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揽雀尾,太极就至少懂一半了。很多人都以为,太极的最大变化是在手型上的掤捋挤按,而实际上,太极的功力是体现在腰腿上,而揽雀尾恰恰是发力的核心。
揽雀尾这一式,核心正是在腰腿上,练习时,最好把手型忘记掉,或者双手抱球都可以。
好,以右势为例,开始练习:
掤:后腿顺时针螺旋向下蹬,带动腰向右转。
捋:前腿逆时针往后蹬,带动腰左转
挤:后腿顺时针螺旋向下蹬,把身体蹬向前。
按:前腿逆时针往后蹬,把身体蹬向后,然后后腿后腿顺时针螺旋向下蹬,把身体蹬向前。
左右互换一遍,重复练习。
这是太极发力的核心,你可以在实际技击中试一下,以发直拳为例,后腿蹬螺旋向下蹬,带动腰胯螺旋转动,带动肩膀螺旋向前送,这样一拳就发出了。注意不是用蛮力,而是靠把腿蹬地的反作用力蹬到手上,手是放松着的。
对普通人来说,胯、肩都是断开的,身形也不对,力量在胯就没有了,所以才需要站桩等基本功的修炼,确保身形符合发力要求。
注意事项:
练习的时候,必须要慢、柔、均,这样才能锻炼出内家拳的力量,在普通的体育运动中,都是以快为主,这就导致了肌肉、筋骨的发展不均衡,比如用力快速发一个鞭腿,只有主要的大腿大肌肉群参与运动,其他小肌肉群都是靠惯性把腿踢上去。但如果发一个鞭腿以慢动作发出,即踢一腿1分钟,这样,小肌肉群筋骨都会得到锻炼,慢慢就发力就强了。
这是太极慢练却出功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练习揽雀尾时,如果发现到某个位置感觉特别累,腿发抖,说明这个位置的筋骨还不符合发力要求,这个时候需要保持这个姿势,当成桩功来练。
揽雀尾这一式,核心正是在腰腿上,练习时,最好把手型忘记掉,或者双手抱球都可以。
好,以右势为例,开始练习:
掤:后腿顺时针螺旋向下蹬,带动腰向右转。
捋:前腿逆时针往后蹬,带动腰左转
挤:后腿顺时针螺旋向下蹬,把身体蹬向前。
按:前腿逆时针往后蹬,把身体蹬向后,然后后腿后腿顺时针螺旋向下蹬,把身体蹬向前。
左右互换一遍,重复练习。
这是太极发力的核心,你可以在实际技击中试一下,以发直拳为例,后腿蹬螺旋向下蹬,带动腰胯螺旋转动,带动肩膀螺旋向前送,这样一拳就发出了。注意不是用蛮力,而是靠把腿蹬地的反作用力蹬到手上,手是放松着的。
对普通人来说,胯、肩都是断开的,身形也不对,力量在胯就没有了,所以才需要站桩等基本功的修炼,确保身形符合发力要求。
注意事项:
练习的时候,必须要慢、柔、均,这样才能锻炼出内家拳的力量,在普通的体育运动中,都是以快为主,这就导致了肌肉、筋骨的发展不均衡,比如用力快速发一个鞭腿,只有主要的大腿大肌肉群参与运动,其他小肌肉群都是靠惯性把腿踢上去。但如果发一个鞭腿以慢动作发出,即踢一腿1分钟,这样,小肌肉群筋骨都会得到锻炼,慢慢就发力就强了。
这是太极慢练却出功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练习揽雀尾时,如果发现到某个位置感觉特别累,腿发抖,说明这个位置的筋骨还不符合发力要求,这个时候需要保持这个姿势,当成桩功来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