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信访吧 关注:216贴子:65
  • 0回复贴,共1

拆迁户20年未获安置 拆迁协议系冒名签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世纪90年代初,因西厢工程建设,郭茂齐家位于原宣武区一处房屋被划入拆迁范围。1993年1月,房屋拆迁时郭家人却并不知情,回家后才发现房子已被拆完,之后一家人被人临时安置在一处30多平米的楼房居住直至今日。昨天,郭茂齐告诉记者,他们多次到各部门反映情况,但始终未能得到令他们满意的安置补偿。
讲述
暂住地21年无手续
郭茂齐一家当年被拆迁的平房位于原宣武区北线阁15号院,包括2间公产房屋和4间私有房屋,面积分别共计12.4平米和49.2平米。90年代初,因北京市要建设西厢工程,这6间房产被划入了拆迁范围,当时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北京市市政工程局(现已改制为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市政路桥集团)。
郭茂齐的老伴曹德华回忆,1993年,因二人的独子重病在医院抢救,他们白天下班后就要赶到医院照顾孩子,常常几日不能回家。当年1月的一天晚上,二人从医院回家时却突然发现,家中的房子已经被拆。
曹德华称,“房子要拆迁是早知道的事,但拆迁办的人还没找过我们谈拆迁协议。”次日一早,郭家人找到负责北线阁区域拆迁工作的拆迁办人员邵书浩,他回复称自己不清楚何人所为。
曹德华称,邵书浩提出广安门外三义里小区1号楼恰有一处空房无人居住,郭家可先搬至此房暂住。两三天后,邵书浩便给郭茂齐送来了钥匙,郭家人随后搬入此地。
据了解,按照当时的拆迁回迁政策,郭家房子拆迁后应该回迁到丰台区马家堡小区。曹德华称,搬入三义里1个多月后,邵书浩突然给郭家送来一张《换房协议书》,上写郭茂齐位于北线阁15号院的房子与张某的三义里1号楼121室互换,并盖有广安门外房管所公章,“房子互换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拆迁户,拆迁户的名额被张某顶了,我们这时候才知道不对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1-24 07: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