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吧 关注:11,347贴子:38,988

【象牙塔的铁窗 】 ----读维维安写的父亲《王尔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ag: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blogbus.com/tween-logs/6067763.html
这里一部分出现过【汇集】,但由于是整体特别开帖保留避免散落现象。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2-05 00:34回复
      “好心的美国人死后,都去了巴黎。坏心的美国人死后,就留在美国。” 这是王尔德嘲弄美国人的名言。不过跟他讲过的许多缺德话一样,这句名言犹如澳洲土人的回飞棒,不幸应验在他自己身上。只是王尔德真的死在巴黎;而非死后升天去巴黎。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2-05 00:34
    回复
       伦敦和巴黎是王尔德命中的双城记。他在双城之中,凭了锦心绣口;曾经轰动文坛,成为天之骄子,但是退才傲世之余,一旦命运逆转,却成社会弃儿,尝尽羞辱与孤苦。早年在巴黎他曾对纪德夸口,说他过日子用的是天才,写文章不过靠本事。时间证明,王尔德靠本事写的文章足以传后,至今不衰,但自诩用天才过的日子,到头来却一败涂地。在生前;一位作家的骤起骤落像王尔德这么匆促的,实在少见。   王尔德是在二十四岁那年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即去了伦敦。开始的十三年他试过各种文体,却都未成气候,惊动文坛的还是他那急智巧答的天纵口才。但是从一八九O年他的唯美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发表以后,一连五年他的杰作频频问世 有的引发争论,有的遍获好评,总之是占尽了风骚,而使国际瞩目。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2-05 00:34
      回复
        《道连·格雷的画像》兼有美学与伦理的多重意义,妙语连篇多于情节,其中写到同性恋与谋杀的段落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大为惊骇。但紧随其后出版的《石榴屋》却是一本天真可爱的童话集;而从一八九二年二月到一八九五年二月,匆匆三年之间 王尔德的四出喜剧《温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理想丈夫》、《不可儿戏》,依次在伦敦上演,评论家虽然见仁见智,观众却十分欢迎。   一八九五年的一月与二月,《理想丈夫》、《不可儿戏》先后上演。《理想丈夫》首演之夜;威尔斯亲王与众多内阁大臣都前往观赏,演毕亲王热烈致贺,萧伯纳更为文赞扬。《不可儿戏》更逗乐了全伦敦,不但观众满座,连剧评家也一致称美。作家到此 真足以自豪了。   就在这自得的高潮,王尔德绝未想到七星期后他的命运就会逆转、急转,而万劫不复。这时;他和同性恋的男友,昆斯伯瑞侯爵的第三子艾尔佛瑞·道格拉斯,已经交往了四年。父子之问不睦如仇,侯爵对道子的爱人当然妒恨,一直想要当众折辱这位唯美才子。就在《不可儿戏》上演的第五夜,愤怒的父亲在王尔德常去的俱乐部,把自己的名片留给侍役,上书“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To Oscar Wilde,posing as a somdomite)。最后一个字当然是拼错了,侍役并不理会只装入信封,放在大堂的信架上。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2-05 00:35
        回复
          十天后王尔德从乡下回城,见到此信,在盛怒之下不听朋友的劝告,对侯爵提出控诉。审判三日后侯爵获判无罪,反证原告王尔德确有同性恋行为,因而被捕。再度开庭,站在被告席上的不是昆斯伯瑞侯爵,而是唯美大师王尔德自己了、两度审问王尔德案,从四月二十六日到五月二十五日,前后历时两月,终判王尔德有罪,应服刑两年,并加劳役。   王尔德在里丁监狱两年,身心都受到重挫,再出狱时已成为社会的弃儿,不见容于名教。法院宣布他破产,将他的财物拍卖一空,连他剧本的版权都要靠好友出面买回,转赠给他的次子维维安(Vyvyan Holland)。他入狱的第二年,母亲王尔德夫王尔德一入狱,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改姓贺兰(Holland),而他自己一出狱,也不得不改名叫西巴斯钦·梅莫斯(Sebastian Melmoth)。   一人失足,全家落难。在短短的两面三刀个月里,一个唯美在师忽然变成悲剧主角王尔德的生命正如他的妙句一样,充满反讽。在《狱中书》(De P叫和ndis)之末他说“一切审问都是生之审问,正如一切判刑都是判死刑,而我已被审问过三次……现今制度下的这个社会,没有我立足之地,不给人余地;可是造化的甘霖不分小人与君子,总有石隙可容我藏身,有幽谷之静容我哭泣而不受干扰。”   王尔德的作家生命、才子风光,在入狱之后就一去不回了。但在铁窗之下他还写了一封动人的长信给艾尔佛瑞,也就是死后五年才得发表的《狱中书》。出狱之后,他又续成了一生所写的最好一首诗——《里丁监狱之歌》。这一文一诗写于他落魄的末年,深沉的哀伤和早年的飞扬跋扈形成鲜明对照。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2-05 00:35
          回复
            王尔德当年的监狱不许犯人看书写作,直到他服刑的末期才供给纸、笔和墨水。供纸仍很苛严,每次只发给一张狱中限用的对开蓝纸,写完一张就给收走,再发给一张。《狱中书》就是这么辛苦写成。作者根本没有机会查书,更不可能修正手稿,但是断续写成的洋洋大文竟然没有出错,也无重复,而且还用了各种语文来引经据典,腹等如此充沛,不愧真是才子。   综观这位才子的一生,与他自己创造的《道连·格雷的画像》恰恰相反 王尔德的真身早已衰朽,但其画像,也就是他全部作品超凡拔俗的风格,一世纪后仍顾盼自得,不可磨灭。同性之恋在今日已经不值得大惊小怪,连拜伦的乱伦都可以宽恕了,何况王尔德的阿当尼斯爵呢。当年拜伦不容于英国社会,二十八岁就自放于欧陆,永不回国。王尔德自还于欧陆,已经是四十一岁的沧桑罪人了。两位浪子都理骨他乡,拜伦等到一百八十一岁(一九六九年),西敏寺才以一方大理白石 铺地为一,把他迎回诗人之隅。王尔德在巴黎等到一百四十一岁(一九九五年),西敏寺才用一扇灰蓝色的菱形彩窗,为他痛苦的冤魂竖立神龛。   尽管如此,壬尔德的喜剧百年之后仍然迈得伦敦的观众哄堂大笑。他的妙语名言仍然频频被引,令人会心微笑,并不觉得过时。百年以来;他的传记不断出现,引领好奇的读者从都柏林追到牛津,从伦敦追到巴黎,去重游这位爱尔兰奇才的真幻世界。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2-05 00:36
            回复
              王尔德家族   王尔德的性格特质绝大部分都可归因于他的出身,而要评价其一生,就一定要先介绍他的家族。王尔德家族起源于荷兰,这个姓到今天在荷兰仍极为常见。所有的王尔德传记都遵循第一位替王尔德写传记的作家罗伯特·薛瑞德(Robert Sherard)的引导,记载该家族最先移居爱尔兰者,是一位职业为建筑商的成员;他从荷兰德aDurham)东部十二英里小镇沃辛汉(Wolsingham)来到爱尔兰,是这个家族头一个移居爱尔兰的。不过,这一点却缺乏根据。那位建筑商的姓发音为“de Vilde”,爱尔兰人很可能将之与“the builder”混淆了;而且,沃辛汉小镇的故事,根本就是薛瑞德在发现该镇有许多同姓人家后凭空想像出的产物。事实上,第一个定居爱尔兰的王尔德家族成员是一名上校,他是荷兰一位画家之子,画家的作品到现在还在海牙艺廊(Hague Art Gallery)展出。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2-05 00:41
              回复
                母亲珍·法兰西丝卡   威廉爵士娶了珍·法兰西丝卡·艾吉(Jane Francesca Elgee)为妻。珍是威克斯福(Wexford)地方一名律师之女,为爱尔士出名的才女。她生于一八二六年,十几岁就成了狂热的爱尔兰爱国主义者,积极参与爱尔兰人反抗英国压制的运动。她以约翰·芬萧·艾里斯(John Fernshaw Ellis)为笔名写了许多极具煽动性的政论文章与诗篇,后来则将笔名改为史波兰萨(Speranza)。她不只一次险些遭到当局以叛国罪名逮捕起诉。珍的异议行动在一九四八年达到顶点,同年还发表了一篇长达六千字,题为《木已成舟》('The Die is Cast')的文章。刊登这篇文章的报社编辑达菲(CharlesGavan Duffy)在文章见报前就因煽动叛乱罪被捕,虽然他不必为文章负责,但检方仍在审判中引用文章中的段落来对付他。当时还未出嫁的珍在法庭旁听,马上就毫不在意地起身大叫道:“我就是写那篇文章的罪犯,站在被告席上的应当是我。如果真的有人犯法,应该是我。”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2-05 00:42
                回复
                  王尔德诞生
                  珍对政治的狂热在婚后消退。她变得安于家庭生活,只写些与爱尔兰民俗传说有关的诗与书籍,对相关题目也颇有研究。此外,她还成了都柏林一个文艺圈中的核心人物。她与夫婿育有两男一女,最大的威廉(Wlliam Wills WIlde)生于一八五三年,与弟弟奥斯卡·王尔德一同求学,连大学也是一起卜的。威廉后来成了律师,个过他很快就厌倦这种生活,转业成为记者,在伦敦的报界还是一位名人,最后死于一八九六年。王尔德在哥哥出生一年后诞生,不过他的出生令母亲有些失望,因为她一直以为这胎能如愿生个女孩。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小男孩多半在会走路之前就不再穿裙子,可是土尔德的母亲一直到一八六七例不了第三胎,才不再让王尔德穿裙子。晚近的一张着色照片(或利用银版照相而成的照片),就是年约两岁的干尔德身穿蓝色天鹅细B装的模样。   王尔德出生在父亲位于都柏林魏斯兰街(Westland Row)二十一号的诊所卫,被取名为奥斯卜·分葛·欧(雷泰·威尔斯(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lls)。从这个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母亲的巧思。公元三世纪爱尔兰战士银行吟诗人欧西恩(Ossian)的儿子就叫奥斯卡,他在一场战役中与卡柏尔王(King Cairbre)打斗时被杀。不过,当时瑞典国王的名字也叫奥斯F,王尔德的父亲曾为他动了一次极为成功的白内障下术,国王后来还成了王尔德的教父。   再者,芬葛是欧西恩父亲的名字。在欧西恩的诗篇中,芬葛也是个英雄人物。也许王尔德的母亲认为自己前世就是芬葛。欧佛雷泰则可能与——   3   我艾索拉的头发   死于一八六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她不是死了只是睡着   多年以后,王尔德为纪念亡妹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感情细腻,意味悲伤却不见愁苦,少有诗作能超越其意境:   步子放轻点,她就在那雪地下,   说话小声点,她能听见花儿长大。   她闪亮的金发,蒙上尘土,   年轻美丽的她,就此归于黄土。   像朵百合,如雪般白的她并不明白,   她是个在幸福中成长的女孩。   她胸前盖着棺木与沉重的石头,   我心兀自困惑,她已然安息。   在一片平静当中,她听不见   竖琴之声或诗篇吟颂,   我的一生于此入碱,   于这堆尘土中。
                  【如果对此诗感到兴趣可以去【汇集】看看】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2-05 00:44
                  回复
                    遗憾的是,小艾索拉并未留下任何画像。王尔德家族成员早期画像包括王尔德父亲在二十八岁时由伯纳·莫瑞尼(Bernard Mulrenin)所画的人像,另一张则是王尔德母亲在二十八岁时由同一位画家所画的画像。这两张画当年都曾在皇家海柏尼恩学院(Royal Hibernian Academy)展出。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2-05 00:45
                    回复
                      都柏林的三一学院
                      一八七一年十月,十七岁的王尔德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的人学奖学金。该校为爱尔兰地区的新教徒大学,工尔德在此就读三年,深深为该校古历史学教授马哈非牧师(Reverend John Pentland Mahaffy)的教学所吸引。当时年仅三十多岁的马哈菲教授同时也是学校高层人员,在当年,像他一样年轻的人拥有如此崇高的职位是很不寻常的。马哈菲教授对希腊文化十分着迷,对王尔德的一生也有相当的影响。   在三一学院求学期间,王尔德与哥哥威廉住在一起。宿舍是一栋不知为何而被称为“博坦尼湾”[译注:澳洲的一处海湾名〕的四方形建筑物,他们就住在一楼第十八号房。这栋建筑内所有房间的格局都一样:有两间卧房、一间客厅,以及一个类似食品储藏室的房间。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2-05 00:46
                      回复
                        和【汇集】重复的内容会挑选后删除,大家可以把【汇集】当作相关内容补充和延续看看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2-05 00:48
                        回复
                          爱德华·卡森
                          王尔德与爱德华·卡森(Edward Carson)两人长久的竞争关系,也是在这栋宿舍中开始发展。王尔德与卡森同龄,不过卡森性格强悍且勤奋,王尔德却反应机智、聪明外露。一八七_三年,王尔德得到了三一学院大学部学生最高学术荣誉,也就是古典文学方面的基金会奖学金。奖学金得生每年可获得二十英镑的津贴(当时是二十英镑,不过后来金额大大地提高了),兔费住宿,以及许多其他特权。到I一八七四年,王尔德又以一篇针对《梅纳凯编辑之希腊幽默诗人两三事》(The Fragments of the Greek ComicPoets,as Edited by Meineke)所写的论文得到柏克莱金质奖章的希腊文学奖,而这个奖是三一学院学生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最高荣誉。   卡森虽然努力想获得奖学金,可是一直无法达到标准。王尔德很了解卡森的性格,一次他与友人走在校园中时说道:“他是一个注定要登*高峰的人。”而他的友人回答道:“没错,而且如果要踩在朋友身上才能更上层楼,他也一定不会迟疑的。” 很遗憾,后来这些话果然如王尔德所言而成为事实。   马哈菲牧师   正如先前提到的,马哈菲是王尔德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工尔德在多年后曾写道:   “我从马哈菲与泰瑞尔(Tyred)那里培养了对希腊文的热爱与知识。他们对我来说就是三位一体,而马哈菲则是特别重要。虽然就一个学者来说,马哈菲不像泰瑞尔那样优秀,但马哈菲在希腊住过,让自己浸淫在希腊人的思想与感觉当中。除此之外,他以艺术家的观点来看待万物,使得我的观点越来越与他的看法相同。他也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毫无疑问地,王尔德从马哈菲那里学到很多说话的艺术。不过当王尔德身败名裂后,有人向马哈菲询问对王尔德的看法时,马哈菲却说“¥们已经不谈论王尔德先生的事了”,两人的态度对照之下令人感叹不已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2-05 00:48
                          回复
                            王尔德小时在校并不受欢迎,但就读三一学院时情况大不相同,全体同学都喜欢他。同学说他“个性和善已十分有趣”。此时的王尔德开始渐渐适应校园生活。   从三一学院毕业后,王尔德获得牛津大学莫伦学院奖学金,一年   获九十五英镑。一八七四年十月,二十岁的王尔德正式进入该学院就读。   在牛津求学   王尔德在都柏林求学期间受教于马哈菲教授时,就已种下对唯美主义与希腊美学浓厚兴趣的种子,等到他进了牛津后终于开花结果。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2-05 00:49
                            回复
                              我调整帖子和【汇集】的重叠部分…明天更完所有内容orz
                              若有人看到的话可以冒个泡麽…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2-05 0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