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是冠军吧 关注:23,915贴子:939,445
  • 88回复贴,共1

【转】2013赛季中超16队总投18.8亿 入不敷出亏2.64亿 仅两家盈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说我发的动因,早晨还没起就开始听《雄鸡唱晓》,一开始半睡半醒,听到这段的时候彻底醒了,有的结果还真没想到。
这报告是网易颜强他们那个团队发布的,我觉得也不一定完全客观,但看个意思,毕竟人家是连续第二年写这样的行业报告了。


IP属地:北京1楼2013-11-30 10:52回复
    2013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只有广州恒大和辽宁宏运两家盈利
    2013赛季对于广州恒大队而言无疑是成功的,这支中超豪门球队不仅已经将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两项冠军揽入怀中,还在整个赛季盈利8590万元,可谓名利双收。
    在《2013中超价值报告》公布的数据中,16家中超俱乐部只有广州恒大和辽宁宏运两家盈利,其余14家全部亏损。大连阿尔滨与广州富力的经营状况最差,投入均超过1亿元,但收入不足3000万元。
    以高投入著称的广州恒大竟然可以实现盈利,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有些意外。对此,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康冰算了一笔账,“门票1个亿,场地广告三四个亿,此外还有球队周边商品的出售等,仅天河体育场周围就能给俱乐部带来5亿元的收益。
    在中超公司总经理朱琪林看来,对广州这个千万人口的大型消费性城市而言,“5个亿也不算多”。但这几乎已经成为中超球队营收方面唯一的一个正面事例。辽宁宏运虽然盈利1795万元,但依靠卖掉杨旭与于汉超两名国脚所获得的转会收入达到了4000万元,占了俱乐部收入的70%以上。
    本赛季,广州恒大、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和贵州人和4支进入亚冠联赛的球队总投入均过亿元,4支球队投入总额10亿元,占16支球队投入的一半,除此之外还有大连阿尔滨、广州富力和天津泰达年投入过亿元。但即便投入如此之巨,天津泰达与贵州人和两队仍无自己的训练基地,球员教练都住在酒店或球场附近。
    不过,对于俱乐部的盈亏状况,中国足协原联赛部主任、中超设计者郎效农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俱乐部创造的无形资产难以估量,“球队为股东企业带来了企业商誉、品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的升值,并由此转化为资本增值、市场扩张、营业额及利润的提升,不能只盯着俱乐部账面收益。”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1-30 10:59
    收起回复
      2013赛季中超俱乐部总支出18.8亿元,球员和教练薪资占了大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2013赛季,中超俱乐部的总支出达到了18.8亿元,而收入为16.16亿元,2.64亿元的亏损,仍是职业联赛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从各俱乐部的支出看,球员和教练的薪资占了大部分,尤其是在广州恒大队升入中超之后,中超球员的薪资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大量有成功经验的外籍教练来到中超,也带动了教练员的薪资直线上升。
      2013赛季的中超联赛,广州恒大球员和教练的总薪资达到了4.7亿元,而一支中游球队该项支出大约为5400万元。2013年各俱乐部转会费总数的71.8%用于购买外援,28.2%的内援转会费主要集中在几个国脚身上,金额也达到了上亿元。
      近几年,中超俱乐部投入增加的趋势愈发明显,尽管上赛季就已经出现了1亿元的赤字,但依然不能阻止各俱乐部在2013赛季加大投入。对此,北京欧迅体育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朱晓东表示了他的担心,“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市场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在16家中超俱乐部有9家的投资企业是房地产,一旦投资方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么将对俱乐部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朱琪林说:“我希望俱乐部的经营能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够收支平衡并最终盈利,而不是亏损,这是我最在意的指标。”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1-30 11:02
      收起回复
        俱乐部收入仍以广告赞助和门票销售为主,2013赛季票房占总收入的25%
        甲A联赛时代,俱乐部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整体冠名费以及门票销售所得,如今,收入方式并未得到明显改变,但值得肯定的是,收入确实比联赛创立之初有了大幅增长。1994年甲A联赛的总票房和冠名费在4000万—5000万元,而2013年,中超公司与中超俱乐部各种收入总和为18.41亿元,其中中超公司的收益达到了1.2亿元,给各俱乐部的分红将不少于600万元,几乎是2012赛季分红的两倍。
        这是中超联赛品牌价值回升的直接体现。中超公司的收入更多取决于中超品牌的价值,而且其价值实现有一定的延后。因此,中超公司应最为重视中超品牌价值的维护。
        中超回暖的信号还来自票房收益。2013赛季,一些俱乐部提高了票价,但依然有场均2万人的上座率,这个上座率在全球的足球联赛中可以排进前八。
        在这一赛季,票房可以达到中超各队总收入的25%,而最大块的收入来自广告赞助,占到了63%。参考欧洲成熟联赛的范例,健康的俱乐部收入状况应是电视转播、门票收入各占俱乐部收入的30%,其他收入占40%,因此中超球队在收入的合理性上仍有明显欠缺。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1-30 11:03
        回复
          国外俱乐部收入大头都是转播费分成加赛事奖金。而中超恐怕这两样也就够一个赛季客场的费用。看了2场天河的转播实在没看出来哪有3、4个亿的广告投放。


          IP属地:北京7楼2013-11-30 12:01
          收起回复
            辛苦辛苦 !恒大广告3E 工体广告多少钱?


            IP属地:北京8楼2013-11-30 12:06
            收起回复
              第一,左手换右手也能算收益?比如恒大冰泉。第二,这应该是不记工资奖金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30 12:17
              收起回复
                这感觉,有没有当年亩产万斤的感觉?数据不实,不公开透明,却被树立成标榜。这种事情还是严谨点好,赚了就是赚了,亏了就是亏了,是对投资人的负责。这种事儿作秀炒作的,坑谁呢?坑那些投资人呢。


                IP属地:北京10楼2013-11-30 13:04
                收起回复
                  呵呵,他说他盈利就盈利吧,反正谁的钱谁知道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1-30 13:28
                  回复
                    中超俱乐部就目前的中国国内政策来看不可能出现盈利的。
                    主要是足协对联赛的一些可盈利项目管得很死,俱乐部不可能越雷池半步。
                    场地广告项目是足协重点管控项目之一。恒大能在这个项目上收入3到4亿,如果不是恒大吹的话,那就是足协对恒大俱乐部网开一面,即对恒大一个政策,对中超其他俱乐部另一个政策。


                    12楼2013-11-30 13:56
                    收起回复
                      恒大需要把这事给弄成盈利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一篇报道上风光一番,背后有太多的实际利益了。很简单,皮带先生拿着这篇报道,四处走一走看一看,跟有些人一说:“我们搞足球是赚钱的……”
                      行了,一切困难迎刃而解。至多再弄个虚实兼有财务报告神马的……他这潭水就不会死,就能持续流动起来。
                      那本实实在在、没有任何虚假信息的账本,才是干货呢。但是,中国吧,一个企业里基本上只有那么几个人心里知道。嗯~


                      IP属地:北京14楼2013-11-30 17:01
                      收起回复
                        关于辽宁宏运盈利的模式也确实值得思考。
                        辽宁作为足球大省,其本土足球人口在全国是最多的省份,这些足球人口走向职业道路最主要的起始点就是从辽宁宏运这支俱乐部开始的,当然以前还有大连实德、阿尔滨等。
                        看如今中超注册阵容中有50%左右(大致估算)的球员基本都是辽宁籍,恒大的辽宁籍球员就不少。
                        辽宁宏运是依靠其本土足球人口的优势取得的盈利,为了盈利,他们不求争冠,他们也不求打亚冠,他们只求能把当打球员卖个好价钱来维持自己的运营,然后再培养新的当打球员,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这样的话,辽宁球迷也必须要耐得住寂寞,不能为了成绩而逼迫俱乐部亏本经营。
                        那么,最近几年辽宁球迷的表现怎样呢?对辽宁宏运的这种经营模式是如何看待的呢?我不太清楚,有知道的能说说吗?


                        15楼2013-11-30 18: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