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吧已经连续签到91天了。祝贺一下
也许我是理科的,认为矛盾总是统一的,就像光的波粒二相性。顺便感谢一下弗洛伊德,让我敢于正视自身的一些缺点。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几个特性(自私,贪婪等)的叠加, 他们所占的比重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我们说好与坏时,必然有评价标准,即评价是相对的。然而从绝对上讲,我认为他们是中性的。
针对某一件事,假设自私让我们推动这件事的发生,但是人由于后天的教育,以及与自私相对应的无私,让人陷入某种痛苦,然而我们潜意识会趋利避害,拼命的找其他的借口去缓冲这种痛苦,这个借口也许会比较复杂。一般会难以发现。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说法。梦到喜事倒是个不详的预兆,也许这能说明我们的潜意识会抑制。我认为这也从一方面说明我们老是喜欢强调的东西恰好是我们缺乏的。
再来说一下人本身行为上的矛盾。我不认为平常人是总是前后一致。因为当我们处理一些事情时,那些特性所占比重会产生变化,比重的变化也许会让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去。
另外,我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怜悯更应值得人拥有了。就目前我的水平来看,也许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根本的方式。
上面的仅是一些自言自语,也许没人会看懂。
下面说一下这快四个月对于刘桃绫的认识吧。I
也许我是理科的,认为矛盾总是统一的,就像光的波粒二相性。顺便感谢一下弗洛伊德,让我敢于正视自身的一些缺点。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几个特性(自私,贪婪等)的叠加, 他们所占的比重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我们说好与坏时,必然有评价标准,即评价是相对的。然而从绝对上讲,我认为他们是中性的。
针对某一件事,假设自私让我们推动这件事的发生,但是人由于后天的教育,以及与自私相对应的无私,让人陷入某种痛苦,然而我们潜意识会趋利避害,拼命的找其他的借口去缓冲这种痛苦,这个借口也许会比较复杂。一般会难以发现。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说法。梦到喜事倒是个不详的预兆,也许这能说明我们的潜意识会抑制。我认为这也从一方面说明我们老是喜欢强调的东西恰好是我们缺乏的。
再来说一下人本身行为上的矛盾。我不认为平常人是总是前后一致。因为当我们处理一些事情时,那些特性所占比重会产生变化,比重的变化也许会让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去。
另外,我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怜悯更应值得人拥有了。就目前我的水平来看,也许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根本的方式。
上面的仅是一些自言自语,也许没人会看懂。
下面说一下这快四个月对于刘桃绫的认识吧。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