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坟的由来:
《明史》卷125《常遇春》传载:“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偏将李文忠在常遇春暴病而亡的地方附近搭建了“寿堂”进行吊唁活动,具体位置在今郑家庄东南1.5公里的吴家沟附近。而遗体被运回南京,明军将其遗物埋葬在搭“寿堂”的地方。这座类似衣冠冢的坟墓,被称为“寿堂坟”。清初时期,此处附近形成村庄,得名“寿堂坟”。从那时到民国,逐渐演变成“寿王坟”。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在这里开始建立铜矿,1956年建立寿王坟镇,名字保留至今。
寿王坟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有了铜冶炼场,集采矿、选矿和冶炼生产于一体。根据考古工作者证实,当时的冶炼场遗址就位于古洞沟和龙潭沟一带。然而时代的变迁,风雨的侵蚀,古冶炼场已经无从辨认,但伟大的人民在古洞沟、龙潭沟里已经采掘了不计其数的矿藏,时至今日,依然机器隆隆,不绝于耳。在中心地带形成了一个面积达三百多亩的塌陷区,周遍挺立着高达百米的峭崖,每逢大风阴雨,坍塌不绝。新建的铜冶炼厂投资近三个亿,实现了时断时续地生产。高耸入云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每隔一段时间拍一次酸,雾大时形成酸雨再落下来。附近的松树与农田因而枝叶脱落,干枯死亡。于是大街上吆喝卖水的,又成了铜城独特的风景。
历史的车轮,自远古滚滚而来,又向未来滚滚而去,古语有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该带走什么?我们又该留下什么?
“寿王坟”的传说:
1953年,我们一行18人从沈阳调来热河省,分配到筹建中的寿王坟铜矿,报到第二天,我们想既然到寿王坟铜矿工作,就得去看看寿王坟。经一路问道就到了大南沟寿王坟所在地,当地老乡指给一个大土堆说这就是寿王坟,我们看到的是大约长宽各6—8米,高4—5米的一个大土堆,既没有一般圆形坟墓的形状,也没有任何标志。我们问老乡:这就是寿王坟?寿王是谁?哪个朝代的?有说:不知道,有位较年长的人从后边过来,他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把兄弟常遇春的坟。当时忙于生产建设,无人细究。 直至1986年,笔者是当时寿王坟铜矿的主要领导。当地乡亲来找我们要求给“寿王坟”立个碑,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叫寿王坟铜矿?就是因为有寿王坟才起的。我们希望你们和我们一起为老百姓负责,为千秋万代负责,给寿王坟立个碑。我讲:我们不能立碑,第一,我们是企业,无权立碑定地名;第二,寿王坟的“寿王”到底是谁还不很清楚。有一位年逾80岁的李大爷代表大家发言,老人说:你是外地人,没听过传说,在大南沟住的都知道是常遇春的坟,他接着说:我从小就听爷爷讲,是他老师(教私塾先生)讲的。说常遇春是明朝大将,开国元勋,是朱元璋的拜把子兄弟,他勇猛无比,跟着太祖把元朝打败,他的功劳特别大,所以被太祖封为“长寿王”。元朝皇帝败逃到关外,关外元军又来进犯,朱元璋派常遇春带兵出关打仗,他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司令员,当年司令部就在寿王坟。从咱们这再往西北十几里路,有个“副将沟”,就是他的前沿驻地,他的副将在那镇守。常遇春得急病死在驻地,当时有战乱,再加上天气太热,尸体不能运回北京,就地葬埋,就是这个“寿王坟”。我说:大爷,您爷爷的老师,那位先生到现在也不会超过200年,而明太祖到现在有600多年了,老先生怎么能知道“寿王坟”就是常遇春的坟呢?老乡们都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确实听到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当地老乡所讲与《明史》记载有相似之处。“还师,次柳河川,暴疾卒”。柳河川,这个“川”字是流域一带的意思。柳河距寿王坟约5公里,贯穿铜矿厂区一条由东向西流水的河,叫老牛河,河水直入柳河,变流向由西南向东北流,汇水于滦河。矿生产、生活都用柳河水。柳河距矿本部约2公里,矿办公楼距“寿王坟”3公里,都属于柳河川范围。 另外,经过地名核对,我国只有一个寿王坟。中国地理图就在河北省承德市境内明确标志“寿王坟”。自1953年寿王坟铜矿建矿以来所用电报挂号1108。这个“1108”即明码电报的“寿”字,全国通用。因此说“寿王坟”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常遇春墓:
1、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是葬埋常遇春遗体的坟。《明史》有明太祖朱元璋“赐葬钟山”的记载。
2、山西省五寨县柳河村,《常遇春墓的传说》一文说有埋常遇春的坟。1962年五寨县政府将常遇春墓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铭记。
3、李景瑞主编的《承德民族开发史》记有:“常遇春暴病卒于伊逊河”。
4、《承德晚报》安忠和《寿王坟的来历》一文中:论述由“寿堂坟”演变成“寿王坟”。 5、京东200里有常家坟,据说是常遇春母亲找刘伯温看风水定的。即今唐山常各庄村西常家坟中有常遇春墓。
6、沧州市孟村回民自治县五帽圈村有常遇春墓,是常遇春衣冠冢。
7、承德鹰手营子矿区的寿王坟是常遇春墓,是当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说。 综上有关常遇春墓的7个地点,我个人认为:安忠和同志的论述是比较准确的。第一,赐葬钟山《明史》有记载;第二,常遇春“柳河川暴疾卒”,这个柳河即现今柳河;第三,寿堂是古代祭祀死者的设施,清代寿王坟一带属遵化州;《遵化州志》明确记载为“寿堂坟”。常遇春在此暴亡后,搭建寿堂祭祀。尸体运回钟山安葬后,此地称“寿堂坟”,后来演变成了“寿王坟”。
明初,率兵9万出征的将军常遇春,暴亡于塞北柳河川,是当时震惊明朝上下的一件大事。偏将军李文忠一面火速将消息报告给远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一面在常遇春暴卒之地附近搭起一座“寿堂”,进行吊唁活动。古时候,把祭祀死者的地方叫“寿堂”。明太祖朱元璋听到常遇春暴亡的消息,“大震悼”,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命将其遗体从塞外运回南京,赐葬紫金山。常遇春的遗体运走时,李文忠命人将常遇春一些遗物,埋葬在“寿堂”之处。这座类似衣冠冢的坟墓,被称为“寿堂坟”。所以在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才是常遇春的坟墓。
寿王坟铜矿的诞生:
1949年,热河省政府组织地质技术人员对寿王坟地区进行地质找矿调查。沿着花岗岩、石灰岩侵入带和露头矿踏查,西从北湾子,东到三岔口(距寿王坟15公里),北从帮子沟,南到大南沟,大面积的实地踏查,最后确定在地表露头矿多而富的集中地带是古洞沟、龙潭沟、半截沟定为寿王坟矿区。由热河省政府上报中央政府重工业部。1950年新年刚过,重工业部责成东北有色局负责勘查,派一O一地质勘探队负责寿王坟地区的勘探工作。首先进行物探、槽探、钻探、坑探,此后主要是钻探。1950年3月从丰宁马架子金矿及遵化将军关金矿调入工人,并从热河省金矿局调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组成寿王坟探矿队进行坑探。1953年4月,热河省委决定组建寿王坟铜矿党委,经重工业部批准寿王坟铜矿挂牌,开始了筹建工作。为加快坑内探矿,从东北有色局调来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干部,从夹皮沟、老牛沟、石咀子、青城子、华铜等矿总计调入600余人,再从矿周围各县主要是兴隆县招收工人,连同热河省配备的干部,上半年已达1800余人。由于坑探作业掌子面少,无法派更多鋬岩机,以至坑口工人窝工。当年10月由重工业部中央有色局决定调往长沙中南有色局干部、工人500余人,年末职工总数为1200人。寿王坟铜矿所在地、是当时的热河省兴隆县九区郑家庄村,西邻禹家庄、闫家庄,东邻东河北、于吉号。那么为什么叫“寿王坟铜矿”呢?解放前日本侵略者就发现此地有金属矿,由于靠近深山区及三岔口原始森林地带,是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日本侵略者无法立足开矿,所以将郑家庄以东均划为“无人区”。解放后,热河省政府派技术人员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在地质探查中在大南沟发现有“寿王坟”的地名,由于地质人员的好奇,感觉该地名非常独特,便于人们的记忆,所以在第一张有矿区域图上标写了“寿王坟”。据当时参加地质找矿调查成员,后为我们矿安全技术员的韩绍德讲:为便于查找新建矿山,以所在地的地名命名为矿名(重工业部有规定)即第一张图所标的“寿王坟”定为寿王坟铜矿。按实际“寿王坟”原址,与矿所在地尚有3公里之遥。实际铜矿矿部是郑家庄,有矿主体在龙潭沟。寿王坟铜矿正式挂牌,开始大规模探矿和筹建。当时没房子住席棚,铺谷草打地铺。没有电,用柴油机发电。没有大型运输机械,就用绞磨滚杠移动运到设备安装场地。山上建设没有路就以人背驴驮运送物资。没有星期天休息,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度,但人们都以工作为准,有工作就做,有活就干,不计多少小时,有一种铜矿人的自豪感,有如南泥湾大生产精神。1955年根据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有色设计总院提出的技术设计,从4月1日开凿坑口大平洞主要运输坑道,并开始破土动工选矿各车间厂房建设,并为大生产服务的机械备件、零件加工制造的中央机械厂、中央化验室也动工建设和安装。同时办公楼、职工住宅、宿舍、食堂、浴池、医院等生活设施也开始建设,由西向东2公里的大山沟热火朝天沸腾起来。
五年计划重点工程:
寿王坟铜矿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虽有苏联专家帮助指导,但并非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曾有这个苏联援建的传说,并把“传说”写在文件上,笔者特意订正),而是我国自行勘察、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自行建筑安装,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第一个大型铜矿的典范。仅用2年时间建成,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优,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同样规模的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像这样速度,过去没有,到今天仍然保持着记录。1959年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就有寿王坟铜矿。大致内容是:河北省燕山北部地带,兴隆县境内的寿王坟铜矿,是铜、铁、钼共生矿床,生产以铜为主,伴有副产品金、银,同时选出高质量易溶性磁铁,它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的大型采选联合企业。寿王坟铜矿于2003年已破产重组,不再使用这个矿名了,在原矿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是承德铜兴矿业公司。尽管铜矿的名字没了,而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抹不掉的。因为寿王坟铜矿在新中国急需铜的时候,艰苦创业、流血流汗,曾经辉煌过,创过伟业奇迹。1958年生产铜含量8000吨,是当时全国矿产量的十分之一。1959年产量还是保持国家年产量的十分之一,生产铜含量11200吨,实现利润3025万元。这3000多万与今天的货币额相比是个什么概念,我不清楚,然而,我记得这3000多万不仅是超过了当年承德市全市国营工商业当年利润的总和,而且略高于河北省境内中央和省属钢铁企业当年利润的总和。
此寿王非彼寿王,寿王坟时埋的是常遇春的衣冠冢。我曾经在一个叫“思霏”的网易博客者发过一篇文章叫《沉默的寿王》,里面的对寿王的见解还不错。不过,她怀疑寿王坟是李瑁的坟墓。寿王坟并不是寿王李瑁的坟墓喔!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
《明史》卷125《常遇春》传载:“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偏将李文忠在常遇春暴病而亡的地方附近搭建了“寿堂”进行吊唁活动,具体位置在今郑家庄东南1.5公里的吴家沟附近。而遗体被运回南京,明军将其遗物埋葬在搭“寿堂”的地方。这座类似衣冠冢的坟墓,被称为“寿堂坟”。清初时期,此处附近形成村庄,得名“寿堂坟”。从那时到民国,逐渐演变成“寿王坟”。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在这里开始建立铜矿,1956年建立寿王坟镇,名字保留至今。
寿王坟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有了铜冶炼场,集采矿、选矿和冶炼生产于一体。根据考古工作者证实,当时的冶炼场遗址就位于古洞沟和龙潭沟一带。然而时代的变迁,风雨的侵蚀,古冶炼场已经无从辨认,但伟大的人民在古洞沟、龙潭沟里已经采掘了不计其数的矿藏,时至今日,依然机器隆隆,不绝于耳。在中心地带形成了一个面积达三百多亩的塌陷区,周遍挺立着高达百米的峭崖,每逢大风阴雨,坍塌不绝。新建的铜冶炼厂投资近三个亿,实现了时断时续地生产。高耸入云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每隔一段时间拍一次酸,雾大时形成酸雨再落下来。附近的松树与农田因而枝叶脱落,干枯死亡。于是大街上吆喝卖水的,又成了铜城独特的风景。
历史的车轮,自远古滚滚而来,又向未来滚滚而去,古语有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该带走什么?我们又该留下什么?
“寿王坟”的传说:
1953年,我们一行18人从沈阳调来热河省,分配到筹建中的寿王坟铜矿,报到第二天,我们想既然到寿王坟铜矿工作,就得去看看寿王坟。经一路问道就到了大南沟寿王坟所在地,当地老乡指给一个大土堆说这就是寿王坟,我们看到的是大约长宽各6—8米,高4—5米的一个大土堆,既没有一般圆形坟墓的形状,也没有任何标志。我们问老乡:这就是寿王坟?寿王是谁?哪个朝代的?有说:不知道,有位较年长的人从后边过来,他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把兄弟常遇春的坟。当时忙于生产建设,无人细究。 直至1986年,笔者是当时寿王坟铜矿的主要领导。当地乡亲来找我们要求给“寿王坟”立个碑,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叫寿王坟铜矿?就是因为有寿王坟才起的。我们希望你们和我们一起为老百姓负责,为千秋万代负责,给寿王坟立个碑。我讲:我们不能立碑,第一,我们是企业,无权立碑定地名;第二,寿王坟的“寿王”到底是谁还不很清楚。有一位年逾80岁的李大爷代表大家发言,老人说:你是外地人,没听过传说,在大南沟住的都知道是常遇春的坟,他接着说:我从小就听爷爷讲,是他老师(教私塾先生)讲的。说常遇春是明朝大将,开国元勋,是朱元璋的拜把子兄弟,他勇猛无比,跟着太祖把元朝打败,他的功劳特别大,所以被太祖封为“长寿王”。元朝皇帝败逃到关外,关外元军又来进犯,朱元璋派常遇春带兵出关打仗,他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司令员,当年司令部就在寿王坟。从咱们这再往西北十几里路,有个“副将沟”,就是他的前沿驻地,他的副将在那镇守。常遇春得急病死在驻地,当时有战乱,再加上天气太热,尸体不能运回北京,就地葬埋,就是这个“寿王坟”。我说:大爷,您爷爷的老师,那位先生到现在也不会超过200年,而明太祖到现在有600多年了,老先生怎么能知道“寿王坟”就是常遇春的坟呢?老乡们都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确实听到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当地老乡所讲与《明史》记载有相似之处。“还师,次柳河川,暴疾卒”。柳河川,这个“川”字是流域一带的意思。柳河距寿王坟约5公里,贯穿铜矿厂区一条由东向西流水的河,叫老牛河,河水直入柳河,变流向由西南向东北流,汇水于滦河。矿生产、生活都用柳河水。柳河距矿本部约2公里,矿办公楼距“寿王坟”3公里,都属于柳河川范围。 另外,经过地名核对,我国只有一个寿王坟。中国地理图就在河北省承德市境内明确标志“寿王坟”。自1953年寿王坟铜矿建矿以来所用电报挂号1108。这个“1108”即明码电报的“寿”字,全国通用。因此说“寿王坟”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常遇春墓:
1、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是葬埋常遇春遗体的坟。《明史》有明太祖朱元璋“赐葬钟山”的记载。
2、山西省五寨县柳河村,《常遇春墓的传说》一文说有埋常遇春的坟。1962年五寨县政府将常遇春墓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铭记。
3、李景瑞主编的《承德民族开发史》记有:“常遇春暴病卒于伊逊河”。
4、《承德晚报》安忠和《寿王坟的来历》一文中:论述由“寿堂坟”演变成“寿王坟”。 5、京东200里有常家坟,据说是常遇春母亲找刘伯温看风水定的。即今唐山常各庄村西常家坟中有常遇春墓。
6、沧州市孟村回民自治县五帽圈村有常遇春墓,是常遇春衣冠冢。
7、承德鹰手营子矿区的寿王坟是常遇春墓,是当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说。 综上有关常遇春墓的7个地点,我个人认为:安忠和同志的论述是比较准确的。第一,赐葬钟山《明史》有记载;第二,常遇春“柳河川暴疾卒”,这个柳河即现今柳河;第三,寿堂是古代祭祀死者的设施,清代寿王坟一带属遵化州;《遵化州志》明确记载为“寿堂坟”。常遇春在此暴亡后,搭建寿堂祭祀。尸体运回钟山安葬后,此地称“寿堂坟”,后来演变成了“寿王坟”。
明初,率兵9万出征的将军常遇春,暴亡于塞北柳河川,是当时震惊明朝上下的一件大事。偏将军李文忠一面火速将消息报告给远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一面在常遇春暴卒之地附近搭起一座“寿堂”,进行吊唁活动。古时候,把祭祀死者的地方叫“寿堂”。明太祖朱元璋听到常遇春暴亡的消息,“大震悼”,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命将其遗体从塞外运回南京,赐葬紫金山。常遇春的遗体运走时,李文忠命人将常遇春一些遗物,埋葬在“寿堂”之处。这座类似衣冠冢的坟墓,被称为“寿堂坟”。所以在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才是常遇春的坟墓。
寿王坟铜矿的诞生:
1949年,热河省政府组织地质技术人员对寿王坟地区进行地质找矿调查。沿着花岗岩、石灰岩侵入带和露头矿踏查,西从北湾子,东到三岔口(距寿王坟15公里),北从帮子沟,南到大南沟,大面积的实地踏查,最后确定在地表露头矿多而富的集中地带是古洞沟、龙潭沟、半截沟定为寿王坟矿区。由热河省政府上报中央政府重工业部。1950年新年刚过,重工业部责成东北有色局负责勘查,派一O一地质勘探队负责寿王坟地区的勘探工作。首先进行物探、槽探、钻探、坑探,此后主要是钻探。1950年3月从丰宁马架子金矿及遵化将军关金矿调入工人,并从热河省金矿局调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组成寿王坟探矿队进行坑探。1953年4月,热河省委决定组建寿王坟铜矿党委,经重工业部批准寿王坟铜矿挂牌,开始了筹建工作。为加快坑内探矿,从东北有色局调来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干部,从夹皮沟、老牛沟、石咀子、青城子、华铜等矿总计调入600余人,再从矿周围各县主要是兴隆县招收工人,连同热河省配备的干部,上半年已达1800余人。由于坑探作业掌子面少,无法派更多鋬岩机,以至坑口工人窝工。当年10月由重工业部中央有色局决定调往长沙中南有色局干部、工人500余人,年末职工总数为1200人。寿王坟铜矿所在地、是当时的热河省兴隆县九区郑家庄村,西邻禹家庄、闫家庄,东邻东河北、于吉号。那么为什么叫“寿王坟铜矿”呢?解放前日本侵略者就发现此地有金属矿,由于靠近深山区及三岔口原始森林地带,是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日本侵略者无法立足开矿,所以将郑家庄以东均划为“无人区”。解放后,热河省政府派技术人员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在地质探查中在大南沟发现有“寿王坟”的地名,由于地质人员的好奇,感觉该地名非常独特,便于人们的记忆,所以在第一张有矿区域图上标写了“寿王坟”。据当时参加地质找矿调查成员,后为我们矿安全技术员的韩绍德讲:为便于查找新建矿山,以所在地的地名命名为矿名(重工业部有规定)即第一张图所标的“寿王坟”定为寿王坟铜矿。按实际“寿王坟”原址,与矿所在地尚有3公里之遥。实际铜矿矿部是郑家庄,有矿主体在龙潭沟。寿王坟铜矿正式挂牌,开始大规模探矿和筹建。当时没房子住席棚,铺谷草打地铺。没有电,用柴油机发电。没有大型运输机械,就用绞磨滚杠移动运到设备安装场地。山上建设没有路就以人背驴驮运送物资。没有星期天休息,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度,但人们都以工作为准,有工作就做,有活就干,不计多少小时,有一种铜矿人的自豪感,有如南泥湾大生产精神。1955年根据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有色设计总院提出的技术设计,从4月1日开凿坑口大平洞主要运输坑道,并开始破土动工选矿各车间厂房建设,并为大生产服务的机械备件、零件加工制造的中央机械厂、中央化验室也动工建设和安装。同时办公楼、职工住宅、宿舍、食堂、浴池、医院等生活设施也开始建设,由西向东2公里的大山沟热火朝天沸腾起来。
五年计划重点工程:
寿王坟铜矿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虽有苏联专家帮助指导,但并非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曾有这个苏联援建的传说,并把“传说”写在文件上,笔者特意订正),而是我国自行勘察、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自行建筑安装,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第一个大型铜矿的典范。仅用2年时间建成,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优,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同样规模的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像这样速度,过去没有,到今天仍然保持着记录。1959年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就有寿王坟铜矿。大致内容是:河北省燕山北部地带,兴隆县境内的寿王坟铜矿,是铜、铁、钼共生矿床,生产以铜为主,伴有副产品金、银,同时选出高质量易溶性磁铁,它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的大型采选联合企业。寿王坟铜矿于2003年已破产重组,不再使用这个矿名了,在原矿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是承德铜兴矿业公司。尽管铜矿的名字没了,而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抹不掉的。因为寿王坟铜矿在新中国急需铜的时候,艰苦创业、流血流汗,曾经辉煌过,创过伟业奇迹。1958年生产铜含量8000吨,是当时全国矿产量的十分之一。1959年产量还是保持国家年产量的十分之一,生产铜含量11200吨,实现利润3025万元。这3000多万与今天的货币额相比是个什么概念,我不清楚,然而,我记得这3000多万不仅是超过了当年承德市全市国营工商业当年利润的总和,而且略高于河北省境内中央和省属钢铁企业当年利润的总和。
此寿王非彼寿王,寿王坟时埋的是常遇春的衣冠冢。我曾经在一个叫“思霏”的网易博客者发过一篇文章叫《沉默的寿王》,里面的对寿王的见解还不错。不过,她怀疑寿王坟是李瑁的坟墓。寿王坟并不是寿王李瑁的坟墓喔!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