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厦门日报B03版,报道了湖里区火炬东路无路灯,相关部门摊手不管;工厂偷排废弃,环保分局束手无策。深刻意识到岛内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无照工厂违法排放废气扰民、道路长期无路灯困扰行人,这些实实在在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起来却一波三折,甚至出现有单位愿意出钱,但不愿意出力的结果,使问题仍然徘徊在原点。
这是为什么呢?
实事求是地说,上述问题在市纠风办督办后,有关部门还是有所动作的,例如,湖里环保分局已经依据相关法规,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禾山街道办事处、市政部门等也承诺分工解决路灯建设管理问题。遗憾的是,或因措施的落实,或
因某个环节的“卡壳”,困扰群众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好事为什么不能办好呢?症结还是畏难、怕麻烦,群众意识淡漠。试想,环保部门虽然受到自身职责的制约,无法及时采取查封措施,但是违法设立的工厂,还涉及无照、消防等其他违法问题,如果环保部门能积极作为,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违法加工厂也许就不至于在被处罚后仍继续生产,污染环境;又如,如果相关部门主动承担义务,当仁不让,路灯问题的解决也不至于“卡壳”。
无照工厂违法排放废气扰民、道路长期无路灯困扰行人,这些实实在在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起来却一波三折,甚至出现有单位愿意出钱,但不愿意出力的结果,使问题仍然徘徊在原点。
这是为什么呢?
实事求是地说,上述问题在市纠风办督办后,有关部门还是有所动作的,例如,湖里环保分局已经依据相关法规,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禾山街道办事处、市政部门等也承诺分工解决路灯建设管理问题。遗憾的是,或因措施的落实,或
因某个环节的“卡壳”,困扰群众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好事为什么不能办好呢?症结还是畏难、怕麻烦,群众意识淡漠。试想,环保部门虽然受到自身职责的制约,无法及时采取查封措施,但是违法设立的工厂,还涉及无照、消防等其他违法问题,如果环保部门能积极作为,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违法加工厂也许就不至于在被处罚后仍继续生产,污染环境;又如,如果相关部门主动承担义务,当仁不让,路灯问题的解决也不至于“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