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最民主的美国遭遇职场天花板,其中原因,不是简单的一个种族歧视就能说明白的。种族歧视是职场天花板的症候,而病因却在于西方殖民地历史和西方民主历史的文化。
先说说殖民与移民的不同。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是移民。欧洲人移民到美国,是殖民。什么是移民?移民是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融入当地文化。什么是殖民?殖民是把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带到异地,使得自己母体文化成为主导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主流文化。欧洲白人,今天入籍美国,今天就是美国人(American)。华人,即便五六代人生活在美国,在美国出生,法律上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还是被叫作华裔美国人(Chinese American),这和脱帽右派的称呼相似。你在美国可曾听说过英裔美国人(English Amerian)?苏裔美国人(Scottish American)?或者大不列颠裔美国人(British American)?没有。因为他们是美国的殖民者,他们把祖籍国的制度和文化搬到了美国,他们无需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美国主流文化本来就是他们的文化。要努力融入主流社会的反倒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和为美国东西统一和为奠定美国工业革命基础设施贡献最大牺牲最多的修建跨大陆铁路的华人。
哎,楼主呀,这和职场玻璃天花板有什么关系?和美国民主有什么关系?别急,听我侃侃这历史原因。
讲起殖民地,人们往往只知道近代的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地政策,而忘记了西方传统文化中,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记住,西方现代文明是埃及文明、腓尼基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在时间上驳接下来的。唯一和中国文明延续不同的是,这些古文字都退出了文明中心,而中国文字沿用了几千年。埃及文明是西方一神教的起源地。腓尼基文明是西方拉丁字母的起源地。他们这些古文明文字之所以退出文明中心,原因就是西方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传统。一个新帝国的诞生,就是殖民地方式扩张,把旧文明的文化一并消灭。美国可还有印第安人文明?为什么藏传佛教和藏文还在,而印地安人的文化在北美丧失殆尽?说大清“帝国”是套用西方帝国概念来解释中国文明的谬误。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西方式的帝国,从明治维新一开始日本就实行扩张式的殖民地政策。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帝国就在迦南建立了殖民地,在那里奴役奴隶制作陶器运回埃及。迦南就是现在巴勒斯坦黎巴嫩那块地方,也就是为什么《圣经》里有出埃及记的篇章的原因,因为犹太人被埃及人奴役。这块地方也就是腓尼基文明的地域。不过,那时候还不叫殖民地,而叫作殖民城。和中国解放前外国租界一样,即埃及殖民者龟缩在几个城堡里,就是后来雅典文明的城邦。在这些殖民城堡中的主流文化当然是埃及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迦南的经济是埃及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和工业革命后的宗主国-殖民地是一样的关系,殖民地原住民只能是奴隶,而帝国经济利益要输送回埃及。
三千年前的腓尼基文明,也是贸易帝国和殖民地帝国。腓尼基最著名的殖民地是迦太基城邦,地处北非地中海。西方海洋文明绕着地中海走,从地中海南岸埃及,至地中海东边腓尼基,至地中海北边希腊,至整个地中海的罗马帝国。腓尼基文明殖民到地中海南岸,腓尼基为主流文化,把埃及文字给灭了。雅典帝国殖民周边各城邦把腓尼基文字给灭了。罗马帝国殖民地中海,把希腊语言边缘化了。殖民和移民不同,移民是入乡随俗,殖民是以母国文化灭当地文化。
记得我到波罗的海岸边一个小城生活的时候,走街串巷地寻找当地文化遗迹,结果看到的历史令我吃惊,哪里还要文化遗迹呀?都是历史残迹了。今天这小城讲波兰语,但是,这里曾经是犹太人的天下,但是,犹太人一个都不剩了,只有一些好事者新近树立的碑文,述说以前有无数犹太庙被烧毁。而这小城最繁荣是时期,是普鲁士的行省,而这里已经即没有德文也些没有德国人了。在早时期,这还是瑞典帝国的领地,更是连残迹都没有了。
不过,这里的“民主”历史却是非常悠久。这个城市在普鲁士统治时期就是有独立主权的城邦,独立主权,就是可以自己立法,比现在美国联邦下的州政府和加拿大联邦下的省政府还牛。后来看了华沙市的博物馆,这一看不得了,华沙历史竟然从一开始就是“民主”政治。这些城邦古时候都是公爵领地,应该就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郡主自然是皇亲贵族,但是,这个华沙公国郡主一开始就和市民有契约法律了。市民(公民)纳税是契约规定的,民主得很。当时我脑子轰一下就蒙了,心里还紧惭愧中国没有这种从奴隶制开始就有的“西方民主”传统。
原来,这民主和殖民是息息相关的。你想,一个皇宫贵族得了一片领地,王室封的。但是,这王室封的地不是他自己的地,只是批准某公爵去占领一块地皮,为帝国输送财富。这个公爵带来一批工匠和军队建立一个殖民地城邦,奴役周边广大地域的当地原住民,他们要同舟共济,能不民主吗?
帝国的殖民者在远离母国的贸易中转货栈建立殖民城堡。这些商人在城堡里有了公共事务,于是就有了大家协商的谘议局(Council),以后城堡变成城邦了,谘议局就变成选举的议会了。所以,民主政治一开始就是殖民地政治。如香港、澳门、新加坡、槟城、马六甲等都是小小的城邦式殖民地,早期都有列强商贾们在那里成立谘议局,后来成为当地政府。上海租界的列强商贾也组织了Council,如果殖民三百年,这个coucil就是上海市政的民主政权了。加拿大早期就是西北贸易公司和海湾贸易公司的皮毛贸易势力范围,这些公司在魁北克市和蒙特利尔建立货栈,成立谘议局,很民主的谘议局,当然是殖民者的谘议局,不包括原住民。以后成为殖民地政府的议会,在往后是议会逐渐向英王室要权,把主权从英王室转到殖民地议会中,就有了独立的加拿大国家。为什么美国独立伊始议会只能是有财产的白人男子投票选举?就是殖民地城邦谘议局的模式。西方这个民主历史和西方殖民地历史一样长久,在奴隶制、封建制以至今天资本主义制度下都可实行,想想还真够普世的,普世到什么历史时期都可以用。
这和玻璃天花板有什么关系呢?有。是殖民地文化。当殖民者来到殖民地的时候,他们就是祖籍国的利益代表,他们建设的“民主”社会一开始就是这些商贾的社会,在香港、在魁北克、在新加坡都是如此。他们的公司文化和他们建立的“民主”社会是同构的,都是白人至上的文化,都是殖民地文化。香港直到回归前,港人都不得在港英各级政府部门第一把手,英资公司管理层的选拔从来是只从英国人中选拔培养,有些公司长期禁止公司管理人员异族通婚。
组成美国玻璃天花板的是这个民主社会的精英,他们占据了公司和政府各部门的各级管理层职务,他们控制了社会的资源。华裔在海外遭遇的职场天花板是由于殖民地文化的历史惯性,而这个殖民地文化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孪生兄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美好的普世的至高无上的西方民主社会会有那么不可思议的种族歧视现象的原因。
先说说殖民与移民的不同。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是移民。欧洲人移民到美国,是殖民。什么是移民?移民是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融入当地文化。什么是殖民?殖民是把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带到异地,使得自己母体文化成为主导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主流文化。欧洲白人,今天入籍美国,今天就是美国人(American)。华人,即便五六代人生活在美国,在美国出生,法律上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还是被叫作华裔美国人(Chinese American),这和脱帽右派的称呼相似。你在美国可曾听说过英裔美国人(English Amerian)?苏裔美国人(Scottish American)?或者大不列颠裔美国人(British American)?没有。因为他们是美国的殖民者,他们把祖籍国的制度和文化搬到了美国,他们无需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美国主流文化本来就是他们的文化。要努力融入主流社会的反倒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和为美国东西统一和为奠定美国工业革命基础设施贡献最大牺牲最多的修建跨大陆铁路的华人。
哎,楼主呀,这和职场玻璃天花板有什么关系?和美国民主有什么关系?别急,听我侃侃这历史原因。
讲起殖民地,人们往往只知道近代的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地政策,而忘记了西方传统文化中,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记住,西方现代文明是埃及文明、腓尼基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在时间上驳接下来的。唯一和中国文明延续不同的是,这些古文字都退出了文明中心,而中国文字沿用了几千年。埃及文明是西方一神教的起源地。腓尼基文明是西方拉丁字母的起源地。他们这些古文明文字之所以退出文明中心,原因就是西方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传统。一个新帝国的诞生,就是殖民地方式扩张,把旧文明的文化一并消灭。美国可还有印第安人文明?为什么藏传佛教和藏文还在,而印地安人的文化在北美丧失殆尽?说大清“帝国”是套用西方帝国概念来解释中国文明的谬误。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西方式的帝国,从明治维新一开始日本就实行扩张式的殖民地政策。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帝国就在迦南建立了殖民地,在那里奴役奴隶制作陶器运回埃及。迦南就是现在巴勒斯坦黎巴嫩那块地方,也就是为什么《圣经》里有出埃及记的篇章的原因,因为犹太人被埃及人奴役。这块地方也就是腓尼基文明的地域。不过,那时候还不叫殖民地,而叫作殖民城。和中国解放前外国租界一样,即埃及殖民者龟缩在几个城堡里,就是后来雅典文明的城邦。在这些殖民城堡中的主流文化当然是埃及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迦南的经济是埃及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和工业革命后的宗主国-殖民地是一样的关系,殖民地原住民只能是奴隶,而帝国经济利益要输送回埃及。
三千年前的腓尼基文明,也是贸易帝国和殖民地帝国。腓尼基最著名的殖民地是迦太基城邦,地处北非地中海。西方海洋文明绕着地中海走,从地中海南岸埃及,至地中海东边腓尼基,至地中海北边希腊,至整个地中海的罗马帝国。腓尼基文明殖民到地中海南岸,腓尼基为主流文化,把埃及文字给灭了。雅典帝国殖民周边各城邦把腓尼基文字给灭了。罗马帝国殖民地中海,把希腊语言边缘化了。殖民和移民不同,移民是入乡随俗,殖民是以母国文化灭当地文化。
记得我到波罗的海岸边一个小城生活的时候,走街串巷地寻找当地文化遗迹,结果看到的历史令我吃惊,哪里还要文化遗迹呀?都是历史残迹了。今天这小城讲波兰语,但是,这里曾经是犹太人的天下,但是,犹太人一个都不剩了,只有一些好事者新近树立的碑文,述说以前有无数犹太庙被烧毁。而这小城最繁荣是时期,是普鲁士的行省,而这里已经即没有德文也些没有德国人了。在早时期,这还是瑞典帝国的领地,更是连残迹都没有了。
不过,这里的“民主”历史却是非常悠久。这个城市在普鲁士统治时期就是有独立主权的城邦,独立主权,就是可以自己立法,比现在美国联邦下的州政府和加拿大联邦下的省政府还牛。后来看了华沙市的博物馆,这一看不得了,华沙历史竟然从一开始就是“民主”政治。这些城邦古时候都是公爵领地,应该就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郡主自然是皇亲贵族,但是,这个华沙公国郡主一开始就和市民有契约法律了。市民(公民)纳税是契约规定的,民主得很。当时我脑子轰一下就蒙了,心里还紧惭愧中国没有这种从奴隶制开始就有的“西方民主”传统。
原来,这民主和殖民是息息相关的。你想,一个皇宫贵族得了一片领地,王室封的。但是,这王室封的地不是他自己的地,只是批准某公爵去占领一块地皮,为帝国输送财富。这个公爵带来一批工匠和军队建立一个殖民地城邦,奴役周边广大地域的当地原住民,他们要同舟共济,能不民主吗?
帝国的殖民者在远离母国的贸易中转货栈建立殖民城堡。这些商人在城堡里有了公共事务,于是就有了大家协商的谘议局(Council),以后城堡变成城邦了,谘议局就变成选举的议会了。所以,民主政治一开始就是殖民地政治。如香港、澳门、新加坡、槟城、马六甲等都是小小的城邦式殖民地,早期都有列强商贾们在那里成立谘议局,后来成为当地政府。上海租界的列强商贾也组织了Council,如果殖民三百年,这个coucil就是上海市政的民主政权了。加拿大早期就是西北贸易公司和海湾贸易公司的皮毛贸易势力范围,这些公司在魁北克市和蒙特利尔建立货栈,成立谘议局,很民主的谘议局,当然是殖民者的谘议局,不包括原住民。以后成为殖民地政府的议会,在往后是议会逐渐向英王室要权,把主权从英王室转到殖民地议会中,就有了独立的加拿大国家。为什么美国独立伊始议会只能是有财产的白人男子投票选举?就是殖民地城邦谘议局的模式。西方这个民主历史和西方殖民地历史一样长久,在奴隶制、封建制以至今天资本主义制度下都可实行,想想还真够普世的,普世到什么历史时期都可以用。
这和玻璃天花板有什么关系呢?有。是殖民地文化。当殖民者来到殖民地的时候,他们就是祖籍国的利益代表,他们建设的“民主”社会一开始就是这些商贾的社会,在香港、在魁北克、在新加坡都是如此。他们的公司文化和他们建立的“民主”社会是同构的,都是白人至上的文化,都是殖民地文化。香港直到回归前,港人都不得在港英各级政府部门第一把手,英资公司管理层的选拔从来是只从英国人中选拔培养,有些公司长期禁止公司管理人员异族通婚。
组成美国玻璃天花板的是这个民主社会的精英,他们占据了公司和政府各部门的各级管理层职务,他们控制了社会的资源。华裔在海外遭遇的职场天花板是由于殖民地文化的历史惯性,而这个殖民地文化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孪生兄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美好的普世的至高无上的西方民主社会会有那么不可思议的种族歧视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