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十九首》的随感
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确实“乱”得可以——夹在两段著名的统一时期之间,以长期的区域战争为底色,书写了很多权力中心的兴起和消亡。记得小学背过的朝代歌,说到那一段时是如此带过的:“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而字典上的朝代时间表写到“东晋十六国”这一栏时,不得不加个注释:“这段时间,先后一共形成了这些政权……”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那个略显神秘的时代留下了一部分模糊的倒影。《古诗十九首》便是这样的存在。
那些篇幅并不长的诗句里,主人公们在乱世当中经历别离与不如意,使得人间朴实的心愿在暗色的背景下闪现更加夺目的光。与亲人或友人团聚、在有限的人生遇到知己、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承认……在动荡纷争不止的年代,如此简单的愿望往往也变得难以实现。孤身行走在那样的岁月里,看着自己的生命渐渐临近尽头,悲凉得近于绝望的叹息便会成为难以抑制的潮水,几乎要一层层地没过心中起初的渴望,只留下最后一点点融化在字里行间的不甘。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生命热忱真的不如秉烛夜游作乐来得有意义么?感叹着“人生非金石”的忧郁者真的完全不在乎荣名么?并非如此。倘若他们真的已经完全不在乎那些了,又何苦在文字上反复咏叹?看似超脱的言语,反而承载了极为沉重的思绪:失意者在不断展现残酷的现实面前,仍然不愿完全承认自己曾经相信的事情是错误的。与“劝诫”相比,那些避世色彩明显的句子带有更浓重的愤懑气息。就算借助欢娱暂时逃开,也不可能真正与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隔绝。叹息之后,能够做的,唯有带着愿望,同时也承担着时代背景的沉重继续走下去,就像每一个身处那个时代的普通人那样——个体的生命,在这个时候显得愈发渺小无力。一片土地上,产生了不同血脉分支的群体,产生了以不同名号隔阂开来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久久难以平息的冲突。走上关键位置的决策者以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模式主导着时局的发展,以无数生命为筹码进行一次次博弈。而底层的绝大多数人这时只能默默承受乱世带来的一切,在被染成血红的土地上仰望远处天空一角的澄澈,那里有他们生命里贮于心底最真实的向往。
或许那个时期的分裂和动荡对于这片土地真的是一种宿命。前进中得到发展的历史,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面对无法回避的残酷,仍然拥有能够感知痛楚的心灵,改变现实的希望便不会消失。经历了磨难,人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需要的、渴求的是什么——正如诗句中这些并不复杂的心愿,在世间留下的轨迹从更久远的时候一直绵延到现在和未来……
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确实“乱”得可以——夹在两段著名的统一时期之间,以长期的区域战争为底色,书写了很多权力中心的兴起和消亡。记得小学背过的朝代歌,说到那一段时是如此带过的:“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而字典上的朝代时间表写到“东晋十六国”这一栏时,不得不加个注释:“这段时间,先后一共形成了这些政权……”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那个略显神秘的时代留下了一部分模糊的倒影。《古诗十九首》便是这样的存在。
那些篇幅并不长的诗句里,主人公们在乱世当中经历别离与不如意,使得人间朴实的心愿在暗色的背景下闪现更加夺目的光。与亲人或友人团聚、在有限的人生遇到知己、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承认……在动荡纷争不止的年代,如此简单的愿望往往也变得难以实现。孤身行走在那样的岁月里,看着自己的生命渐渐临近尽头,悲凉得近于绝望的叹息便会成为难以抑制的潮水,几乎要一层层地没过心中起初的渴望,只留下最后一点点融化在字里行间的不甘。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生命热忱真的不如秉烛夜游作乐来得有意义么?感叹着“人生非金石”的忧郁者真的完全不在乎荣名么?并非如此。倘若他们真的已经完全不在乎那些了,又何苦在文字上反复咏叹?看似超脱的言语,反而承载了极为沉重的思绪:失意者在不断展现残酷的现实面前,仍然不愿完全承认自己曾经相信的事情是错误的。与“劝诫”相比,那些避世色彩明显的句子带有更浓重的愤懑气息。就算借助欢娱暂时逃开,也不可能真正与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隔绝。叹息之后,能够做的,唯有带着愿望,同时也承担着时代背景的沉重继续走下去,就像每一个身处那个时代的普通人那样——个体的生命,在这个时候显得愈发渺小无力。一片土地上,产生了不同血脉分支的群体,产生了以不同名号隔阂开来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久久难以平息的冲突。走上关键位置的决策者以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模式主导着时局的发展,以无数生命为筹码进行一次次博弈。而底层的绝大多数人这时只能默默承受乱世带来的一切,在被染成血红的土地上仰望远处天空一角的澄澈,那里有他们生命里贮于心底最真实的向往。
或许那个时期的分裂和动荡对于这片土地真的是一种宿命。前进中得到发展的历史,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面对无法回避的残酷,仍然拥有能够感知痛楚的心灵,改变现实的希望便不会消失。经历了磨难,人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需要的、渴求的是什么——正如诗句中这些并不复杂的心愿,在世间留下的轨迹从更久远的时候一直绵延到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