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尖尖吧 关注:162贴子:2,527

【转】《二十四史》中那些感动你的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授权


IP属地:福建1楼2014-04-07 11:24回复
    1.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


    IP属地:福建2楼2014-04-07 11:24
    回复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史记·高祖本纪》


      IP属地:福建3楼2014-04-07 11:25
      回复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


        IP属地:福建4楼2014-04-07 11:25
        回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邶风·击鼓》


          IP属地:福建5楼2014-04-07 11:25
          回复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犹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IP属地:福建6楼2014-04-07 11:25
            回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


              IP属地:福建7楼2014-04-07 11:25
              回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IP属地:福建8楼2014-04-07 11:26
                回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 秦风 无衣》
                  【超爱这个的!】


                  IP属地:福建9楼2014-04-07 11:29
                  回复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IP属地:福建10楼2014-04-07 11:29
                    收起回复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


                      IP属地:福建12楼2014-04-07 11:30
                      回复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IP属地:福建13楼2014-04-07 11:30
                        回复
                          我身不能救国,负罪深矣!---鲁广达
                          【注:鲁广达(公元531年~589年),字遍览,南朝时新蔡人。 陈朝将烦。至德二年(584) ,隋将贺若弼卒师渡江,攻拔南徐,直 逼金陵。金陵守将鲁广达率众死战,杀敌甚多。金陵失陷后,他犹督残兵苦战 不息,兵败被俘。陈朝覆灭,广达愤慨而卒。】


                          IP属地:福建14楼2014-04-07 11:31
                          回复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IP属地:福建15楼2014-04-07 11:31
                            回复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三国志周瑜传》陈寿注引《江表传》原文


                              IP属地:福建16楼2014-04-07 11:31
                              回复