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选修过两年行为心理学,我个人从这里的感受就是,硬宣传太多,反而适得其反。同袍们你们喜欢汉服我很理解,但是你们太心急了。
我们这一代开始复兴了,我们只需要让时间慢慢过渡,然后我们下一代开始繁荣,两代人总比一代人有说服力,到时候父母这一代人会因为我们都穿上了而感觉很新鲜很惊奇,这样一种“我好想试试啊”的心态在,我们做什么都非常简单。而再老去的人都不在了,他们还会反对吗?
我们终究会长大,而他们会变老,老人总是很慈祥包容的,他们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不需要宣传他们都会接受,因为你们,你们的孩子都穿上汉服了。不服老的父母们会觉得这是潮流,应该接受。
再说耳濡目染的影响力,大家都有这个感受,妈妈天天唠唠叨叨骂你打你都改不好,但是如果一个妈妈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以身作则,这样的孩子你压根不需要你这不好那不好的说。与其跟妈妈的唠叨一样让被宣传的人群反感,干嘛不自己穿上然后引引他们呢?都是中国人,汉家衣裳锦衣华服没有人会真的讨厌,只不过是你们说的太多了硬性宣传太过了。
比如,作为一个写手,我的读者现在基本上都是汉服同袍,因为我的文章里经常出现汉服和各种普及知识,引得他们都想看看,甚至不懂的还来问我哪件配色好哪家价格比较便宜如果真想要这样的如何省钱云云。
比如,作为一个模特,你穿上汉服展示的同时,很多人就已经在心底惊叹了。即使他们不买,也不会讨厌。
黄石公授书都是循次渐进的,用通俗的来讲就是蹬鼻子上脸,请问你们连鼻子都没踏上就想上脸了?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汉服的时候你们就想让所有人都穿上,这不是心急了,这类行为还真不愧别人叫你神经病。
我们需要慢慢来,软宣传,耳濡目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接受了,就心痒痒了,就觉得穿着理所应当了,我们再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总比单一的街头宣传好。
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那么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璇玑。璇玑在英国,她有那样的条件,因为街头艺术是欧洲大众所普遍接受的。你要是穿着汉服在中国街头也吹笛子别人怎么看你?要饭的?还是骗钱的?
这时候你大声告诉别人这叫汉服,很多人听过的就会觉得很讨厌,而宣传的那位在人群眼里的形象就是跳梁小丑,疯子,白痴,丑态毕露。别人不会想你多么高尚,而是会想,这样的衣服这样的情景,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看到,太没素质太恶心。
你也许可以说他们的无知,但是无知不是罪过。
用论语的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也是绝对的错误。你喜欢的别人就一定喜欢?你讨厌的别人就一定讨厌?
因为你们乐在其中,丝毫没有发觉哪里不妥。其实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结果,宣传汉服的结果是要让所有人都注意到。很多同袍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无意识地向璇玑看齐,这种行动只有四个字能形容——东施效颦。
我们的结果很重要,不需要你真的怎么,只需要让他们觉得,这衣服很美,汉服很应该穿,这样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手段。而不是这种类似在大众眼中“哗众取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