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87,343贴子:1,243,460

【时政】转一个关于马航的时政分析,不代表个人立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帖子是别处看来的,有人说是思维广,有人说是私货多,有人说想多了,有人说分析得很有逻辑。
看官们自己把握吧


1楼2014-03-17 20:34回复
    不过,我个人认为里面一些对事物间的逻辑关联的分析还是有圈可点的。
    另外,也体现了分析的角度的选取,在对事实材料的利用方面的价值。


    2楼2014-03-17 20:36
    回复
      用别人的一句话起头
      ————————
      “伊朗人”用“意大利”护照在“泰国”通过“中国”南航网站买了“马航”的票。准备偷渡去“德国”最后消失在“越南”上空!!!这是我听过最坎坷的人生~
      好,下面开始转


      3楼2014-03-17 20:37
      回复
        析马航事件之前,我想先讲个生活小故事。
        有一天,张三和李四一起去旅游。
        忽然有一天,李四对张三说,张三,大事不好了!你儿子被劫匪劫走了!!
        张三一联系,果然儿子没影了。到处找也找不到。
        赶紧和李四一起找。
        第二天,李四又说,劫匪说了,让你准备三千万。
        第三天,李四又说,劫匪说了,让你放到你们家门口的大树下。
        那么好,故事到此为止。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猜,李四是不是和劫匪是一伙的?
        答案是:不可以。


        4楼2014-03-17 20:38
        回复
          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张三的儿子的确被劫匪劫走了。
          但是劫匪并没有和李四联系,当然,也没和张三联系。
          李四就是趁着张三和劫匪没联系的关口,趁机编造,为自己谋利。
          那么开场前,讲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一件道理:
          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下,
          任何转述方的信息,都只能体现转述方的利益或者色彩,
          而代表不了其它。转述即叙述


          5楼2014-03-17 20:38
          回复
            第一目标地!——马六甲东部海域
            由于逐条解析新闻太多。事情太过复杂,想看详细的,随后我会一一解答
            现在先说个大体思路。
            首先,第一个看似靠谱的搜救地点,是马来西亚说的:马六甲东部。越南外海(大致区域)。
            这个地点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几乎靠近南海最南端。而且宣布的出事时间是凌晨2点(也有说1点的)差不多。
            马来西亚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很显然,跑不远,就在这里,快来搜救


            7楼2014-03-17 20:39
            回复
              但是根据昨天的最新的消息,马国最后的失联时间其实是8点,为什么马来西亚一开始不说8点?
              因为很简单,假如是8点,那必然就飞远了,不可能在这个区域搜救。
              那么中国第一开始去马六甲东部、越南外海搜救,是可以预见的吧,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很容易想到,我不信马来西亚不知道2点和8点的区别。
              150+个中国公民,这个理由足够让中国施展全力前往南海最南端进行搜救了。
              这是一个必然逻辑。
              这里奥妙就出来了。
              因为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中国施展的全力,究竟有多大能耐?


              8楼2014-03-17 20:39
              回复
                中国一直是近海海军,管不了南海九段线,虽然一直嘴上声索主权,但一直被南海诸国吃豆腐。
                近几年富了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建设远洋海军。但这几年下来,中国究竟多大能耐,哪个国家心理都没底。
                中国快速调集10个卫星+特混舰队一来南海搜救。至少大小国家都知道了,南海最南端,中国的力量能投射到什么强度。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已经有人开始获益了。
                ——这个叫战略测试。
                而且是一种伴随着战略攻击的战略测试行为。


                9楼2014-03-17 20:39
                收起回复
                  而且是一种伴随着战略攻击的战略测试行为。
                  “一种既不和中国直接发生军事冲突,又能直观了解到中国真实战力的资讯”。这是世界各国都做梦想知道的。
                  但知道归知道,能用上这种级别资讯的国家屈指可数。
                  好,我们继续往下讲。
                  中国全力搜救,能力究竟有多大。谁心里都没底。
                  因此,这个问题就会出现两个发展方向。


                  10楼2014-03-17 20:40
                  回复
                    2、中国实力不足会怎样。
                    那么好,假如中国力有未逮。
                    很显然,这对马来西亚来讲,就意味着,一旦南海有事,中国保护不了马来西亚。
                    或者反过来说,一旦马来西亚在南海公开吃中国豆腐,中国军事上不能把马来西亚怎么样。
                    那么届时将在南海形成天下为攻中国之势。
                    真若此,南海九段线必将千疮百孔,中国至少二十年内,别奢谈什么南海主权,乖乖闭嘴就好了。实力不到,无它。
                    那么有人说,我拿不了你印尼、菲律宾怎么样,我总能收拾越南吧。毕竟土地接壤。
                    那么假如你是越南当局,你会怎么做?
                    对,就像越南前两个月做的那样,北部陆地严守,拉美制中,海权突围。
                    其它南海诸国,摇摆的国家自然也会看清形势,知道该怎么办,作为小国,他们这方面还是很聪明的。
                    亲中的也至少会发生摇摆,没办法,人家再亲中也要安身立命不是?
                    那么美国呢。想必不用我多说吧~~


                    12楼2014-03-17 20:41
                    回复
                      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到,由于中国超乎异常的强力投入搜救,
                      使得越南明白了该跟谁混。
                      相信聪明如越共,在今后的日子里
                      至少在南海问题上,会比之前的几个月,更聪明一些。
                      那么也同样因为中国超乎异常的强力搜救,假的地点毕竟就是假的,
                      终于逼得马来西亚说了第二、第三个地点(是不是真话,仍不知道,因为截至目前仍无任何直接证据)


                      13楼2014-03-17 20:41
                      回复
                        第二目标地!——印度洋!
                        当马来西亚说出这个地点之后,中国会有什么反应呢?摆在中国面前又是两个选择,去或者不去。
                        我们先说中国海军假如去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可以说明,中国海军的高强度力量可以投射到印度洋。这是一条测试信号。但之前不是有亚丁湾护航吗(自然,编队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仅此吗?
                        别忘了,美国搜救船一直在新加坡、马六甲附近搜救的。
                        这叫什么?这叫显示存在。
                        什么意思,水龙头我美国大爷说得上话,管的了事儿。
                        所以中国海军如果直接杀进印度洋,这叫顾头不顾腚,瓮中捉鳖。
                        所以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这种级别力量进入印度洋,得罪印度是一定的。
                        所以中国很聪明,先搜马六甲!
                        不管进还是不进印度洋,都同样要在马六甲展示存在。
                        那么是不是中国就不能进印度洋呢?也未必。
                        但如果进的话,肯定要启动瓜达尔港的实质性使用。届时我们可以观察巴基斯坦方面是否会出什么乱子。
                        同时,肯定算是把印度给得罪的不轻。
                        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中国是有多大本事,吃多少菜。掐住马六甲、南海就行,蛇捏七寸不松手(世界最重要的海道之一)。暂时不着急进印度洋。
                        那么,马来西亚政府说的印度洋选项的所有国际政治博弈的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兔子大仙也大致为您展示完了。


                        14楼2014-03-17 20:41
                        回复
                          各国得失盘点
                          最后盘点一下,目前为止各国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的利益得失。
                          1、中国。
                          得分情况:
                          实质性掌控南海,获得了南海难得的水纹等各种资料(平常没理由,不方便进去仔细看),
                          在马六甲显示存在。
                          我预计南海诸国,包括越南会越来越聪明。菲律宾和日本会适当聪明
                          (南海可以理解为大型马六甲,掐着日本的喉咙呢,
                          这俩国家聪明到什么地步,其实很大程度上也看领导人的个人素质,
                          说实话,安倍和诺基亚的智商贫道实在不敢拿凡夫俗子的智商去推理,否则我就预估的更乐观点了。)
                          失分情况:
                          暴露了海军的综合实力的概况。暴露了卫星等航空实力的程度。几百号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花了大量的油钱卫星能源(呃,这几滴油的花费在大国博弈里似乎不算什么,下面就不提了,只要搜救的,肯定都费油了)


                          16楼2014-03-17 20:42
                          回复
                            2、马来西亚
                            得分情况:
                            知道了中国的实力,以后会聪明起来。
                            失分情况:
                            当全世界的面丢人。基本被中国扒光了从头看到脚。
                            其实从时间的2点、8点的改口、到搜救范围的南辕北辙,我不能说是马来西亚干的,也不能说他是马前卒,没任何证据。
                            但至少马来西亚的确是怀有恶意的。而且似乎想测试一些对自己用处不大的资讯。
                            虽然对于这个国家来说,代价高了点,但好歹也算如愿以偿了,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
                            但估计事后会被中国收拾一下,敲敲脑袋。
                            小孩子犯错,总归是要打打屁股的。打多疼,就看事情结局和中国的心情了。


                            17楼2014-03-17 20:43
                            回复
                              3、菲律宾
                              得分情况:
                              知道了中国实力,以及中国尽管全力搜救,依然可以捏死菲律宾对南海岛屿的妄想。
                              其实扮演了一个攻击试探的角色(试图浑水摸鱼阴中国,结果被海监驱离)。
                              失分情况:
                              其实损失真不大,本来就得罪中国了。国力也小,扛不住压。


                              18楼2014-03-17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