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话的“儿化音”
“儿化音”主要是习惯,整体上没有严格的规律,但局部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讲出一些道理。
1、本义不儿化,引申义儿化
烙饼、蒸饼、发面饼、糖饼、肉饼、馅儿饼、月饼,“饼”不儿化;
但是,柿饼儿,就儿化。
大概在北京人看来(或者是潜意识里),前者都是面做的、真正意义上的“饼”,而后者只是“象饼的东西”,是“饼”的引申。
北京话里的儿化可以区别意义,正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麦子磨的“面”(本义),而“面儿”就是“象面的东西”了(引申义)。“白面”是食物,“白面儿”就是毒品了。甚至只要不是麦子磨的,即使是食物,也都儿化,如“棒子面儿”、“栗子面儿”、“杂和(huo)面儿”。
又如:“地”是具体的大地、地面的“地”,而“地儿”就是指地点、处所、位置了。“扫地”是打扫地面,“腾地儿”就是让出位置了(可以指具体的位置,也可以指抽象的位置,但都是“地”的引申)。
月饼的“饼”读轻声,重音在“月”,其它重音都在“饼”,大概是强调其特殊功用吧。
2、多个字不连续儿化、外来语、非日常用语不儿化
“馅儿饼”的“饼”不儿化的原因,除了上面说的,还因为“馅儿”已经儿化了,一般不连着儿化。
“铁饼”(体育器械)不儿化,是一个例外。这是因为,对北京话来说,它是外来词,老北京不常用。如果一个老北京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从来没听说过,我想也会叫“铁饼儿”。
3、本义儿化,引申义不儿化
下面的例子与上面正好相反:。
医院、养老院、研究院、中科院(机构或地名)、三院(机构或地名,指北医三院),均不儿化。
塔院儿(地名)、总政大院儿、X家大院儿,都儿化。
后者源自人们居住的、具体的“院子”(本义)、而前者是抽象的机构、单位(引申义)。两者都可以用作地名。
当然,这些机构、单位往往也有院子,但这是两回事,请比较:
“你们家住哪儿?”
“中科院(的)院儿里。”
至于这两组例子为何在儿化问题上截然相反,目前我只能用习惯来解释了。
还有一些是没规律的,如“说话”、“讲话”、“我心的话”、“放话”、“电话”都不儿化,但“带话儿”就儿化。
2013.12.4
“儿化音”主要是习惯,整体上没有严格的规律,但局部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讲出一些道理。
1、本义不儿化,引申义儿化
烙饼、蒸饼、发面饼、糖饼、肉饼、馅儿饼、月饼,“饼”不儿化;
但是,柿饼儿,就儿化。
大概在北京人看来(或者是潜意识里),前者都是面做的、真正意义上的“饼”,而后者只是“象饼的东西”,是“饼”的引申。
北京话里的儿化可以区别意义,正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麦子磨的“面”(本义),而“面儿”就是“象面的东西”了(引申义)。“白面”是食物,“白面儿”就是毒品了。甚至只要不是麦子磨的,即使是食物,也都儿化,如“棒子面儿”、“栗子面儿”、“杂和(huo)面儿”。
又如:“地”是具体的大地、地面的“地”,而“地儿”就是指地点、处所、位置了。“扫地”是打扫地面,“腾地儿”就是让出位置了(可以指具体的位置,也可以指抽象的位置,但都是“地”的引申)。
月饼的“饼”读轻声,重音在“月”,其它重音都在“饼”,大概是强调其特殊功用吧。
2、多个字不连续儿化、外来语、非日常用语不儿化
“馅儿饼”的“饼”不儿化的原因,除了上面说的,还因为“馅儿”已经儿化了,一般不连着儿化。
“铁饼”(体育器械)不儿化,是一个例外。这是因为,对北京话来说,它是外来词,老北京不常用。如果一个老北京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从来没听说过,我想也会叫“铁饼儿”。
3、本义儿化,引申义不儿化
下面的例子与上面正好相反:。
医院、养老院、研究院、中科院(机构或地名)、三院(机构或地名,指北医三院),均不儿化。
塔院儿(地名)、总政大院儿、X家大院儿,都儿化。
后者源自人们居住的、具体的“院子”(本义)、而前者是抽象的机构、单位(引申义)。两者都可以用作地名。
当然,这些机构、单位往往也有院子,但这是两回事,请比较:
“你们家住哪儿?”
“中科院(的)院儿里。”
至于这两组例子为何在儿化问题上截然相反,目前我只能用习惯来解释了。
还有一些是没规律的,如“说话”、“讲话”、“我心的话”、“放话”、“电话”都不儿化,但“带话儿”就儿化。
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