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舆情吧 关注:1贴子:4
  • 0回复贴,共1

一周上市公司舆情差评排行榜:恒天海龙通源石油等上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市公司的企业舆情不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更与上市公司自身以及持股投资者的损益息息相关。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被证监会调查甚至查处,在背负重大舆论和财务压力的同时,给投资者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良好环境,以下公司被榜上提名,给市场以警示:
http://www.yuqingcn.cn/www/show-21623.html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一名:恒天海龙】
  差评理由:恒天海龙(000677.SZ)隐瞒36亿违规担保 原董事长副董事长遭市场禁入
11月21日晚间,恒天海龙公告,公司2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对恒天海龙前身山东海龙对外担保、关联交易违规未披露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山东海龙原董事长逄奉建受到警告,并被处以30万元奉,原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王利民被警告,并处以15万元奉;山东海龙前董事长张志鸿等高管及涉案人员均受到相应行政处罚。
此外,证监会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认定逄奉建、王利民为证券市场禁入者,分别在10年内、5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此次处罚缘于重整前山东海龙的巨额违规担保以及隐瞒关联交易。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山东海龙重大担保事项未履行临时报告披露义务118笔,累计金额36.18亿元,1068.43万美元。
2009年至2011年6月同期,山东海龙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期间,山东海龙亦未将逄奉建、王利民所任职的潍坊巨龙化纤有限公司作为关联方披露。【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二名:通源石油】
  差评理由:通源石油(300164.SZ)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通源石油11月21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编号为:陕证调查通字27 号),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公司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一切正常。 【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三名:工大首创】
  差评理由:工大首创(600857.SH)董事长龚东升被拘 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
工大首创日前接到云南省公安厅通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龚东升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被拘留审查。工大首创10月15日停牌筹划有关资产重组事项,目前还在停牌。
工大首创董秘钟山对记者表示,现在还不方便透露相关内容,但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派员于11月18 日现场核实确认。龚东升涉案行为与公司无关,公司目前经营正常。
2011年10月,工大首创收到宁波证监局责令改正的通知。2010年1月,工大首创与中国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钢材购销协议》,并在同月25日向其支付购销预付款4000万元,不过当年6月17日,双方又签署了《解除<钢材购销协议>协议书》。该事件后被定性为龚东升利用上市公司资金,向自己控制的九策投资输送资金。【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四名:神开股份】
  差评理由:神开股份(002278.SZ)涉嫌财务造假 遭证监会立案稽查
11月20日晚,神开股份公告称,公司当天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稽查。同日,公司还收到上海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书”)。
决定书显示,神开股份的外销收入确认时点不恰当。同时,公司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收入确认也不准确。
上海监管局表示,2012年,神开股份与某境外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约定以FOB形式交货。2012年12月21日,公司确认了相关外销收入63.19万美元,但截至2012年底该笔销售收入对应的货物未装船、公司也未办妥出口手续。公司该笔外销收入的确认时点不恰当。
此外,2012年度,神开股份对部分客户存在开具发票即确认销售收入并暂估成本、相应货物实际未发出或劳务未提供的情况。神开股份于2012年末一次性冲销了上述相关销售收入和对应的成本,但2012年一季度、半年度和三季度报告中未冲减提前确认的收入及相应成本。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提前确认收入904.98万元,影响税前利润316.74万元、半年度提前确认收入2014.74万元,影响税前利润705.16万元,2012年前三季度提前确认收入1460.11万元,影响税前利润511.04万元。这也使得神开股份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半年度和三季度报告未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五名:江苏吴中】
  差评理由:江苏吴中(600200.SH)原控股股东吴中集团董事长因季建业落马被查
原南京市长季建业落马已有一个月,某接近中纪委调查组的人士透露,调查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指向季在任时的工程项目。除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外,今年7月,香港地产商人周达伟也被有关部门带走。苏州房地产女老总高琪亦牵涉其中,有传言其逃往国外,但公司并不知其去向。他们都是曾承揽重要政府工程的“红顶商人”。
这些地产商与主政者构成“共荣”关系。地产项目改变城市面貌,为季建业带来政绩,也为地产商带来不菲的收入。
在“共荣”的背后,还隐藏着“互惠”关系。知情人透露了部分地产商和季建业间的利益输送关系;记者调查也发现,朱天晓等三人一路“追随”季建业升迁轨迹,项目从扬州做到南京,承揽的政府项目都有季建业参与和操纵的痕迹。
这些因追随季建业而生意风生水起的地产商人,在季倒台后也陷入同被调查的窘境。【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六名:上海家化】
差评理由:上海家化(600315.SH)波澜又起 再陷关联交易风波被调查
近日证监会一纸调查通知书,再次掀开上海家化和沪江日化的隐秘关系。上海家化昨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稽查。同日,上海家化收到上海证监局《关于对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上海证监局在来函中表示,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上海家化与吴江市黎里沪江日用化学品厂发生采购销售、资金拆借等关联交易,在相应年报中,公司未能对关联方沪江日化及与其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披露,同时也未对与上述关联交易进行审议并公告。此外,在2009年,上海家化也未对与沪江日化发生的累计3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进行临时公告披露。【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七名:亚厦股份】
差评理由:亚厦股份(002375.SZ)遭供应商上门讨债 涉嫌隐性贿赂引纠纷
2012年,韩静承接了亚厦股份在华中地区一家酒店和商厦装饰项目的工程材料合同,并和亚厦股份华中分公司签署供货合同,合同总金额约为300万元。在陆续收到约100万元货款后,一起突发的事件打乱了节奏。2012年中,亚厦股份华中分公司被撤销,财务权收归总部,而当韩静和其他供应商前往杭州亚厦股份总部收款时,却被一再拖延。
与韩静对接的亚厦股份采购人员告诉他,原华中分公司采购处一名朱姓负责人因涉嫌商业贿赂被调查,所有与华中分公司签约的供应商货款均被总部扣押拖延处理,上述供应商又以广州、佛山和湖北居多。
追偿欠款过程中,上述供应商被告知必须签署一份协议才能结算欠款,这份协议要求以合同价格的9折或8.5折结算。韩静只是数十家被拖延欠款供应商中的一员,其中金额最高的为一家石材供应商,被拖延欠款近800万元;被拖延时间长度达1年左右的共约30家,总金额逾2000万元。
与拖延供应商欠款时间重叠,亚厦股份在此期间发生多起事件,包括高管变动、股东违规减持等。
亚厦股份年报显示,201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6亿元;2012年降至1166.5万元,同比下滑91.43%;今年前三季度,亚厦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7.58亿元,同比下滑90.11%。【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八名:华鑫股份】
差评理由:华鑫股份(600621.SH)原大股东涉虚假陈述 被告上法庭
近日,上海两律师事务所代理投资者诉华鑫股份(原名“上海金陵”,600621,收盘价6.22元)原控股股东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仪电集团)涉嫌虚假陈述案,已被相关法院受理,将先后于12月及明年1月开庭审理。
9月3日,华鑫股份公告称,公司于9月2日收到仪电集团转来的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主要内容为:经监管部门查证,2008年6月2日~2010年5月10日,仪电集团存在多次未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披露对上海金陵合计持股情况。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所述的行为;被证监会处以30万元罚款。
此后,上海多家律师事务所先后接到华鑫股份受损投资者委托,以该《决定书》为起诉索赔的前置条件,向仪电集团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九名:德美化工】
差评理由:德美化工(002054.SZ)财务数据披露错误 多份定期报告需修订
近期,《证券日报》相继对德美化工子公司股权无声挪腾以及关联交易事项进行报道,公司终于打破沉默,于11月14日发布公告承认了2年前应经过董事会审议而至今未审议的关联交易。
对此,具有丰富维权经验的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健则表示,公司方面应该主动向投资者致歉以及向监管部门汇报整改方案,这才是比较合适的补救措施。同时,厉健呼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此外,德美化工还存在2013年新成立的一家孙公司至今未披露的情况,一反子公司或孙公司一经成立便纳入合并报表的惯例,足以令人困惑。更有甚者,公司财务上也存在着账龄混乱的现象。虽然公司就此对《证券日报》记者作出回应,但问题仍并未就此消除,公司或由此需要修订多份定期报告,甚至是审计报告。【详细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差评周排行第十名:海正药业】
差评理由:海正药业(600267.SH)环保不达标遭停产 拟IPO公司同病相怜
11月16日,海正药业的一则公告,不仅将自己因环保不达标而停产一事宣告天下,也使得拟IPO公司九洲药业同样遭遇停产的状况曝光。
海正药业16日公告,10月18日,台州市环保局和台州市椒江区政府联合下发了一则 《关于印发台州主城区告别化工恶臭“倒计时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海正药业、新东港药业、九洲药业等7家企业完成整治提升。其中,公司岩头厂区须完成“现有废水处理设施改造,清理池内污泥”等10项整治提升内容,并限定最迟在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
海正药业称,目前部分整治项目已完成,其余项目也将按期完成。
但在11月13日,台州市环保局和椒江区政府再次下发 《关于对海正药业等七家企业保留项目全面实施停产整治的函》,要求7家企业保留项目在11月15日之前实施全面停产整治,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海正药业称本次需整治的范围所涉及的产品占公司2012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4%,公司已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并准备相关产品库存,停产“短期内不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详细舆情】


1楼2013-11-26 12: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