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看到最后于很感动!
永远的花蝴蝶——Mariah Carey

——————————————————————————————————
永远的花蝴蝶——2006年第48届格莱美颁奖礼后感
不管是90年代中后期那一段巅峰岁月,也不管是近年来的低谷时期,从Mariah出席现场表演时观众的态度,我们不难揣摩出,她已经从一个让人疯狂的新星,成长为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殿堂级巨星。
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纵然是Mariah走下坡路时,我看到的所有演唱会或者是客串表演,主持人都会非常尊敬地、近乎是顶礼膜拜地报出同样一段话:“Ladies and gentlemen, let us welcome the best 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 Mariah Carey”(女士、先生们,让我们欢迎历史最畅销的女艺人:玛丽娅·凯莉)。于是全场鼓掌欢呼,纵然有人不是她的歌迷,却也不得不为她的天后气质和气势折服,心甘情愿报以最崇高的敬意。国内的一些媒体纵然对她的负面消息大肆报道、落井下石的时候(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国内媒体倾力追捧的一些港台歌手,他们最好的销售业绩也比不上Mariah最差的一张专辑),国外的主流媒体对她仍然是充满了钦佩,甚至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对她抱以尊重。
在那段最艰难的时候,人们会如此尊重她,是因为毕竟她老了,她不再流行,就好比一辆豪华列车(比喻可能不恰当),在行驶了如此长的时间后不堪重负,所以我们把她当作一件艺术品收藏起来,放在博物馆里。但橱窗下的火车头,仍然渴望重新踏上征途,轰鸣着继续她的辉煌啊!
在她的事业低谷,奖项并没有少拿,比起90年代疯狂地打榜,这些奖项都是自动送上门的:
告示牌最畅销艺人奖、全美音乐特别成就奖、世界音乐钻石奖、杰出成就特别奖、MTV终身成就奖、RIAA销量认证纪念奖……
这些奖项,固然是对一个歌手音乐事业的至高褒奖,但却也是宣告了一个歌手演艺事业的结束——通常能拿满这些的奖项,都已经是不再流行的四五十岁的人了,这些奖项只是为了让他们平添安慰、度过晚年。
但Mariah只有35岁!比起帕瓦罗蒂唱到70岁的演艺生涯,Mariah的人生还有一大半没有过。她风靡世界了15年,一出道就创下了4首冠军单曲和破千万的销量纪录,为什么不能再流行15年、25年、35年呢?
2005年,如同很多Fans所说的那样,我们不需要故作姿态地说:“……之一”,我们完全可以大胆而自豪地说:“Mariah就是2005年最红的艺人!”
去年,和她的专辑名称一样——《天后再临》,从一个经历了太多风雨,从一个走过了太多坎坷的探险者、创造者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我又回来了!”怎么不让人感到震撼和狂喜呢?
年末,她拿遍了久违的(过去曾如探囊取物的)奖项,最终,一直排斥她的格莱美奖竟然也抛出了橄榄枝——给了八项提名!——但我们会很羞愧地看到,从1990年出道时,格莱美给予了首肯之后,15年来先后给了39次提名,却再也没有给过一次奖!
世界的玛迷似乎都突然苏醒了。过去我们可能还不敢大声呼喊,因为会被别人说成是:“喜欢那种过气的老女人。”而今年我们扬眉吐气,我们可以大肆地投票和宣传,花蝴蝶,经历了痛苦地蜕变,更加光鲜照人地飞回来了!
2月9日上午,大概很多人同我一样,都等待了很久,只为了看到Mariah在久违的舞台上重现风姿,向世界正式宣布——天后归来。
终于,在11点半左右,我正好去隔壁房间接听电话,忽然听到《We Belong Together》的钢琴旋律响起,我竟然只说了声:“待会回给你。”立刻挂断电话,冲到了房间里。台上,Mariah穿着得体的粉红色礼服,戴着那个代表地位的钻石蝴蝶戒指。她比以前胖多了——我心中这么想,动作不再那么轻盈,步伐也不再灵快,但却更多了一份大气。《We Belong Together》最后的拖长音,她声嘶力竭地对着话筒喊着,手不停挥舞,我能看到她脸上的汗——这在过去是多么容易飚的音,可现在,她却要花出这么大的劲,要借助肢体的帮助,如同把全部心血都讴歌出来一样。一曲结束,《Fly Like a Bird》的旋律响起,因为之前就看过官方消息,当时就震惊了——36岁的Mariah还能唱这样的歌吗?
但是,还是那么成功,那些不可能的高音总是恰如其分地飚到,她的手捂到耳朵上——这是多少年来都没有再看到过的动作!最后,一个很酷的动作下,全曲结束。这次演出的震撼人心,已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了。在全场起立的长久鼓掌和欢呼下,男歌手们会想到美丽的花蝴蝶又真真实实地飞了回来,女歌手们大概会暗暗盘算道:“这个女人又要来抢我们的饭碗,这下可没有出头之日了。”
我最终忘记了去回电话,因为最重要的几个综合奖项就要颁出。可结果,每十几分钟我就会失望一次——最佳单曲、最佳专辑全都败北,格莱美最终只给了她三个不痛不痒的奖,Mariah在格莱美的纪录变成了遗憾的39投5中……
下午,我重新到网上看了那段Live,在知道了结果之后看这段演出,真是百感交集。她唱得是那么努力,看着她挥动不停的手,我的心中阵阵酸楚——这实在不是一场好的演出——比起巅峰时期的那种轻松驾驭,她实在唱得太累了。但当我一遍遍地重新去看,我就一次次地被震撼——这实在是一场最好的演出——她唱得太累,是的,谁在36岁都有胆量唱这样的歌?她就如同那在橱窗里的火车头,她要轰鸣着向世界宣告——我仍然能像过去一样走遍世界!
格莱美,纵然不能成就一段佳话,却造就了Mariah坚强的性格。1995年Mariah也是获得如此多的提名后全部铩羽而归。当时她就说:“我将不再失望。在那里坐了一整晚,却一无所获,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可以承受一切!”
想起了她的《HERO》,想起了《THROUGH THE RAIN》,想起了《CAN’T TAKE THAT AWAY》,就是这样一个姑娘,一个被看作是半黑人的普通孩子,20岁就穿着唯一的一件衣服,带着唯一的一点钱,独自到纽约闯荡——
“当我看见Mariah并听到她唱歌的时候,我就知道无论如何,她都毫无疑问将成为巨星。”……
16年,16年大起大落,16年娱乐圈风云变幻,却只有Mariah是永恒的。格莱美的黑幕也好、腐朽也罢,但这个平台让Mariah能够登高一呼——我又回来了。纵然有人嫌她胖,有人认为她老,那是因为他们用眼睛在看。
而我们,只要了解她,看到格莱美的这个LIVE,一定会看到她的灵魂在唱歌、她的热血在挥洒,那是因为我们用心在感受。
永远的花蝴蝶
------凡关注本人ID者,都可去附近超市领取一箱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领取方式:拿起就跑,越快越好!~



——————————————————————————————————
永远的花蝴蝶——2006年第48届格莱美颁奖礼后感
不管是90年代中后期那一段巅峰岁月,也不管是近年来的低谷时期,从Mariah出席现场表演时观众的态度,我们不难揣摩出,她已经从一个让人疯狂的新星,成长为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殿堂级巨星。
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纵然是Mariah走下坡路时,我看到的所有演唱会或者是客串表演,主持人都会非常尊敬地、近乎是顶礼膜拜地报出同样一段话:“Ladies and gentlemen, let us welcome the best 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 Mariah Carey”(女士、先生们,让我们欢迎历史最畅销的女艺人:玛丽娅·凯莉)。于是全场鼓掌欢呼,纵然有人不是她的歌迷,却也不得不为她的天后气质和气势折服,心甘情愿报以最崇高的敬意。国内的一些媒体纵然对她的负面消息大肆报道、落井下石的时候(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国内媒体倾力追捧的一些港台歌手,他们最好的销售业绩也比不上Mariah最差的一张专辑),国外的主流媒体对她仍然是充满了钦佩,甚至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对她抱以尊重。
在那段最艰难的时候,人们会如此尊重她,是因为毕竟她老了,她不再流行,就好比一辆豪华列车(比喻可能不恰当),在行驶了如此长的时间后不堪重负,所以我们把她当作一件艺术品收藏起来,放在博物馆里。但橱窗下的火车头,仍然渴望重新踏上征途,轰鸣着继续她的辉煌啊!
在她的事业低谷,奖项并没有少拿,比起90年代疯狂地打榜,这些奖项都是自动送上门的:
告示牌最畅销艺人奖、全美音乐特别成就奖、世界音乐钻石奖、杰出成就特别奖、MTV终身成就奖、RIAA销量认证纪念奖……
这些奖项,固然是对一个歌手音乐事业的至高褒奖,但却也是宣告了一个歌手演艺事业的结束——通常能拿满这些的奖项,都已经是不再流行的四五十岁的人了,这些奖项只是为了让他们平添安慰、度过晚年。
但Mariah只有35岁!比起帕瓦罗蒂唱到70岁的演艺生涯,Mariah的人生还有一大半没有过。她风靡世界了15年,一出道就创下了4首冠军单曲和破千万的销量纪录,为什么不能再流行15年、25年、35年呢?
2005年,如同很多Fans所说的那样,我们不需要故作姿态地说:“……之一”,我们完全可以大胆而自豪地说:“Mariah就是2005年最红的艺人!”
去年,和她的专辑名称一样——《天后再临》,从一个经历了太多风雨,从一个走过了太多坎坷的探险者、创造者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我又回来了!”怎么不让人感到震撼和狂喜呢?
年末,她拿遍了久违的(过去曾如探囊取物的)奖项,最终,一直排斥她的格莱美奖竟然也抛出了橄榄枝——给了八项提名!——但我们会很羞愧地看到,从1990年出道时,格莱美给予了首肯之后,15年来先后给了39次提名,却再也没有给过一次奖!
世界的玛迷似乎都突然苏醒了。过去我们可能还不敢大声呼喊,因为会被别人说成是:“喜欢那种过气的老女人。”而今年我们扬眉吐气,我们可以大肆地投票和宣传,花蝴蝶,经历了痛苦地蜕变,更加光鲜照人地飞回来了!
2月9日上午,大概很多人同我一样,都等待了很久,只为了看到Mariah在久违的舞台上重现风姿,向世界正式宣布——天后归来。
终于,在11点半左右,我正好去隔壁房间接听电话,忽然听到《We Belong Together》的钢琴旋律响起,我竟然只说了声:“待会回给你。”立刻挂断电话,冲到了房间里。台上,Mariah穿着得体的粉红色礼服,戴着那个代表地位的钻石蝴蝶戒指。她比以前胖多了——我心中这么想,动作不再那么轻盈,步伐也不再灵快,但却更多了一份大气。《We Belong Together》最后的拖长音,她声嘶力竭地对着话筒喊着,手不停挥舞,我能看到她脸上的汗——这在过去是多么容易飚的音,可现在,她却要花出这么大的劲,要借助肢体的帮助,如同把全部心血都讴歌出来一样。一曲结束,《Fly Like a Bird》的旋律响起,因为之前就看过官方消息,当时就震惊了——36岁的Mariah还能唱这样的歌吗?
但是,还是那么成功,那些不可能的高音总是恰如其分地飚到,她的手捂到耳朵上——这是多少年来都没有再看到过的动作!最后,一个很酷的动作下,全曲结束。这次演出的震撼人心,已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了。在全场起立的长久鼓掌和欢呼下,男歌手们会想到美丽的花蝴蝶又真真实实地飞了回来,女歌手们大概会暗暗盘算道:“这个女人又要来抢我们的饭碗,这下可没有出头之日了。”
我最终忘记了去回电话,因为最重要的几个综合奖项就要颁出。可结果,每十几分钟我就会失望一次——最佳单曲、最佳专辑全都败北,格莱美最终只给了她三个不痛不痒的奖,Mariah在格莱美的纪录变成了遗憾的39投5中……
下午,我重新到网上看了那段Live,在知道了结果之后看这段演出,真是百感交集。她唱得是那么努力,看着她挥动不停的手,我的心中阵阵酸楚——这实在不是一场好的演出——比起巅峰时期的那种轻松驾驭,她实在唱得太累了。但当我一遍遍地重新去看,我就一次次地被震撼——这实在是一场最好的演出——她唱得太累,是的,谁在36岁都有胆量唱这样的歌?她就如同那在橱窗里的火车头,她要轰鸣着向世界宣告——我仍然能像过去一样走遍世界!
格莱美,纵然不能成就一段佳话,却造就了Mariah坚强的性格。1995年Mariah也是获得如此多的提名后全部铩羽而归。当时她就说:“我将不再失望。在那里坐了一整晚,却一无所获,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可以承受一切!”
想起了她的《HERO》,想起了《THROUGH THE RAIN》,想起了《CAN’T TAKE THAT AWAY》,就是这样一个姑娘,一个被看作是半黑人的普通孩子,20岁就穿着唯一的一件衣服,带着唯一的一点钱,独自到纽约闯荡——
“当我看见Mariah并听到她唱歌的时候,我就知道无论如何,她都毫无疑问将成为巨星。”……
16年,16年大起大落,16年娱乐圈风云变幻,却只有Mariah是永恒的。格莱美的黑幕也好、腐朽也罢,但这个平台让Mariah能够登高一呼——我又回来了。纵然有人嫌她胖,有人认为她老,那是因为他们用眼睛在看。
而我们,只要了解她,看到格莱美的这个LIVE,一定会看到她的灵魂在唱歌、她的热血在挥洒,那是因为我们用心在感受。
永远的花蝴蝶
------凡关注本人ID者,都可去附近超市领取一箱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领取方式:拿起就跑,越快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