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捕俘行动和163师第一位牺牲的战友
1979年1月大年三十捕俘行动路线图(点击图片可浏览大图)
在我方20号界碑外,扣考山和我方19、20号界碑国界线之间,战前曾经发生过捕俘战斗。
在1979年大年二十八的那一天,我们突然被召到了营部,胡副团长、刘营长和我们连的刘连长都在那里,看阵势我知道马上会有行动了。
“我们团里的侦察排,将要在这两天出境执行捕俘行动,你们也要参加他们的行动。”胡副团长简单地把我们的任务说了一下。
我们的任务是“侦察兵进行捕俘前提早进入敌方的指定位置潜伏。侦察兵行动时,负责阻击和掩护团侦察排进行捕俘及撤退,目标是越南扣考山和我19、20号界碑之间的一个越军哨所。”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米七前沿的阵地进行了现场侦察并制定了进入越南境内的路线和后撤路线。
团里的侦察排将由19号界碑前出,向左面的扣考山进发。
我们则需在20号界碑位置出境,然后向右进入指定位置。在地图上看,从我们的出发阵地到指定潜伏位置路程并不远,但在阵地上可以看到沿着这条路线的都是深山密林,当时我们预计需要约三个时才能到达指定位置。
回去后我们马上开始准备,除了本来的装备外,每人特别多领了150发子弹。因为我们负责阻击和掩护,多带点弹药,心里总是放心些。接着营里又增派了一个重机枪班给我们。
当天晚饭后我们就接到了连里的通知,准备明天早上0时0分出发,7时0分前到达指定位置,7时30分开始行动。
由于我们还没有正式向越南开战,连长特别告诉我们,“如果发生意外,上级指示说大部队不能越境营救,你们必须独立作战,自己想办法返回。”
从那一刻起,我们都非常紧张。虽然大家没有说出来,但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都有点那个,毕竟是第一次,哪能不紧张,哪能不害怕?
快晚上12点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出发阵地,突然接到通知说:“今晚取消行动,其他另行通知。”
第二天是大年二十九,米七村里的老百姓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我们却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知道那一刻很快就要到来了,我们将要第一次将准星瞄准另一个生命, 我们也将可能第一次被别人瞄准。等着,等着,等到了晚上的10点钟,我们的胡副团长来了。我们知道该出发了,没等他说话,就开始拿起了我们早已准备好的装 备。
我记得那一天晚上,天是十分的黑。既看不见月亮,也看不见星星。我们静静地向指定位置进发。
走在前面的是我的副班长带领的尖兵小组。密林中的路比我们想象中难走得多得多,其实根本没有路,我们靠着三把开荒刀在开路。
害怕这个词,在我们离开阵地出发的那一刻就已经远离我们。接着而来的就是担心,担心不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担心迷途,担心侦察排不能准时到达,担心开枪时会有臭弹,反正什么都担心。
还好,平时训练时地图作业和野外方向识别都过关。花了整整6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指定的位置。人数也没少,刚把重机枪和班用机枪的火力位置布置完毕,天就已经开始亮了。
我们班里有好几个都是特等射手,在军里、师里都挺有些名气。再加上有一挺重机枪壮胆,我们想应该没有问题吧。我们大家对56半自动步枪情有独钟,在 200米内,我们都自信有百分之百把握。现在大家都按照平时训练的方法,各战斗小组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准备好了。
敌人的哨所在我们的右下方大概150米左右,侦察兵们将会对这个哨所进行攻击捕俘。我们则要负责阻击和掩护,射杀其他可能出现的越军。
那是大年三十的早上。约定动手的时间刚到,就传来侦察排那边微声冲锋枪的枪声和敌人的叫喊声。没多久又传来了敌人铜锣声,一听就知道是敌人在呼救。
没两三分钟,就看见越军哨所和扣考山之间的一条村庄里有一批约一个连的敌人冲了出来,企图包围侦察排。
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阻慢越军对我侦察排的包围,我下令开枪阻击。这时传来侦察排有人受伤的消息,我们只好派一个战斗小组前出协助抢救伤员,并引领侦察排按我们前出的路线撤退。我则和其他战友继续阻击越军。
班里的全部火力都集中打向村庄里扑出来的越军,重机枪则封锁扣考山脚公路上准备过来支援的越军,看来情况暂时受到了控制。
伤员抬回来了,是他们的一个班长。姓覃,广西人。伤得很重,子弹从右手射入,穿过胸部然后再从左手肩部出。子弹应该是贯穿了两边的肺部,血流得像水喉流出来的水一样猛,可人还是清醒的。
侦察排开始撤退。
我们开始了掩护射击,每个人都恨不得把全部的子弹都立即射向越军。这时,越军在扣考山半山阵地的高射机枪档档档的响了,廹击炮也开始向我们的位置打来。
炮倒没什么,他XX的高射机枪可真要命,这是我们第一次被越军用高射机枪平射,看来我们是第一批经历被越军高射机枪平射的士兵。
自越军高射机枪和廹击炮向我们开火后,我们就开始了交替掩护,不断地在改变射击位置。看来平日训练的单兵战术在战场上还真帮得上忙。
侦察排的战友已经回到了国境线的我们这边。我们于是开始了交替掩护撤退,一边打一边退,好不容易也回到了国境线的我们这一边。
看看手表,刚好是下午3时正。不知不觉打了整整快8个小时。检查一下弹药,我的冲锋枪也就剩下两个还满的弹夹。
侦察排的一班长因为伤势过重和流血过多,牺牲了。这是我们第一位牺牲的战友。
这也是163师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位牺牲的烈士。
他的名字叫覃凤宽。
1979年1月大年三十捕俘行动路线图(点击图片可浏览大图)
在我方20号界碑外,扣考山和我方19、20号界碑国界线之间,战前曾经发生过捕俘战斗。
在1979年大年二十八的那一天,我们突然被召到了营部,胡副团长、刘营长和我们连的刘连长都在那里,看阵势我知道马上会有行动了。
“我们团里的侦察排,将要在这两天出境执行捕俘行动,你们也要参加他们的行动。”胡副团长简单地把我们的任务说了一下。
我们的任务是“侦察兵进行捕俘前提早进入敌方的指定位置潜伏。侦察兵行动时,负责阻击和掩护团侦察排进行捕俘及撤退,目标是越南扣考山和我19、20号界碑之间的一个越军哨所。”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米七前沿的阵地进行了现场侦察并制定了进入越南境内的路线和后撤路线。
团里的侦察排将由19号界碑前出,向左面的扣考山进发。
我们则需在20号界碑位置出境,然后向右进入指定位置。在地图上看,从我们的出发阵地到指定潜伏位置路程并不远,但在阵地上可以看到沿着这条路线的都是深山密林,当时我们预计需要约三个时才能到达指定位置。
回去后我们马上开始准备,除了本来的装备外,每人特别多领了150发子弹。因为我们负责阻击和掩护,多带点弹药,心里总是放心些。接着营里又增派了一个重机枪班给我们。
当天晚饭后我们就接到了连里的通知,准备明天早上0时0分出发,7时0分前到达指定位置,7时30分开始行动。
由于我们还没有正式向越南开战,连长特别告诉我们,“如果发生意外,上级指示说大部队不能越境营救,你们必须独立作战,自己想办法返回。”
从那一刻起,我们都非常紧张。虽然大家没有说出来,但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都有点那个,毕竟是第一次,哪能不紧张,哪能不害怕?
快晚上12点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出发阵地,突然接到通知说:“今晚取消行动,其他另行通知。”
第二天是大年二十九,米七村里的老百姓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我们却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知道那一刻很快就要到来了,我们将要第一次将准星瞄准另一个生命, 我们也将可能第一次被别人瞄准。等着,等着,等到了晚上的10点钟,我们的胡副团长来了。我们知道该出发了,没等他说话,就开始拿起了我们早已准备好的装 备。
我记得那一天晚上,天是十分的黑。既看不见月亮,也看不见星星。我们静静地向指定位置进发。
走在前面的是我的副班长带领的尖兵小组。密林中的路比我们想象中难走得多得多,其实根本没有路,我们靠着三把开荒刀在开路。
害怕这个词,在我们离开阵地出发的那一刻就已经远离我们。接着而来的就是担心,担心不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担心迷途,担心侦察排不能准时到达,担心开枪时会有臭弹,反正什么都担心。
还好,平时训练时地图作业和野外方向识别都过关。花了整整6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指定的位置。人数也没少,刚把重机枪和班用机枪的火力位置布置完毕,天就已经开始亮了。
我们班里有好几个都是特等射手,在军里、师里都挺有些名气。再加上有一挺重机枪壮胆,我们想应该没有问题吧。我们大家对56半自动步枪情有独钟,在 200米内,我们都自信有百分之百把握。现在大家都按照平时训练的方法,各战斗小组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准备好了。
敌人的哨所在我们的右下方大概150米左右,侦察兵们将会对这个哨所进行攻击捕俘。我们则要负责阻击和掩护,射杀其他可能出现的越军。
那是大年三十的早上。约定动手的时间刚到,就传来侦察排那边微声冲锋枪的枪声和敌人的叫喊声。没多久又传来了敌人铜锣声,一听就知道是敌人在呼救。
没两三分钟,就看见越军哨所和扣考山之间的一条村庄里有一批约一个连的敌人冲了出来,企图包围侦察排。
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阻慢越军对我侦察排的包围,我下令开枪阻击。这时传来侦察排有人受伤的消息,我们只好派一个战斗小组前出协助抢救伤员,并引领侦察排按我们前出的路线撤退。我则和其他战友继续阻击越军。
班里的全部火力都集中打向村庄里扑出来的越军,重机枪则封锁扣考山脚公路上准备过来支援的越军,看来情况暂时受到了控制。
伤员抬回来了,是他们的一个班长。姓覃,广西人。伤得很重,子弹从右手射入,穿过胸部然后再从左手肩部出。子弹应该是贯穿了两边的肺部,血流得像水喉流出来的水一样猛,可人还是清醒的。
侦察排开始撤退。
我们开始了掩护射击,每个人都恨不得把全部的子弹都立即射向越军。这时,越军在扣考山半山阵地的高射机枪档档档的响了,廹击炮也开始向我们的位置打来。
炮倒没什么,他XX的高射机枪可真要命,这是我们第一次被越军用高射机枪平射,看来我们是第一批经历被越军高射机枪平射的士兵。
自越军高射机枪和廹击炮向我们开火后,我们就开始了交替掩护,不断地在改变射击位置。看来平日训练的单兵战术在战场上还真帮得上忙。
侦察排的战友已经回到了国境线的我们这边。我们于是开始了交替掩护撤退,一边打一边退,好不容易也回到了国境线的我们这一边。
看看手表,刚好是下午3时正。不知不觉打了整整快8个小时。检查一下弹药,我的冲锋枪也就剩下两个还满的弹夹。
侦察排的一班长因为伤势过重和流血过多,牺牲了。这是我们第一位牺牲的战友。
这也是163师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位牺牲的烈士。
他的名字叫覃凤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