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干”的湖南新诗
易彬
长沙曾经是新时期文艺的策源地。策划者是诗人彭燕郊。
早在1980年左右,文革雾霾还未消散,混沌初开未开之际,彭燕郊即向湖南本土的出版社提出了出版一套“概括五四以来外国主要名诗人的诗和中国的名译”的构想,这即是稍后出版的大型外国诗歌翻译丛书“诗苑译林”。数年之内,彭燕郊还策动或主持了外国文学译介图书“散文译丛”,先后以《国际诗坛》、《现代世界诗坛》之名出版了外国现代诗歌翻译丛刊,“犀牛丛书”,“现代散文诗名著译丛”,《外国诗大辞典》(未出版)等等。
现在看来,这番景象早已成传说。彭燕郊不过一介书生,非出版界人士,也非任教于著名学府,所掌握的所谓出版资源或文化资本相当之有限,个人经济状况也相当之一般;而且,新时期之初,彭已是花甲之年,身体状况始终不好,须长年看病、服药。
彭燕郊其实是福建人,1950年来长沙,从此他乡即故乡,居留湖南近60年。他被视为长沙的文化地标式人物,登门拜访的人士常年不绝。那些真正亲近他的人,能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于书、对于写作、对于创造的痴迷。我亦常混迹其中,聆听教诲,自觉受益匪浅。因此,我也愿意将这样一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形象视为当代湖南新诗的重要表征。新时期以来,诗坛纷繁热闹,湖南诗坛始终较为沉寂,但埋头写作的也并不在少数。
也得说说那些在湖南度过少年或青年时期但长年漂泊在外的诗人。1980年代前期,在长沙读完大学的张枣,后来在回顾写作生涯时却特别标举了一种孤独的情绪:“在湖南我觉得无限孤独,但我又是那么狂热的一个诗人”,“实在是太孤独,特别想离开那个地方”。这样也就有了“顶着诗歌的风暴入川”的说法(柏桦)。还有昌耀,少年时怀着不可遏制的冲动报名参军,硬是佯装睡着了而狠心离别前来寻他的母亲,不想从此就是永诀。逝世之后,昌耀终于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重回故乡。昌耀墓现立于桃源县三阳镇红岩垱村,完全是乡村土墓的样式,道阻且长,但慕名前往的拜祭者常有人在。
看起来,地理挪移发生了特别的效应——古人讲究游历,所谓“周览天下”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当下的知识理念来看,这就是中国诗歌传统之中“诗歌地理”的效应,对于诗歌经验的获取、诗歌美学的生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湖南诗人不断地“奔赴他乡”,也是现代中国以来的特殊风景。但昌耀、张枣等湖南诗人如今名满天下,靠的不是诗集的厚度或社会活动的广度,而是那样一种“以认真到近乎痴的努力”来写作的精神——由来已久的中国古典艺术精神。
有了彭燕郊、昌耀、张枣这样的标杆式人物,当代湖南诗歌的厚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因为篇幅关系,这里无意全面评述湖南当代新诗的发展全局。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网上搜搜吴昕孺的《湖南诗歌地图及其说明》、吴投文的《湖湘文化的诗性抒写——当代湖南诗歌的整体考察》以及本人所写的《湖南新诗的“百年大典”》等文。
本辑“湖南诗歌地理”选入了20余位活跃在湖南本土的诗人,60后、70后居多,也有80后和90后,这是李荣先生的看法。选入谢小青、玉珍等年轻诗人,显示了他的眼光。一个专辑的涵盖面当然有限,挂一漏万,总有好诗和好诗人被遗漏。但其意义也是显在的,它是湖南诗歌实绩的一次体现,也可说是湖南诗歌以某种整体形象融入中国诗歌大格局的一次努力——说到湖南新诗形象,有的朋友或许已经注意到:2012年底以来,湖南本土诗坛的热度骤然提升,“湘诗会”、“首届湖广诗会”、“天下梅山·白红雪诗歌研讨会”、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颁奖盛典暨长沙九诗人诗歌研讨会、首届金迪诗歌奖等等活动,《明天》、《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诗品》等等大型出版物先后推出,一时之间,各界人士云集湖南,好不热闹。
活动与出版的热度不妨视为诗歌发展的积极信号,但也可能沦为这个快速的、平面的、不断繁殖的时代里的泡沫或碎渣。张枣说:“我对这个时代最大的感受就是丢失……丢失了宇宙,丢失了与大地的触摸,最重要的是丢失了一种表情……梦想一种复得,是我诗歌中的隐秘动机,我追求浪费和缓慢,其他一切都不令我激动,都是悲哀。”作为一名读者,一名诗歌爱好者,我还是更期待孤独的写作者,“埋头苦干”的写作者,期待那些书写表情、大地和宇宙的诗篇。
易彬
长沙曾经是新时期文艺的策源地。策划者是诗人彭燕郊。
早在1980年左右,文革雾霾还未消散,混沌初开未开之际,彭燕郊即向湖南本土的出版社提出了出版一套“概括五四以来外国主要名诗人的诗和中国的名译”的构想,这即是稍后出版的大型外国诗歌翻译丛书“诗苑译林”。数年之内,彭燕郊还策动或主持了外国文学译介图书“散文译丛”,先后以《国际诗坛》、《现代世界诗坛》之名出版了外国现代诗歌翻译丛刊,“犀牛丛书”,“现代散文诗名著译丛”,《外国诗大辞典》(未出版)等等。
现在看来,这番景象早已成传说。彭燕郊不过一介书生,非出版界人士,也非任教于著名学府,所掌握的所谓出版资源或文化资本相当之有限,个人经济状况也相当之一般;而且,新时期之初,彭已是花甲之年,身体状况始终不好,须长年看病、服药。
彭燕郊其实是福建人,1950年来长沙,从此他乡即故乡,居留湖南近60年。他被视为长沙的文化地标式人物,登门拜访的人士常年不绝。那些真正亲近他的人,能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于书、对于写作、对于创造的痴迷。我亦常混迹其中,聆听教诲,自觉受益匪浅。因此,我也愿意将这样一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形象视为当代湖南新诗的重要表征。新时期以来,诗坛纷繁热闹,湖南诗坛始终较为沉寂,但埋头写作的也并不在少数。
也得说说那些在湖南度过少年或青年时期但长年漂泊在外的诗人。1980年代前期,在长沙读完大学的张枣,后来在回顾写作生涯时却特别标举了一种孤独的情绪:“在湖南我觉得无限孤独,但我又是那么狂热的一个诗人”,“实在是太孤独,特别想离开那个地方”。这样也就有了“顶着诗歌的风暴入川”的说法(柏桦)。还有昌耀,少年时怀着不可遏制的冲动报名参军,硬是佯装睡着了而狠心离别前来寻他的母亲,不想从此就是永诀。逝世之后,昌耀终于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重回故乡。昌耀墓现立于桃源县三阳镇红岩垱村,完全是乡村土墓的样式,道阻且长,但慕名前往的拜祭者常有人在。
看起来,地理挪移发生了特别的效应——古人讲究游历,所谓“周览天下”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当下的知识理念来看,这就是中国诗歌传统之中“诗歌地理”的效应,对于诗歌经验的获取、诗歌美学的生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湖南诗人不断地“奔赴他乡”,也是现代中国以来的特殊风景。但昌耀、张枣等湖南诗人如今名满天下,靠的不是诗集的厚度或社会活动的广度,而是那样一种“以认真到近乎痴的努力”来写作的精神——由来已久的中国古典艺术精神。
有了彭燕郊、昌耀、张枣这样的标杆式人物,当代湖南诗歌的厚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因为篇幅关系,这里无意全面评述湖南当代新诗的发展全局。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网上搜搜吴昕孺的《湖南诗歌地图及其说明》、吴投文的《湖湘文化的诗性抒写——当代湖南诗歌的整体考察》以及本人所写的《湖南新诗的“百年大典”》等文。
本辑“湖南诗歌地理”选入了20余位活跃在湖南本土的诗人,60后、70后居多,也有80后和90后,这是李荣先生的看法。选入谢小青、玉珍等年轻诗人,显示了他的眼光。一个专辑的涵盖面当然有限,挂一漏万,总有好诗和好诗人被遗漏。但其意义也是显在的,它是湖南诗歌实绩的一次体现,也可说是湖南诗歌以某种整体形象融入中国诗歌大格局的一次努力——说到湖南新诗形象,有的朋友或许已经注意到:2012年底以来,湖南本土诗坛的热度骤然提升,“湘诗会”、“首届湖广诗会”、“天下梅山·白红雪诗歌研讨会”、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颁奖盛典暨长沙九诗人诗歌研讨会、首届金迪诗歌奖等等活动,《明天》、《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诗品》等等大型出版物先后推出,一时之间,各界人士云集湖南,好不热闹。
活动与出版的热度不妨视为诗歌发展的积极信号,但也可能沦为这个快速的、平面的、不断繁殖的时代里的泡沫或碎渣。张枣说:“我对这个时代最大的感受就是丢失……丢失了宇宙,丢失了与大地的触摸,最重要的是丢失了一种表情……梦想一种复得,是我诗歌中的隐秘动机,我追求浪费和缓慢,其他一切都不令我激动,都是悲哀。”作为一名读者,一名诗歌爱好者,我还是更期待孤独的写作者,“埋头苦干”的写作者,期待那些书写表情、大地和宇宙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