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春秋吧 关注:37贴子:2,898
  • 14回复贴,共1

【闲谈】谈的是诗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21 00:33回复
    重看诗经发现些有趣的东西,连带着聊聊几篇个人觉得还不错的。
    我只是开个坑,抒发下,既然是坑当然还是坑着比较好。(←哦克!前面的坑还没填!!)咳咳!那啥,不要扔臭鸡蛋!!【抱头跑】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1-21 00:34
    回复
      【第一篇】
      篇名:《君子阳阳》
      出处:《诗经.国风.王风》
      年代:先秦
      原文:
      君子阳阳①,左执簧②,右招我由房 ③。其乐只且④!
      君子陶陶⑤,左执翿⑥,右招我由敖 ⑦。其乐只且!
      【注解】
      ①君子:指舞师。阳阳:洋洋得意。
      ②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③我:舞师(君子)的同事。由房:为一 种房中乐。毛传:“由,用也。国君有房中 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 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 ,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一说由房即游 放。
      ④只且(音居):语助词。
      ⑤陶陶:和乐舒畅貌。
      ⑥翿(音道):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 鸡羽毛做成,扇形。
      ⑦由敖:当为舞曲名。马瑞辰《毛诗传笺 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 ·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郑笺:“ 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于燕舞之位。”朱熹《 诗集传》:“骜,舞位也。”
      【译文】
      君子洋洋得意,,左手持笙簧,右手招我进卧房,其情实欢畅。
      (啊嘛!我承认我邪恶了,看见由房一词的注解我就无语了。一种房中乐,看见这句翻译我不想邪恶也难啊!咳咳,那啥,这还是两男的。)
      君子乐陶陶,左手掣着鸟羽旄,右手招我同舞蹈,其乐实逍遥。
      【解析】
      《毛诗序 》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 ,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说乐官遭 乱,相招下属归隐,据诗中“招”字为说。
      从诗文来看, 描写的是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面。当时东周王室已经衰微,苟安洛阳,但仍有专职的乐工和歌舞伎以供统治者继续嚣奢淫糜。
      “由房”可能是“ 由庚”、“由仪”一类的笙乐,并非朝庙祭拜所奏的乐。可是对于书上给的解释我很无奈。摆明带坏孩子吗?看到笑的绝对不纯洁啦。
      诗的格调流美, 《程子遗书》中说:“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 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
      我会关注此篇纯属是因为那个由房的注解和翻译!!!咳咳,男男……那啥我先溜了,明晚再来坑下一篇。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21 00:38
      回复
        【第二篇】
        篇名:桃夭
        出处:诗经·国风·周南
        年代:周代
        【原文】
        桃之夭夭⑴,灼灼其华⑵。之子于归⑶, 宜其室家⑷。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⑸。之子于归,宜其 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⑹。之子于归,宜其 家人。
        【注解】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 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 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 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 形容桃叶茂盛。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 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 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 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解析】
        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记载:“ 仲春,令会男女。 ”朱熹《诗集传》 也有说:“然则桃之有 华(花),正婚姻之时也。”再者周代一般都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嫁女儿,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 了一首赞歌。古人常说: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诗 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说他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诗人便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 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 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 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各有特色, 自然算不上庸才、蠢才,但他们基本都是受到《桃夭》的影响才兴起以花比美人的念头,写了这些诗词,只不过影响有大有小,运用有些技巧。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有种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到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后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 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 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 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 ,融为一体。比兴手法是诗经中最常见的,运用最多的。会记住这首诗是因为帮辞音写婚贺时用过,然后有了印象,真正记住则是因为一幅手绘。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22 00:12
        收起回复
          【第三篇】
          篇名:蒹葭
          出处:《诗经·国风·秦风》
          年代:秦代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沚。
          【注解】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 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 :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 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
          从之:沿着弯曲的河 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
          遡洄: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 曲折盘旋的水道。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 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 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 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 宛然,好像。
          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 下文“采采”义同。 晞:晒。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 岸边。
          跻: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 高,行走费力。
          坻: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
          已:完毕
          涘: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 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 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 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 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 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 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 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 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 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 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25 16:43
          回复
            【解析】
            《蒹葭》是首爱情诗,抒发了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 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 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 ,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 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 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 “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 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 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 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 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序称:“《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真不知是从何说起。朱熹之解,稍得其意:“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 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若论赏鉴,此篇则多有会心之言 。陆化熙有云:“通诗反复咏叹,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一篇俱就水说,故以蒹葭二句为叙秋水盛时景色,而萧索凄凉,增人感伤之意,亦恍然见矣, 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气。‘所谓’二字有味, 正是意中之人难向人说,悬虚说个‘一方’ ,政照下求之不得。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 。会得此意,则连水亦是借话。”贺贻 孙又说:“秋水淼茫,已传幽人之神,‘蒹葭’二句又传秋水之神矣。绘秋水者不能绘百川灌河为何状,但作芦洲荻渚出没霜天烟江 之间而已。所谓伊人,何人也?可思而不可见,可望而不可亲。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25 17:00
            收起回复
              【解析】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 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 》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 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 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 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 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 ,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 ,却无人相慰劳!
              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 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 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 写实的笔法来写的。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 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 ,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 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这首诗的主题则是严肃的。
              (以上说法皆来自百度,因为我手上没多余资料,整理不了,今天受人之托来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26 02:36
              回复
                【注解】
                (1)火,古读毁。流,流动。流火,星 名,夏历五月,此星当正南方,六月过后就偏西,故称流。
                (2)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3)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 以下类推。觱(bì)发(bo,阴平):风寒也。
                (4)栗烈:气寒也。
                (5)褐(hè):粗布衣服。
                (6)卒岁:终岁,年底.
                (7)于:为,修理。耜(sì):古代的一 种农具。
                (8)举趾:抬足,这里指下地种田。
                (9)馌(yè):往田里送饭。南亩;南边的田地。
                (10)田畯(jùn):农官,农夫。喜: 欢喜。
                (11)载阳;天气开始暖和。
                (12)仓庚:又名鸧鹒,黄鹂鸟。
                (13)懿筐:深筐。懿,深貌。
                (14)遵:沿着。微行:小路。
                (15)蘩:白蒿。祁祁:人多的样子。
                (16)公子:指国君之子。殆及公子同归 :是说怕被公子强迫带回家去。一说指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 归:出嫁。
                (17)萑(huán)苇:芦类,可作箔(芦 帘)。
                (1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 条:修剪。
                (19)斧斨(qiāng):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21)猗(jǐ):通“掎”,牵,拉。女桑: 小桑。
                (22)鵙(jú):伯劳鸟,叫声响亮。
                (23)绩:织麻布。
                (24)朱:红色。孔阳:很鲜艳。
                (25)秀葽(yāo):秀是草木结籽,葽是草名。
                (26)蜩(tiao,阳平):方言,蝉,知了。
                (27)陨:落下。萚 (tuò):枝叶脱落。
                (28)同:会合。
                (29)缵:继续。武功:指打猎。
                (30)言:语助词。私:归自己。豵(zō ng):一岁的野猪。文中泛指小的野兽。
                (31)豣(jian阴平):三岁的野猪。文中泛指大的野兽。
                (32)斯螽 (zhōng):蚱蜢。动股:蚱蜢鸣叫时要弹动腿。
                (33)莎鸡:纺织娘(虫名)。
                (34)穹窒:堵塞鼠洞。
                (35)向:朝北的窗户。谨:用泥涂抹。
                (36)改岁:除岁。
                (37)郁:郁李。薁(yù):野葡萄。
                (38)亨:烹。葵:滑菜。菽:豆。
                (39)剥(pū):敲击。介:求取。眉寿 :长寿。
                (40)壶:同“瓠”,葫芦。
                (41)叔:抬起。苴(jū):秋麻籽,可吃。
                (42)荼(tú):苦菜。薪:砍柴。樗 ( chū):臭椿
                (43)重:晚熟作物。穋(lù):早熟作物。
                (44)上:同 “尚”。宫功;修建宫室。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28 07:44
                回复
                  【译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
                  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
                  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
                  田官十分高兴。
                  七月大火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
                  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
                  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
                  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
                  姑娘心中好伤悲,
                  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
                  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
                  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
                  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
                  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
                  我的红色更鲜亮,
                  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
                  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
                  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
                  猎取狐狸皮毛好,
                  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猪归自己,
                  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
                  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
                  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
                  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
                  岁末将过新年到,
                  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
                  十月庄稼收进仓.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
                  庄稼刚好收拾完,
                  又为官家筑宫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
                  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
                  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
                  献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来始降霜,
                  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
                  宰杀羊羔大家尝。
                  登上主人的庙堂,
                  举杯共同敬主人。
                  齐声高呼寿无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28 0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