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历史
“元史‘地理志》武定路和曲州说: “…地多汉冢,或谓汉人曾居刀,康熙《武定府志。户口》“永昌间(公元689年),汉人始来编户,不过~二里"(唐制:百户为里)。据史料:汉武帝“通西南夷,乃幕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唐代先后于武德七年(624)、贞观二十二年(648)、永徽三年(652)、麟德元年(664)派兵入滇,这段时间,几乎每年都有内地商户伴随军队来云南。永昌间迁入武定的汉族,多为商户。在元代以前疑已融合于彝民中。 天启《滇志》说:隆庆三年(1569),武定设干户所,驻军l 173人。明朝实行军屯,原籍有妻室者,迁来驻所;无妻者, “听就彼完娶”。这就成为l 173户,屯田驻守。其中除少数回民外,多为汉民。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军屯赋税太重,军户多将军屯土地抛荒,迁居改种民田,成为今居住在近城镇、九厂、高桥~带的汉族。这部分军人中,有就地与彝族婚配者,后改为彝族。因此,高桥一带少数彝民有“先祖原籍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的说法(注:柳树湾在今南京市蓝旗街。) 清代行绿营兵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分防驻守,驻守之地称为关、哨、汛、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方都变成居民点。当时,武定县(今行政区域)有小营关、油榨关、2关;臼花山、~碗水、黑箐、海子、七排、马鞍山、以侈老、古柏、石腊它、天鹰、木希革等1l哨;大麦地、虚仁驿(今汛上)2汛;汤郎、冷村2塘、石将军、尖山铺、杨柳河、永兆4卡。至今,上述各地多为汉族村庄,少数为彝族村寨。 除落籍军户外,明朝平定云南后,还“尽迁江左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成尽室以行”,这被称为民屯。其中少数人迁入武定落户,居住在今高桥一带。清代后期,先后有若干批汉民自四川会理一带逃荒或经商迁入,他们垦荒造田、结寨定居于今环州、发窝、万德一带。民国初年,武定南部、中部大片土地荒芜,又有部分汉民自四川南部迁入今九厂、猫街、插甸一带。 由于彝、汉长期杂居,世代友好往来,部分村落如自期、尼嘎古的汉族,自清代起,先后融合于彝族之中。 居住在今县城附近和高桥一带的汉民,多从事商业或农商兼营,他们中的不少人长年深入山区,肩挑叫卖。居住在其他地区的汉族,以农牧为业,部分兼石、木匠,今仍如此。
“元史‘地理志》武定路和曲州说: “…地多汉冢,或谓汉人曾居刀,康熙《武定府志。户口》“永昌间(公元689年),汉人始来编户,不过~二里"(唐制:百户为里)。据史料:汉武帝“通西南夷,乃幕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唐代先后于武德七年(624)、贞观二十二年(648)、永徽三年(652)、麟德元年(664)派兵入滇,这段时间,几乎每年都有内地商户伴随军队来云南。永昌间迁入武定的汉族,多为商户。在元代以前疑已融合于彝民中。 天启《滇志》说:隆庆三年(1569),武定设干户所,驻军l 173人。明朝实行军屯,原籍有妻室者,迁来驻所;无妻者, “听就彼完娶”。这就成为l 173户,屯田驻守。其中除少数回民外,多为汉民。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军屯赋税太重,军户多将军屯土地抛荒,迁居改种民田,成为今居住在近城镇、九厂、高桥~带的汉族。这部分军人中,有就地与彝族婚配者,后改为彝族。因此,高桥一带少数彝民有“先祖原籍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的说法(注:柳树湾在今南京市蓝旗街。) 清代行绿营兵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分防驻守,驻守之地称为关、哨、汛、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方都变成居民点。当时,武定县(今行政区域)有小营关、油榨关、2关;臼花山、~碗水、黑箐、海子、七排、马鞍山、以侈老、古柏、石腊它、天鹰、木希革等1l哨;大麦地、虚仁驿(今汛上)2汛;汤郎、冷村2塘、石将军、尖山铺、杨柳河、永兆4卡。至今,上述各地多为汉族村庄,少数为彝族村寨。 除落籍军户外,明朝平定云南后,还“尽迁江左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成尽室以行”,这被称为民屯。其中少数人迁入武定落户,居住在今高桥一带。清代后期,先后有若干批汉民自四川会理一带逃荒或经商迁入,他们垦荒造田、结寨定居于今环州、发窝、万德一带。民国初年,武定南部、中部大片土地荒芜,又有部分汉民自四川南部迁入今九厂、猫街、插甸一带。 由于彝、汉长期杂居,世代友好往来,部分村落如自期、尼嘎古的汉族,自清代起,先后融合于彝族之中。 居住在今县城附近和高桥一带的汉民,多从事商业或农商兼营,他们中的不少人长年深入山区,肩挑叫卖。居住在其他地区的汉族,以农牧为业,部分兼石、木匠,今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