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暴雷君吧 关注:2,105贴子:68,555

中国自古修真门派(转,非杜撰,来自传统典籍中真实记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度娘。
以及大把、小吧、及众吧友。


1楼2014-01-12 14:59回复
    道教内丹修炼,以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究其渊源,则始于伏羲、黄帝,开宗于老子,创立于尹喜、张道陵、王玄甫,发挥于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刘安、河上公、魏伯阳、左慈、葛玄、葛洪、陶弘景等,阐扬于唐末五代之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兴盛于宋元之张伯端、王重阳、丘处机、马丹阳、陈致虚等,继传于明张三丰、陆西星、清闵一得、刘一明、李西月、黄元吉、赵避尘等,承扬于当代仙学大师陈撄宁,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伏羲时,阴康氏“教人引舞以利导之”,赫胥氏部落的先民“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养生修炼。
      黄帝时,王乔、赤松子“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求故,吸而求精”,黄帝自身则有“移精变气”同上。的切身体验,并问广成子“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静心清。无劳无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衰。得吾道者为上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春秋战国时,内丹修炼术已十分盛行。老子成了内丹修炼的开宗者,因为老子将内丹炼养归就于一个“道”,并指出“深根固蒂”,才是“长生久视”之道。后代内丹修炼者,将其“道德”思想体系,“虚”“无”“静”“观”“精”“炁“神”等概念,“致虚”“守静”“守一”“坐忘”“心斋”等功夫,视为内丹修炼的根本,并将老庄颂扬的神人、真人、仙人、至人、道人、圣人、贤人视为内丹修炼的榜样。
      当时有周朝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服日月精华,隐德修行,同时代的人都不知道。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尽传“道”“德”修炼之法。后人称因尹喜形成的内丹派为文始派,并认为是内丹修炼的最高派别。
      尹喜得道后,将其传给东华帝君王玄甫,王玄甫创立少阳派,从而成为内丹修炼的最大法派。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今四川大邑鹤鸣山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广泛吸收各种内丹修炼术,如《太平经》中的爱气、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内照、存神、食气、胎息、辟谷的修炼方法,《老子想尔注》中结精、炼气、养神、守戒等修行法门,以及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参同相类”的修炼模式,从而成为内丹修炼实际的开创者。
      内丹找到归属以后迅速传播开来,东华帝君一传太极仙翁葛玄,二传正阳帝君钟离权。葛玄得道后,又传丹法于郑隐,郑隐传葛洪,使得道教内丹修炼在魏晋南北朝时继续往下传承。当时内丹著作有《大洞真经》《老子清静经》《五千文经序》《抱朴子内篇》《养性延命录》等经典,提出了诸如静思、存想、存思、存想、存神、内观、内视、行气、导引、咽津、呼吸、辟谷、守一、藏精、调精等修炼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内丹修炼术。钟离权得道后,悉传弟子吕洞宾,此二人在唐末五代内丹盛行的情况下,极大地弘扬了内丹修炼的精华,使得后世诸多丹家均奉他们为开山祖师。吕洞宾得道后传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刘海蟾、王重阳、程济明、麻衣道者等。
      刘海蟾得道后传张伯端,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在内丹修炼中称为“南派”。王重阳得道后传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刘仙姑,在内丹修炼中称为“北派”。此时还有中和南北二派的李道纯之“中派”,陆西星之“东派”,李西月之“西派”,伍守阳、柳华阳之“伍柳派”,张三丰之“隐仙派”,赵避尘之“千峰派”,他们使得道教内丹修炼在宋元以后进一步地向更深层次地发展。


    2楼2014-01-12 15:00
    回复
      文 始 派
        文始派的创始人为周朝时的关令尹喜,人称“文始先生”,“关尹子”,在道教中的神位较高。一说他原是周至县龙乡闻仙里 (今陕西周至县)人。一说他是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人。
        尹喜本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周康王时为大夫,曾担任函谷关令。《吕氏春秋·不二篇》称其思想“贵清”。庄子将其与老子一起称赞为“博大真人”。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了尹喜受《道德经》的经过:周康王时尹喜为大夫,后为东宫宾友,结草为庐,仰观乾坤之气象,寂心精思以求仙道,号曰楼观。一天,观看到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预知有圣人将要出关,求为函谷关令。遇得老子,拜为师,请求至道,老子遂著成《道》《德》上、下篇五千言授与尹喜,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
        尹喜得道成仙后,老君授他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位为无上真人,并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交泰霓裳,罗纹黄绶,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传其还以老君所言治国修身之精神,编成《西升经》。另《汉书·艺文志》还载有《关尹子》九篇,已亡佚,今本传于南宋,标为永嘉孙定家所藏,实为唐末作品,五代方士所作,道教尊为《文始真经》。
        就道教内丹而言,文始派为最高法派。因为文始派一传少阳派,二传南华真人庄子,三传西华帝君王骀,王骀又传唐朝人张果老,四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他们之中以南华真人庄子和张三丰最为杰出,庄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周,字子休,宋国 (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做过蒙地的漆园吏,蒙地在春秋和战国前期属宋,战国后期属梁。故刘向《别录》称其:“宋之蒙人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称:“梁国蒙县人。”此后他一直隐居,生活贫困,但学识渊博,著《庄子》一书。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其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其实庄子是老子思想的最好继承者,在历史上“老庄”并称,共同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又有所不同,老子贵柔,主张戒盈防满,在现实关系中求得自身的长保。庄子则认为现实关系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严重束缚,主张超脱现实关系而尽情逍遥。庄子同样将“道”视为生天生地的本体,但他又认为并不代表“道”具有质性,不过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他多次强调“道”是产生万物的本体,但它是非物质的,并举例说“道通一气”,但道并不是气,气是由道派生的。最后庄子将道集中“虚”上,他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追求“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务“虚”上下功夫,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从而修道、得道。进而把老子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从内丹角度上看,庄子提出了许多内丹修炼方法,如导引,庄子曰:“吹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见《庄子·刻意》。如守一,庄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形,形乃长生。”见《庄子·在宥》。如心斋,庄子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见《庄子·人间世》。由此可见庄子内丹功法的高深。
        张三丰为宋、明间道士,名通,字君实,号玄玄子,因为他平时不修边幅,人们又称他“张邋遢”。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仅名字雅号就有二十多个,如通、全、全一、玄化、玄玄子、三丰、三峰、山峰居宝、君实、思廉、疯汉子、邋遢道人等。其出生地点也不一,有说陕西宝鸡人,有说山西平阳人,有说辽宁积翠山人,有说辽东懿州 (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有说天目山人。又传为张天师的后裔。此间长达一千多年,地域遍及大江南北,皆为神仙幻化之举。据《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称,北宋时的张三丰北赴汴京的一个晚上,梦见真武大帝降临,传授给他一套奇掌神拳。第二天早晨,正好有一群强盗打家劫舍,张三丰便用此拳掌打败了这伙强盗。此后,他来到武当山继续修炼拳法掌诀,并将所炼之术定为武当内家拳,不久便以此闻名于世。元明时张三丰改字曰君宝、君实,号玄子。传说他体姿丰伟,大耳圆目,龟形鹤背,须髯如戟。一年四季,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领蓑衣。一餐能食数米,或数月不食。能预知吉凶祸福,人以为神。终生浪游,行无定止。曾在宝鸡金台观死而复活,其徒称他“阳神出游”。多次来往于武当山中,结草为庐,修炼丹道,并预言此山日后必大胜,嘱咐弟子“善守香火”。后又入四川青城山和鹤鸣山中访真揽胜。不久便回到武当山,于明洪武(1368—1399年)十七年(1384年)撰《无根树丹词》,自题为“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山天柱峰之草庐”,此草庐即今之武当玉虚宫,张三丰最终在此炼成九转还丹。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使者四处寻访他,始终不见其踪影。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年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遇真宫”,并数次遣使觅访张三丰,均不曾遇见。后又修真仙殿,祀奉张三丰铜铸鎏金像,像为身穿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神态飘逸,一副仙风道骨的形象。明英宗天顺(1457—1465)三年(1459年),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明世宗加封为“清虚玄妙真君”。张三丰平时虽专研于武术,但对道教思想亦有研究,其一生著作颇丰,清人李西月即编有《张三丰全集》,收入《正统道藏》。张三丰认为自古道流分正邪二教,而道、儒、释三教皆为正统,虽然创教者不同,但“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者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并称“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这便是张三丰丹道秘诀的可贵之处。
        文始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乘。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一己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之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入我,同天地”。这便是文始派丹法的最高境界,为出神入化,通向大道之仙径。因为此派专讲以神御炁,不讲炼精炼炁,也不讲火候药物,所以说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修方法。


      4楼2014-01-12 15:02
      回复
        少 阳 派
          少阳派的创立人为王玄甫,道经中称之为“少阳帝君”。《金莲正宗记》称其为太上之传人 (太上—金母—白云—帝君),号东华子,称“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为道教北五祖之第一祖;又称之为汉代人,生而奇表,幼具玄风,白云上真喜而爱之,携入山中,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龙法授之。后传道于正阳真人钟离权。而《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则说帝君姓王,不知其名,世代地里皆不详。得太上之道后隐修于昆嵛山,号东华帝君;复居于五台山紫府洞天,故称“紫府少阳帝君”;后显灵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钟离子。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叙述就比较详细,帝君不仅有名有姓,而且有诞辰日、成道日、籍贯、修炼思想等,文曰:“上仙姓王名玄甫,汉代东海(今江苏连云港西部)人,师白云上真,得道。一号华阳真人,六月十五降世,十月十六上升。”后传道于钟离觉,即正阳子钟离权。有诗一章载《混成集》,其诗曰:“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青松岩畔离柯下,白云堆里饮飞泉,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往气绵绵,三千功行好归去,休向人间说洞天。”
          综上所述,东华帝君一般认为是经过:由人而神的过程,即先人后神的过程。但也有生而为仙者,据杜光庭《仙传拾遗》载:“帝君盖青阳之气,万神之先也。居太晨之宫。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僚万亿,校录仙籍,以禀于老君,所谓王仙者,乃尊高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斯言盖得之欤 !”可见唐以后,东华帝君的地位十分显赫。
          元世祖至元 (1264—1295年)六年(1269年)正月诏封其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后元武宗又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就内丹修炼而言,少阳派为最大法派,后世的钟吕金丹派、南派、北派、三丰派、青城派、千峰派等内丹派均源于此派,这些派别皆尊他为开山祖师。此派不像文始派那样以虚无为宗,而属无上至真之妙道,顿超直入,修性而兼修命;而是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便于入手,次第分明。


        5楼2014-01-12 15:03
        回复
          正 一 派
            正一派的创始人为张陵 (34—157年),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尊称为张道陵。他于东汉末年创立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奉为创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清微仙谱》《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字太顺,曾客居于天目山。其母一夜梦见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后,于建武(25—56年)甲午上元(五月十八日)生陵。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蛋。张道陵从小聪明颖慧,七岁时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经》,通晓五千言精微义理。成年后相貌奇异,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年二十六“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58—76年)曾为巴郡江洲(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长生不死之道。据传魏伯阳曾收其为徒,授其秘旨。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赴。和帝(89—105年)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诏不出。其志在精诚修炼,得黄帝九鼎丹法。后又携弟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又居嵩山静心冥思,得《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于是遍访名山,以寻道修真。顺帝时(126—144年),一为四川朴素民风所吸引,二为蜀中峻峰秀岭、涧溪泉瀑所吸引,遂入四川,在鹤鸣山(一名鹊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境内)烧炼九鼎神丹,历三年而丹成。服后返老还童,于是继续西行探访仙源,求得“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精思修炼以至法术无边,世莫能测。据《列仙全传》称,张陵擅用符水治病,功渎渐著。后得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 、三清众经、符 丹灶秘诀印剑、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坛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狱变成二十四福庭。即为二十四治,每治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别掌管人事祸福。后到苍溪县云台山修九还九返之功,准备升天,但因其杀鬼太多,终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让他修行谢过,仍居留人间。于是返回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后世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后又度率弟子游历诸山,修行谢罪,大功告成,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朝拜元始天尊,封为正一平气大法师,令其重返人间,劝化尚未悟道的人,遂降临人间演法,治鬼,成为驱鬼避邪的天师,一旦灵至神到,鬼怪立除。永寿(155—158年)二年(157年),功成道著,天神来迎,白日升天。
            此后,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 (742—756年)六年(747年)册封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洪武(1368—1355年)元年(1368年)改封天师为“真人”。同时元成宗还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合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太一道等,成为道教大派。
            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曰:“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 ( 谦之 ) ,刘宋有陆天师 ( 修静 ) ,唐有杜天师 ( 光庭 ) ,宋有萨天师 ( 守坚 ) 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传》云:“ 谙事天师道,而超奉佛。”即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虽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师之号,但后世仍称天师,一直沿至今日。


          6楼2014-01-12 15:03
          回复
            LZ,你知道得太多了。


            7楼2014-01-12 19:52
            收起回复
              路过前排。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12 20:12
              回复
                已阅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12 20:18
                回复
                  太长不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13 08:56
                  收起回复
                    太长了,看了不到三分之一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1-13 11:17
                    收起回复
                      想写玄幻的可以借鉴一下,呵呵,天机啊不可泄……


                      12楼2014-01-13 13:12
                      收起回复
                        难为楼主了 我身为老子故里的人 我都没坚持看完苦县就是现在鹿邑县
                        没有尾巴 俺真没尾巴…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1-13 23:12
                        回复
                          钟 吕 派
                            钟吕派以钟离权、吕洞宾为代表,是宋元内丹术的肇开者。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五代京兆咸阳 (今陕西咸阳)人,一云燕台(今北京)人。面容慈善,身材魁梧,贯文通武,长八尺七寸,须髯过腹,目含神光,仕汉为将军,出兵不利,隐遁终南山,得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于东华帝君。后又隐于晋州羊角山,与世隔绝,束发为双髻,采槲叶为衣,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道成,天真赐号太极太宫真人。神游人间,变化无常,世人往往遇之,有诗颂曰:“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误,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作《破迷证道歌》《灵宝毕法》行于世。今终南山凝阳洞传道观即为其遇东华帝君处;咸阳周曲湾正阳宫即为其故居。
                            《白云仙表》称正阳帝君曾祖讳朴,祖讳守道,父讳源,当后汉末年皆据要津,有功于国。师少工文学,尤善草圣,身长八尺七寸。仕至佐谏议大夫,因表李坚边事不当,谪为南康知军,汉亡复仕于晋,与偏将军周处领兵,失利逃于乱山,得遇东华帝君,遂弃俗入道。
                            《宣和书谱》卷十九云:“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
                          钟离权著《破迷证道歌》,认为修道应以先天一炁为本,“一炁循环无阻碍,散在万物与人身。”只有金木合交,铅汞交结,龙虎合欢,子母相会,神炁归根,合于混沌未分真,则金就丹成。这样就能产生仙胎,炼成纯阳之体,“聚则成形,散则成炁,返本还原太虚同”。强调内丹炼养,创内丹药物、采取、火候之理论,崛起内丹道之先声,故被全真教尊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诏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唐德宗贞元 (785—805年)丙子(796年)四月十四日生于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幻登仕途,屡考不第。后游沣水之上而遇正阳子,历经“十试”后,始知“黄梁梦觉忘世上之功名”,遂入道,得金丹太乙之功于正阳子,后隐庐山修成仙道。常翱游人间自称回道士,时隐时现,变幻莫测。时有诗选曰:“捉得金精作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曾在邯郸逆旋,授于卢生一枕,又于东邻沈氏家赋诗以榴皮书壁,其灵迹正籍野史中不可胜数。
                            《金莲正宗仙像传》称其生于唐贞元 (785—805年)丙子年(796年),咸通(860—874年)三年(862年),六十四岁,进士及第,游于长安酒肆(今西安东关八仙宫门前)遇钟离权,经十试皆无所折,遂得授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其潜心修炼,百余岁而童颜,故《宋史·陈抟传》曰:“步履轻疾,倾刻数百里。”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曾祖讳延之,终浙东廉使。祖讳渭,终礼部侍郎。父讳让,为太子右庶子,迁海州剌史。母王氏夫人,于贞观 (627—650年)丙午(646年)四月十四巳时,天乐浮空,一白鸿似鹤,自天入怀而生之。取名绍先,有黑子于左眉角。大如筋头,后变赤色,周岁即能诵读。五岁时,诸子之经无不皆通,二十岁时,娶刘校尉之女为妻,但终不肯近之。既长,身长八尺二寸,淡黄笑脸。稍麻,三髭须,头顶华阳巾,喜穿白騪衫,系大皂绦。貌似张子房,又类太史公状。举进士三次而不第。天授(690—692年)二年(691年)已四十六岁,受父母命赴试于长安,于酒肆中遇钟离权……后改名为岩,字洞宾。……遂游沣水之上,登庐山钟楼。祝融君遇见,知是仙宗,遂传天遁剑法,曰:“余火龙真君也。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洞宾得此剑,游于江淮间,以灵剑斩长蛟。游至洞庭湖,独酌于岳阳楼上,云房忽降,曰:“上帝命汝眷悉居荆山洞府。子之名祀注玉清籍中。”于是三月十八日,得见苦竹真君,授以日月交并之法。年五十三,归享庐山。年六十四,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
                            钟吕派丹法以“炼心”为纲要,以“心息相依”为法门,认为心静念止即可以调动体内的精、炁、神,使之凝聚成“药物”,在体内炼成金丹,具体步骤为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粉碎虚空等几个阶段。
                            道教内丹炼养思想,经钟、吕后日臻完善。以慈悲度世为成道之途,改铅汞与黄白术为内丹修炼,易剑术为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在社会上影响尤为显著。北宋宣和 (1119 — 1126 年 ) 元年 (1161 年 ) ,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 (1264 — 1295 年 ) 六年 (1269 年 ) ,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 (1308 — 1312 年 ) 三年 (1310 年 ) 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15楼2014-01-14 02:23
                          回复
                            自顶 大家看完书了看看这个消消食


                            21楼2014-01-15 1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