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了,各种节日也多起来了。今年12月22日是24节气中的冬至,这在古代可是个大日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北宋时期,汴梁城里过冬至不是吃饺子,而是吃馄饨。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北宋时,冬至这天的汴梁,生意人都暂停了各自的生意,大家在一起吃馄饨、喝酒,尽情欢乐。当时,汴梁城里的贵家富豪把馄饨作成各种颜色,放在金银器中,称之为“百味馄饨”。
中国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在山东,传说冬至不吃饺子会冻耳朵。杭州人在冬至,要吃年糕,而且一日三餐地吃。可以用年糕蘸着芝麻粉白糖吃,也可以吃肉丝炒年糕。杭州人冬至这天吃年糕,图个好口采。在你老家,冬至又会吃啥?(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逯海涛)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北宋时期,汴梁城里过冬至不是吃饺子,而是吃馄饨。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北宋时,冬至这天的汴梁,生意人都暂停了各自的生意,大家在一起吃馄饨、喝酒,尽情欢乐。当时,汴梁城里的贵家富豪把馄饨作成各种颜色,放在金银器中,称之为“百味馄饨”。
中国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在山东,传说冬至不吃饺子会冻耳朵。杭州人在冬至,要吃年糕,而且一日三餐地吃。可以用年糕蘸着芝麻粉白糖吃,也可以吃肉丝炒年糕。杭州人冬至这天吃年糕,图个好口采。在你老家,冬至又会吃啥?(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逯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