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麦凯瑞吧 关注:11贴子:63
  • 6回复贴,共1

史蒂夫·麦凯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蒂夫·麦凯瑞(生于1950年),在三十几年前以一身当地人的装束作为伪装,穿越巴基斯坦边境进入阿富汗,自此,便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出色的报道为他获得了当年的罗伯特·卡帕金奖章,该奖项专门颁发给具有非凡勇气和进取精神的摄影师。除此之外,麦凯瑞东南亚的摄影作品也令他声名大噪。麦凯瑞的作品优美、振奋人心,发人深省。麦凯瑞是玛格南摄影通讯社的成员,也是许多国际性杂志,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长期供稿人。史蒂夫·麦凯瑞其他的作品包括:《南方东南方》《肖像》《圣地》《看东方》《佛陀之路》《真情流露的瞬间》《大山的阴影》。
国际公认的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摄影师之一——史蒂夫·麦凯瑞精选作品集
  国内最大开本出版,惊现原汁原味的柯达克罗姆胶片风格
  收藏史蒂夫·麦凯瑞在过去三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最具知名度的百余幅作品。
  《史蒂夫·麦凯瑞作品精选》原版图书大小、意大利印刷,还原了作品最真实的细节。
  京版北美与世界顶级艺术图书出版商PHAIDON的首次合作。
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是国际公认的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摄影师之一,他曾荣获多项摄影顶级大奖。本书回顾了麦凯瑞过去三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拍摄的那些最让人印象深刻和最优美的照片。麦凯瑞独特的能力,使他得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捕捉人类生活稍纵即逝的瞬间。他用敏锐的双眼审视事物的结构和色彩、图案的形状和对称性,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其他世界的窗口。
  《史蒂夫·麦凯瑞作品精选》按原版图书大小印刷,因此书中麦凯瑞的肖像作品极具非比寻常的直观性和震撼力,他壮丽的风光作品中连最小的细节都跃然纸上。与儿童、朝圣者和农民的肖像一同呈现的,是古老的庙宇、繁忙的街景、瑰丽的山地风光和安静的日常生活——人们在他的画面里钓鱼、嬉戏、工作和祈祷。
  为了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本书不间断地以单页或双页大小呈现麦凯瑞的摄影作品。在本书的最后,附有详尽的作品注释,并配合彩色小图方便读者参阅。


1楼2014-03-27 12:12回复
    史蒂夫·麦凯瑞-史蒂夫·麦凯瑞,美国摄影师。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他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20年,最后成为这本杂志的首席摄影师。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1984年,获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杂志摄影师称号”。1998年又获‘艾森斯塔特摄影报道奖”。


    2楼2014-04-03 21:22
    回复
      197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学位。1980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专题照片。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他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20年,最后成为这本杂志的首席摄影师。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1984年,获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杂志摄影师称号”,1998年又获‘艾森斯塔特摄影报道奖”。史蒂夫·麦凯瑞,1950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学位。1980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专题照片。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他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20年,最后成为这本杂志的首席摄影师。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1984年,获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杂志摄影师称号”。1998年又获‘艾森斯塔特摄影报道奖”。


      3楼2014-04-03 21:22
      回复
        史蒂夫·麦凯瑞有着特别过硬的基本功。摄影技术十分精湛。
        史蒂夫·麦凯瑞作品
        无论在什么不利的环境里,他都能拍到瓷实清晰的影纹。他喜欢在真实环境里拍摄纪实人物肖像。他说:“在纪实人像的拍摄中,我特别喜欢抓取那自然真实的瞬间,人物的脸上镌刻着他们人生的历程,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在的灵魂。”他爱用存在于现场L的自然光。对破坏现场真实气氛的闪光灯不屑一顾,从来不去碰它。在自然光中又偏爱散射光。认为这样有利于拍出光影和色彩都很协调的照片。在一般情况下,麦凯瑞习惯用35mm小相机抓拍他所感兴趣的镜头。这次,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史蒂夫·麦凯瑞的儿童照片,从这一角度理解、感受他的拍摄风格和特色。


        4楼2014-04-03 21:28
        回复
          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精彩瞬间史蒂文·麦凯瑞在1978年正式展开自由摄影生涯,首先前往的地点便是战事爆发前的阿富汗,凭着过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战事爆发之后他的独家照片受到国际媒体争相采用,更赢得了象征勇气过人、富有冒险精神的Robert Capa金牌奖。足迹遍及阿富汗、巴基斯坦、柬埔寨、菲律宾、叶门、印度、西藏以及两伊战争、波湾战争等,史蒂夫·麦凯瑞的作品强调对生活在战火之下人们的刻画,被美国《国家地理》及其它许多杂志广泛采用,其间所获诸多奖项包括1998年度“艾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奖”。


          6楼2014-04-03 21:29
          回复
            用镜头唤醒“吴哥窟”史蒂文还曾经完美的用摄影艺术唤醒了柬埔寨“吴哥窟”
            史蒂文·麦凯瑞
            (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不朽之作之一)的魅力。他那鬼斧神工的作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雕刻的神明、饱经风霜的砖石、浓密的植被、身穿橙色罩衣的修道士”的梦幻逼真的世界。吴哥是高棉统治者从公元九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的首都。每一代统治者都在首都修建了一座庙宇,神庙被城墙环绕,护城河与堤坝按照宇宙法则排列。该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之后,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考古学家、艺术学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徒的朝圣地。史蒂文初次造访吴哥是由于身负《国家地理》杂志的任务,该杂志让他有机会用相机周游世界。他此后归返数次,为吴哥的建筑、雕塑与人文刻画了一幅徘徊神境天堂的佳作。其中一些被精选出来的吴哥作品收入在他的著作中——《避难所——吴哥窟》。


            7楼2014-04-03 21:29
            回复
              《国家地理》的荣耀和挑战每个摄影者都梦想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要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挑战。《国家地理》杂志对于摄影师的要求和其它媒体是不同的,它给摄影师很大的空间及时间去完成摄影任务。以一个世界级的媒体来说,对于作品的要求当然是高水平的。因此摄影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长时间的工作后,能交出不凡而独到的照片。
              史蒂夫·麦凯瑞个人摄影展在京亮相
              《国家地理》杂志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摄影主编并不会提出太多不必要的意见,也不会干涉太多拍摄细节。他们给摄影者很大的表现空间,这也是《国家地理》杂志和其它媒体的不同点。摄影师外出工作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将拍摄后的胶卷用航空邮袋寄回编辑部。此时摄影主编会帮你整理、过滤照片。等你完成拍摄任务回到《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主编已经为你整理出大约八十多张的作品(也就是一盘的幻灯片,不管你拍再多,最后还是过滤到剩八十张左右)。此时总编、摄影主编和摄影师便一起观看幻灯片并且讨论。如果作品受到总编的青睐,便可以进展到下一步,就是版面会议,《国家地理》杂志很特别的是他让摄影师参与版面的安排工作,摄影师可以提出个人对版面安排的意见,这也是其它媒体作不到的。史蒂文觉得,能加入《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行列,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去探索全世界并去发掘世界美好的一面。他过去所拍摄的题材,大多数是国际性的政治事件,比如菲律宾的马可仕总统事件,阿富汗冲突及波湾战争等,在报导这些事件之后,让他看到很多、领略更多。


              8楼2014-04-03 2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