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VS秀
《好歌曲》与《歌手2》尽管都是音乐类的“综艺大片”,但针对的观众内心需求有很大不同。两档节目爆点不同,《好歌曲》从选歌手、选声音到选歌曲;而《歌手2》的节目消费点则是“明星”和“怀旧”,观众关心的是一个老明星如何起死回生以及明星与明星之间的碰撞。《好歌曲》想要表达的核心诉求是“选”,而《歌手2》要表达的核心诉求是“秀”。
从选歌手到选歌曲后,“选”更加决定了这档节目的成败:歌选得好满堂彩,选不好就不温不火。据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乐评人金兆钧[微博]透露:“2013年十几台的音乐节目中就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不许唱原创,很多歌手是带着原创来的但不让唱。为什么?基于一种很可笑的观念:唱新歌老百姓不熟,不熟就换台,就没有收视率。”其实,单纯从收视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可笑,成名歌手演绎经过市场检验已经成功的歌曲,节目收视风险自然相对要低。
要确保《好歌曲》每期节目中能有7首原创作品、同时还要保证让观众看得下去不换台,绝非易事。灿星团队在操作这档节目前,曾经与华纳、索雅、滚石、环球、海蝶五大音乐版权公司,以及“当然音乐”“种子音乐”等多家唱片公司接触,了解目前中国乐坛现状。在征集作品时,采用不限音乐类型、不问英雄出身的“零门槛”征集标准,只要是未经商业用途发表过的原创歌曲都可报名参赛,只凭音乐品质说话。
因此最后能登上《好歌曲》舞台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作品:首先,导演组从征集到的上万首歌曲小样中初步筛选出一两千首;接着在北京上海举办了4场听歌会,每场听歌会邀请资深歌迷、制作人、词曲作者、唱片公司工作人员共15人组成听歌团,综合他们的意见后剩下600首歌;第三轮是试唱,检验唱作人的演唱能力,从中筛选出三四百首,最后音乐团队再择优确定参与“盲听”阶段的录制者120人左右。
而《歌手2》“消费”的是粉丝经济,本质在于“秀”明星。节目强大的竞争机制逼迫歌手们全身心地投入,这可能比他们开自己的演唱会或者参加一些晚会表演还要用心。
《歌手2》除了基本沿袭第一季节目的套路之外,本次在参赛的选手上也是挖空心思。从韩磊、韦唯、张宇[微博][微博]这种老牌实力唱将,到曹格[微博]、罗琦、品冠[微博]的个性化声线艺人,再加上邓紫棋、张杰、周笔畅[微博]为代表的新势力明星,全面涵盖两岸三地、老中青三代的阵容设计,兼顾了观众群体的不同年龄层次和审美观念。
从两档节目的官方微博比较可以看出,《好歌曲》的微博内容以烘托选手背景、讲述故事为主。而《歌手2》的微博内容则都是与周笔畅、邓紫棋、张杰相关,且更具互动性,易于吸引粉丝的关注讨论,因此热度也相对更高,再一次印证了该节目的明星效应,较高的节目好评率也与粉丝的力挺和追捧密不可分。
从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到,两档节目的搜索量波峰值大多产生在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歌手2》的搜索量基本是《好歌曲》的2倍左右,即使在《好歌曲》表现最好的前4期,《歌手2》的搜索量也是《好歌曲》的1.5倍之多,到了第8期,差距甚至扩大到了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