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联萌吧 关注:3贴子:26
  • 0回复贴,共1

退伍老兵春节见记者吃惊:中央媒体怎会来这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华网西安2月2日电 当记者推门进入现年8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洪山的房间时,他正躺在床上晒太阳。听说有记者来采访,张洪山赶紧起来,吃惊地问:“中央媒体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怎么会来这里呢?”
还没等记者开口,他就从床头拿出自己编写的快板,说:“这就是我老汉住在这里的感受”。在这个题为《生活赛神仙》的快板中,张洪山的台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电动大门亮灿灿,彩砖路面惹人羡;柏油通道宽又宽,住的大楼像宫殿……”
张洪山所说的“宫殿般的大楼”正是投入使用不到两个月的延安八一敬老院。与其他敬老院不同,在这里休养的都是老红军、老复员军人。与1959年创建初期的二十几张床位相比,新建成的延安八一敬老院设计床位400多张,供全市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和老解放军战士常住或轮休。
张洪山是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人,1951年,20岁的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身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卸下戎装,在家务农,育有四女一子。
在延安,像张洪山这样有过战场经历的老兵有4000多名。进入新世纪,中国逐步加大对退伍老兵的抚恤力度,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15%-20%。
“老婆子(妻子)不在了,儿女不在身边,即使在身边也得忙自己的,没时间招呼我。一个人住得自己挑水、拾柴、做饭,在家种点玉米,卖掉玉米买面可以吃馍。”张洪山这样回忆2012年进入敬老院以前的生活。
新建成的延安八一敬老院位于延安市枣园镇裴庄村,占地50亩,距离市中心约15分钟车程,首批入住的老人130位,敬老院的运营经费由延安市政府负担。
“由于新敬老院刚刚投入使用,入住人数还不足三分之一,年后陆续还会有老人入住,受中国人养老尽孝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儿女双全的老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 延安八一敬老院院长徐建华说。


1楼2014-02-03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