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共济会吧 关注:27贴子:270
  • 13回复贴,共1

何新:洪秀全的教父:美国浸礼会教士、共济会员罗孝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新按:在近代中国史中,令人惊讶地时时可见共济会员的神秘隐形身影,几乎贯穿了中国近代的所有重大事件。但其中仍有许多难解之谜,有待后人作进一步地研究。
洪秀全的教父:美国浸礼会教士、共济会员罗孝全


1楼2013-12-24 21:43回复
    罗孝全略传】
    亚克比-罗伯士Issachar Jacob Roberts,华名罗孝全(1802—1871),其外祖一系有犹太血统,属于改宗犹太人。作为一个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他因为与洪秀全、洪仁玕及太平天国有着特殊的关系而闻名于世。但是,他也是一名共济会员。
    罗伯士于1802年2月出生于田纳西州桑穆纳县的农庄。他的母亲是浸礼会信徒,他的哥哥莱维·罗伯茨(Levi C.Roberts)是当地浸礼会的一名牧师。其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对罗孝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他就读于南卡罗来纳州(Furman Academy),19岁那年,受洗加入田纳西州舍尔比维尔浸礼会后成为一名业余神职人员。1822年加入约克礼仪的共济会小屋。
    〔Margaret Morgan Coughlin,Strangers in the House: J. Lewis Shuck  and Issachar  Roberts, First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ies to China,PhD Thesis,University of America, 1972,pp.37—38.此书以下简作:Strangers in the House.)〕
    罗伯士1827年到南卡罗莱纳州的一所学校进修过一个学期的神学课程,约在1828年前后被正式按立为牧师。在这之后,他决定做一名海外传教士。


    2楼2013-12-24 21:44
    回复
      当时正值美国新教各派纷纷对中国发生兴趣之时,到中国传教是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罗孝全于1835年初决定到中国传教。
      此后,罗孝全与美国浸礼会的传教机构多次联系,希望浸礼会海外传道会派遣他到中国。但一开始美国浸礼会认为他“资质平庸”,拒绝了他的要求。罗孝全没有放弃努力。得到共济会一些银行家的支持,罗伯士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募集资金创建了“罗孝全基金会”(Roberts' Fund)。又以他为首,成立了一个“密西西比谷地中国传道会”(China Mission Society of the Mississippi Valley),作为他到中国传教的组织和后援机构。在这之后,罗孝全以在经济上自给为条件,说服了美国浸礼会接受他来华传教。
      1836年10月,罗孝全乘船离开波士顿,第二年初到达南洋的巴达维亚,在那里学了一段时间的中文后,于1837年5月来到澳门。
      〔Pruder George  Blackburn, Issachar Jacax Roberts And  American Diplomacy in China During the Taiping Rebellion ,Ph.D thesis, American U.,1977,p.31—34;Strangers in the House,pp.41—43.〕


      3楼2013-12-24 21:44
      回复
        罗伯士于道光十八年(1838)来华,开始在澳门宣讲《基督新约》,他与先期到达的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叔未士(J.Lewis Shuck )夫妇合作,在澳门附近的乡村和商船上进行传教活动,历时5年之久。在这期间。罗伯士还与德国共济会员、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也有密切的交往。(注:见 China Mission Advocate, Louisville, Kentucky, vol. 1, pp.46—47,56—63,etc.)罗伯士鼓吹扩大对华传教,在写给美国宗教人士的信中说,“我认为如果有一打勇敢的传教士来到这里,精诚合作,再有一打勇敢的本地皈依者,甘冒生命危险,在他们的努力和神的保佑下,福音将像电流一样传遍这个国家。”
        〔罗伯士致约翰·琼斯(John T. Jones),1838年2月8日,同上,第57页。〕


        4楼2013-12-24 21:44
        回复
          但是,罗伯士自己的财产和“中国传道会”的其他资助已不能满足他在经济上的需要。所以他写信给设在波士顿的浸礼会差会,要求成为该会的正式传教士,由差会提供经济资助。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1841年,罗孝全成为美国浸礼会在华受派的正式传教士。
          由于向当地麻疯病人传道,为澳门葡萄牙当局禁止,罗伯士被驱逐出境,他转移到香港。
          根据南京条约,香港这时已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他向英国香港当局租赁了地皮,在香港的上环百步梯(皇后大道)修建了香港的第一所教堂。罗孝全在香港岛南端赤柱的英国驻军和中国村民中传教。但不久,他就对那个狭小、人口不多的乡野感到厌倦,在1843年2 月离开了赤柱。
          道光二十四年,根据南京条约清廷被迫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1844年5月14日,在当时任港英殖民政府中文秘书的郭士立的鼓动下,罗孝全离开香港,带着他的两名助手,转往广州。这样就开始了美国浸礼会在广州活动的历史。
          (以上参考BaptistMissionary Magazine,vols.22—24,有关对华传教部分。)


          5楼2013-12-24 21:44
          回复


            6楼2013-12-24 21:45
            回复
              这个“粤东施蘸圣会”,直接隶属于罗孝全在 1845 年成立的“广州浸礼会传道会”( Canton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这是他建立的传教组织,由他自任“总干事”,并由5名在广州的外国人,加上他自己,组成董事会。他在佛山也建立了另一个传教站。他还以“广州浸礼会传道会”的名义,向在广州的外国人筹到数千元活动经费。
              〔罗孝全:“广州浸礼会传道会1845年度报告”,Strangers in the House, Appendix No. 7.〕
              〔19世纪40年代,美国南部以及边疆的蓄奴州与北部的自由州在维护还是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形成越来越尖锐的对立。影响所及,美国浸礼会也发生分裂。南方浸礼会的人士另行成立了美国“南部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并相应成立了海外传教差会。〕
              1846年1月,罗孝全改属南部浸信会差会。
              (Lida Scott Ashmore, The South China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A Historical Sketch of Its First Cycle of Sixty Years,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Shanghai,1920,pp.7—8。 )
              1847年3月,洪秀全和族弟洪秀仁(仁玕)一起,从广西家乡前来广州罗孝全处学道。
              他们参加罗孝全的圣经班学习,记忆和背诵圣经,每天听课两小时。这对洪秀全以后的经历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里,洪秀全第一次读到新旧约全本。3个月后,洪秀全携带全部或部分《圣经》去广西宣传宗教思想,洪秀全接受共济会反对偶像的思想,率信徒捣毁乡间的孔庙和其他社庙。
              在罗孝全班中,洪秀全曾经要求受洗,但当时罗孝全对洪秀全的印象并不好,拒绝替他施洗礼。
              罗孝全回忆说:
              “当洪秀全初来我处时,曾写就一文详述其获《劝世良言》一书之经过及其得病情形与病中所见之异象,皆一一详述。又谓梦中所见与书中所言两相证实,在述其异梦时,彼之所言,实令我莫名其妙,迄今仍未明其究从何处而得此种意见,以彼对于圣经之知识无多也。彼请求受洗礼,但未得吾人满意于其合格之先,彼已往广西而去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六),第824页。)
              这使得洪秀全毕生未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浸礼会教徒。
              1847年,罗孝全在东石角的粤东礼拜堂被捣毁,那艘紫洞艇画舫也被破沉,他只得离开广州回国。
              由于与共济会的关系过密,对他的基督信仰发生质疑。加之罗孝全与在基督教华传教士内部的纠纷,1851年,罗孝全被美南浸信会差会除名。但之后,他仍作为独立传教士继续在广州活动。
              (可能是受共济会指示,罗氏其后脱离浸礼会,成为所谓”独立传教士“。)


              7楼2013-12-24 21:45
              回复
                1853年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1853年5月,罗孝全收到一封署名为“愚弟洪秀全”写的邀请信,请他到太平天国占领区传教。罗孝全十分高兴,立即写信给马沙利(美驻华使节)要求批准他访问天国,但被这位公使以违背中立政策的借口加以拒绝。
                但是罗孝全不等回信就到了上海,于8月3日与戴作士结伴乘帆船驶向天京,但被清军拦截未能成行。
                麦莲取代马沙利为驻华公使后,决定访问天京,罗孝全希望随行,未获准。
                1853年,刘丽川率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建立“大明国”,宣布接受太平天国领导。罗孝全曾进城拜望刘丽川,企图充当小刀会的牧师,但未被刘丽川接受。
                1854年秋,罗孝全携家返回美国。不久返回香港。
                1858年底,洪秀全给额尔金的诏书中,又一次邀请罗孝全“上朝共朕言”。
                罗孝全于1860年9月22日抵苏州。
                10月,李秀成护送他至丹阳,再派专人护送他到天京。
                洪秀全把罗孝全视为“西洋同家人”,给以礼遇。
                洪秀全安排罗孝全住进干王洪仁玕的府第。
                洪秀全召见他,授予通事官领袖一职,赐爵封”接天义“。
                罗孝全亦一反当地清朝与西方已制定的礼仪,向洪秀全下跪叩拜,但他事后说自己只是听见锣鼓大作,一时不知如何反应,才跪了下来。
                1861年2月26日,罗孝全被任为太平天国的洋务丞相,主管外交事务。


                8楼2013-12-24 21:45
                回复
                  洪秀全与罗孝全见面后,长时间讨论宗教问题。不过,罗孝全发现洪秀全并不接受他的宗教观。洪秀全给罗孝全“钦赐各项诏书”要他“细认”拜上帝教的主要文献,“醒信福祉”,相信洪秀全曾经上天面见上帝。在福音的真理性上,洪秀全对圣经提出异议,主张“约书不好些当去”,代之以洪氏自己写的新约书。而罗孝全则坚持基督福音的真理性,图谋使太平天国基督教化。洪秀全无法说服自己的洋人老师改宗拜上帝教,失望之余,二人关系疏远和冷却下来。
                  1861年底,太平天国对外政策转为强硬,洪秀全亲自接管外交。
                  罗孝全因为洪秀全拒绝他的宗教观点,拒绝接受控制深感绝望,因为天王既不愿改造拜上帝会,又不愿向外来势力让步。此时他已经被怀疑为间谍,受到监视。于是这位牧师只得在1862年1月20日从干王府逃离出走,在长江边直接登上停泊的英国兵舰离开天京。
                  2月8日,他在《北华捷报》上发表文章,披露出走原因是因为刺探太平军军情被发现,其中对太平军进攻上海尤为痛恨,咒骂太平军“是一群强盗,必须受到外国人的剿杀。”从此,他从太平天国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变为反对者。
                  罗孝全离开南京后又回到广州传教,于同治五年(1866)返美定居。
                  罗孝全主要著作有《洪秀全**真相》、《罗孝全在天京的自述》、《小刀会首领刘丽川访问记》等。
                  1871年罗孝全在美国因病去世。
                  【注】关于太平天国的一个重大误解,就是人们一直以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是接受来华传教的天主教影响而建立的。实际上,给予洪秀全上帝信念的,并不是天主教而是浸信会(英语:Baptist Churches,又称浸礼会)。浸信会不属于天主教,而是基督教新教的主要宗派之一。
                  浸信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其信徒许多为改宗犹太人,某些浸信会信徒与共济会至今仍具有秘密关系(参考本文”附录“),浸信会属于清教徒中的独立派。


                  9楼2013-12-24 21:45
                  回复
                    据罗孝全自己在1856年的回忆,他和洪秀全作了长谈,倾听了洪秀全讲那个古怪的梦,并作出了很积极的评价,认为这表明上帝感化了洪秀全,指导他来寻找“真理”,而且这些怪梦“都是来自于《圣经》的”。于是洪秀全在罗孝全教堂里一住就是三个半月,其间他认真学习,热心传教,让罗孝全感到“他简直是上帝送来的厚礼”。不久洪秀全要求受洗并留在教堂工作。这时意外发生了:就在受洗典礼上,洪秀全突然提出,由于经济原因,希望罗孝全能给他发工资,以便他全心全意地为上帝和教堂服务。新教的牧师的确是有工资的,当时罗孝全教堂的薪酬标准,是每个月8块大洋,可罗孝全这人有个脾气,就是他觉得对方需要,会主动提出给工资,但最讨厌别人讨要工资,认为如果为了钱才来干传教,他暂缓了受洗,让洪秀全先回去想清楚,究竟是为了什么来受洗、传教,等想明白了再回来。
                    据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引述洪仁玕的述说,洪秀全突然提工资,是受了黄爱、黄乾两个职位竞争者的欺骗,这两位在罗孝全教堂混得久,知道这美国人的秉性,他们建议洪秀全讨工资,在洪秀全看来肯定以为是好心,而罗孝全是一定会跳起来的。就这样洪秀全离开了罗孝全的教堂,此后似乎也再没回来。
                    自从结束了在罗孝全速成班的学习,他洪秀全变得狂热起来,由改良者变成了激进的**家,成为一个热衷于砸庙毁神的狂徒。他此后拒读儒家经典。
                    因为他深受受罗孝全的影响,这位固执的美国传教士一直主张,对于中国人的“异教偶像和传统”,是不破不立非砸不可的,不砸掉就没法传教。
                    自然罗孝全没有砸庙烧书的权力,只能喊几声解闷,可洪秀全就不一样了,但凡他经过的地方,大小庙宇几乎无一幸免,武昌的几百座庙宇,各路神仙被砸大半。天京城里更是连天主教法国教堂都给烧了,因为这帮法国鬼子拜的上帝,似乎跟“皇上帝”不太一样。
                    在戎马倥偬中,从广西到南京的万里转战中,洪秀全不厌其烦地向将士们宣扬罗孝全的功绩,说他对上帝是如何虔诚,对太平天国事业是如何有贡献。对于太平天国,西方人是突然发现的,当他们听说这支突如其来的强大武装居然尊奉上帝,好奇、赞叹,认为是天降奇迹。各国洋人上至公使、提督,下至商人、传教士,都迫切希望跟这个新生势力接触一下,了解这个自称和自己同拜一个上帝的政权,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
                    1854年7月,英国公使和太平天国间历史上最严肃的一次“准官方”文字交往,英方提出31个包涵太平天国政治、军事、外交、法律、宗教、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太平天国高层闭门3日,以东王杨秀清的名义给予书面回答,并同时提出50条质问,包括上帝胡子是什么颜色,天有多少层,耶稣有几个儿女等诸多在洪秀全认为十分严肃,在英国外交官看来十分不严肃的问题,在这篇极其重要的官方文件中,杨秀清就赫然堂皇问道“今该罗先生曾否来乎?”
                    然而此时罗孝全已知道了一切,这不但因为1852年,瑞典人韩山文引用洪仁玕的话,证实那个“罗先生”就是罗孝全,更因为罗孝全居然收到了洪秀全千里迢迢从南京送来的亲笔信。
                    原来就在1853年6月13日,一个叫“叶师帅”的陌生人折腾了3次,才终于把一封洪秀全的亲笔信递交给罗孝全。罗孝全接到信十分激动,倒不是因为突然有了个“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学生,而是觉得为上帝效劳的机会到了—那个虔诚的模范青年洪秀全当了“国家领导”,那么大的国家肯定需要很多传教士,我不帮他,谁帮他?
                    但是他进入太平天国的计划多次失败,于1854年秋举家回国。这时去过天京的外国人已经很多,他们大多认为上帝教是假基督教,对太平军从同情转为反感,甚至连身处香港的洪仁玕也消停了,不再积极为洪秀全的上帝教辩护,因为他知道再怎么辩护也没人相信了。
                    可远在美国的罗孝全却仍执著地替太平天国和洪秀全辩解:你们谁见过洪秀全?可我跟他相处了几个月啊,当时那可是个对上帝十分虔诚的好青年呢!


                    11楼2013-12-24 21:46
                    回复
                      离开后,罗孝全改变态度,随即在《北华捷报》撰文批评洪秀全是”狂人,全不适合统治,政府全无组织“,但当时上海的洋人对罗孝全并不同情,其中《北华捷报》在报道他离开南京时,戏称他是”浦东大主教阁下“、”冒牌的狄奥根尼“,甚至笑他快要成为传教士的柏拉图。
                      罗孝全本身人缘亦不好,其美国妻子与两名孩子坚持留在美国,与他貌合神离;他的华籍助手一个死去,另一个却受不住他而离开。而他曾经因广州的房子被盗,经年不断打官司要求清政府赔钱,最终官府不胜其扰,决定赔偿他2500美元,成为一时趣闻。
                      1866年他回到美国,1871年因早先在澳门感染的麻疯病并发症去世。


                      12楼2013-12-24 21:46
                      回复
                        他猛然向我扑来,以疯子般的狂暴,抽走了我所坐的凳子,将一杯茶的残渣猛泼在我的脸上,揪住我的身体拼命地推搡,用他张开的手打在我的右脸上。随后,想到自己是耶稣基督的使者,于是我便遵照基督的教诲,将左脸转了过去,结果他用右手在我的左脸上打了一记更为响亮的巴掌,使我的耳朵再一次嗡嗡作响。此时,眼看不能激怒我在言语或行动上冒犯他,他似乎变得更加蛮横,像狗一样地向我猛扑过来,勒令我从他的面前滚开。
                        “假如他们在绿树成阴的时节尚且干出这些事情来,那么,到了枯萎时节,他们又会干出什么呢?”——如果不是天王的宠信之人,而是作为一名传教士或商人,谁又能自信会在他们中间幸存下来呢?
                        值此时刻,我对在他们当中取得传教的成功感到绝望,或者说对这场运动会带来任何好的结果(宗教、商业或政治上)感到绝望,于是我决意离开他们,并于1862年1月20日(星期一)这么做了。
                        附记:干王似乎不仅想做一名凶手,而且还想充当一个强盗。他拒绝让我取走我的物品、衣服、书籍和日记。尽管我已苦等了10天,并就此同他和其他人通信交涉过,但他仍然扣下所有的东西;我两手空空地被打发走了,以至于我连御寒保暖的足够的衣服都没有。更为恶劣的是,他拒绝行个方便,放我的两个仆人和一名助理牧师出城,随我返回他们各处的家。他还一直与城里的其他一些人酝酿各种阴谋,谋略让我返回城里,其用意无非是想把我囚禁起来,或者将我处死——他们如此处置我,但却又找不到我冒犯他们的任何正当理由;他们同样也没有助理牧师和仆人冒犯他们的任何正当理由。纵然是那些最麻木的嗜食人肉的未开化之人,也不会干出比这更为残忍和卑鄙的事情来。
                        (写于“狐狸”号汽船,1862年1月30日)


                        14楼2013-12-24 21:48
                        回复
                          NAMB 全体人员著
                          在1993年6月15日至17日的南方浸礼大会(SBC)年会期间,信差被迫同意报告共济会。这一行为表示共济会努力做了很多慈悲为怀的举动。同时也承认了"现在很多杰出的基督徒和南方浸礼会教友过去都是共济会成员。"
                          然而,南方浸礼大会在SBC 的历史上第一次总结说,"共济会的很多信条和教义与基督教或南方浸礼教条都不可兼容。
                          大会所接受的报告展示出了共济会总结出的与基督教不可兼容的八个信条和教义。
                          第一不可兼容之处:现在流行使用冒犯唐突的概念、头衔和术语,如称小屋的领导人为"尊敬的主人";称其住处为"清真寺"、"圣坛"或"圣堂";使用所谓的上帝的神秘名字这样的词语,如"地狱"和"Jah- Bul-On"。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说词不仅冒犯唐突而且亵渎神灵应受天遣。


                          16楼2013-12-24 21:50
                          回复
                            所有真实教条的宗教信仰都已经从Kabalah 发出并返回:先觉者Jacob Boehme、斯韦登伯格、Saint-Martin以及其他人心中的所有科学的伟大的宗教梦想都借自于Kabalah;所有共济协会都归功于其秘密和标志象征。
                            (Kabalah独自将普遍缘由与超凡字词的结合奉为神圣;它靠两个明显相反的力保持永久的平衡;它独自调和缘由与信念、权力与自由、科学与神秘;它有现在、过去和未来的钥匙。)
                            《圣经》中包含的所有寓言仅仅以一种不完善的遮掩的方式表达了《希伯来书》的宗教科学。13
                            关于共济会的SBC 报告将这些"推荐读物"视为"不可否认的异教和/或神秘的读物,这很恰当。"14
                            第四个不可兼容之处:《圣经》的参考书目作为"集会所的配置品"被置于祭坛上,相比放于至高位置,这像是直角尺和圆规。
                            圣经回应:Albert Pike 在他的书《古代和公认的苏格兰教共济会的道德与教义》中把《圣经》看作是集会所中的一件配置品。他写道:
                            神圣的《圣经》、直角尺和圆规不仅是共济会的光明,而且在学术上被称为集会所的配置品;如您所见,没有它们就没有集会所。有时这是排斥犹太人的一个借口,因为他们不能把《圣经新约》当作神圣的书籍。《圣经》是基督教集会所中一件不可或缺的配置品,仅仅因为它是基督教信仰的神圣庄严的书籍。希伯来人集会所里的《希伯来摩西五书》和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置于祭坛上;要正确理解直角尺和圆规都象征光明,共济会成员必须由此步行和工作。15
                            共济会没有许诺说《圣经》是上帝的唯一言辞。当基督徒在集会所中不占多数时,它恰当地替代了非基督教经文。
                            第五个不可兼容之处:现在普遍使用"光明"这个词,有些人也许会将其理解为拯救,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圣经回应:在对共济会中清教徒的基督教解释进行评论时,Pike写道:
                            虽然救世主耶稣基督死了,但是人类仅凭信念、悔过和革新也可以获得拯救。
                            通过坚定地允诺和承担义务,经历悔过、革新和束缚之后,基督教的希望之光照亮了谦恭的悔过者的黑暗的心以及通往天堂的道路。候选人见到光明就象征了这一点。尊贵的主人象征着救世主,他要求候选人负有义务,当他在使徒的帮助下讲授"光明"这个词时,带着同胞们的希望将他带往了光明。16
                            在上述引文中,光明和拯救的概念紧密相关。该引文还指出很多共济会作家认为革新(良好表现)是获得拯救的要求之一。然而,《圣经》清楚地声明拯救无需良好的表现。17
                            第六个不可兼容之处:通过良好表现获得拯救这一暗示一些共济会著作中发现的含蓄的陈述,即"不断提醒共济会声明的纯洁,有必要获得许可进入天堂
                            圣经回应:据Pike所讲,第25阶段"…讲授了革新和悔过作为获得仁慈与宽恕的手段的必要性,……"18 Hutchens在第27阶段的注释中写道:"Constans拒绝接受道士的意见,相信博爱的上帝会识别出自己的荣誉并拯救他人。" 19同样,关于第31阶段,Hutchens 陈述道:"审判被带到死亡法庭的候选人生时的所作所为并决定他是否理应与神在一起。何露斯护送他。何露斯的母亲伊西斯首先开口询问即将审判谁的灵魂。" 20
                            第七个不可兼容之处:很多共济会作家的著作中都渗透出了普遍主义的异端(相信所有人最终都会得救),该教条与《圣经新约》的教义不一致。
                            圣经回应:可以说很多共济会著作都赞同普遍主义。Pike写道,"这是诗人美好的梦想,地狱变得毫无用处,最终将关闭,同时开启更大的天堂;终将解决邪恶,上帝的统治将永垂不朽。" 21
                            共济会中的更显著的教义是包含主义,相信非基督教信徒们也会得救。共济会答应拯救所有理应得救的成员,没有考虑他们所崇敬的神。集会所的穆斯林和印度成员与耶稣基督信徒处于同一精神高度。据Hutchens所讲,"共济会容忍并支持多数不同的宗教信仰。" 22
                            同样Pike辩论道,任何宗教信仰都不能排斥真理,也不能至高于其它。
                            信仰自由认为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看法和信仰;宽宏大量认为没人能与敌对的信仰和信条相抵触肯定地说什么是真理或者他肯定拥有真理,因此每个人能都应该感受到很有可能另一个与自己一样诚实真诚的人却有相反的观点,也许他自己拥有真理,也许是他坚定地从良心深处相信的真理。23
                            第八个不可兼容之处:大多数集会所拒绝(虽然不是全部)承认非-美的成员身份。
                            圣经回应:《圣经》讲授说所有男人和女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创世纪1:27中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根据创世纪9-11,世界上所有的人类种族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例如,创世纪9: 6中陈述道,"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世纪10-11)的上下文指出这一禁令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人类种族。
                            对共济会的概要综述
                            南方浸礼大会表述了对共济会的教义与宗教活动关心和要考虑的八大问题。即:
                            (1)共济会使用与上帝相关的冒犯唐突、非圣经的以及亵渎神灵的话语。
                            (2)共济会坚持使用"血腥的誓言"或《圣经》严禁的职责。(比较马太福音5:34-37)。
                            (3)共济会迫切希望使用神秘的和/或异教读物,同时希望自己的教义在解释三位一体这样的概念时比较适当。
                            (4)共济会认为《圣经》是"集会所的一件配置品",但只等同于非基督教的象征和著作。
                            (5)共济会错用"光明"这个词来指代精神道德上的"革新",认为这是获得拯救的手段。
                            (6)共济会讲授说通过"良好的工作表现"也许可以获得拯救,而不只是通过信奉基督。
                            (7)共济会在其很多著作中提倡普遍主义的非基督教教义。
                            (8)共济会在一些集会所中歧视黑人。


                            19楼2013-12-24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