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的朋友们好!
我在深圳工作,祖籍河北沧州。日前返乡,意外看到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数件清朝、民国年前的地契、书信。其中这封书信涉及到洮南县:


1、此信写于公元1935年底,于1936年1月12日由洮南发出。信上邮戳“3-1-12”疑为伪满洲国康德3年,亦即公元1936年。
2、发信人地址为“洮南县小西门里荣巨粮栈”。
3、发信人姓名为“王和甲”,他祖籍河北省盐山县王留舎村(现划入孟村县),约于1920年代自老家赴洮南谋生,在族人王玉坤家里耕种。
4、据了解,此信收件人为王和甲胞弟,在河北盐山老家耕种王玉坤家的土地,而王和甲先生在洮南耕种王玉坤甲的土地。
5、据推断,王玉坤在河北盐山老家,以及洮南均有较多土地,同时,推定“洮南县小西门里荣巨粮栈”也是王玉坤先生所拥有。
这是大约九十几年前本族迁往洮南的前辈。请问朋友们可了解他们两位可有后人在洮南?补充信息如下:
6、王和甲先生大约生于1890~1900年,于1920年代赴洮南,在洮南结婚,有一养女,卒年不详。
7、在《王氏族谱》上找到了“王玉昆”(旧时人名用字较不规范,经常昆、坤混用),但谱上无后人,怀疑就是迁入洮南定居,与老家失去联系。
我知道年代久远,只凭这些信息不易寻到线索,但还想到贵吧一试,但愿能找到他们在洮南的后人。
谢谢朋友们。
我在深圳工作,祖籍河北沧州。日前返乡,意外看到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数件清朝、民国年前的地契、书信。其中这封书信涉及到洮南县:


1、此信写于公元1935年底,于1936年1月12日由洮南发出。信上邮戳“3-1-12”疑为伪满洲国康德3年,亦即公元1936年。
2、发信人地址为“洮南县小西门里荣巨粮栈”。
3、发信人姓名为“王和甲”,他祖籍河北省盐山县王留舎村(现划入孟村县),约于1920年代自老家赴洮南谋生,在族人王玉坤家里耕种。
4、据了解,此信收件人为王和甲胞弟,在河北盐山老家耕种王玉坤家的土地,而王和甲先生在洮南耕种王玉坤甲的土地。
5、据推断,王玉坤在河北盐山老家,以及洮南均有较多土地,同时,推定“洮南县小西门里荣巨粮栈”也是王玉坤先生所拥有。
这是大约九十几年前本族迁往洮南的前辈。请问朋友们可了解他们两位可有后人在洮南?补充信息如下:
6、王和甲先生大约生于1890~1900年,于1920年代赴洮南,在洮南结婚,有一养女,卒年不详。
7、在《王氏族谱》上找到了“王玉昆”(旧时人名用字较不规范,经常昆、坤混用),但谱上无后人,怀疑就是迁入洮南定居,与老家失去联系。
我知道年代久远,只凭这些信息不易寻到线索,但还想到贵吧一试,但愿能找到他们在洮南的后人。
谢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