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说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
【注意】:把握例词:中心、核心、重点、重中之重、要害、关键、着力、首要、要务、牛鼻子、节骨眼—抓主要矛盾
1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抓主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说明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地判定它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说明国有企业从现状上看,绝大多数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但也确有少数企业面临困境和问题;说明建国后特别是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说明实行“一国两制”以后的中国,国家的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国的国家性质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但是也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要加强廉政建设;说明青年的绝大多数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注意】:(1)把握例词:公/私、优/缺点、利/弊、好/坏、成绩/问题、把握事物的主流、主题、本质,保持事物不改变性质、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等—矛盾主次方面
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但注意:只有既强调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或既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次要方面,才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如:
着力学好语数外,也要学好政地—两/重(不同矛盾)
战争的危险存在,但和平是主流—两/重(矛盾双方)
注:现实中,看到不同问题或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而未强调某一方,则不体现重点论
既要学好语数外,又要学好政地—两点论(不同矛)(无重点)
光明和黑暗总是相伴而生—两点论(矛盾双方)(无重点)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了解)
【原理内容】:①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
【注意】:把握例词: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既自力更生、又对外开放;自身努力,他人帮助;顺境、逆境与自身素质;发展外贸与扩大内需;近朱近墨;不怨天尤人等。
13、创新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即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