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胡适之〕,是在胡适生前最流行的口头禅,笔者当然不是胡适的朋友,但胡适却是我心目中最敬重的人物,个人平生向名人灵前上香祭拜者,唯胡适之一人而已.
胡适与卖麻饼小贩的故事
1959年胡适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有一天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写信人叫袁瓞.在《<?xml:namespace prefix="ST1">胡适之先生纪念集》中有一篇文章《博士与麻饼小贩》。文中说袁瓞乃是一个自制芝麻饼,沿街叫卖的小贩.但他在工作之余喜欢研究各国政治问题,一遇难题,便向胡适请教.第一次胡适回他的信中说:〔我细读了你的信,很诚恳地感谢你在辛苦做饼、烤饼、卖饼的生活之中,写这一两千字的长信,把</?xml:namespace>‘积在心中多年的话,一直没有向旁人提起过’的话写出来寄给我……我还可以说,我们这里,有一个每天背着铅皮桶,风雨无阻在街上叫卖芝麻饼的人,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单只这一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
收到胡大师的回函,喜出望外的袁瓞当即致信感谢。如此的书信往来,使大学者与小饼贩结成忘年交。胡适还热情邀请袁瓞到南港寓所做客.于是袁瓞便随愿的登门拜访了胡博士。胡适笑脸相迎,拉着袁瓞的手道:〔你这么年轻,出乎我的意料啊!〕袁瓞把带来的一个手巾包打开,里面是十个芝麻饼,黄橙橙的,散发着新烤芝麻的清香。捧到胡适面前,胡适接过芝麻饼,笑眯眯地拿起一个便吃,嚼得支咯支咯地响,脸上现出近几年来难得的笑容.
然后两人在客厅里促膝畅谈,从人生、哲学谈到杜威,胡适鼓励袁瓞:〔你是身居茅屋而心怀天下,最难得是一片赤子之心。〕在轻松的气氛中,两人几乎无话不谈了,袁瓞的故事为胡适先生平易近人的君子之风添了浓重一笔。著名大学者不仅“往来皆鸿儒”,而且“相交有白丁”,身份卑微的卖饼郎也成他的朋友,胡适人格魅力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有一次这位袁姓小贩去拜访胡适,俩人正谈得兴高采烈之际,胡适秘书通报有两位院长及几位大学校长教授们,前来参访胡适,小贩即刻要告辞,胡适拉着小贩不要他离开,等这些高官学者来到,胡适便向他们介绍说:〔这位是我的朋友袁先生!〕,不久中午用餐,胡适亦留下小贩同桌共食.在胡适的眼中,高官学者与小贩地位有同样的份量!从此,小贩袁瓞便成了博士胡适之的“我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