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这可能是大家都比较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好的演唱要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比如蔡琴、徐小凤、梅艳芳等,她们的歌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中低音一般要饱满、深情为好。但也像高音一样,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共鸣。低音是要依赖胸腔共鸣和宽大的嗓音结构才能体现的,先天性比较强。以我的经验,低音潜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难练低下去很多的,能下去几个音阶不错了。所以并不是只有唱高音时才算有难度,唱到低音的时候同样难度很大。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张学友的2003演唱会,里面那首“如果这都不算爱”,听后你会觉得没有几个唱流行歌曲的人能低得下去。如果一定要录制低音丰富的歌,早上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直接录,声音会下去很多。所以,中低音欠缺的人尽量避免这样的歌,扬长避短,同样中低音丰富的人一定要好好发挥它的潜质,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的时候,胸前和嗓子一定要放松,用叹气的方式可以加强一些共鸣,实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气息产生口腔共鸣,会感觉声音浑厚一些。但不管怎样,嗓音天生浑厚的人的发挥余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的时候,要多加以润色,包括吐词换气都具有美感,当然这又与感受唱功有关,中低音还是多听听“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那一段遗忘的时光„„蔡琴”的吧。歌曲的整体把握。很多歌手只注意句与句的细节,把演唱的细节单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把整首歌画一条起伏的线条吧,你会知道哪里该低调、哪里该高亢了、哪里该重、哪里该轻、哪里该一带而过、哪里该拖一个饱满的长音。
温馨提示:便于您以后更好的学习,建议转载日志到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