官的损害,例如汞经肾脏和结肠排出可导致肾损害和结肠炎。 

          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理极为复杂,就目前所知,有毒物对局部组织的直接作用;毒物对体内酶系统的干扰作用;毒物阻断对组织的供氧;毒物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结构;毒物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与细胞成份共价结合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毒物进入机体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毒作用。生产环境中往往同时存在着几种毒物,在这种情况下可发生增强或抗拒作用。人对毒物的反应一般比动物敏感。个体差异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营养、内分泌、免疫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遗传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儿童、老人、妇女较敏感。肝、肾有病变的,人体更易发生中毒。 


        37楼2007-09-26 11:04
        回复
           五、中毒性肺水肿 

            中毒性肺水肿常因吸入大量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气体、蒸气或烟雾等引起。如氨氧化合物、光气、硫酸二甲酯、臭氧、溴化烷、氧化镉、羰基镍、氟聚合物的热解产物以及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等。吸入浓度高的水溶性大的刺激性气体,如氯、氨、二氧化硫、硒化氢等,也能引起肺水肿。 

            中毒性肺水肿是毒物直接作用于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使其通透性增加,或通过神经作用使肺腺体分泌增加所引起的疾病。刺激性气体可直接损害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强而发生肺水肿。毒物使肺淋巴总管痉挛,影响肺间质液体排出,可促进肺水肿的发生。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乙酰胆碱积聚、兴奋副交感神经,促使肺腺体分泌增加而引起肺水肿。 

            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气体所引起的肺水肿,主要特点是在接触毒物后立刻出现短暂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轻微头昏、恶心等症状,然后症状缓解而进入潜伏期。这时,症状虽然有缓解,但病情仍在发展,经过2—8小时,甚至12—72小时的潜伏期后,逐渐地或急剧地发生频咳、气急、胸闷、不安、紫绀、呼吸困难。咳出大量粉红泡沫痰,呼吸加快,血压下降,两肺罗音,进入肺水肿期。经治疗,肺水肿可在几小时内缓解,3—4天好转,一周内可基本恢复。高浓度的水溶性大的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常无潜伏期,可直接进入肺水肿期。中毒性肺水肿在潜伏期时应卧床休息,控制液体进入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mg等,严密观察。如处理及时,可控制病情发展。对吸入光气者,应及早用10%乌洛托品20mg静脉注射,使其与光气的羰基结合,起解毒作用。吸氧对治疗肺水肿十分重要,早期可用鼻道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通过加压辅助呼吸,以增加肺泡压、肺组织间隙压和胸内压,可减少静脉血液的回流量、肺内血容量及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出,并可促使肺内泡沫的消除等。长期使用氧时,纯氧中要混入一定量空气,以防止氧中毒。严重患者宜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术;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尤其是口腔护理,可使用抗菌素;使用利尿剂可改善肺水肿,但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  

            六、中毒性心脏病 

            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脏病,是在职业接触中短期内吸收较大剂量的化学毒物而导致的心脏疾病。根据对机体的危害结果和恢复程度,中毒性心脏病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 

            凡潜伏期在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脏疾病。 

            (一)心律失常型 

            正常心脏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支配。当急性化学中毒时,如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兴奋,则心跳加快;如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兴奋,则心跳减慢。如果在心脏传导系统中,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与刺激时,则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1.室性期间收缩。在麻醉剂、锑剂、苯类和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多见。 

            2.心房纤维颤动。 

            3.窦性心动过速。 

            4.窦性心动过缓。 

            5.血钾浓度改变所致的心律失常。 

            化学灼伤、某些急性化学物质中毒时,可导致水与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或由于化学灼伤导致组织损伤而有血浆和体液的丧失,尤其是血清钾的改变更为明显,从而影响心肌功能,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氯化汞、丙酮、四氯化碳中毒时,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41楼2007-09-26 11:06
          回复
             5.推断年龄 

              人体骨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生长发育的,与年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年龄的人,其骨骼特征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儿童、青少年时期,骨骼的生长发育较快,变化较大,特征明显,根据骨骼易于推断年龄。成年以后,骨骼发育成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发生变化。出观差异,但特征不明显,变化缓慢,根据骨骼来推断年龄,相对说来就要困难一些。就目前的检验鉴定技术水平而言,还无法根据骨骼准确地确定年龄,只能进行大致的推算。 
              根据骨骼推断年龄,通常是根据颅骨骨缝的愈合情况,牙齿(乳齿和恒齿)的生长发育顺序及其磨损程度,各骨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愈合情况,下颌骨的形状,骨质哈佛氏管的直径大小,以及耻骨联合面的隆起形状等来进行。这些骨骼特征和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比较明显,能为我们推断年龄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6.鉴别骨骼的血型 

              人体骨骼中不仅含有ABO血型物质,而且骨骼保存时间久,骨质中血型物质稳定,不易受到破坏和干扰。因而利用骨骼测定血型,不仅可能,而且可靠,可以为寻找、认定死者或认定所检骨骼是否一人之骨提供客观依据。 

              7.骨骼损伤的检查 

              当人体受到暴力袭击时,不仅软组织可能形成损伤,而且可能伤及骨质,形成骨损伤。骨骼上的损伤形态保持时间较久,在软组织腐败消失而无法检验的情况下,骨损伤检查往往能补此不足。与软组织损伤检查一样,骨损伤检查可以帮助分析推断致伤工具和致伤方式,鉴别是生前损伤还是死后损伤,等等。其中确定骨损伤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对于区分事件性质,澄清疑点,至为重要。 
              区分是否生前伤,通常是根据骨骼损伤处有无骨廕、板障出血和骨质愈合等生活反应,结合案件其他情况来进行。若有前述反应之一,就可以确定为生前伤。但若未检见生活反应,却不能完全排除是生前伤的可能,因为伤后立即死亡者,其骨质损伤处可能没有诸如骨廕、骨质愈合等生活反应形成。


            45楼2007-09-26 11:10
            回复
              在检验电击死的尸体时,通常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电流斑 

                是在电流出入口皮肤上,由于电流热(120℃以下)的作用所形成的典型性烧伤,又叫电流标记。典型电流斑为直径为6~8mm的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灰白色斑块,状似火出口,边缘隆凸,央中凹陷,斑痕质硬而干燥。电流斑是电击死伤的特异性征象,但它通常发生在电极与人体接触面较小的情况下。在电极接触面较大的情况下,则不易形成电流斑。 

                电烧伤 

                在电压高、电流作用时间长、触电部位温度高的情况下,易形成电流烧伤。电烧伤可以使电流斑颜色变成黄色、灰褐色或褐色,甚至炭化变成黑色。电烧伤不仅可以使表皮剥脱,肌肉组织崩裂、脱落、肢体断离,有时甚至可伤及骨质,使骨组织溶化成骨珍珠颗粒。另外,严重的电烧伤还可见到毛发烧焦、衣服烧着或撕碎,手表、钮扣、鞋钉等金属物品的溶化现象。 

                皮肤金属化 

                当金属电极与皮肤接触时,金属微粒沉着于人体皮肤或组织深处,这种现象叫着皮肤金属化。由于接触皮肤金属的不同,所形成的皮肤金属化颜色也就有别。如铜导体形成的皮肤金属化呈淡绿色或黄褐色,而铁导体形成的皮肤金属化呈灰褐色。电压愈高,电流作用时间越长,皮肤金属化现象越明显。 
                此外,电击死尸体还可检见一般窒息征象和内部器官损伤征象,如尸斑呈暗紫红色、心外膜出血、肺膜、脑膜出血、水肿等。


              47楼2007-09-26 11:11
              回复
                【摩尔斯密码】 

                摩尔斯密码(Morse code)是美国人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的,由点(.)、划(-)两种符号组成。 

                1、一点为一基本信号单位,一划的长度=3点的长度。 
                2、在一个字母或数字内,各点、划之间的间隔应为两点的长度。 
                3、字母(数字)与字母(数字)之间的间隔为7点的长度。 


                讯号字母 摩士密码 

                A ._ 
                B _... 
                C _._. 
                D _.. 
                E . 
                F .._. 
                G _ _. 
                H .... 
                I .. 
                J ._ _ _ 
                K _._ 
                L ._.. 
                M _ _ 
                N _. 
                O _ _ _ 
                P ._ _. 
                Q _ _._ 
                R . _. 
                S ... 
                T _ 
                U .._ 
                V ..._ 
                W ._ _ 
                X _.._ 
                Y _._ _ 
                Z _ _.. 

                1 ._ _ _ _ 
                2 .._ _ _ 
                3 ..._ _ 
                4 ...._ 
                5 ..... 
                6 _.... 
                7 _ _... 
                8 _ _ _.. 
                9 _ _ _ _. 
                0 _ _ _ _ _ 

                注: .代表 “嘀” -代表“嗒” 
                例: 
                SOS ... --- ...


                52楼2007-09-26 11:19
                回复
                  罗马数字


                  54楼2007-09-26 11:20
                  回复
                    常用ASCII 码对照表1


                    55楼2007-09-26 11:21
                    回复
                      常用ASCII 码对照表2


                      56楼2007-09-26 11:21
                      回复
                        盲文对照表1


                        57楼2007-09-26 11:22
                        回复
                          盲文对照表2


                          58楼2007-09-26 11:22
                          回复
                              跟踪技巧之五 暴露跟踪企图的对策 

                              做调查员被目标发现是很常有的事!其实会跟踪并不能说明调查员行业素质!如果一个调查员被目标发现后能妥当处理,安全脱身或处理后继续跟那才叫绝呢 在下拙见,有下面几个办法,如果是开车跟,你要在最短时间内意识到你已经被目标发现!必须马上做出应对措施,否则你也许会被对方误导!出现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加快车速超越目标,给他一个不是跟踪他而是顺路的错觉。让搭档车继续跟,如果没有搭档车,可以根据地方的条件换车继续跟。 

                              走路跟,一般都是近距离的,一定要在对方想回头但没看见你的时候隐蔽好,{只有几秒]如果他看到你了,千万不要在躲藏,可以转身进入别的地方去,或走近他,看他一眼就要明白他的表情[是怀疑还是好奇~`~``~~]然后在思考是否继续,如果有危险因该马上撤退!, 

                              跟踪时,眼睛不要盯着对方,看他的腰部就可以了,因为如果你们没有对过眼神得话,他时不会记住你得,除非你的衣服特别鲜艳,试问,你在逛商场得时候那么多人,你能记得住几个人得长相呢。还有,如果怀疑被发现了,千万不要有反常得举动,如果很自然大方得继续走下去是不会引起怀疑的。


                            63楼2007-09-28 19:09
                            回复
                               跟踪技巧之六 跟踪与监视 

                                跟踪监视是侦探的看家本领之一。受委托人委托或根据案情发展需要,跟踪监视可用于:一,人事调查,如嫁女娶媳前对未来的姑爷或少奶奶的家境、为人、品行调查。公司中对涉嫌品行不端的职员的调查;二,搜集商业情报,通过对调查对象跟踪监视,发现并收集需要的情报;三,对刑事犯罪分子及涉嫌人员跟踪调查,收集情报、线索、证据、回答是与非,罪与非罪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罪犯明知其有罪,因缺乏有力证据而不能起诉,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便被置于警方或私家侦探的监视之下,主要任务是侦察收集犯罪证据或破案线索,同时也是为了预防新的犯罪活动。从理论上讲,犯罪分子只要实施犯罪行为,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痕迹,或是物质的,或是行为的,或是心理的,或者兼而有之。前者是揭示案情的物质根据,后者是分析犯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的跟踪监视,往往能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和线索,为及时破案创造条件。反之,待痕迹消失或因时过境迁发生变化再作调查,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在些情报、线索一旦失去,也许永远不复再现。


                              65楼2007-09-28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