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想起你,想起黄昏的那场大雨。你从我身边经过,消失在扰攘的人潮里。
多么像戏,始终悬疑却无结局的那半场。而此刻,我只是敲下这一幕一幕,所有关于我所记得的那个你。
1
八月、傍晚。外面下着暴雨。城市里所有路灯都闪耀如同白昼。天是巨大的锅盖,人群和楼宇都煮沸在漫无边际的雨雾中。公车像在泳池里嬉耍一样来了又去,白雾笼住天桥,对街行行人洇开成灰黑墨迹。
我撑着伞,站在地铁B出口的台阶上,脚底冒起的湿气一直染进眼眶。电话响了一次,很短促,然后挂断了。接着有一条短信进来,是个陌生的号码,写着三个字:对不起。
那几个字,在我白色手机屏上一直闪烁。我抱着大背包蹲下来,瞪着它,哭得像个失宠的孩子。
旁边有人递纸巾给我,一个男孩很低沉的声音在问,喂,你还好吧?
我不怎么想搭理他。从哪都能看出来,我不好,很不好。
几分钟以前,我看到了李离,那个自称是我男朋友,却在我生活中凭空消失了七十二天的李离。他的头发长了,留起了邋遢的络腮胡,顶了一副墨镜,还穿了一件古里古怪的花衬衣。那件花衬衫显然是次等货,袖扣起了毛边,领子半卷在脖子里。他把帽檐压的很低,活像是秘密潜回上海滩寻仇的小马哥。以前他最讨厌大男人嚼口香糖的,可是刚才,他居然吃了一片又一片。
这尽管和平常那个整洁斯文的李离有着天壤之别,但我知道,他就是李离无疑。我想到最后一次受到李离的电话,是他去参加学校的一个集训以后。他们已经是毕业班,单位基本敲定。这样那样的职前培训也没什么大不了,稀奇的是,他在电话里跟我说是封训,周末都不能陪我出来逛街。可是我们班男生去唱K回来,有人跟我说,在K厅里好像看到了李离。他们还有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那些欲言又止的神情,在方才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形象的解释。
我在人挤人的地铁里,频频向他张望。他以为我没有注意到他,其实从进地铁那一刻我就已经认出了他。我站在靠门的地方,他站在中间竖着铁扶手的那块地儿,他神情表现得很轻松,可事实上,他频频推墨镜的举动,说明他正充满了焦燥和不安。
地铁在黑暗的轨道线上行驶,我一直从玻璃门的反光中打量他。尽管外表装饰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包括他推墨镜的动作,包括他强装镇定的表情,这些化成灰我都认得。以前我们在大马路上吵架的时候,这都是他面对路人的侧目和质疑,用以彰显无辜的招牌动作。而这一次,他心虚的原因,是因为他身边那朵蓝色妖姬。
李离的腋下,正搂着女孩儿,她穿着水蓝色裙子,涂着厚厚的蓝色眼影。两人正亲密地交谈着,女孩儿嘴唇高高嘟起,正夹在人群里跟他撒娇。地铁到达下一站,车门打开的瞬间,我回了一下头,看见女孩抱住了李离的腰,而李离把她搂得很紧,护在胸前,一副很害怕她被挤到的样子。
他的名字滚在我喉间,我有片刻的迟疑。
2
我突然想起来很久以前的那些拥抱,比如高考放榜之后,比如寒暑假短途旅行的火车上,还有,那个月光凉白的夜晚,木芙蓉开得似血一般。
那一年是高三。兵荒马乱的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而最大的一件,是李离爸爸的过世。
那个冬天出奇地冷,我们这个南方城也差点降雪。雨雪延续了整整一个冬天,黑云长时间遮天蔽日,檐角和石阶上都长满了黯黯的青苔,木质家什生长着星星点点的霉斑,我始终都记得,空气中那腐朽潮湿的味道,呼吸都不敢太过用力,仿佛肺腑中也有挥之不去的潮腥味。
李离爸爸的灵堂没在单位,一只瓷白色的骨灰坛,盛下所有音容笑貌,肉身骨血。追悼会一天,吊唁三天,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来告别。李离的妈妈天天依靠打吊针维持,李离也差不太多,不吃、不喝、不说话、不流眼泪,嘴唇干燥得爆起细小皮屑,拳头在身侧紧紧攥着,像是要把所有悲伤都捏死在手心里。
他几乎一直跪着,每次有宾客来,人家鞠躬,他也跟着磕头。额头肿到破皮,割除一个小口,像小时候女孩子额头的朱砂痣。我的爸爸也很伤心,他和李离的爸爸是最好的同事。每次饭点上他都会跟我说,裴雨,去劝哥哥吃饭,再这么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
李离再也不是那个在我面前神气十足的男孩子,他是个小小的需要被呵护的婴儿。他总是独自呆在灵堂的一个黑角落,远远地望着案上的橘色烛火。那时因为白天有课,晚上我爸妈熬夜,会让我一个人回家睡觉,也会让李离去我家。李离总是不肯听,最后一晚爸爸终于发怒了,他把李离一路拎回来,整个丢在莲蓬头底下。
隔着卫生间那道薄薄的推拉门,我听到李离在里面低沉的,被压抑的哭声。
那天晚上他依旧睡不着。我们坐在客厅里,他一直不停地讲话。因为悲伤过度,他的语气却越发亢奋,他给我讲关于他爸爸的种种,他说他爸爸曾经说过,陆地上最庞大的动物是大象,而大象悲伤的时候,会想要孤独地呆在某个角落,身体紧紧贴着树干,这样即使是死,尊严和骄傲也不会随之倒伏。
他爸爸要李离做一个坚强的男孩,从小就这么要求,可是那天晚上,大象和树紧紧拥抱,大象哭着说,裴雨,再多抱一分钟,一分钟就好了。
那是我们第一次拥抱,拥抱在一起放肆地痛哭。没关系,不管多久,哪怕他想永远这样抱下去也可以。他刺刺的头发扎在我手心,我感到肩头那片湿润有灼烧一般的温度,再后来,他高考落榜,复读、上大学,我们因为失落、慰藉、喜悦、鼓励。。。我们因为很多原因一再拥抱过,每一次拥抱都和最初的这次重叠在一起,以至于在此刻,我突然又一次将它狠狠记起。
多么像戏,始终悬疑却无结局的那半场。而此刻,我只是敲下这一幕一幕,所有关于我所记得的那个你。
1
八月、傍晚。外面下着暴雨。城市里所有路灯都闪耀如同白昼。天是巨大的锅盖,人群和楼宇都煮沸在漫无边际的雨雾中。公车像在泳池里嬉耍一样来了又去,白雾笼住天桥,对街行行人洇开成灰黑墨迹。
我撑着伞,站在地铁B出口的台阶上,脚底冒起的湿气一直染进眼眶。电话响了一次,很短促,然后挂断了。接着有一条短信进来,是个陌生的号码,写着三个字:对不起。
那几个字,在我白色手机屏上一直闪烁。我抱着大背包蹲下来,瞪着它,哭得像个失宠的孩子。
旁边有人递纸巾给我,一个男孩很低沉的声音在问,喂,你还好吧?
我不怎么想搭理他。从哪都能看出来,我不好,很不好。
几分钟以前,我看到了李离,那个自称是我男朋友,却在我生活中凭空消失了七十二天的李离。他的头发长了,留起了邋遢的络腮胡,顶了一副墨镜,还穿了一件古里古怪的花衬衣。那件花衬衫显然是次等货,袖扣起了毛边,领子半卷在脖子里。他把帽檐压的很低,活像是秘密潜回上海滩寻仇的小马哥。以前他最讨厌大男人嚼口香糖的,可是刚才,他居然吃了一片又一片。
这尽管和平常那个整洁斯文的李离有着天壤之别,但我知道,他就是李离无疑。我想到最后一次受到李离的电话,是他去参加学校的一个集训以后。他们已经是毕业班,单位基本敲定。这样那样的职前培训也没什么大不了,稀奇的是,他在电话里跟我说是封训,周末都不能陪我出来逛街。可是我们班男生去唱K回来,有人跟我说,在K厅里好像看到了李离。他们还有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那些欲言又止的神情,在方才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形象的解释。
我在人挤人的地铁里,频频向他张望。他以为我没有注意到他,其实从进地铁那一刻我就已经认出了他。我站在靠门的地方,他站在中间竖着铁扶手的那块地儿,他神情表现得很轻松,可事实上,他频频推墨镜的举动,说明他正充满了焦燥和不安。
地铁在黑暗的轨道线上行驶,我一直从玻璃门的反光中打量他。尽管外表装饰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包括他推墨镜的动作,包括他强装镇定的表情,这些化成灰我都认得。以前我们在大马路上吵架的时候,这都是他面对路人的侧目和质疑,用以彰显无辜的招牌动作。而这一次,他心虚的原因,是因为他身边那朵蓝色妖姬。
李离的腋下,正搂着女孩儿,她穿着水蓝色裙子,涂着厚厚的蓝色眼影。两人正亲密地交谈着,女孩儿嘴唇高高嘟起,正夹在人群里跟他撒娇。地铁到达下一站,车门打开的瞬间,我回了一下头,看见女孩抱住了李离的腰,而李离把她搂得很紧,护在胸前,一副很害怕她被挤到的样子。
他的名字滚在我喉间,我有片刻的迟疑。
2
我突然想起来很久以前的那些拥抱,比如高考放榜之后,比如寒暑假短途旅行的火车上,还有,那个月光凉白的夜晚,木芙蓉开得似血一般。
那一年是高三。兵荒马乱的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而最大的一件,是李离爸爸的过世。
那个冬天出奇地冷,我们这个南方城也差点降雪。雨雪延续了整整一个冬天,黑云长时间遮天蔽日,檐角和石阶上都长满了黯黯的青苔,木质家什生长着星星点点的霉斑,我始终都记得,空气中那腐朽潮湿的味道,呼吸都不敢太过用力,仿佛肺腑中也有挥之不去的潮腥味。
李离爸爸的灵堂没在单位,一只瓷白色的骨灰坛,盛下所有音容笑貌,肉身骨血。追悼会一天,吊唁三天,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来告别。李离的妈妈天天依靠打吊针维持,李离也差不太多,不吃、不喝、不说话、不流眼泪,嘴唇干燥得爆起细小皮屑,拳头在身侧紧紧攥着,像是要把所有悲伤都捏死在手心里。
他几乎一直跪着,每次有宾客来,人家鞠躬,他也跟着磕头。额头肿到破皮,割除一个小口,像小时候女孩子额头的朱砂痣。我的爸爸也很伤心,他和李离的爸爸是最好的同事。每次饭点上他都会跟我说,裴雨,去劝哥哥吃饭,再这么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
李离再也不是那个在我面前神气十足的男孩子,他是个小小的需要被呵护的婴儿。他总是独自呆在灵堂的一个黑角落,远远地望着案上的橘色烛火。那时因为白天有课,晚上我爸妈熬夜,会让我一个人回家睡觉,也会让李离去我家。李离总是不肯听,最后一晚爸爸终于发怒了,他把李离一路拎回来,整个丢在莲蓬头底下。
隔着卫生间那道薄薄的推拉门,我听到李离在里面低沉的,被压抑的哭声。
那天晚上他依旧睡不着。我们坐在客厅里,他一直不停地讲话。因为悲伤过度,他的语气却越发亢奋,他给我讲关于他爸爸的种种,他说他爸爸曾经说过,陆地上最庞大的动物是大象,而大象悲伤的时候,会想要孤独地呆在某个角落,身体紧紧贴着树干,这样即使是死,尊严和骄傲也不会随之倒伏。
他爸爸要李离做一个坚强的男孩,从小就这么要求,可是那天晚上,大象和树紧紧拥抱,大象哭着说,裴雨,再多抱一分钟,一分钟就好了。
那是我们第一次拥抱,拥抱在一起放肆地痛哭。没关系,不管多久,哪怕他想永远这样抱下去也可以。他刺刺的头发扎在我手心,我感到肩头那片湿润有灼烧一般的温度,再后来,他高考落榜,复读、上大学,我们因为失落、慰藉、喜悦、鼓励。。。我们因为很多原因一再拥抱过,每一次拥抱都和最初的这次重叠在一起,以至于在此刻,我突然又一次将它狠狠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