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山吧 关注:1,279贴子:231
  • 4回复贴,共1

苦难童年积淀浓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袁忠山,[1]运城市垣曲人,出生于工人家庭,9岁时父亲去世,家里顿时少了生活来源。母亲当时只有30岁,带着三个儿子,袁忠山的小弟弟只有3岁。为了养育三个年幼的孩子,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母亲咬紧牙关,报名下矿井推矿车。但即便这样,一家人在父亲去世后生活还是异常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长子,袁忠山从小就很懂事,能体贴母亲的艰辛。厂里锅炉房5时掏煤灰,他就4时多带着弟弟等着去捡煤核。大冬天,俩人站在炉坑边取暖,弄得浑身煤灰,回到家还兴奋地向母亲炫耀,“今天捡的煤核多”。在母亲赞许的目光中,袁忠山和弟弟洗漱吃饭,背着书包去上学……那些年,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台缝纫机。男孩子都淘气,裤子穿不了几天就破洞露肉了,母亲就找来碎布头,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用缝纫机扎了一层又一层。到最后,裤子又厚又硬,像极了铠甲。补丁摞补丁,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但没爹的孩子更是可怜。艰辛的童年,简单的快乐。这段童年经历锻炼了袁忠山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也成为他之后艺术道路上无穷的动力和源泉。记得星期天一家人去山上捡柴禾,他和弟弟小,负责捡木板,母亲往山下背,一家人齐心协力,泪水中享受其乐融融的快乐。为了三个孩子,母亲一生没有再婚,就是担心孩子们受委屈。长期的劳作,使得母亲的腰早早就累弯了,身体比同龄人要衰老许多。但母亲对袁忠山叮嘱最多,“平平安安就好”。简单的期待常常让奔波在外的袁忠山心头暖,眼中热,家有老母家中宝。“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每当袁忠山唱起这首《母亲》,眼前就浮现出母亲劳作的身影和慈祥的面庞。有这么深的情感,怎会不情由心生,字字感人呢?怎能不打动亿万观众,让《星光大道》的老毕也连连赞叹呢


1楼2014-02-19 15:20回复
    袁老师我们支持你呀!


    3楼2014-02-20 14:58
    回复
      是吗!


      4楼2014-02-21 18:51
      回复
        袁老师支持你!


        5楼2014-02-22 14: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