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甘被压迫吧 关注:12贴子:414
  • 3回复贴,共1

《乌合之众》群体的观念和信念:教育因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当前的主要观念中,首先提出的是:教育能够改变人。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能神奇且全能地制造大众,甚至能让社会底层的人彻底翻身,实现与贵族或少数精英平起平坐的宏愿。人们不断地重复着这种主张,当一种观念被无数次重复之后,可想而知,它就足以成为最牢固的民主信条。以至于而今若想要击败这个信条,就会像过去击败教会一样困难重重。
和其他诸多问题相似,对这个问题,民主观念、心理学和诸多经验的结论有着深刻的差异。包括赫伯特.斯宾塞在内的许多杰出哲学家也有力地证明: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有道德,也不会使人更为幸福;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人天生的热情。甚至在某些时候,教育的坏处还会远大于它的好处——倘若受到不良引导的话。
统计学家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根据统计学家的观点,犯罪会随着教育,至少是某种教育的普及而增加,现实生活中那些社会上最坏的一些敌人,也都是在学校获奖者名单上有案可查的人。一本著作显示,受过教育的罪犯群体和文盲罪犯群体的比例是3:1。在五十年的时间里,令人吃惊的是,单位人口中的罪犯比例从美10万居民中的227人上升到了522人,增长了整整2.3倍之多。


IP属地:加拿大1楼2014-03-14 20:44回复
    3
    如果应试教育仅仅是无用的,那我们尚可还有理由去同情那些孩子们,虽然他们没有在学校里从事真正必要的学习,但好歹学会了基本的传统文化和科学常识。然而事实上,这种制度所造成的危险远比这严重得多,它会使服从它的人强烈地厌恶自己生活状态,只想桃之夭夭。
    这会严重导致工人不想做工人,农民不想当农民,而大多数地位卑贱的中产阶级,除了吃国家公务员这饭碗之外,都不想让他们的后代从事任何别的职业。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让人为生活做好准备,而是让他们有一个铁饭碗,想要取得成就就必须懂得结党营私,这无需任何自我定向,也不必有哪怕丁点儿的个人主动性。
    在社会底层,应试教育制度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这个群体总是对自己的命运愤愤不平,随时都想造反。在高层又培养出一群轻浮的纨绔子弟,他们轻信多疑,对国家抱着迷信般的信任。一边把它视若天道,一边却又充满敌意,他们总是把自己的过错推给政府,但若离开了当局的支撑,他们必定会一事无成。
    国家用教科书制造出了这么多有文凭的人,然而可利用的人才却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却只能无所适从。于是,没有得到职位的人便全都成为了国家的敌人。
    从社会的最高层到它的最底层,从最卑微的小秘书到权威教授和警察局局长,有大量炫耀文凭的人群,他们在围攻各种政府部门的职位。商人想找到一个得心应手的生意助手是难上加难,成千上万的失业大军与谋求安逸的人,却不约而同地都执著于谋求最平庸的机关差事。


    IP属地:加拿大3楼2014-03-14 20:44
    回复
      4
      仅仅是在塞纳,这个地方就有近千名男女教师失业,他们蔑视农田或工厂,只想从国家那儿讨生活,可是名额毕竟有限,这就使大量不成不低的人心怀愤懑。他们随时会参与任何革命,不管头领是谁,也不管目标如何。
      掌握那些毫无用处的知识,是让人造反的不二法门。 我们教育制度的唯一价值就是,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徒增了数以万计的懒汉、寄生虫和不安定因素。放眼全世界,犯下此种错误的民族比比皆是。
      迷途知返就为时不晚。只有这位经验最好的老师才会最终指出我们的错误——必须废除我们那些可恶的教科书和可悲的考试,用勤劳的教育取而代之,让我们的年轻人重回田野和工厂,回到他们而今不惜任何代价都执意逃避接触辛勤的现状。机械化地向年轻人灌输大量的肤浅知识,培训他们完美背诵教科书的能力,他们的智力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判断力、经验、开拓精神和个性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然而我们在书中是很难获取这些优良品质的,教科书和字典从然是实用性很强的参考工具,但长久地把它们放在脑海里是毫无益处的。
      所有受教育的人,他们所需要的专业教育实际上都是我们祖辈所理解的教育。


      IP属地:加拿大4楼2014-03-14 20:45
      回复
        5
        我相信会存在部分人,他们认为我对相关教育制度的批判,严重脱离了群体心理学的主题而且相对片面化。但是如果我们想厘清那些如今正在大众中酝酿、明天即将付诸行动的各种想法和信念产生的源头,以及那些丑化的大众头脑究竟是如何摇身一变为一只愤懑 大大军,而后随时做好顺服一切都乌托邦分子和巧言善变的暗示,我们就必须“饮水思源”。至少在改善或恶化大众的头脑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作用的确占有一定分量。
        如果还看不清教育制度的荒谬,放纵我们的学校持续培养出一批有一批的狂热暴徒、无知庸众,可想而知,不远的未来,为我们的民族走向衰败铺路搭桥的,正是我们的教室。


        IP属地:加拿大5楼2014-03-14 2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