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婺吧 关注:29贴子:171
  • 7回复贴,共1
汉族-历史
“元史‘地理志》武定路和曲州说: “…地多汉冢,或谓汉人曾居刀,康熙《武定府志。户口》“永昌间(公元689年),汉人始来编户,不过~二里"(唐制:百户为里)。据史料:汉武帝“通西南夷,乃幕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唐代先后于武德七年(624)、贞观二十二年(648)、永徽三年(652)、麟德元年(664)派兵入滇,这段时间,几乎每年都有内地商户伴随军队来云南。永昌间迁入武定的汉族,多为商户。在元代以前疑已融合于彝民中。 天启《滇志》说:隆庆三年(1569),武定设干户所,驻军l 173人。明朝实行军屯,原籍有妻室者,迁来驻所;无妻者, “听就彼完娶”。这就成为l 173户,屯田驻守。其中除少数回民外,多为汉民。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军屯赋税太重,军户多将军屯土地抛荒,迁居改种民田,成为今居住在近城镇、九厂、高桥~带的汉族。这部分军人中,有就地与彝族婚配者,后改为彝族。因此,高桥一带少数彝民有“先祖原籍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的说法(注:柳树湾在今南京市蓝旗街。) 清代行绿营兵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分防驻守,驻守之地称为关、哨、汛、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方都变成居民点。当时,武定县(今行政区域)有小营关、油榨关、2关;臼花山、~碗水、黑箐、海子、七排、马鞍山、以侈老、古柏、石腊它、天鹰、木希革等1l哨;大麦地、虚仁驿(今汛上)2汛;汤郎、冷村2塘、石将军、尖山铺、杨柳河、永兆4卡。至今,上述各地多为汉族村庄,少数为彝族村寨。 除落籍军户外,明朝平定云南后,还“尽迁江左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成尽室以行”,这被称为民屯。其中少数人迁入武定落户,居住在今高桥一带。清代后期,先后有若干批汉民自四川会理一带逃荒或经商迁入,他们垦荒造田、结寨定居于今环州、发窝、万德一带。民国初年,武定南部、中部大片土地荒芜,又有部分汉民自四川南部迁入今九厂、猫街、插甸一带。 由于彝、汉长期杂居,世代友好往来,部分村落如自期、尼嘎古的汉族,自清代起,先后融合于彝族之中。 居住在今县城附近和高桥一带的汉民,多从事商业或农商兼营,他们中的不少人长年深入山区,肩挑叫卖。居住在其他地区的汉族,以农牧为业,部分兼石、木匠,今仍如此。


IP属地:云南1楼2014-02-27 21:37回复
    汉族-服饰
    民国期间,男性穿对襟衣、长裤,戴羊毛毡帽;士绅、教师及公职人员外罩长衫、马褂;山区农民与彝族相似。1950年后逐渐改穿中山装,1980年以来,有穿西装者。女性民国间穿大襟衣、长裤。年轻妇女服饰多为红、绿等鲜艳色彩,尤其是新婚后。中年开始颜色逐渐多蓝、黑。缠足(山区农民极少缠足),穿绣花鞋。未婚女子留长发或结辫一根于脑后,婚后挽髻于后脑,并以黑布或纱帕包头,较富户上配“玉八仙舻。1950年后,逐渐改穿二用衫,着西式长裤,衣料颜色因年龄而异。并留长发或结双辫于头两侧,中年以上自1930年后逐渐放足,今缠足老人已不多见。


    IP属地:云南2楼2014-02-27 21:38
    回复
      汉族-婚俗
      据《武定风俗》:清朝至民国年间,汉族婚俗,有合婚、定礼、纳采、迎亲、拜堂、坐富贵、吃交杯酒、要糖、出拜、回门等程序。媒人由夫妇双全的女性担任,多为男方至亲好友。到女方家中说合以后,女方“告以年庚”八字,男方“得此向星者祭察……,无克伤、冲犯,即请媒告知女家”;婚期前,‘‘请女方开给礼单,俾男家照办”,但也有女方“开列大概者,有意不肯开随男家酌备者”。娶亲时“将礼物分放各挑合中,庚帖须用红布包裹”;“新郎或新郎之母坐红轿前往娶亲,随行者陪郎~人,押礼一人及媒妁夫妇”,到女家后,新娘“叩拜祖先,并拜辞父母、兄嫂、……用兄弟背新妇入红轿,将装奁分散于挑合,送亲男女各二三人,~同起身,鼓吹而行"。至新郎家中, “新妇踏席进门",然后, “至院中香案前",夫妇拜天地, “转入堂中,拜过祖先,然后交拜,……入洞房、坐床沿……吃交杯酒”。次早, “新妇餐后即向堂前,请父母受拜,续请亲族中年长者,依次来堂受拜……,名日出拜’’。“三日回门,女家遣新妇弟兄辈,备轿马来迎,夫妇于堂前拜辞父母及家中长辈。……尽一日之欢,傍晚,辞兄弟辈,仍以轿马送回"。全部费用~般一二百至五六百元。
      山区、半山区汉族婚礼多从彝俗,有的还请彝民来吹笛子,跳“跌脚舞”,但不“坐家”。
      1950年以来,礼俗从简,多取消了合婚、出拜等程序,定礼、彩礼较少。70年代,彩礼一般在60~160元之间,再加上新娘的灯蕊绒外衣、卡机布衣裤一二套,☆奶母布’’3丈,男方家杀猪一头请客,全部费用不超过300元。稍富者,彩礼较多,但也不超过500元。1980年以后,所需费用较多,坝区汉族需做家具一套,各种化纤布料服装2至5套,再加上“礼银”若干,一般都要两干元左右。山区汉族结婚,虽不要家具,但用于吃喝的费用也不少于千元。以致婚后有的债务缠身。做客送礼者,也由70年代一次送2元钱1升米,增加到10元左右,成为一种负担。
      第一个孩子出世后,岳父母及三亲六威均送“粥米”,一般送鸡蛋、大米、红糖。


      IP属地:云南3楼2014-02-27 21:38
      回复
        汉族-节庆
        春节。节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扫尘),各村寨清理沟渠,用于积肥。和各族人民一样,汉族也采松针铺在地上。还要舂米饭粑粑,节日食用。除夕晚,全家聚餐以后,有的从彝俗把水挑满,初一到初三、甚至到初五不挑水,有的又同苗、傣各族一样,当晚把用剩的水倒掉,年初一凌晨挑“新’’水。初一早,吃年糕,取“年年高”之义。至初二,亲朋互相拜访,共祝当年丰收。1980年以来,武定城区农民上街要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十分热闹。农村集镇附近,由各区文化站组织业余文艺组,巡回演出。
        清明节。清明为农事二十四节气之一。武定古俗:清明扫墓、垒坟、祭祖。1955年武定烈士陵园落成后,每年此时,城区学校都有组织地去扫墓,并由县民政局邀请老干部、老战士介绍烈士英雄业迹。
        端午节。俗称端阳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坝区农民吃包子、大蒜,也有饮雄黄酒的。户户门上挂菖蒲,意为驱除毒虫。山区农户饮酒吃肉,休息-天。民间俗语: “端阳栽棒头也会活”,因此,这一天,农民多在房前屋后植树。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当晚,全家围坐,吃月饼和青包谷、青黄豆,谈家常。也含庆丰收之义。
        冬至。俗称过冬,为农事二十四节气之一。城镇、坝区汉族吃汤圆、糯米饭。山区农民一般从彝俗,煮五谷杂粮稀饭喂牛。
        除上述节日外,汉民也和彝民一起过火把节。康熙(《武定府志》汉人风俗说: “六月二十四日夜,束薪为燎燃之……谓之火把节。…按汉人渐于蛮俗,故与各省稍异”。今亦然。


        IP属地:云南4楼2014-02-27 21:39
        回复
          汉族-丧葬
          丧葬用棺木土葬。据((武定风俗》,清代到民国年间, “父母去世、孝子亲至亲族门前叩头、告丧……,用白纸书讣告张贴门前”,即“请伯叔或母舅到家,同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并举行“家祭”,是夜“五更”,“每更焚金银泊钱一次,名日。烧更包’。次日出灵棺,用彩帛扎罩神主亭,……及挽联、祭幛……,吹细乐,以次排列送丧。……至回灵处,将棺顿住,孝子向送葬亲友叩谢……,到葬地,撮土掩埋。刀1952128年以后,旧俗多革,取消了家祭、烧更包、祭幛、神主亭等。近二三年,近城一带又有所恢复,而且祭幛多用丝绸被面。 1984年,县民政局建成殡仪馆,推行火化。到1985年底,仅多数干部、职工死亡用火化。


          IP属地:云南5楼2014-02-27 21:39
          回复
            汉族-宗教信仰
            坝区农民多信佛。民国期间,中老年女性有吃长斋,早、晚念经拜佛者。1952年后,部分开荤。农村无子女户,多拜观音以“求子”。十年“文革”期间,仍有人偷偷去求拜。 1982年后,求神拜佛的人增多,端公巫婆(师娘)也活跃起来。山区汉族农民,因杂居于彝民中,既信佛、又信万物有灵,搞自然崇拜。 70年代后期,发窝、己衣一带少数汉族农民,改信基督教。


            IP属地:云南6楼2014-02-27 21:40
            回复
              涨水了


              7楼2015-12-03 16: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