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魂族吧 关注:1,462贴子:11,455
  • 13回复贴,共1

理智对待利与义 作文材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4-01-11 12:51回复
    学生的一收一据,众人的一贬一赞,孔子的一喜一怒。穿越时空的沉思,跨越千年的警钟:要理智对待利与义。
      利是义的衡量。道德仿佛是一架天平,义在这头,利在那头,义有了利的衡量,道德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在危难与道德交锋的那一刻,吴菊萍用她那双脆弱的双手,毫不犹豫的托住了高楼坠落的幼童,她选择了道德,她就选择了义,而那双手也因此骨折。她没有像常人一要把利与义划清界限,她同时选择了利,于是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表彰,更是接受了重金的酬谢。对此人们的看法不拘一格,而我认为利本应是义的衡量,吴菊萍的选择已是毋庸置疑。利与义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关系仿佛是权力与义务,行了义何畏收利?难不成要像做了坏事那般“息事宁人”?
      把捡到的贵重物品交到市政府,这在中国实在是件极其平凡的小事。既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表彰,也不需要失主的酬谢与款待。然而,爱国青年杨立在德国却有这么一段经历: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为了让他领回一枚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发动了百名警察寻找。镇长曾郑重的告诉杨立,奖金可以不在乎,但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善举的尊重。是啊!行多大义收多大利,利是义的衡量,那衡量的背后不正凝聚了整个社会对善举的认同和尊重吗?
      利是义的鼓励。道德仿佛是一株鲜花,义是花朵,利是徐徐的微风,义有了利的吹拂,道德的芬芳才得以发扬。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收购届“最高科学荣誉奖”。我不清楚跨越千年的“接受”是否还会迎来众人的一片唏嘘?只是倘若孔圣人可以再度点评,定还是只褒不贬。因为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养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养活了亿万的世界人口,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受之无愧。更何况,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对千千万万个有才之士的鼓励和号召,是对善举的传承和发扬。
      雅典运动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起了众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然而重奖效应却在中国与此同时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它不仅激励了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更让“善举”的火炬一再传承——中国女排集体捐款慈善机构,球员明星签名售衣募捐活动等屡见不鲜。这便是对义与利最好的诠释,对道德最好的发扬。
      跨越千年的沉思,穿越时空的警钟。流水化开春来也,心中自存清澈透明的流水,又哪怕是世间之利。理智对待利与义,让道德之花绽放四季。


    IP属地:河南2楼2014-01-11 12:51
    回复

      孔子老先生赞扬接受谢礼的学生而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
      此番举动旨在以一人之行影响众人之为。
      而透过这两件事看人生,是要面子还是要实在,道德与利益的进退维谷该如何把握?我认为,一切应
      从实际出发,重实在,扬德行;以客观的眼光看事情,以积极的态度做事情,发挥连锁反应的作用。


      IP属地:河南4楼2014-01-11 12:54
      回复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
        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
        2008
        年还会
        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
        构了吗?无独有偶,
        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
        SARS
        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
        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IP属地:河南5楼2014-01-11 12:55
        回复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
          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
          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
          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IP属地:河南6楼2014-01-11 12:56
          回复
            同样是做了好事,却因为对待物质与金钱的态度不同而得到了人们不同的评价。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人们的心中,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只有谦虚和无私奉献才是好人。子路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头牛,在兵戈相见的春秋时期,算是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子路就那么轻易地接受了;看看人家子贡,花自己的钱为公家做贡献,不计较不抱怨,那才是真正的有义之人啊! 利与义,犹如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受“利”而无“义”; 得“义”而失“利”,这就是人们的价值观。这种观念统治中国2000多年,“做好事不留姓名”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行为,直到现在,我们在做了好事之后,不但不敢不会不想接受别人的奖赏,甚至在被别人夸赞的时候还会脸红。这真的是正常的吗? 看过中国青年杨立在德国的一段经历以后,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镇镇长的话所感动。把捡到的装有钱和信用卡的皮夹交到市政厅,这在中国实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了,可是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为了让杨立领回一枚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进行寻找。 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还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了解了杨立想法以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才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个小镇的镇长,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严格执行奖励制度,这种精神,这种执著,这种信念,令我深思:我们的传统观念到底还能走多远? “义”和“利”真的不能兼得吗?


            IP属地:河南7楼2014-01-11 12:57
            回复
              尼玛,这是什么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11 15:52
              收起回复
                赞一个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11 23:0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12 13:17
                  回复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1-12 14:35
                    回复
                      百度搜的?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4-26 1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