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吧 关注:84贴子:582
  • 5回复贴,共1

谁该为守不住南京道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命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二是“此番防护首都部队,多系历经战斗损失重大,老兵缺少”,虽然有新兵补充,但战斗力严重下降。第2军团第41师丁治盘在战后痛心总结:“一月以前老兵已被抽调,新兵入伍者不足一月,在被抽之老兵补充他师,情感既殊,仅作新兵之用,在被抽之师,则以多数新兵羼人,有不教是弃之苦,以故本师此次战斗,干部老兵为新兵装枪者有之,为新兵选地形者有之,挈新兵前进者有之,而老兵干部伤亡遂重矣。老兵常于战后啼血而道曰‘敌则易击,惜我新兵多累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9 17:20回复
    另外,新兵过多还带来了统率的问题:“新补士兵未受训练即加入火线,官兵多不认识,一遇敌机敌炮,相率复溃,致无法统御,实为固守南京之计划重大打击。”尽管如此,能够补充新兵之部队已属难得,更多的部队是屡经战阵却未得一兵一卒之补充。粗略统计,十余万守城士兵中,至少三万以上是新兵
    守城部队之战前准备,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因系仓促应战,且多数部队是从外地临时调来,遂造成了各方面战争准备明显不足:
    首先,对地形和敌情不了解。“各部到达南京为时过迟,对于地形之认识、工事之赶筑,皆迫不及待。官兵体力精神俱感疲弊〔惫〕,故对于敌情搜索,殊欠周密。而旺盛企图心及机动力更为缺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2-29 17:21
    回复
      其次,兵力与工事不相称。南京城内外有很多防护永久工事,这些“工事虽早经构筑,但正面过广,与兵力不相称,临时土工兴筑不多,新兵又不知利用,处处呈遭遭状态,以致不能演成阵地战。”
      再者,各部队之间缺乏协同作战能力。因为临时拼凑的部队原本分属不同的派系和地域,相互之间“缺乏互信观念,无独立作战精神,往往道听或悬揣友军情况之不利而自乱其作战步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29 17:22
      回复
        最主要的是,国民政府仓促“迁都”重庆带走大量交通工具,使得军需物资的运输出现了困难。1937年11月20日,鉴于日军已经兵临城下,国民政府决定放弃南京,正式迁都重庆。然而西迁过程中需要运送大量政府档案文件和相关物资及公务人员,为保证各政府部门的安全迁移,国民政府征集了600辆汽车和220余只民船,“国府西迁后,各项交通器材随之俱行。”尽管11月26日马超俊市长曾专电交通部,希望“西迁各船抵达后,即续回迁送难民。”但直到南京沦陷前,这些船只无一返回。因此,且不说南京城内的普通市民很少能有比较便利的交通工具逃离南京,即便军队所需枪支弹药运送都出现了困难:“国府西迁后,各项交通器材随之俱行,各军经上海撤退损失,亦所存无多。致弹药之补给、伤兵之救护,与夫抢堵城垣缺日材料之运输,俱极缓慢,一被突破,即有牵动全线之虞。”
        包括蒋介石在内,国军高级将领几乎无一人认为南京能够守得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2-29 17:22
        回复
          因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国军高级将领中几乎无一人认为南京能守得住。据宋希濂回忆说:“蒋介石于十七、十八两日曾三次邀集何应钦、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王俊、刘斐、谷正伦等人开会。”除了唐生智之外,所有人都反对固守南京,他们的理由是:“第一,上海保卫战以后,应把持久战、消耗战略作为原则,不应争一个城市的得失,为了恢复在上海保卫战中丧失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有必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在后方补充训练军队;第二,就地形而言,南京也是难守易攻的城市,依靠在上海保卫战中被打败而损失了战斗力的军队断不能守住。”因此,他们建议“只用少数兵力——最多六个团到十二个团——作象征性的守,并曾拟议为四川刘湘部的两个师担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2-29 17:24
          回复
            因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国军高级将领中几乎无一人认为南京能守得住。据宋希濂回忆说:“蒋介石于十七、十八两日曾三次邀集何应钦、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王俊、刘斐、谷正伦等人开会。”除了唐生智之外,所有人都反对固守南京,他们的理由是:“第一,上海保卫战以后,应把持久战、消耗战略作为原则,不应争一个城市的得失,为了恢复在上海保卫战中丧失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有必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在后方补充训练军队;第二,就地形而言,南京也是难守易攻的城市,依靠在上海保卫战中被打败而损失了战斗力的军队断不能守住。”因此,他们建议“只用少数兵力——最多六个团到十二个团——作象征性的守,并曾拟议为四川刘湘部的两个师担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2-29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